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发展水平已成为各学校教师关注的热点。在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将教学方式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乐趣,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渴求,达到开发智力,培养素质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朋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60-01
由于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大多是片面的、局限的。他们常常用自己单纯的认知去了解老师,因此需要老师真诚地面对学生。如果教师总是遮掩内心,竭力和学生保持距离,甚至力求在每个细节中将自己武装成位高权重的长者,那么学生永远不会了解教师,只能把教师视为“陌生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拥有强大的亲和力,才能使学生喜爱上学习,甚至扭转一些现实中的冲突和僵局。建立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需要采取科学而合适的策略。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
现如今,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远大于其本身的意义价值。学校排名、学生升学、出国留学、择业考研关乎切身的前途命运。而基础教育作为个人蓝图的根基则势必要求有夯实的基本保证。从家庭到学校,从父母到老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然而教育的核心贵在生命与生命的“唤醒”。那么如果教师不能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就无法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更谈不上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最大化发展。所以只有教师俯下身来去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真切地了解其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地使其心智达到全面发展。而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时常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将脚步放慢,去接近学生,去成为他们的朋友。
二、做学生的朋友,而非独霸舞台中心而存在
让学生永不“安心”这是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他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是让学生被挑战。
(一)尊重学生,相互学习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以学生为主,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强调了学生的地位性特征。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教师一味地去教去讲去死搬书本,生拉硬套,给学生弄得是一头雾水,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永远是站在讲台的威严者,是凌驾在自己头上的教导者。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一句温馨都会给学生带来深深的启示。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提高。
从教学环节到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课堂到活动,无处不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传统教育教学中鞭打才是硬道理,过分注重了人的奴役性。时至今日,教育更需要教师以理服人,以德治天下,只有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才会从你身边一点点学起,才会从心里敬畏你。由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是教师角色变革的要点。
(二)成为学生的朋友
主人是学生,这是毋庸质疑的,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是良师,更是益友。教师应该确立与学生平等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的尊重。作为成人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暴露自己,不管是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
学生如果能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就会愿意像朋友一样对待老师,与老师倾诉衷肠,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促进学生更富有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中,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学习。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随时捕捉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针。
三、爱是师生关系的源泉
爱,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没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友好的往来,对于师生关系来说也是如此。和谐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和学生共同处在平等、融洽、自由、互动、合作的气氛之中。它的真正要义是以诚相待,心灵相通,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发现自己的喜好和闪光点,获得成就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起到教育的目的。教师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适当给予需要帮助和关怀的同学更多的鼓励,从多方面去评价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以进步。
四、给“后进生”一个合适的表现机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都长短不一,何必苛求教育过后的“成果”个个都尽如人意?当你的手指在钢琴的键盘上灵活地跳跃,个个手指有其所属的职能,你就会感慨它们的不尽相同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好处。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要冷淡“后进生”,他们有他们的精彩。当他们想举手回答问题时,当他们想各抒己见时,把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没有歧视,没有偏见,在“人性化”的教学中全面发展。
教师不仅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职责是育人,让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其次是做事和成才。所以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信服你,敬佩你,真心从心里接受你,最后课堂内外都会出现其乐融融的美好场景。
责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 新课程改革 朋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60-01
由于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大多是片面的、局限的。他们常常用自己单纯的认知去了解老师,因此需要老师真诚地面对学生。如果教师总是遮掩内心,竭力和学生保持距离,甚至力求在每个细节中将自己武装成位高权重的长者,那么学生永远不会了解教师,只能把教师视为“陌生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教师拥有强大的亲和力,才能使学生喜爱上学习,甚至扭转一些现实中的冲突和僵局。建立和谐文明的师生关系,需要采取科学而合适的策略。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
现如今,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远大于其本身的意义价值。学校排名、学生升学、出国留学、择业考研关乎切身的前途命运。而基础教育作为个人蓝图的根基则势必要求有夯实的基本保证。从家庭到学校,从父母到老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然而教育的核心贵在生命与生命的“唤醒”。那么如果教师不能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就无法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更谈不上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最大化发展。所以只有教师俯下身来去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真切地了解其内心世界,才能真正地使其心智达到全面发展。而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时常将自己的姿态放低,将脚步放慢,去接近学生,去成为他们的朋友。
二、做学生的朋友,而非独霸舞台中心而存在
让学生永不“安心”这是一名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他不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是让学生被挑战。
(一)尊重学生,相互学习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以学生为主,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主,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强调了学生的地位性特征。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处于被动的,教师一味地去教去讲去死搬书本,生拉硬套,给学生弄得是一头雾水,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永远是站在讲台的威严者,是凌驾在自己头上的教导者。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一句温馨都会给学生带来深深的启示。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提高。
从教学环节到教学模式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课堂到活动,无处不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传统教育教学中鞭打才是硬道理,过分注重了人的奴役性。时至今日,教育更需要教师以理服人,以德治天下,只有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才会从你身边一点点学起,才会从心里敬畏你。由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是教师角色变革的要点。
(二)成为学生的朋友
主人是学生,这是毋庸质疑的,老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是良师,更是益友。教师应该确立与学生平等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受到教师的尊重。作为成人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暴露自己,不管是自己的优点还是缺点。
学生如果能感受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就会愿意像朋友一样对待老师,与老师倾诉衷肠,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会促进学生更富有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中,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学习。同时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随时捕捉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针。
三、爱是师生关系的源泉
爱,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没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友好的往来,对于师生关系来说也是如此。和谐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和学生共同处在平等、融洽、自由、互动、合作的气氛之中。它的真正要义是以诚相待,心灵相通,形成真挚的情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发现自己的喜好和闪光点,获得成就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成长的快乐。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起到教育的目的。教师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适当给予需要帮助和关怀的同学更多的鼓励,从多方面去评价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得以进步。
四、给“后进生”一个合适的表现机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都长短不一,何必苛求教育过后的“成果”个个都尽如人意?当你的手指在钢琴的键盘上灵活地跳跃,个个手指有其所属的职能,你就会感慨它们的不尽相同给人们带来的诸多好处。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要冷淡“后进生”,他们有他们的精彩。当他们想举手回答问题时,当他们想各抒己见时,把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没有歧视,没有偏见,在“人性化”的教学中全面发展。
教师不仅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职责是育人,让学生首先学会做人,其次是做事和成才。所以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信服你,敬佩你,真心从心里接受你,最后课堂内外都会出现其乐融融的美好场景。
责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