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一、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 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2、 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3、 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5、 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6、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1、 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 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3、 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三、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
一、从维护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做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1、 愉快接受教师身分。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分进行各项专业活动。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分,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才能约束自己,不参与有失教师身分的不良活动,自觉抵制外界对教师工作的不良刺激。
2、 改善自身心理环境。
一个教师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着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3、 提高承受焦虑能力。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能接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如果教师毫无承受教育焦虑的能力,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稍有不如意就灰心丧气,那是无法搞好教学工作的。有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魄力,遇事缩手缩脚,不愿管和不想管学生,怕引起麻烦,怕承担责任;或者对学生方法简单,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均是承受教育焦虑能力较弱的表现。
承受一定的焦虑,有利于教师加强教育责任心,有利于教师心理品质的锻炼,有利于促进教师形成态度温和、乐教善管、诲人不倦的教育风格。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练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承受焦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4、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教育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教师和领导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构成教师工作、生活的特殊环境,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善于主动搞好和学生、同事、领导的正常人际关系,消除隔阂,相互理解,缩短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5、 加强心理健康防卫。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6、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二、运用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了多样性、人文性、时代性,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1、 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接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个多元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背景。
2、 师生共同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3、 引导学生进行行为实践。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
三、组织语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以致用,实践又能促进学习。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明白了道理就能解决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并逐步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