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天,骄阳似火。上海嘉定区创业广场走进了一位略稚嫩和腼腆的年轻人,他就是秦静。为了圆创业梦,他不惜辞掉了不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外资企业工作,但能否成功,对于一个从学校门直接进入工厂门,刚过23岁的他实在是令人“心里打鼓”。
不到两个月,小秦的休闲服务社已红红火火地开张了。在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有些内向的小秦似乎并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他对于嘉定创业广场的感激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一天催生一个小老板”
“记得我走进创业广场时,是国信创业咨询服务中心的周老师接待我的。她的热情和耐心让我原本扑腾扑腾的心顿时踏实了一半。”纯朴的小秦回忆说,嘉定创业广场的工作人员和指导专家总能让人感到贴心和信赖,“当时我只是想自己做老板,但对于创业完全是一无所知,我现在能够拥有自己的小店,下一步还准备‘进军’松江大学城,这一切多亏了创业广场的指导老师们。”
为了帮助小秦尽快开业,指导老师先与小秦交换了关于创业的理解和设想,同他一起从创业的行业、选址等方面进行分析,使他对创业的过程和环节有了深入的了解。经过市场调查和开业筹备,开办休闲服务社的“小蓝图”化为现实。
“指导老师对我的关心不仅是在业务上,他们还经常与我谈心,教我为人处世的方法”。小秦说,“由于自己的性格有些内向,因此老师常常会告诫我:一个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要学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像亲人一样呵护我开业的全过程。”
小秦只是创业广场“孵化”的众多小老板中的一个。据统计,嘉定区创业广场从2003年9月成立以来,已辅导成功开业的微小型企业达587家,几乎每个工作日“孵化”一个小老板。
专业服务“孵化”小老板
创业的魅力使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感动,然而从心动到行动,中间还隔着诸多的困惑。“想创业的人在徘徊,总觉得缺点啥,低收入的工作不愿去,想创业又不敢。市场经济的速度和就业工作的难度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让想创业的人敢创业,初创业的人跨好开业第一步的促进创业新路子”,嘉定区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赵剑萍是这样描述举办创业广场的初衷的。
为此,区劳动保障局腾出1500平方米的场所,联手区总工会、共青团区委、区妇联共同搭建鼓励创业的新平台,而创业广场内的开业指导服务则招募社会专业咨询公司来承担。
周曙君夫妇俩原都是纺织厂下岗工人,为了自己和小姐妹的生计,在2004年决定夫妻共同创业,开办一家快餐服务社。尽管她曾经当过企业三产的负责人,但真要独立闯天下,心里还是没有底。听人说办个快餐服务项目,光办证就需要跑个几个部门,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心里就更加发慌。
这时,她听人介绍嘉定区创业广场可以免费为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开业的各种配套服务,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创业广场。这天正好是上海国信创业咨询服务中心的项洁主任接待了她,于是,原来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办证手续,居然在两个星期内就统统搞定。当周女士拿到齐全的证照后,连声赞叹这样的服务真是太好了。因为在周女士看来办营业证照如同办结婚证,一生中能有几次?如今咨询公司包办了,她就可以集中经营筹备开张了。
办证问题解决了,资金短缺却是另一个“拦路虎”:下岗工人原本“钱袋”就“瘪”,想要贷款吧,怎样写贷款申请书、怎样做项目计划、怎样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等,她都是“一头雾水”,无从着手。
好在创业广场还免费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她找到入驻创业广场的另一家公司——上海震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王震寰亲自为这个“白手起家”的小老板服务,向她介绍有关开业贷款担保政策,对她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并设计和制定了相应的银行贷款策略,最终使她成功获得15万元开业贷款,她的资金链一下子就“活”起来了。
据嘉定区开业指导中心主任陈谷介绍,创业广场开张以来,像周曙君一样获得贷款指导的小老板达们6个,其中已放贷的83个,放资金额550万元。
新机制激活创业效应
“扶持一人创业、带动一批就业”已成为上海市各级政府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服务创业者的工作由谁来做?是按照传统的“政府包办”,还是让社会力量按市场化操作?需要机制创新。
据了解,入驻创业广场的咨询机构,每成功扶持注册一家微小型企业,存活期满一年,就可以从区劳动保障部门获得1000元的服务经费。辅导成功开业587家组织,嘉定区政府的专项资金的支出是58.7万元,收益是创造就业岗位1628个,其中吸纳失业人员865人、协保人员16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39人。
上海震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从2002年起就参与上海4050项目开发,如今又加盟创业广场,董事长王震寰对政府购买创业服务成果的举措深有感慨:“我公司参与政府项目尽管都是微利的,但有利于打造公司品牌。其实我们更看重的长远利益,因为创业服务也是现代服务业,它必将走向产业化”。
政府从制定政策、包办服务和管理转变为政府营造环境、购买孵化成果,不仅促进了政府的职能转化,而且政府退后一步,让社会机构搭台唱戏,承担孵化小老板的功能,既有效地培育了中介服务业.推动了本市创业服务业的发展,也让创业有困难者享受了专家型的指导服务。
其实创业广场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以此为载体创业广场开张两年来,通过宣传成功创业者事迹和开办创业知识讲座。开业指导专家志愿者的定期咨询活动,已先后接待各种有创业意愿的人员的参观、咨询达15000多人次,尽管其中大多数人并未立马创业,但创业的精神吸引并感染了大批的“未来创业者”,创业文化在咨询者中传播。
不到两个月,小秦的休闲服务社已红红火火地开张了。在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有些内向的小秦似乎并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他对于嘉定创业广场的感激之情却是溢于言表。
“一天催生一个小老板”
“记得我走进创业广场时,是国信创业咨询服务中心的周老师接待我的。她的热情和耐心让我原本扑腾扑腾的心顿时踏实了一半。”纯朴的小秦回忆说,嘉定创业广场的工作人员和指导专家总能让人感到贴心和信赖,“当时我只是想自己做老板,但对于创业完全是一无所知,我现在能够拥有自己的小店,下一步还准备‘进军’松江大学城,这一切多亏了创业广场的指导老师们。”
为了帮助小秦尽快开业,指导老师先与小秦交换了关于创业的理解和设想,同他一起从创业的行业、选址等方面进行分析,使他对创业的过程和环节有了深入的了解。经过市场调查和开业筹备,开办休闲服务社的“小蓝图”化为现实。
“指导老师对我的关心不仅是在业务上,他们还经常与我谈心,教我为人处世的方法”。小秦说,“由于自己的性格有些内向,因此老师常常会告诫我:一个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问题,要学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像亲人一样呵护我开业的全过程。”
小秦只是创业广场“孵化”的众多小老板中的一个。据统计,嘉定区创业广场从2003年9月成立以来,已辅导成功开业的微小型企业达587家,几乎每个工作日“孵化”一个小老板。
专业服务“孵化”小老板
创业的魅力使越来越多的打工者感动,然而从心动到行动,中间还隔着诸多的困惑。“想创业的人在徘徊,总觉得缺点啥,低收入的工作不愿去,想创业又不敢。市场经济的速度和就业工作的难度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让想创业的人敢创业,初创业的人跨好开业第一步的促进创业新路子”,嘉定区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赵剑萍是这样描述举办创业广场的初衷的。
为此,区劳动保障局腾出1500平方米的场所,联手区总工会、共青团区委、区妇联共同搭建鼓励创业的新平台,而创业广场内的开业指导服务则招募社会专业咨询公司来承担。
周曙君夫妇俩原都是纺织厂下岗工人,为了自己和小姐妹的生计,在2004年决定夫妻共同创业,开办一家快餐服务社。尽管她曾经当过企业三产的负责人,但真要独立闯天下,心里还是没有底。听人说办个快餐服务项目,光办证就需要跑个几个部门,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心里就更加发慌。
这时,她听人介绍嘉定区创业广场可以免费为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开业的各种配套服务,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创业广场。这天正好是上海国信创业咨询服务中心的项洁主任接待了她,于是,原来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办证手续,居然在两个星期内就统统搞定。当周女士拿到齐全的证照后,连声赞叹这样的服务真是太好了。因为在周女士看来办营业证照如同办结婚证,一生中能有几次?如今咨询公司包办了,她就可以集中经营筹备开张了。
办证问题解决了,资金短缺却是另一个“拦路虎”:下岗工人原本“钱袋”就“瘪”,想要贷款吧,怎样写贷款申请书、怎样做项目计划、怎样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等,她都是“一头雾水”,无从着手。
好在创业广场还免费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她找到入驻创业广场的另一家公司——上海震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王震寰亲自为这个“白手起家”的小老板服务,向她介绍有关开业贷款担保政策,对她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并设计和制定了相应的银行贷款策略,最终使她成功获得15万元开业贷款,她的资金链一下子就“活”起来了。
据嘉定区开业指导中心主任陈谷介绍,创业广场开张以来,像周曙君一样获得贷款指导的小老板达们6个,其中已放贷的83个,放资金额550万元。
新机制激活创业效应
“扶持一人创业、带动一批就业”已成为上海市各级政府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服务创业者的工作由谁来做?是按照传统的“政府包办”,还是让社会力量按市场化操作?需要机制创新。
据了解,入驻创业广场的咨询机构,每成功扶持注册一家微小型企业,存活期满一年,就可以从区劳动保障部门获得1000元的服务经费。辅导成功开业587家组织,嘉定区政府的专项资金的支出是58.7万元,收益是创造就业岗位1628个,其中吸纳失业人员865人、协保人员167人、农村富余劳动力439人。
上海震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从2002年起就参与上海4050项目开发,如今又加盟创业广场,董事长王震寰对政府购买创业服务成果的举措深有感慨:“我公司参与政府项目尽管都是微利的,但有利于打造公司品牌。其实我们更看重的长远利益,因为创业服务也是现代服务业,它必将走向产业化”。
政府从制定政策、包办服务和管理转变为政府营造环境、购买孵化成果,不仅促进了政府的职能转化,而且政府退后一步,让社会机构搭台唱戏,承担孵化小老板的功能,既有效地培育了中介服务业.推动了本市创业服务业的发展,也让创业有困难者享受了专家型的指导服务。
其实创业广场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以此为载体创业广场开张两年来,通过宣传成功创业者事迹和开办创业知识讲座。开业指导专家志愿者的定期咨询活动,已先后接待各种有创业意愿的人员的参观、咨询达15000多人次,尽管其中大多数人并未立马创业,但创业的精神吸引并感染了大批的“未来创业者”,创业文化在咨询者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