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孢子丝菌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以对临床实践作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2011年间在本院就诊的皮肤孢子丝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患者为春季发病,青壮年(12—59岁)所占比例较大,多数为农民,且多大有外伤史,多表现皮肤局限型。经碘化钾治疗,治愈率达100%。临床以固定型较多。儿童发病时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部。结论:环境污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腐生菌的大量繁殖经皮肤伤口引起感染,多呈散在性分布,确诊需真菌培养,首选碘化钾治疗。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皮肤型;特点
孢子丝菌病是指由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粘膜、骨骼或附近其他淋巴组织的慢性病变,临床少见,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形成播散。甚至播散遍布全身,导致多系统的损害。孢子丝菌在自然界的腐物中寄生,马为其自然宿主,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 2]。从动物皮损处、甲及皮毛中均可分离出该菌。我国均有该本病的相关报道,北方多集中在黑龙江省及吉林省,南方多集中于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区。现搜集我院近年来诊断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我院自2005~2011年间在本院就诊的皮肤孢子丝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其中女38例(54.3%),男32例(45.7%)。年龄:6个月~81岁,平均40.3岁。其中,儿童(≦12岁)占12.9% (9例),青壮年(12—59岁)62.9% (44例),老年人(≥60岁)24.3% (17例)。职业分布:农民61.4% (43例),家庭主妇14.3% (10例),幼儿14.3% (10例),学生5.7% (4例),其他3例。时间分布:春季(2~4月份) 50%(35例),夏季(5~7月份) 24.3%(17例),秋季(8~10月份) 7.1%(5例),冬季(1l~1月份) 18.2%(13例)。病程分布:<6个月67.1% (47例),6个月~1年28.6%(20例),>1年4.2%(3例),平均病程4.3个月。外伤史61.4% (43例)。
1.2 临床表现与分型 皮疹分布:面部占62.9% (44例),自前额至下颌均有分布;上肢占24.3% (17例),下肢占5.7% (4例);颈部占5.7% (4例);盆部占1.4%(1例)。表现为皮肤淋巴管型占24.3% (17例),初发损害为皮肤呈暗红或紫红色,结节样或丘疹,逐渐破溃,成脓,呈3~5个一组线状分布,暗红色质硬结节,淋巴管增粗、质硬;皮肤局限型占71.4%(50例),皮疹形态多样,呈紫红色的结节样改变25例,疣状增生结节13例,化脓性肉芽肿11例,浸润性斑块8例,脓肿型5例,溃疡型3例,其他5例。
1.3 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24例患者对皮损处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基本病理改变表现炎性肉芽肿,表皮呈现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或不全;棘层有不规则的肥厚。主要表现:弥漫性肉芽肿50%(35例),无肉芽肿形成24.3% (17例),其他肉芽腫样改变13例,中性粒细浸润为主的小脓肿形成3例(4.2%),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性病变1例(1.4%),无明显病变1例(1.4% )。真菌培养:70例患者均行真菌培养,保证无菌下取病灶分泌物或组织液,然后将其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保持27℃恒温条件,经4~5天可见灰白色菌落,颜色渐深,后变成灰褐色,甚至黑褐色,有皱褶。镜下可见细长的分隔菌丝,主菌丝与分生孢子梗成直角,小分生孢子在顶端排列,经鉴定均为孢子丝菌[3]。
2 治疗
2.1 治疗方法 共三种治疗方案:A组40例,碘化钾10 mL/(d,3次),口服。B组20例,伊曲康唑 200mg/d,口服。C组10例,伊曲康唑和碘化钾同用,剂量同A、B组。所有患者均于皮损消失后,继续服用2周预防复发。B/C组在服用伊曲康唑前、后常规查血常规及肝功。
2.2 治疗结果 70例患者最终均治愈。A组整个疗程大约7.5~12.0周,有3例于服药3周后无好转征象,后加服伊曲康唑,渐渐好转、治愈。B组整个疗程大约6.5~11.5周。C组疗程大约5.0~9.0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A组1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但坚持治疗痊愈后,不适症状消失。B组1例患者出现ALT的轻度升高,给予保肝治疗,痊愈后2个月,复查肝功能正常。
3 讨论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多发于农民,明确外伤史,可能与皮肤损伤及接触有该菌污染的草木、土壤等有关。皮肤孢子丝菌病的皮损形式多样,且较多表现与其他类型皮肤病或传染病的皮损相似,所以对病人仔细询问病史,且表现久治不愈的结节、丘疹、疣状或肿瘤样损害,多分布在面部、四肢、手足、颈部等暴露部位,应怀疑本病。需及时行真菌培养或病理活检来确诊[4, 5]。该病的临床分型较多,多表现表皮轻中重度的假上皮瘤样结节增生,且在真皮层有明显浆细胞的浸润。24例患者先作病理活检,高度怀疑孢子丝菌病,经真菌培养得到确诊。无菌条件下,进行真菌培养,所有患者均呈阳性。治疗效果表明,两种药物疗效相似,但相比之下,碘化钾价格较便宜,多数患者更易接受,为该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应足量、足疗程用药。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时,疗程较短,康复快。
综上,皮肤孢子丝菌病治疗较容易,及时正确诊断很重要,延误治疗易导致病情迁延。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时的病理或真菌学检查,可较快诊断,首选碘化钾治疗。
参考文献
[1] 苏畅,李珊山,田亚平,等. 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8): 498-499.
[2] 王建军,张楠. 皮肤真菌孢子丝菌病误诊2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1(40): 15.
[3] 王建军,张楠. 皮肤孢子丝菌病误诊2例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2): 116-117.
[4] 杨鑫,李福秋,金学洙. 1株引起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真菌学鉴定[J]. 吉林医学. 2007(5): 588-589.
[5] 张建东,林俊萍.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316例临床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4): 207-210
【关键词】 孢子丝菌病/皮肤型;特点
孢子丝菌病是指由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粘膜、骨骼或附近其他淋巴组织的慢性病变,临床少见,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形成播散。甚至播散遍布全身,导致多系统的损害。孢子丝菌在自然界的腐物中寄生,马为其自然宿主,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 2]。从动物皮损处、甲及皮毛中均可分离出该菌。我国均有该本病的相关报道,北方多集中在黑龙江省及吉林省,南方多集中于江苏、广东、广西等地区。现搜集我院近年来诊断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我院自2005~2011年间在本院就诊的皮肤孢子丝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70例患者,其中女38例(54.3%),男32例(45.7%)。年龄:6个月~81岁,平均40.3岁。其中,儿童(≦12岁)占12.9% (9例),青壮年(12—59岁)62.9% (44例),老年人(≥60岁)24.3% (17例)。职业分布:农民61.4% (43例),家庭主妇14.3% (10例),幼儿14.3% (10例),学生5.7% (4例),其他3例。时间分布:春季(2~4月份) 50%(35例),夏季(5~7月份) 24.3%(17例),秋季(8~10月份) 7.1%(5例),冬季(1l~1月份) 18.2%(13例)。病程分布:<6个月67.1% (47例),6个月~1年28.6%(20例),>1年4.2%(3例),平均病程4.3个月。外伤史61.4% (43例)。
1.2 临床表现与分型 皮疹分布:面部占62.9% (44例),自前额至下颌均有分布;上肢占24.3% (17例),下肢占5.7% (4例);颈部占5.7% (4例);盆部占1.4%(1例)。表现为皮肤淋巴管型占24.3% (17例),初发损害为皮肤呈暗红或紫红色,结节样或丘疹,逐渐破溃,成脓,呈3~5个一组线状分布,暗红色质硬结节,淋巴管增粗、质硬;皮肤局限型占71.4%(50例),皮疹形态多样,呈紫红色的结节样改变25例,疣状增生结节13例,化脓性肉芽肿11例,浸润性斑块8例,脓肿型5例,溃疡型3例,其他5例。
1.3 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24例患者对皮损处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其基本病理改变表现炎性肉芽肿,表皮呈现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或不全;棘层有不规则的肥厚。主要表现:弥漫性肉芽肿50%(35例),无肉芽肿形成24.3% (17例),其他肉芽腫样改变13例,中性粒细浸润为主的小脓肿形成3例(4.2%),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性病变1例(1.4%),无明显病变1例(1.4% )。真菌培养:70例患者均行真菌培养,保证无菌下取病灶分泌物或组织液,然后将其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保持27℃恒温条件,经4~5天可见灰白色菌落,颜色渐深,后变成灰褐色,甚至黑褐色,有皱褶。镜下可见细长的分隔菌丝,主菌丝与分生孢子梗成直角,小分生孢子在顶端排列,经鉴定均为孢子丝菌[3]。
2 治疗
2.1 治疗方法 共三种治疗方案:A组40例,碘化钾10 mL/(d,3次),口服。B组20例,伊曲康唑 200mg/d,口服。C组10例,伊曲康唑和碘化钾同用,剂量同A、B组。所有患者均于皮损消失后,继续服用2周预防复发。B/C组在服用伊曲康唑前、后常规查血常规及肝功。
2.2 治疗结果 70例患者最终均治愈。A组整个疗程大约7.5~12.0周,有3例于服药3周后无好转征象,后加服伊曲康唑,渐渐好转、治愈。B组整个疗程大约6.5~11.5周。C组疗程大约5.0~9.0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A组1例患者出现胃部不适,但坚持治疗痊愈后,不适症状消失。B组1例患者出现ALT的轻度升高,给予保肝治疗,痊愈后2个月,复查肝功能正常。
3 讨论
孢子丝菌病是由孢子丝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多发于农民,明确外伤史,可能与皮肤损伤及接触有该菌污染的草木、土壤等有关。皮肤孢子丝菌病的皮损形式多样,且较多表现与其他类型皮肤病或传染病的皮损相似,所以对病人仔细询问病史,且表现久治不愈的结节、丘疹、疣状或肿瘤样损害,多分布在面部、四肢、手足、颈部等暴露部位,应怀疑本病。需及时行真菌培养或病理活检来确诊[4, 5]。该病的临床分型较多,多表现表皮轻中重度的假上皮瘤样结节增生,且在真皮层有明显浆细胞的浸润。24例患者先作病理活检,高度怀疑孢子丝菌病,经真菌培养得到确诊。无菌条件下,进行真菌培养,所有患者均呈阳性。治疗效果表明,两种药物疗效相似,但相比之下,碘化钾价格较便宜,多数患者更易接受,为该病治疗的首选药物,应足量、足疗程用药。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时,疗程较短,康复快。
综上,皮肤孢子丝菌病治疗较容易,及时正确诊断很重要,延误治疗易导致病情迁延。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时的病理或真菌学检查,可较快诊断,首选碘化钾治疗。
参考文献
[1] 苏畅,李珊山,田亚平,等. 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8): 498-499.
[2] 王建军,张楠. 皮肤真菌孢子丝菌病误诊2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1(40): 15.
[3] 王建军,张楠. 皮肤孢子丝菌病误诊2例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2): 116-117.
[4] 杨鑫,李福秋,金学洙. 1株引起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临床分离株的真菌学鉴定[J]. 吉林医学. 2007(5): 588-589.
[5] 张建东,林俊萍. 皮肤型孢子丝菌病316例临床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4): 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