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翰的《歌词创作学》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力作。既有学术深度,又具诗意文采;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尚创新。读起来,理论心得和审美欣赏兼而有之,不啻是一种双重的艺术享受。最突出的是,经常从具体歌词入手阐释抽象理论。作者在引述歌词例作时不拘一格,博采广纳,褒贬分明。无论地位高低,名气大小,任何作者、作品一律平等。毛翰的文风最具特色,他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贯通,突破学术理论严谨烦琐的模式,没有学究夫子那种坐而论道,一本正经的作态。而采用一种自由潇洒,激情飞扬的行文风格,以散文诗的语言,鉴赏式的目光,来表述他的理论观念。
[关键词]歌词理论;毛翰;歌词创作学;歌词创作论
[中图分类号]J61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8-0087-02
毛翰的《歌词创作学》是近年来歌词理论中出现的一部别具一格的力作。毛翰既是学者教授,又擅长诗歌创作;他既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又有诗人的灵性激情。故而,他的这部作品既有学术深度,又具诗意文采;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尚创新,读起来,理论心得和审美欣赏兼而有之,不啻是一种双重的艺术享受。
理论与创作的关系,向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理论既来自创作之后的总结,又须引领于创作之前,故而它们应当同趋又不能同步。《歌词创作学》一方面吸纳了许多传统的理念、观点,保持了艺术理论的科学性、严肃性,同时又能紧跟时代和艺术发展的步伐,关注当代歌词的新动向,有所开拓创新,可谓理论与创作同趋共进。
毛翰很少去因循、重复前人的论述,也很少大段理论的旁征博引,而往往能提出一些独树己见的新观念,强调的常是被人忽略的方面。例如:在关于“创作源泉”这个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上,他开宗明义提出:“创作源于发现。”表面看这同我们传统的“创作源于生活”的观念似乎有所矛盾。其实,它很有道理。因为“生活”原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有客观与主观之分,有真实与理想之分。过去传统的理论多侧重于前者,所谓“扎根生活,深入群众”,鼓励作家下乡下厂,画家实地写生,音乐家民间采风等,强调的都是真实的、客观的直接生活(这当然是创作源泉的重要基础)。然而,不可否认,艺术家的间接生活、主观感受和想象活动,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何况,即便是真实的、客观的直接生活也需要经过艺术家主观心灵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创作的对象,“发现”正是它们的综合成果和必经之路。尤其对于某些艺术种类,如音乐、书法、诗歌等,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歌词创作自然也不例外,许多优秀歌词(如《太阳岛上》)作者都并无亲身经历,而大量抒情歌曲更主要依靠作者的情感和想象,依靠心灵的发现。毛翰在《歌词创作学》中详细阐述了“发现”的内涵,“发现一份独特的诗意,体验一种独到的情怀,领悟一种新颖的理趣,捕捉一种新鲜的美感”,以及“发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多是侧重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在论述艺术的灵感时,他还提出,创作“还可能源于对别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中”,例如“前人听琴、观舞、赏画、读史……都可能触发灵感而得诗”。这些则更是指艺术家的间接生活和理想生活。作者以王健为《二泉映月》填词做例:“就是在书桌上摊开一张大白纸,一边听着阿炳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追随那天籁般的旋律,任神思遨游,一边将闪过脑际的词句一一记下,然后整理而成:‘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确实,对于歌词创作来说,这种来源于人的情感生活的“艺术发现”,概率似乎更大。当今大量以“中国梦”为题材的歌词,恐怕大多属于想象发现的产物。
在论述具体问题时,作者也善于在前人的成果上,加以发挥,运用到当今的艺术实践中。例如,在“咏史之歌创作论”中,他引用了清人张玉谷的“咏史四法”:“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并分别举例加以说明。又在此基础上联系当代歌词《西施》和《苏武牧羊》为例,指出:“叙述与议论穿插进行,使之夹叙夹议,且叙且评,亦咏亦叹。”上述四法的前两法常常并用。此外,他又以《雍正王朝》的主题曲和王健的《大汉风》为例,提出了古人不大运用的“魂附古人,代述其怀”之法。这些论述对于今天咏史歌曲的创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在此书中,作者还突破传统,引领时尚,涉及许多新的领域和课题,例如,在“主观述怀”的歌里,作者论述了“唯美之歌”“泛爱之歌”“生命之歌”的创作,深入到哲理和美学的领地;在创作灵感中提出“身临其境和神游其境”“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区别,都能给人很多启示。
众所周知,艺术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范法则虽也会有所更新发展,但总体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稳定性,一般较少变动。而理论家的着眼视角、阐释重点和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从而体现出各自独特的理论风格和学术价值,这就是“理同形不同”。毛翰的《歌词创作学》从书名上看很像一部正经八百的教科书,然而读起来却有不少有别常规的特色。最突出的是,经常从具体歌词入手阐释抽象理论。
作者在阐述创作理念时,很少在前人的理论经典中四海寻游,旁征博引(以作者的学识修养完全具备这种能力),这同一般的经院课本和学术著作大相径庭,它可以避免纯学术理论的枯燥烦琐。取而代之的是,他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歌词(其数量几乎超出了理论文字),通过对这些歌词的分析、评议,或从它们的演变经历和修改过程,以此来阐述某种比较复杂的理论观念。甚至,有时作者还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比如在论述“主题的修正”时,就以《弯弯的月亮》的争议为例,对原词结尾部分引起的主题大转折提出质疑:认为原词结尾里感叹的“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这种对故乡陈旧落后的批判、憐悯,同前面对阿娇的美好怀念和游子思乡的深情太不协调,“这样的突然转变让人难以承受”。所以作者建议改为“只为这今天的都市,已不见天真的阿娇”,或“只为这今天的都市,已不见过去的歌谣”。这样就能“将乡恋进行到底,将浪漫进行到底,其‘惆怅’和‘忧伤’,不是为故乡的贫穷落后而生,而是为都市的浮躁喧嚣而生,整首歌就会变得气韵顺畅了”。或许,作者这样的修改也并非完美,但它正像有的电影设计了许多种可能发生的结尾,给观众留下悬念一样,至少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主题修正”的思路和门径,对今天的词作者还是颇有启示的。而且,这种创作互动、平等参与的精神往往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贴近地气,使人感到亲切,也使空泛的理论概念更易于理解接受。 毛翰的艺术视野相当开阔,从早年我国的乐堂歌曲,到当代海外的摇滚乐队,书中的歌词例证几乎遍及古今中外。有时以同一题材的多首词(如《秋千》)进行横向比较,有时以同一首词的不同版本做纵向评定,用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轨迹来取代抽象概念的演绎,给人很大的启示。例如,对风靡海内外的歌曲《何日君再来》,作者引述了他的几种版本和演唱方式一一进行评判,并尝试修改其词。在“倚声填词”一节中,他对人们熟知的李叔同的《送别》一词,更追根溯源,从19世纪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奥德威词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犬童球溪(1879—1943)重新填写的《旅愁》,一直追寻到李叔同《送别》的不同版本,指出其妙处,书中还标出了英文和日文的歌词原文。这些鲜为人知的诗词典故,确实可以大大拓展读者的审美视野和创作空间,不仅了解到同一首词的演化过程和高低差别,还可以增长许多歌词文化史的知识,读来饶有兴味。
应当指出,作者在引述歌词例作时能够不拘一格,博采广纳,褒贬分明。在作者眼里,无论地位高低,名气大小,任何作者、作品都一律平等,只要有可取之处,都能收入作者的笔底。书中不仅赞扬了不少无名小辈的佳作,对一些曾遭不公非议的作品予以大胆肯定。与此同时,作者又敢于向一些名家、权威发难,从领袖诗词到词坛的名家名作,他都直言不讳提出尖锐批评,对许多歌词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对一些庸俗恶搞歌曲(如“苍蝇”“马桶”之类),更不留情面,进行了严厉的抨击,爱憎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一个艺术评论家的真正勇气和担当。
毛翰的文风最具特色,他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贯通,突破学术理论严谨烦琐的模式,没有学究夫子那种坐而论道,一本正经的作态。而采用一种自由潇洒,激情飞扬的行文风格,以散文诗的语言,鉴赏式的目光,来表述他的理论观念。他有意回避刻板、枯燥的说理文字,形成一种理性与激情交织、鉴赏与评论融汇的全新风格。读起来感情充沛,文采优美,挥洒自如。颇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信手拈来妙趣横生的兴味。例如,在论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时他提出:“意象是以象寓义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由那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接着,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解释道:“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狼狗、警棍、坦克和铁丝网,意境就是白色恐怖。”乍一听来,这种形容作为理论阐释不免失之空泛,然而细细品味,却甚有新意,颇能发人想象,在前人關于意象和意境的理论阐述早已重复多次时,这种说法确能给人新鲜的启示,颇有古人诗话、词话一类的精警简要、值得回味的特色。当然,作为一家之言,书中有些观点还值得商榷,这是任何一部理论著作都存在的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
(2016年4月于北京花园村)
[关键词]歌词理论;毛翰;歌词创作学;歌词创作论
[中图分类号]J61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8-0087-02
毛翰的《歌词创作学》是近年来歌词理论中出现的一部别具一格的力作。毛翰既是学者教授,又擅长诗歌创作;他既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又有诗人的灵性激情。故而,他的这部作品既有学术深度,又具诗意文采;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尚创新,读起来,理论心得和审美欣赏兼而有之,不啻是一种双重的艺术享受。
理论与创作的关系,向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理论既来自创作之后的总结,又须引领于创作之前,故而它们应当同趋又不能同步。《歌词创作学》一方面吸纳了许多传统的理念、观点,保持了艺术理论的科学性、严肃性,同时又能紧跟时代和艺术发展的步伐,关注当代歌词的新动向,有所开拓创新,可谓理论与创作同趋共进。
毛翰很少去因循、重复前人的论述,也很少大段理论的旁征博引,而往往能提出一些独树己见的新观念,强调的常是被人忽略的方面。例如:在关于“创作源泉”这个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上,他开宗明义提出:“创作源于发现。”表面看这同我们传统的“创作源于生活”的观念似乎有所矛盾。其实,它很有道理。因为“生活”原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有客观与主观之分,有真实与理想之分。过去传统的理论多侧重于前者,所谓“扎根生活,深入群众”,鼓励作家下乡下厂,画家实地写生,音乐家民间采风等,强调的都是真实的、客观的直接生活(这当然是创作源泉的重要基础)。然而,不可否认,艺术家的间接生活、主观感受和想象活动,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来源。何况,即便是真实的、客观的直接生活也需要经过艺术家主观心灵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创作的对象,“发现”正是它们的综合成果和必经之路。尤其对于某些艺术种类,如音乐、书法、诗歌等,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歌词创作自然也不例外,许多优秀歌词(如《太阳岛上》)作者都并无亲身经历,而大量抒情歌曲更主要依靠作者的情感和想象,依靠心灵的发现。毛翰在《歌词创作学》中详细阐述了“发现”的内涵,“发现一份独特的诗意,体验一种独到的情怀,领悟一种新颖的理趣,捕捉一种新鲜的美感”,以及“发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多是侧重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在论述艺术的灵感时,他还提出,创作“还可能源于对别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中”,例如“前人听琴、观舞、赏画、读史……都可能触发灵感而得诗”。这些则更是指艺术家的间接生活和理想生活。作者以王健为《二泉映月》填词做例:“就是在书桌上摊开一张大白纸,一边听着阿炳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追随那天籁般的旋律,任神思遨游,一边将闪过脑际的词句一一记下,然后整理而成:‘听琴声悠悠,是何人在黄昏后,身背着琵琶沿街走……’”确实,对于歌词创作来说,这种来源于人的情感生活的“艺术发现”,概率似乎更大。当今大量以“中国梦”为题材的歌词,恐怕大多属于想象发现的产物。
在论述具体问题时,作者也善于在前人的成果上,加以发挥,运用到当今的艺术实践中。例如,在“咏史之歌创作论”中,他引用了清人张玉谷的“咏史四法”:“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并分别举例加以说明。又在此基础上联系当代歌词《西施》和《苏武牧羊》为例,指出:“叙述与议论穿插进行,使之夹叙夹议,且叙且评,亦咏亦叹。”上述四法的前两法常常并用。此外,他又以《雍正王朝》的主题曲和王健的《大汉风》为例,提出了古人不大运用的“魂附古人,代述其怀”之法。这些论述对于今天咏史歌曲的创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
在此书中,作者还突破传统,引领时尚,涉及许多新的领域和课题,例如,在“主观述怀”的歌里,作者论述了“唯美之歌”“泛爱之歌”“生命之歌”的创作,深入到哲理和美学的领地;在创作灵感中提出“身临其境和神游其境”“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区别,都能给人很多启示。
众所周知,艺术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范法则虽也会有所更新发展,但总体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稳定性,一般较少变动。而理论家的着眼视角、阐释重点和表述方式各不相同,从而体现出各自独特的理论风格和学术价值,这就是“理同形不同”。毛翰的《歌词创作学》从书名上看很像一部正经八百的教科书,然而读起来却有不少有别常规的特色。最突出的是,经常从具体歌词入手阐释抽象理论。
作者在阐述创作理念时,很少在前人的理论经典中四海寻游,旁征博引(以作者的学识修养完全具备这种能力),这同一般的经院课本和学术著作大相径庭,它可以避免纯学术理论的枯燥烦琐。取而代之的是,他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歌词(其数量几乎超出了理论文字),通过对这些歌词的分析、评议,或从它们的演变经历和修改过程,以此来阐述某种比较复杂的理论观念。甚至,有时作者还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比如在论述“主题的修正”时,就以《弯弯的月亮》的争议为例,对原词结尾部分引起的主题大转折提出质疑:认为原词结尾里感叹的“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这种对故乡陈旧落后的批判、憐悯,同前面对阿娇的美好怀念和游子思乡的深情太不协调,“这样的突然转变让人难以承受”。所以作者建议改为“只为这今天的都市,已不见天真的阿娇”,或“只为这今天的都市,已不见过去的歌谣”。这样就能“将乡恋进行到底,将浪漫进行到底,其‘惆怅’和‘忧伤’,不是为故乡的贫穷落后而生,而是为都市的浮躁喧嚣而生,整首歌就会变得气韵顺畅了”。或许,作者这样的修改也并非完美,但它正像有的电影设计了许多种可能发生的结尾,给观众留下悬念一样,至少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种“主题修正”的思路和门径,对今天的词作者还是颇有启示的。而且,这种创作互动、平等参与的精神往往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贴近地气,使人感到亲切,也使空泛的理论概念更易于理解接受。 毛翰的艺术视野相当开阔,从早年我国的乐堂歌曲,到当代海外的摇滚乐队,书中的歌词例证几乎遍及古今中外。有时以同一题材的多首词(如《秋千》)进行横向比较,有时以同一首词的不同版本做纵向评定,用它们的来龙去脉和变化轨迹来取代抽象概念的演绎,给人很大的启示。例如,对风靡海内外的歌曲《何日君再来》,作者引述了他的几种版本和演唱方式一一进行评判,并尝试修改其词。在“倚声填词”一节中,他对人们熟知的李叔同的《送别》一词,更追根溯源,从19世纪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奥德威词曲),到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犬童球溪(1879—1943)重新填写的《旅愁》,一直追寻到李叔同《送别》的不同版本,指出其妙处,书中还标出了英文和日文的歌词原文。这些鲜为人知的诗词典故,确实可以大大拓展读者的审美视野和创作空间,不仅了解到同一首词的演化过程和高低差别,还可以增长许多歌词文化史的知识,读来饶有兴味。
应当指出,作者在引述歌词例作时能够不拘一格,博采广纳,褒贬分明。在作者眼里,无论地位高低,名气大小,任何作者、作品都一律平等,只要有可取之处,都能收入作者的笔底。书中不仅赞扬了不少无名小辈的佳作,对一些曾遭不公非议的作品予以大胆肯定。与此同时,作者又敢于向一些名家、权威发难,从领袖诗词到词坛的名家名作,他都直言不讳提出尖锐批评,对许多歌词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对一些庸俗恶搞歌曲(如“苍蝇”“马桶”之类),更不留情面,进行了严厉的抨击,爱憎之情溢于言表,表现出一个艺术评论家的真正勇气和担当。
毛翰的文风最具特色,他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贯通,突破学术理论严谨烦琐的模式,没有学究夫子那种坐而论道,一本正经的作态。而采用一种自由潇洒,激情飞扬的行文风格,以散文诗的语言,鉴赏式的目光,来表述他的理论观念。他有意回避刻板、枯燥的说理文字,形成一种理性与激情交织、鉴赏与评论融汇的全新风格。读起来感情充沛,文采优美,挥洒自如。颇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信手拈来妙趣横生的兴味。例如,在论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时他提出:“意象是以象寓义的艺术形象,意境就是由那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接着,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解释道:“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狼狗、警棍、坦克和铁丝网,意境就是白色恐怖。”乍一听来,这种形容作为理论阐释不免失之空泛,然而细细品味,却甚有新意,颇能发人想象,在前人關于意象和意境的理论阐述早已重复多次时,这种说法确能给人新鲜的启示,颇有古人诗话、词话一类的精警简要、值得回味的特色。当然,作为一家之言,书中有些观点还值得商榷,这是任何一部理论著作都存在的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
(2016年4月于北京花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