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岞山中心学校创建于1952年, 2014年9月正式更名为岞山中心学校。它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德育为首,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04名教师,1400余名学生。学校根据农村学生特点,秉承“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较好体现,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学校管理模式不断更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优化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实行小学、初中分部管理负责制,扩大管理幅度,下放管理权限,形成了决策执行操作三级交叉式组织架构。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职责得到明确,管理效能快速提升。达到了“以德治校,依法办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的管理目标。
二、加强课程管理,提升教学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为加强课程管理,我校建立了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教学规范、教学检查管理规定、学生评价方案等。通过教学检查制度,教研活动规范等,加强沟通、监督与反馈,及时总结得失,对各种问题能够防微杜渐,避免积重难返。加强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建立是学校创建特色的需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了解自己的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师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注入学校地域文化特色。加大对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研究,尤其是英语口语、数学思维、语文阅读、艺术素养等课程的开发实施,确保课程全面落实到地。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学校以校本研修为模式,积极构建学习、研究、交流等的教师发展工作,加强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活动开展,注重互助合作,成果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培训最佳的方式就是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学校要创造条件,为每位教师购买相关的图书资料,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的阅读需求。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定阅《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刊物,做到专业阅读来服务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让教师成长更快。
三、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
(1)改进思品课教学方法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2)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以德为本,构建特色树人校本课程体系。每一项课程都有自己的德育目标,学校确定总目标,突出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为第一项。特色树人校本课程包括五大方面:①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等,例如《传统节日课程》,我们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古诗词、典故、活动以及演变,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制作精美的卡片和手抄报等,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②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学校设立了剪纸、布艺等手工课程。同时还设置了社会课程,对社会热点、国家大事、身边的事及时进行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例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进行零食调查、食品安全调查等。学校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德育常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德育效果。③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拓展,如《特色诵读与品格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对他们进行品格教育。④礼仪文明校本课程。通过画册、故事等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让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礼貌用语,做到人人讲礼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理解,互相尊重,以教师的文明礼仪促学生的文明礼仪,并把礼仪渗透到家庭和社会。⑤社团课程。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本学期初,岞山中心学校立足实际,将延时看管和社团课程有机结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团活动共分为两级,学校社团和级部社团。校级活动有武术、美术、篮球、拉丁、手工、小太阳文学社、电脑编程、军鼓等11个社团。各级组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韵律操等21个社团。社团的活动时间定为每周三下午。全校同学在自由选择、兼顾特长的原则指导下挑选了各自向往的社团。孩子们人人都参与了社团。孩子们在各个社团学习得有模有样的,学校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校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不断进步。相信在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会最走越远,越走越好!
学校现有35个教学班,104名教师,1400余名学生。学校根据农村学生特点,秉承“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较好体现,促进了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学校管理模式不断更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优化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实行小学、初中分部管理负责制,扩大管理幅度,下放管理权限,形成了决策执行操作三级交叉式组织架构。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职责得到明确,管理效能快速提升。达到了“以德治校,依法办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的管理目标。
二、加强课程管理,提升教学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为加强课程管理,我校建立了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教学规范、教学检查管理规定、学生评价方案等。通过教学检查制度,教研活动规范等,加强沟通、监督与反馈,及时总结得失,对各种问题能够防微杜渐,避免积重难返。加强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建立是学校创建特色的需要,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了解自己的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师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注入学校地域文化特色。加大对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生本化的研究,尤其是英语口语、数学思维、语文阅读、艺术素养等课程的开发实施,确保课程全面落实到地。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学校以校本研修为模式,积极构建学习、研究、交流等的教师发展工作,加强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活动开展,注重互助合作,成果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培训最佳的方式就是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学校要创造条件,为每位教师购买相关的图书资料,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师的阅读需求。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校定阅《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刊物,做到专业阅读来服务一线教师的工作实践,让教师成长更快。
三、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
(1)改进思品课教学方法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落实各学科德育目标要求,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2)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以德为本,构建特色树人校本课程体系。每一项课程都有自己的德育目标,学校确定总目标,突出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为第一项。特色树人校本课程包括五大方面:①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我们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触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等,例如《传统节日课程》,我们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古诗词、典故、活动以及演变,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制作精美的卡片和手抄报等,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展示。②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学校设立了剪纸、布艺等手工课程。同时还设置了社会课程,对社会热点、国家大事、身边的事及时进行了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例如,组织学生到商店进行零食调查、食品安全调查等。学校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德育常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德育效果。③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拓展,如《特色诵读与品格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对他们进行品格教育。④礼仪文明校本课程。通过画册、故事等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让良好的文明礼仪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確使用礼貌用语,做到人人讲礼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加强理解,互相尊重,以教师的文明礼仪促学生的文明礼仪,并把礼仪渗透到家庭和社会。⑤社团课程。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本学期初,岞山中心学校立足实际,将延时看管和社团课程有机结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团活动共分为两级,学校社团和级部社团。校级活动有武术、美术、篮球、拉丁、手工、小太阳文学社、电脑编程、军鼓等11个社团。各级组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韵律操等21个社团。社团的活动时间定为每周三下午。全校同学在自由选择、兼顾特长的原则指导下挑选了各自向往的社团。孩子们人人都参与了社团。孩子们在各个社团学习得有模有样的,学校真正成了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校师生正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不断进步。相信在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会最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