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微软公司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不是比尔盖茨一个人的成绩,是全体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倾力合作。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幼儿时期是培养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的一项内容。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合作愿望
幼儿之间的交往首先开始共同的游戏和活动,幼儿在说、笑、打、闹中相互熟悉,获得交往经验的。老师应提供幼儿尽可能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由,而自己仅作为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刚开始幼儿只要遇到冲突,便会大声争吵或告状,这时,老师应引导幼儿自己学习解决问题,协调与同伴间的关系和矛盾。渐渐幼儿遇到问题基本能自己解决,争吵和告状的现象会大大减少。其实,幼儿天生就有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愿望。因此,不要怕孩子与同伴不能交往,更不要怕孩子在与同伴的玩耍活动中受到伤害。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和平的方式,自己去解决矛盾,让双方达成共识,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交流协商,分配角色,并达到友好的合作。
二、学会宽容、谦让,为合作打下基础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让幼儿宽容、谦让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由于父母的溺爱、娇惯,使他们不愿与人合作处处以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攻击性行为较多。还有的幼儿是受父母不良教育思想造成的与小朋友不友善,如:父母告诉幼儿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使幼儿在与人合作中不懂得宽容。像这些孩子在合作中是不受欢迎的他是无法与人合作的。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及时沟通,发现孩子这方面存在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教养方法,互相配合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教育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遇事与人商量。幼儿只有具备了关心他人、宽容、友善、互帮互助等良好的品德,才能在与人合作时感到顺利和快乐,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三、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画或采取二人合作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其次,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共同叠被子、搬桌子、收拾玩具等不放弃一切可以合作的机会。再有,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班级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如:我们大班的专室活动,幼儿可以任意到其他班去进行活动区,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经过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使幼儿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体验到与人合作中遇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四、帮助幼儿学会合作的技巧和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交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合作。而语言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和愿望,能更好地与人沟通,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老师应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愿望,用语言解决各种矛盾。比如,搭积木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写上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当自己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要主动找小朋友帮忙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学会合作。
五、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总之,通过研究,教师的观念逐渐转变了,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从小就有合作与分享品质”的重要意义,能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物质环境。师生间也能建立起一定的合作與分享关系;孩子有着比较明显的进步,愿意与同伴协商、谦让或合作,他们知道许多事情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个别自我观念特别强的孩子,也在合作与分享中渐渐融入了集体;另外,家长也改变了传统的育儿观,增强了科学育儿的意识,能为幼儿营造一个比较温馨的家庭环境,支持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与分享行为,能为幼儿园的活动提供一些社会资源。
幼儿的合作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所以幼儿时期是培养合作能力的最佳时期,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的一项内容。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合作愿望
幼儿之间的交往首先开始共同的游戏和活动,幼儿在说、笑、打、闹中相互熟悉,获得交往经验的。老师应提供幼儿尽可能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自由,而自己仅作为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幼儿。刚开始幼儿只要遇到冲突,便会大声争吵或告状,这时,老师应引导幼儿自己学习解决问题,协调与同伴间的关系和矛盾。渐渐幼儿遇到问题基本能自己解决,争吵和告状的现象会大大减少。其实,幼儿天生就有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愿望。因此,不要怕孩子与同伴不能交往,更不要怕孩子在与同伴的玩耍活动中受到伤害。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和平的方式,自己去解决矛盾,让双方达成共识,在游戏中与同伴自由交流协商,分配角色,并达到友好的合作。
二、学会宽容、谦让,为合作打下基础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让幼儿宽容、谦让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由于父母的溺爱、娇惯,使他们不愿与人合作处处以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攻击性行为较多。还有的幼儿是受父母不良教育思想造成的与小朋友不友善,如:父母告诉幼儿别人打你你就打他。使幼儿在与人合作中不懂得宽容。像这些孩子在合作中是不受欢迎的他是无法与人合作的。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及时沟通,发现孩子这方面存在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教养方法,互相配合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教育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遇事与人商量。幼儿只有具备了关心他人、宽容、友善、互帮互助等良好的品德,才能在与人合作时感到顺利和快乐,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三、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了。首先,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如:共同搭积木完成一个造型,共同完成一幅画或采取二人合作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其次,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共同叠被子、搬桌子、收拾玩具等不放弃一切可以合作的机会。再有,还可以打破班级界限,创造与不同班级幼儿间进行合作的机会,如:我们大班的专室活动,幼儿可以任意到其他班去进行活动区,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经过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使幼儿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体验到与人合作中遇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四、帮助幼儿学会合作的技巧和方法
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交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指导幼儿进行合作。而语言能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和愿望,能更好地与人沟通,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老师应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求、愿望,用语言解决各种矛盾。比如,搭积木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写上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当自己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要主动找小朋友帮忙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学会合作。
五、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
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活动成功,事情做成,增进友谊。这对幼儿巩固、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或协商,或询问,或建议,或共享,或给以帮助,或求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
总之,通过研究,教师的观念逐渐转变了,充分认识到“培养孩子从小就有合作与分享品质”的重要意义,能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物质环境。师生间也能建立起一定的合作與分享关系;孩子有着比较明显的进步,愿意与同伴协商、谦让或合作,他们知道许多事情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个别自我观念特别强的孩子,也在合作与分享中渐渐融入了集体;另外,家长也改变了传统的育儿观,增强了科学育儿的意识,能为幼儿营造一个比较温馨的家庭环境,支持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与分享行为,能为幼儿园的活动提供一些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