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互相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幼儿的社会交往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对其个性、情绪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交往为幼儿提供了观察自己与了解他人的机会,使他们有条件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促进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幼儿期是孩子社交能力培养的关键期。3—6岁的幼儿开始经历从家庭到幼儿园的环境变迁,从家庭中有限的人际交往活动转向更广泛的外界事物和人的社会性接触之中。因此,除了提高家庭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教育功能以外,如何扩展幼儿的社交经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也成为幼儿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探索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以幼儿园教育为切入口,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通过幼儿园开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研究,找到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更易被幼儿接受。
一、注重创设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形成幼儿乐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心理倾向,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和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调互相的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互相的心理品质,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备能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以交往时愉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在自身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中不断发展的。
1.教师要善于建立宽松平等的师幼关系,给予幼儿交往的良好体验,清除幼儿对交往的紧张感、畏惧感
平时,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充满关爱与信任,建立“我与你”的平等师幼关系。对于性格内向孤僻或有残疾的幼儿,教师要消除偏见,加强与他们的对话与沟通,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让他们在积极情感体验下,逐步走出自我封闭的阴影。师幼间逐步建立起的亲近融洽的情感基础,使幼儿体验到了师幼交往的乐趣。
2.帮助幼儿建立融洽和谐的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幼儿有归属感与安全感;反之,被排斥的幼儿会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交往的兴趣。我们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与机会,利用找朋友、游艺会、自助餐、生日集会、大带小等活动帮助幼儿寻找伙伴,鼓励他们多结交新朋友。及时表扬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交往的孩子,对排斥的幼儿,运用分析比较、说理移情、示范榜样、行为训练的方法,启发幼儿调整自己的交往行为,尝试用商量、宽容、友好的方式进行交往,使孩子感受被同伴接纳、喜爱的快乐,建立自信心,积极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同伴关系。当矛盾发生时,教师不做仲裁者,而是鼓励幼儿各自陈述观点,探讨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克服消极从众的心理,做到不固执己见,善于调节自我。平等、宽松的师幼关系与融洽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了幼儿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形成了幼儿乐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心理倾向。
二、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密切合作,为幼儿创设开放的交往环境,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基本保证
第一,幼儿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这三方面共同努力,因此,幼儿园要取得家长和社区的合作,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交往环境。
第二,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交往环境,让幼儿在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尊重、民主、愉快的家庭气氛中成长。
第三,社区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被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共识。
第四,幼儿园内部也要开放,不仅让幼儿和自己班的小朋友交往,也允许幼儿到别的班和小朋友一起生活。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幼儿的交往行为,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言和非语言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两种形式,对幼儿交往是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1.挖掘教材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集体教育形式,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发现有许多教材的教育功能,并不锁定与其特定领域的作用,还综合着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功能。这些教材提供的知识准确,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孩子也非常喜欢,不知不觉中幼儿的交往技能得到了发展。
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交往时被排斥或发生矛盾,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交往语言。针对幼儿交往时运用交往语言差的弊病,我们加强了对幼儿交往语言的教育。通过情景表演、互换角色、看图讲述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常用语言。
2.充分利用区角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的迁移,巩固交往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不受任何拘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游戏是我们引导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主题,制定规则,通过协商分配角色,各游戏成员间有机的进行交往,从中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同时,我们还有机引导幼儿将教学活动中学到的交往语言进行迁移,有力的推动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行动的目的、预想行动的结果,有助于幼儿采取正确的行为。他们在一系列的交往中,不断变换自己的交往与言语行为,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欢乐,逐渐学会了合作、互换、轮流、等待、谦让、妥协等协调同伴关系。
3.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和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的一日生活,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他们不仅给幼儿表现、发展技能的机会,还能使幼儿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请幼儿轮流做小老师,让他们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产生光荣感,得到交往的乐趣;请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做信息使者,迫使他们逐步与老师、同步交往;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活动这两个全园集中性的开放活动时间,开展跨年龄段的互相交往活动;鼓励幼儿同园内其他工作人員接触等,以此来拓展幼儿的交往范围。引导幼儿使用合适的交往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总之,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培养、发展的。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各种策略既具有独特的作用,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应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时,要让积极的情绪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的过程。
通过幼儿园开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研究,找到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更易被幼儿接受。
一、注重创设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形成幼儿乐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心理倾向,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和人发生联系,进行人际间信息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协调互相的行为,以及处理人们之间互相的心理品质,是幼儿实现社会化的必备能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以交往时愉快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在自身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中不断发展的。
1.教师要善于建立宽松平等的师幼关系,给予幼儿交往的良好体验,清除幼儿对交往的紧张感、畏惧感
平时,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充满关爱与信任,建立“我与你”的平等师幼关系。对于性格内向孤僻或有残疾的幼儿,教师要消除偏见,加强与他们的对话与沟通,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与鼓励,让他们在积极情感体验下,逐步走出自我封闭的阴影。师幼间逐步建立起的亲近融洽的情感基础,使幼儿体验到了师幼交往的乐趣。
2.帮助幼儿建立融洽和谐的同伴关系
同伴交往是幼儿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同伴交往中受欢迎的幼儿有归属感与安全感;反之,被排斥的幼儿会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它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交往的兴趣。我们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与机会,利用找朋友、游艺会、自助餐、生日集会、大带小等活动帮助幼儿寻找伙伴,鼓励他们多结交新朋友。及时表扬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交往的孩子,对排斥的幼儿,运用分析比较、说理移情、示范榜样、行为训练的方法,启发幼儿调整自己的交往行为,尝试用商量、宽容、友好的方式进行交往,使孩子感受被同伴接纳、喜爱的快乐,建立自信心,积极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同伴关系。当矛盾发生时,教师不做仲裁者,而是鼓励幼儿各自陈述观点,探讨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克服消极从众的心理,做到不固执己见,善于调节自我。平等、宽松的师幼关系与融洽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了幼儿人际交往的积极情感,形成了幼儿乐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心理倾向。
二、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密切合作,为幼儿创设开放的交往环境,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基本保证
第一,幼儿教育是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这三方面共同努力,因此,幼儿园要取得家长和社区的合作,为幼儿创设一个开放的交往环境。
第二,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交往环境,让幼儿在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尊重、民主、愉快的家庭气氛中成长。
第三,社区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被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幼教工作者的共识。
第四,幼儿园内部也要开放,不仅让幼儿和自己班的小朋友交往,也允许幼儿到别的班和小朋友一起生活。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幼儿的交往行为,是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言和非语言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两种形式,对幼儿交往是否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1.挖掘教材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集体教育形式,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技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发现有许多教材的教育功能,并不锁定与其特定领域的作用,还综合着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功能。这些教材提供的知识准确,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孩子也非常喜欢,不知不觉中幼儿的交往技能得到了发展。
研究中,我们发现幼儿交往时被排斥或发生矛盾,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交往语言。针对幼儿交往时运用交往语言差的弊病,我们加强了对幼儿交往语言的教育。通过情景表演、互换角色、看图讲述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教给幼儿一些交往的常用语言。
2.充分利用区角游戏形式、帮助幼儿加深体验,进行交往语言的迁移,巩固交往技能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不受任何拘束,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游戏是我们引导幼儿共同商量,确定主题,制定规则,通过协商分配角色,各游戏成员间有机的进行交往,从中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同时,我们还有机引导幼儿将教学活动中学到的交往语言进行迁移,有力的推动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行动的目的、预想行动的结果,有助于幼儿采取正确的行为。他们在一系列的交往中,不断变换自己的交往与言语行为,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的欢乐,逐渐学会了合作、互换、轮流、等待、谦让、妥协等协调同伴关系。
3.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培养和锻炼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的一日生活,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教育内容,他们不仅给幼儿表现、发展技能的机会,还能使幼儿获得有价值的新知识。请幼儿轮流做小老师,让他们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产生光荣感,得到交往的乐趣;请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做信息使者,迫使他们逐步与老师、同步交往;利用户外活动和散步活动这两个全园集中性的开放活动时间,开展跨年龄段的互相交往活动;鼓励幼儿同园内其他工作人員接触等,以此来拓展幼儿的交往范围。引导幼儿使用合适的交往行为方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总之,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培养、发展的。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各种策略既具有独特的作用,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应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时,要让积极的情绪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