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可是事实上,作文却是老大难,学生见之头昏、谈之色变,远而避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纠其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无话可说”。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学生们正是由于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缺乏观察与注意,又极少的参与实践活动作起文章来无料可取,即使是写成的文章也往往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内容没有新意。
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喜欢的,容易接近的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找出一点心动的东西来。在生活中发挥才能,激发灵感,作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求实创新。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在发生变化,从日月星辰到山川田野,从花草树木到虫鱼鸟兽,就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测学生的心理,把握契机,将他们引向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引导他们主动自愿的观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会取得良好观察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得到培养与提高。
2.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一段精彩的画面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观察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内,应随时随地的去观察,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亲自去观察,亲自去体验。
二、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
作文的题材可以直接在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中通过观察、感受、提炼而得。鼓励学生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记下来,并把有新意的题材给学生讲评,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
2.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观看知识性较强的影视作品
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从而提炼成题材。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只有大量地阅读有益的书籍,丰富自己的间接生活体验和经历,学习作者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以此来弥补自己直接生活的局限和指导对直接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才能解决好学生阅历浅和观察事物不够深入透彻等問题。鼓励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观察,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观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心得。
三、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观察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因此,观察之前教师要精心考虑,周密设计,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提出观察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观察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的进行观察
小学生缺少系统完备的观察能力,常常把观察对象的各部分孤立起来或只注意色彩鲜艳、神态生动、动作明显等刺激性较强的部分。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初步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实践的基础上,授之以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技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逻辑思维能力又不占主导地位,观察时容易犯顺序混淆的毛病,这样写出的文章也是杂乱无章。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按事物的发展观察,主要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顺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事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观察,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中间到两边等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按事物的特点有层次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
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培养观察的习惯。以上观察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互渗透、共同使用,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而我们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种种途径学会这些观察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四、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产生联想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明确观察重点的同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在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扩展自己的思考范围。使学生能够从事物的表象发现本质,挖掘事物的内涵,加深对事物观察认识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五、观察与分析思考、阅读、表达的紧密结合
观察能力的训练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善于把观察与分析思考、观察与阅读、观察与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观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前提。但仅仅停留在观察上是不行的,因为文学作品不是照相式的反映,它必须通过头脑的加工使生活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这就是说学生必须运用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把单凭感官获得的表面的零碎的印象经过进一步的挖掘、充实、扬弃和整理才能由表及里地认识到它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一大堆材料通过头脑加工,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写成文章。著名画家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与鲁迅先生“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观点都说明了在勤观察、多积累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分析思考,善于挖掘、充实、扬弃和整理,才能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在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
作为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他们喜欢的,容易接近的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找出一点心动的东西来。在生活中发挥才能,激发灵感,作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求实创新。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1.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在发生变化,从日月星辰到山川田野,从花草树木到虫鱼鸟兽,就连我们自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测学生的心理,把握契机,将他们引向感兴趣的事物面前,引导他们主动自愿的观察,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会取得良好观察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才会得到培养与提高。
2.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一首动听的歌曲;一幅生动的图画;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一段精彩的画面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观察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内,应随时随地的去观察,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亲自去观察,亲自去体验。
二、善于积累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
作文的题材可以直接在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中通过观察、感受、提炼而得。鼓励学生把生活中自己认为有意义、有趣的、感受深的事物记下来,并把有新意的题材给学生讲评,从而启发学生要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材料。
2.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观看知识性较强的影视作品
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从而提炼成题材。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只有大量地阅读有益的书籍,丰富自己的间接生活体验和经历,学习作者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以此来弥补自己直接生活的局限和指导对直接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才能解决好学生阅历浅和观察事物不够深入透彻等問题。鼓励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观察,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观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心得。
三、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标
观察目的是否明确,将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因此,观察之前教师要精心考虑,周密设计,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的差异,提出观察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生明确了观察的目的,观察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顺序的进行观察
小学生缺少系统完备的观察能力,常常把观察对象的各部分孤立起来或只注意色彩鲜艳、神态生动、动作明显等刺激性较强的部分。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初步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实践的基础上,授之以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技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逻辑思维能力又不占主导地位,观察时容易犯顺序混淆的毛病,这样写出的文章也是杂乱无章。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按事物的发展观察,主要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顺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事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观察,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中间到两边等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按事物的特点有层次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
其次,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重点,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培养观察的习惯。以上观察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互渗透、共同使用,从而达到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而我们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种种途径学会这些观察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四、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产生联想
没有联想就没有创造,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因此,明确观察重点的同时,应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在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在脑海中生成种种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扩展自己的思考范围。使学生能够从事物的表象发现本质,挖掘事物的内涵,加深对事物观察认识深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五、观察与分析思考、阅读、表达的紧密结合
观察能力的训练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在作文教学中善于把观察与分析思考、观察与阅读、观察与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观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前提。但仅仅停留在观察上是不行的,因为文学作品不是照相式的反映,它必须通过头脑的加工使生活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这就是说学生必须运用自己对事物的分析能力把单凭感官获得的表面的零碎的印象经过进一步的挖掘、充实、扬弃和整理才能由表及里地认识到它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一大堆材料通过头脑加工,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写成文章。著名画家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与鲁迅先生“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观点都说明了在勤观察、多积累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分析思考,善于挖掘、充实、扬弃和整理,才能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作品。
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周围人和事的习惯,从生活的海洋里一点一滴地捕捉浪花摄取素材,学生的作文不在担心无米下锅,写的内容自然达到言之有物,写作水平一定会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