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语文课堂评价的精彩纷呈绽放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灵活应运多样、激励、生动、丰富和富有创造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就会勃勃生机。
  一、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
  常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语文课程标准也建议: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然而“好!”、“你真棒!”、“你太聪明了!”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五角星”、“小红花”以及各类卡通形象作为奖励漫天飞舞;在教师“引导”下,整齐划一的学生掌声和“棒,棒,你真棒!”的口号声在课堂上此起彼伏,难免让人觉得“声不由衷”。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过分表扬既含糊又夸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会产生淡漠感。……平静地思考一番,就会发现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真正的评价应该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是教师发自内心的。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每一天,我们所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向上、充满朝气,并且具有巨大可塑性的孩子,他们都有获得成功的意愿,都希望能够得到来自各方的鼓励和赏识。这种发自内心最廉价的润滑剂,是众多优秀教师使用的教育法宝。
  二、评价语言要多样,富有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的语言如果单一、缺少变化,那么时间久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会表现出缺乏兴趣,麻木不仁。因此,教师要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就会生机勃勃。就拿学生读完课文后来讲,有一位老师的评价语言就非常富有变化,充满表现力和感召力。“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很佩服你!”“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都听得感动了。”“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个!”……
  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如此形成的。可以说,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要善于从学生错误的发言中捕捉正确的因素
  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练就善听的本领。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确实有一群失听的老师。教师怀里揣着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个环节,而所谓的听,就成了形同虚设。对学生的发言不善于倾听,又怎能有针对性地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呢?所以要想实现课堂评价的有效,教师必须多钻研教材,在课堂上练就善听的本领。首先,教师应把主要精力花在钻研教材上,努力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自如地应对学生各种疑难问题,才能充分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其次,应在课堂上养成倾听的习惯。只有善于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才会从学生错误的发言中捕捉正确的因素,才会从学生的精典的发言中捕捉到许多生成性的资源。学生的回答有错误时,教师要一点点引导,直至学生回答出正确的见解,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
  四、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
  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及时激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用简短而富有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如:“你的表现比船夫还厉害!”“你的描述比作者还生动!”“你的想法最有独创性!”“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筹!”“你读得比老师还好!”“你的分析比老师的简单明了!”“后生可畏啊,老师当年就没有你现在的胆量!”“我真的不认得这是你的字,进步太大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的作文很有文采,老师都为你感到骄傲!”“你说的没错”,“讲得真棒”,“真会动脑筋”。这样既激发学生自身感觉到“我真行”,又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鼓励学生:“不要着急,慢慢说”,“教师相信你明白了,一定能说好”,“这回讲得真不错”,使每位同学都感到“我真行”,体验到品尝出胜利果实的喜悦。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从而形成滋育创新意识的土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总是强调“多送蜜,少送刺”,我认为,其中的“蜜”就是指激励性评价。只有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才能创造出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会统一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五、要调动体态语言参与评价
  所谓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人类情感交流手段,即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手段,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暗示性和感召性等特征。教师要善于调动体态语言,丰富评价的内涵。一个眼神,一个暗示,一个会意的微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握握手、拍拍肩、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都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教师那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其他文献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机能尚未完全成熟,个体认知水平较低,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因此,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理念,大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  一、小学生主要危险源  1.饮食中存在安全隐患。农村学校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但对具体实
期刊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对数学的认识  在数学的海洋里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  1.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
期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过程。人的思维过程包括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直觉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直觉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由于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数学思维就是人脑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并按一般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规律的过程。  一、直觉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作
期刊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已形成了各年级段规范课堂教学的模式,既规范了课堂教学结构,又实现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的教学初衷。  一、规范课堂教学,构建“模式”教学  以往教师备无效教案及教案和课堂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我校通过听课和研讨决定形成各科
期刊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模式是指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各要素结构,形成整体优化的教学典范。在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吃透教材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效、和谐的统一。就目前六年级的数学
期刊
我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学记》中有言:“君子之教,喻也。”提出“善喻”的思想,即教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看当今社会,科学知识的迅速增加和不断更新,而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是有限的,解决这一矛盾,就更需要教会学生学习。  作为一名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此,我结合中学生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学好体育”。  第一、必须了解学习体育的特点  学习体育跟学习其它科目有何不同呢?其它科目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
期刊
近年来,对课程评价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新课标也是应运而生。新课标就课程的评价做了理念性、原则性的一些规定,但缺乏具体的操作策略;当然,这种情况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领会并贯彻新课标的理念与原则,结合实践对课程评价进行改进。对课程评价应总体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改进,具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要有多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追求个性化发展
期刊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中学英语的实际教学中,把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一、阅读的作用  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说,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学习英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是一样
期刊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论文。编号:[2012]GSG354  如何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把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落到实处。下面就如何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认准关键,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备课不是背课,也不是摘抄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