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摄影与摄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y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深入到大家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也都纷纷借助互联网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教育的形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更为多元的内容,从学生只能在高校接受课堂教育转变为高校教师在互联网上同样可以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方式也从单一的在课堂上的输出模式逐渐发展到也可以在线上传播的多维度、多空间、不受时间限制的互动更多的模式。相较传统课堂,线上教学因其互动性、内容可塑性、时间灵活性、空间灵活性更为突出的特点,在这个后疫情时代逐渐成为各大高校的不二选择。但与此同时,现行的线上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线上教学;互联网+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论是对于高校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适应时代发展、方便知识传播的重要利好。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传播和续存,越来越多的人尝试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在教学当中,而这一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够将极大地开发教学模式、扩充教学空间、加强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高校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幅提升,而且加速了高校教育的发展步伐,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广阔的学习平台。
  尤其在新冠病毒疫情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如何在保障学生健康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甚至提高教学质量已然成为了现今高校探索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得益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和互联网思维的加持,通过网络平台直播授课的模式已然成为了在传统课堂之外当下最为主流也最为稳定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下网络教学现状
  (一)网络使用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
  互联网传播与传统文字、图片、本地视频等传播形式相比有显著不同,互联网传播覆盖领域更广,操作更方便以及交互方式更为多元化。
  (二)网络传播模式与教育的交集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全民上网时代已经形成而互联网平台也成为除纸媒、电视、广播等传统的传播媒介之外的新的媒介或平台。
  在此时,一方面少数教育行业从业者开始尝试网络教学模式,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更多的从业者不得不开始寻找课堂以外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网络技术终于逐渐在教育领域走入人们的视野,从而在物理上消减了空间距离,在内容上更是有效弥补了在此之前单一化、扁平化甚至单向传输模式的教学缺乏互动性的问题。
  与传统教学不同,网络教学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针对教师而言,在教学方式上完全采取“互联网+”线上远程教学方式,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二是针对学生而言,他们不用再去教室面对面听老师讲授,而是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线上学习。
  引入网络教学的必要性
  (一)更多的教学资源选择
  尽管传统的高校课堂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获取到一定的互联网资源,然而却受到课时、教学场所等多重限制,只能选择一些与本堂课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或者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教学资源。而网络教学在资源选择上却可以克服多重限制尽最大可能获取网络上的图片、视频为其所用。
  (二)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高校课堂相比,网络直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决定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线上课堂在教学实践上却更加能够结合任务型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帮助和促进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做到了合理引导,适当监督的作用,将交际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言语,训练的放权,使得单向传播的教学,变为双向交互的教学互动。而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的是,现行的教学方式既结合了传统型教学的特质,同时也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在远程、没有教师当面讲授的情况下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这一过程而言,不仅可以允许他们迟滞表达,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老师与学生当面交流不畅所带来的尴尬局面,线上课堂同样可以实时互动,却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就学生而言,他们既是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认知主体,也是知识层面的积极构建者,就教师而言,他们对学生的知识层面构建起到了推动和帮助作用,他们在这一过程当中既做到合理引导,又做到适当监督,将主导权交到了学生手上,这就使得学习过程中的放权真正实现,而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强制传授和灌输知识。同时,相比于传统课堂,线上课程的内容可塑性、时间灵活度、空间灵活度更为突出。
  (三)更强的教学针对性
  就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授课内容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尽可能满足多数人的学习需求,但从现实层面而言,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需求因其本身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而不同,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势必不能很好地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或需要教师花费课下更多的时间精力,无论是从教师的时间成本还是从学生的吸收角度都并不能达到真正高效、深入、全面的教学目标,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流失。而网络线上教学则可以由教师课前上传不同内容的教学资料,课中一对一在线为学生解决问题或在留言板回答学生提问,甚至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组或一对一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而作为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甚至自身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料或课程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实现较为精确的配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才能有较为精确的选择,这势必会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面临的挑战以及改进策略
  (一)面临的挑战
  鉴于当前的远程教育技术并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无论是从结构上、教学内容上、使用者素质上都有一定的問题,因此也就无法达到理想中实施远程教育应该达到的教育效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当前高校网络教学还面临着以下几点挑战:
  首先,从结构上看,虽然在新冠疫情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大高校都已经开展了线上教学课程,但在实际操作上作为线上教学的传播主体仅有少数高校在少数课程中的这一教学方式上有完善的规定和教学结构安排,除此之外更多的课堂仅仅只是有了网络教学手段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甚至成为面子工程,并没有真正利用好网络平台。
  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一部分网络教学课程内容直接是将课堂教学内容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或加以图片,并没有真正利用好网络平台在内容承载上的优势和传播手段上的多元,使得此类网络教学课程从本质上而言只是书本的“平移”而不是结构完整的内容的展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并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争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从使用者素质方面而言,网络教学平台甚至网络直播教学平台虽然发展迅速,但其过快的发展水平也导致了大部分使用者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对平台运用完全熟悉。尤其在现在,无数在操作上、构架上截然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大量涌现,更使得使用者在实际操作时并不能真正利用好平台的传播优势和各项功能。这也导致了如前文所说的,部分教师在使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时仅仅将书本知识复制上去却无视了其多元操作的便宜性和教学能力。
  (二)改进策略
  基于上述高校网络教学中面临的一些挑战,结合对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加以改进:
  第一,从国家层面加强优化资源配置。针对部分高校进行网络教育效益培训,对网络教育在现行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予以充分肯定。对于缺乏技术支持的高校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要求各高校不断完善针对网络线上教学的相关规定的管理机制。
  第二,从高校角度而言,引入新的、更完善的互联网技术,吸引相关行业人才,必要时和网络教育平台加大合作,构建高校内部或高校圈层中的完整的、结构化的网络线上教育体系。
  第三,针对高校教师,应重视网络线上教育在实践上的便宜性和教学潜力,不断学习和了解网络教育内容和结构,深化、细化网络课堂结构,丰富网络课堂形式。
  结语
  目前“互联网+”已经在高校教育中有了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应用。网络平台除了是以青年用户为主的网络用户发现信息、传播信息和吸纳信息的平台之外,在设想中也应该是教育行业能够得以发展的重要据地。依靠未来信息传输、显示等领域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相信,互联网能够为高校学子提供更生动、更广博的内容以及为高校教师提供更为便宜、更为高效的教育传播,从而更好地帮助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高校学子获取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周晖晖.大众标准化.2020(16)
  [2]基于在线教学背景下环境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邢万里,沙榕,田原.设计.2020(09)
  [3]翻转课堂在Photoshop线上教学的应用探索[J].李炳琰.设计. 2020(17)
  [4]线上教学背景下高校师生互动情况研究[J].王佳璐,刘吉祥,张靖雯.科技风.2021(10)
  [5]基于“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背景的高职教学实践与探索[J].贺文锦.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3)
  [6]在线教学的未来发展:动向、反思与行动[J].毛军权.中国电化教育.2020(08)
  [7]知识传播场景“瞬移”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新冠疫情背景的在线教育实践分析[J].高旭.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04)
其他文献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加快了全媒体时代来临的步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社会大众的阅读习惯。以往,社会大众仅能通过少数几个渠道获悉新闻消息,如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移动终端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人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自媒体。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纸媒出现大面积减版现象,而在诸多报纸版面上,属于新闻方面的图片越来越被边缘化,从而导致摄影记者这份职业的生存空间正在夹缝中求生存。基
期刊
6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中心党委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暨“七一”表彰大会,抒发对党的深情厚意,表彰先进,鼓舞干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开拓创新。中心主任申金升、党委书记刘亚东、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心及直属学会党员干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大会由党委委员、副主任楼伟主持。  刘亚东在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希望中心广大党员
期刊
狄更斯在一百多年前说过的那段排比名句放在当下的中国似乎依然成立。在这样一个矛盾而复杂的时代谈论纪实摄影,似乎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慌乱的时代比以往任何一个年代都更需要有人用影像为它“树碑立传”。社会的复杂性同时也造就了纪实摄影的多样性。于是,种类繁多的风格、流派开始在新世纪的中国纪实摄影中生发、融合。年轻一代的摄影师正在慢慢浮出水面,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也有全新的观
期刊
社会与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最大限度的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进程。在此情况之下,相关人员应以全新的眼光的审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掌握各阶段工作开展的现状,结合行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制定全新的电视新闻编辑培养标准,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为电视新闻编辑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也能在确保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能稳健开展的同时,为广播电视台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期刊
融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和广电媒体采编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现有人才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导致传统媒体竞争力不足。因此要针对新时期对采编人才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把握新闻传播和融媒体运行的规律,加强融媒体人才读物建设。培养融媒体综合型人才,守望社会、服务大众,顺应融媒体的发展趋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关键词:新融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新闻采编;人才队伍  融媒体时代的特征表现为“所有人
期刊
融随着视频产业链的飞速发展,旧媒体在市场所占的份额已大不如前,报纸在大部分老百姓家里已成为过去式,被新兴的新媒体所代替,但是并不意外着从业者要抛弃它,我们应该把新旧媒体融合起来,综合各种表现形式的优点,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融媒体的力量和优势。而作为最直观影响融媒体成品好坏的摄像构图,对创作者的专业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创作者在上面下的功夫也是最大的。本文将从电视台摄像的基本情况、电视台摄像构图的特点以
期刊
建国初,外交部设在北京东单外交部街、旧时段祺瑞年代所建之德式办公楼里,图1为最早的外交部大部分工作人员在楼前的合影,照片中就有好些部里最早设立的信使科的信使。信使科归部办公厅领导,随着工作的扩展,周总理提议改为信使队。队里的老信使,有的是延安时期的老革命,有的是上海的地下党,有的曾长期在白区做统战工作。信使队这些前辈都是经过长期考验的老革命。  我国外交信使的任务是在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领馆之间传递
期刊
全媒体时代,资讯类短视频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受众接收传播新闻报道的重要载体。资讯类短视频拥有新媒体传播的诸多优点,对传统电视新闻在内容编排、分发渠道和受众分流方面存在冲击。电视新闻创新发展,就要加强对互联网资讯类短视频的借鉴吸收,从内部改革和外部合作入手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关键词:电视新闻;互联网资讯;短视频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
期刊
格物致知 止于至善  ——写在《故宫文物修复》开栏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词库里,有两个用处颇多而意境深邃的词,一个叫格物致知,一个叫止于至善。二者简要的意译为:专心致志地把某件事情的原理揣深悟透,通过尽心尽力达到或处于最为完美的境界。  说起故宫,无不充盈着皇家气脉和往昔峥嵘的神秘,哪怕是一块砖、一片瓦、一束黄、一抹嫣红等等,都承载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故事。提及文物,自带能量的是遗迹、史料、珍宝,绝美
期刊
庆建党百年  张保安 著名摄影师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他应邀参加大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长征》《解放》《换了人间》《辛亥革命》《寻路》《天涯浴血》《周恩来回延安》《刘少奇的故事》《开国领袖》《西安事变》以及《格格要出嫁》《乾隆三上嵖岈山》《白居易》等剧组,其摄影作品多次受到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领导,摄影界和影视界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摄影艺苑的经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