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老师觉得教语文很难。
由于班额很大,学生个体差异突出,且不说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日复一日的艰辛,面对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年复一年令人沮丧又弄不明白的语文成绩。曾经,我和许多老师一样,对黯然伤神的语文产生过不可磨灭的酸楚、迷茫甚至是畏惧。但是,语文是工具学科,不学坚决不行;再说汉语是我们的国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不会国语,那就是国际玩笑。作为中国的学校不开设语文课,那是决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国家里,有学校就有语文学科,就得有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改变所面临的现状呢?正在迷茫之际,是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有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如同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我有了罗盘。
几经周折,进一步学习、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精神,我更新了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我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和快乐所在。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苦累的语文教学化为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
一、转变观念,走向“轻松”
首先,语文老师要改变语文难教的观念,树起能教好的自信心。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自信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自卑的人则只有依赖侥幸去达到目的。人生箴言: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不自信却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当你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够成功。这时,人生收获的季节离你已不太遥远了。在远古时期,人能乘坐航天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似乎只是遥远的梦想。但是有了无数航天科技人才的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实践、探索、奋斗,终于圆了飞天的梦想。难道我们教好语文比登天还难吗?
其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由于知识的广泛性和学习的终身性,老师不可能事事教,时时教。只要学生会学了,答案可以自己去概括,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教学自然轻松。再说那么多的答案能记得住吗?学生自己弄懂一个问题远比记住老师讲的十个答案更有价值。现代社会更需要能活用知识的人才。
第三,语文这一学科,学生不大重视,每一学期又有厚厚的一本书。课文多多,内容多多,每一篇都认真的去分析讲解,多累啊!最气人的是:你讲的越多,占的课堂时间越多,你的收获却甚少。每次考试下来,认真分析你就会发现,你在课堂上一字一句地念,学生一笔一画记下来的内容,在考试的时候他们照样不会做。这就应证了:学习应该是自愿的,自发的主动追求知识的行为。在这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外界帮助,但主要的还是人。常言说得好:船上人不努力,船下人挣断腰。是学习的唯一正确之路,协作学习是学习中的一条快捷之路。学生主动获取和被动接受获得的知识,稳固性差距很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遏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迫在眉睫。讲的累,学生听得更累,倒不如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品味学习中有所收获的快乐。
但是,又有大部分的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怕影响教学成绩,总是放不开。其实这种担心是不信任学生能力的表现。只要把握好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又不影响考试成绩。那么如何才做得到呢?
二、改变教法。实现“轻松”
第一、教给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几种文体的常识和阅读方法的理论知识。如:记叙文及其阅读方法、议论文及其阅读方法、说明文及其阅读方法、小说及其阅读方法、散文及其阅读方法、文言文及其阅读方法……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有了理论基础,就像人要行走而首先具备了两足。
第二、针对教材,在上某一种文体之前,先复习这种文体知识及其阅读的方法。即赋予学生学习的武器和使用这种武器的方法。就如战士参战前,要让他们会使用武器一样。再选择重点的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指导学生运用该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分析。以后在遇到同类文章的学习,就叫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技能自己去学习。也就是能靈活运用知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疑难问题,可以请教同学,小组合作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问老师。在这种课堂中,老师只需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生字、词老师亲自督促人人过关。对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学生无法查询的老师给予必要的补充介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学有所得的成就感而不是一味地当收音机。当然,刚刚开始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你会发现很多学生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下手,也很费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多训练一久,学生自然就学会如何学习了。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除了文言文,其他的每一种文体都这样有选择的来教学,不必篇篇都深入细致的分析,就会节约很多时间。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了。如朗读、课外阅读、书法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作文训练……而不再是每堂课都填鸭式的从头讲到尾。
第三、定期选取各类文体中有代表性的阅读片段,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查漏补缺,并随时调整训练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这份职业既然不得不做,倒不如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何必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逃也逃不掉,苦也苦得很,何不尝试着使自己轻松一些呢?常言说得好:“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只要你肯动脑筋,大胆尝试,要解决困难,办法总会有的。
由于班额很大,学生个体差异突出,且不说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日复一日的艰辛,面对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年复一年令人沮丧又弄不明白的语文成绩。曾经,我和许多老师一样,对黯然伤神的语文产生过不可磨灭的酸楚、迷茫甚至是畏惧。但是,语文是工具学科,不学坚决不行;再说汉语是我们的国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不会国语,那就是国际玩笑。作为中国的学校不开设语文课,那是决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国家里,有学校就有语文学科,就得有语文老师。作为语文老师该如何改变所面临的现状呢?正在迷茫之际,是新课程改革指明了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有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如同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我有了罗盘。
几经周折,进一步学习、了解了新课程改革精神,我更新了落后的教学观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我真正体会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和快乐所在。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苦累的语文教学化为轻松愉快的语文学习。
一、转变观念,走向“轻松”
首先,语文老师要改变语文难教的观念,树起能教好的自信心。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自信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自卑的人则只有依赖侥幸去达到目的。人生箴言: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不自信却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当你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够成功。这时,人生收获的季节离你已不太遥远了。在远古时期,人能乘坐航天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似乎只是遥远的梦想。但是有了无数航天科技人才的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实践、探索、奋斗,终于圆了飞天的梦想。难道我们教好语文比登天还难吗?
其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由于知识的广泛性和学习的终身性,老师不可能事事教,时时教。只要学生会学了,答案可以自己去概括,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教学自然轻松。再说那么多的答案能记得住吗?学生自己弄懂一个问题远比记住老师讲的十个答案更有价值。现代社会更需要能活用知识的人才。
第三,语文这一学科,学生不大重视,每一学期又有厚厚的一本书。课文多多,内容多多,每一篇都认真的去分析讲解,多累啊!最气人的是:你讲的越多,占的课堂时间越多,你的收获却甚少。每次考试下来,认真分析你就会发现,你在课堂上一字一句地念,学生一笔一画记下来的内容,在考试的时候他们照样不会做。这就应证了:学习应该是自愿的,自发的主动追求知识的行为。在这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外界帮助,但主要的还是人。常言说得好:船上人不努力,船下人挣断腰。是学习的唯一正确之路,协作学习是学习中的一条快捷之路。学生主动获取和被动接受获得的知识,稳固性差距很大。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遏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迫在眉睫。讲的累,学生听得更累,倒不如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品味学习中有所收获的快乐。
但是,又有大部分的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怕影响教学成绩,总是放不开。其实这种担心是不信任学生能力的表现。只要把握好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又不影响考试成绩。那么如何才做得到呢?
二、改变教法。实现“轻松”
第一、教给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几种文体的常识和阅读方法的理论知识。如:记叙文及其阅读方法、议论文及其阅读方法、说明文及其阅读方法、小说及其阅读方法、散文及其阅读方法、文言文及其阅读方法……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有了理论基础,就像人要行走而首先具备了两足。
第二、针对教材,在上某一种文体之前,先复习这种文体知识及其阅读的方法。即赋予学生学习的武器和使用这种武器的方法。就如战士参战前,要让他们会使用武器一样。再选择重点的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指导学生运用该种文体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分析。以后在遇到同类文章的学习,就叫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技能自己去学习。也就是能靈活运用知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疑难问题,可以请教同学,小组合作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问老师。在这种课堂中,老师只需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生字、词老师亲自督促人人过关。对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学生无法查询的老师给予必要的补充介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学有所得的成就感而不是一味地当收音机。当然,刚刚开始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时,你会发现很多学生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下手,也很费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多训练一久,学生自然就学会如何学习了。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除了文言文,其他的每一种文体都这样有选择的来教学,不必篇篇都深入细致的分析,就会节约很多时间。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了。如朗读、课外阅读、书法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作文训练……而不再是每堂课都填鸭式的从头讲到尾。
第三、定期选取各类文体中有代表性的阅读片段,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查漏补缺,并随时调整训练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这份职业既然不得不做,倒不如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何必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逃也逃不掉,苦也苦得很,何不尝试着使自己轻松一些呢?常言说得好:“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只要你肯动脑筋,大胆尝试,要解决困难,办法总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