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地区大多数小学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忽视课外体育活动现象。要走出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困境,应从五个面入手。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困境
课外体育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教育方式。小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其情感和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目前农村地区大多数小学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忽视课外体育活动现象,其具体表现为活动计划无落实、活动时间无保证、活动开展无场地。再加上师资匮乏,器材缺少,以及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望子成龙心切;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育评价机制偏重教学成绩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造成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随意性、无序性和盲目性。要走出困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五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应高度重视,搞好计划
在学期之初,可由教务处制订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为使计划切实可行,应在计划制订前广泛征求全校教师和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课外体育活动,如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跳绳、跳马、打弹弓、转陀螺等游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体育锻炼因素,而且几乎不用花钱,可以将这些传统游戏作为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学校在制订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时,就可以考虑这些传统游戏。学校的计划要分解到各班。每个班主任要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联系本班学生的年龄、性别、特长、爱好等制订出内容丰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班级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比如紧密联系学科学习的数学竞赛、猜谜语、诗朗诵活动,还有针对学生兴趣爱好而举行的棋类、球类、歌詠、绘画、书法活动,也有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的主题班会、队会活动,甚至还有针对六年级男女生身体、心理发育特点的“三理’’教育活动。每周一两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每月两次校级课外体育活动,再加上学生双休日、节假日进行的小群体、个体课外体育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充实,而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另外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努力拼搏,协助学校领导、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勤奋、踏实工作,干出成绩,争取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争取班主任和其他授课老师的支持。
二、要多联系、多配合
学校体育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尤其课外体育活动,仅靠分管领导和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许多工作要靠班主任去实施、配合、检查、督促,所以体育教师要经常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才能得到班主任有力的协助、配合和支持。注意发挥其他老师,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组织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既增进了师生友谊,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积极宣传。争取支持与帮助
在新课改形势下,学校不能再将角色定位为“象牙塔”这样一个封闭的形象,而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必须积极对外宣传,主动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合作、支持与帮助。学校还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向广大学生家长讲解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理念,让家长认识新课改,接受新课改,支持新课改,参与新课改。这样不仅改变了家长们过去只重视孩子智育,不支持孩子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观念和做法,而且使家长主动花钱为孩子买课外书、象棋、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画笔、乐器等活动器具,解决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器材缺乏的问题。
四、成立课外体育活动研究小组,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水平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但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入‘组”内。究其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学校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要办出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成立课外体育活动研究小组,通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互相交流和不断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观念、方法、能力上的不足,提高自己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水平。惟其如此,课外体育活动才能走出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的误区,向高层次、高效率上发展。但在目前,各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在这个方面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落到实处尚需时日。
五、把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
虽然能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未必是为了得到肯定受到表扬和奖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恰当评价机制作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制订与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很有必要。可以将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次数、取得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内容,赋以相应的分值,纳入绩效考核。虽然这样的“办法”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事实证明,这样确使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保护了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困境
课外体育活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方式和教育方式。小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愉悦身心,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积累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其情感和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目前农村地区大多数小学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忽视课外体育活动现象,其具体表现为活动计划无落实、活动时间无保证、活动开展无场地。再加上师资匮乏,器材缺少,以及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望子成龙心切;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教育评价机制偏重教学成绩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造成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随意性、无序性和盲目性。要走出困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五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应高度重视,搞好计划
在学期之初,可由教务处制订全校性的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为使计划切实可行,应在计划制订前广泛征求全校教师和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典课外体育活动,如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环、跳绳、跳马、打弹弓、转陀螺等游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体育锻炼因素,而且几乎不用花钱,可以将这些传统游戏作为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学校在制订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时,就可以考虑这些传统游戏。学校的计划要分解到各班。每个班主任要在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联系本班学生的年龄、性别、特长、爱好等制订出内容丰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班级课外体育活动计划。比如紧密联系学科学习的数学竞赛、猜谜语、诗朗诵活动,还有针对学生兴趣爱好而举行的棋类、球类、歌詠、绘画、书法活动,也有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的主题班会、队会活动,甚至还有针对六年级男女生身体、心理发育特点的“三理’’教育活动。每周一两次班级课外体育活动,每月两次校级课外体育活动,再加上学生双休日、节假日进行的小群体、个体课外体育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课余时间丰富充实,而且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实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另外体育教师要爱岗敬业,努力拼搏,协助学校领导、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勤奋、踏实工作,干出成绩,争取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争取班主任和其他授课老师的支持。
二、要多联系、多配合
学校体育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尤其课外体育活动,仅靠分管领导和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外体育活动的许多工作要靠班主任去实施、配合、检查、督促,所以体育教师要经常同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和教育学生,才能得到班主任有力的协助、配合和支持。注意发挥其他老师,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组织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既增进了师生友谊,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积极宣传。争取支持与帮助
在新课改形势下,学校不能再将角色定位为“象牙塔”这样一个封闭的形象,而应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必须积极对外宣传,主动与家庭、社会进行沟通交流,寻求合作、支持与帮助。学校还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向广大学生家长讲解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理念,让家长认识新课改,接受新课改,支持新课改,参与新课改。这样不仅改变了家长们过去只重视孩子智育,不支持孩子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观念和做法,而且使家长主动花钱为孩子买课外书、象棋、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画笔、乐器等活动器具,解决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器材缺乏的问题。
四、成立课外体育活动研究小组,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水平
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都设立了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但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入‘组”内。究其原因,还是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学校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要办出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成立课外体育活动研究小组,通过全体教师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通过互相交流和不断学习,认识到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观念、方法、能力上的不足,提高自己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水平。惟其如此,课外体育活动才能走出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的误区,向高层次、高效率上发展。但在目前,各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在这个方面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落到实处尚需时日。
五、把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育评价体系
虽然能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未必是为了得到肯定受到表扬和奖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没有恰当评价机制作保障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制订与课外体育活动计划相对应的评价制度很有必要。可以将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次数、取得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评价内容,赋以相应的分值,纳入绩效考核。虽然这样的“办法”并非尽善尽美,还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事实证明,这样确使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了制度保障,保护了师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