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架式教学设计主张在教学中要为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或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而这种概念框架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能把学习者的理解引向深入。概念框架建立关键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从这一意义上讲,概念框架可作为学习过程的“脚手架”,正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作用,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并通过支架把管理与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进而不断地把学习者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高到另一更高水平,真正做到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支架式教学设计的组成由以下几个环节:(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即进入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3)独立探索——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和问题;(4)协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5)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如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和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当然,这些环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
在支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然后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这种目标可能是开放的,但教师会对探索的方向有很大影响,他可以给以启发引导,可以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生以反馈等,但要逐渐增加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探索的成分。最后,教师要逐步让位于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由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学设计与布鲁纳主张的发现法很相似,都强调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则同时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另外,学习者是主动的,他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监视、评价和调节,监控学习的任务不应完全由教师完成,学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这需要有一个由教师监控向学生监控转化的过程。
实例评析
支架式教学设计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还比较少,至少报告出来的课堂教学实例寥寥无几。笔者对当前有关建构主义的教学实例进行了检索,从中精选了一篇比较符合支架式教学设计特点的实例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对支架式教学设计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有效地将其运用于我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
该实例教学内容為“圆锥的侧面积”,教学过程和评析如下表: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普遍遵循着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练习巩固、总结评价这一固定程序。而支架式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作了重要革新,直接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教师在具体情境中提供给学生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框架,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新知识,建构新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其主动探索,充分讨论甚至争辩,而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好还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反馈和评价。
该课堂实例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体现了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主动建构,但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思考和知识的建构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是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观察、分折、猜想、估算、概括、推证和验证等思维活动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来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
责任编辑罗峰
在支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并提供可能获得的工具。然后由教师为学生确立目标,用以引发情境的各种可能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这种目标可能是开放的,但教师会对探索的方向有很大影响,他可以给以启发引导,可以做演示,提供问题解决的原型,也可以给学生以反馈等,但要逐渐增加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探索的成分。最后,教师要逐步让位于学生自己的独立探索,由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探索不同的问题。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学设计与布鲁纳主张的发现法很相似,都强调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则同时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另外,学习者是主动的,他要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计划、监视、评价和调节,监控学习的任务不应完全由教师完成,学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这需要有一个由教师监控向学生监控转化的过程。
实例评析
支架式教学设计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还比较少,至少报告出来的课堂教学实例寥寥无几。笔者对当前有关建构主义的教学实例进行了检索,从中精选了一篇比较符合支架式教学设计特点的实例尝试着进行分析,以期对支架式教学设计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有效地将其运用于我们的具体教学实践中。
该实例教学内容為“圆锥的侧面积”,教学过程和评析如下表:
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普遍遵循着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练习巩固、总结评价这一固定程序。而支架式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作了重要革新,直接让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教师在具体情境中提供给学生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框架,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发现新知识,建构新知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鼓励其主动探索,充分讨论甚至争辩,而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好还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反馈和评价。
该课堂实例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体现了支架式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主动建构,但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思考和知识的建构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是去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而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观察、分折、猜想、估算、概括、推证和验证等思维活动和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来建构起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