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紧密相关。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然而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而忽视文化的导入,忽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阐述了在中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并指出在日常交流中常见的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言语差异,同时提出些可行性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英文化和言语差异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策略
导言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而忽视跨文化差异意识培养的现象。这说明他们对了解中英文化和言语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紧密相关。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中学教师应该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通过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中学生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只教语言,不讲文化,将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沒兴趣,更严重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不能应用英语有效地表达思想和交际,也就达不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介绍和中西文化的对比。只有先认识到差异才能有跨文化的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体、有效地交流。中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介绍和对比一些在日常交际中常见的中英文化差异,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英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称呼语、问候语、致谢语等方面。
1.1 称呼语的差异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融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同时,汉语称呼语一直沿袭“上下有礼、长幼有别”的传统礼制,人们希望在称呼时证实并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权势。亲属、同事、师生、上下级之间均要呼出辈分、职务、头衔等,如“大哥”、“二叔”、“李同志”、”郭局长”、“老师”等。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等外,都直呼其名,这样他们觉得亲切、自然。在中国,“老”字经常和“经验丰富、阅历深、智慧高”等联系起来,因此,常称呼年长者为“老大爷、老奶奶、老先生、张老、老刘”等,以示尊敬。可是,在西方国家,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年纪稍大的人常常遭嫌弃。因而英语文化中,“老”意味着不中用、来日不多,西方人都忌讳“老”、怕“老”。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和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在我们看来这很不礼貌,在西方却是得体、亲切的称呼。
1.2 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差异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都习惯问“吃了吗?”、“出去呀?”、“去哪儿呀?”、“干什么去?”等。招呼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就相当于英美人的问候语“Hello!”、“How do you do?” 或“How are you?”等。但是,如果按我们的习惯说法用英语去问候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lunch?”对方很可能会误认为你要请他吃饭,如果问“Where are you going?”对方可能会感到很惊讶、困惑甚至干涉他个人的行为,在打探他的隐私,而不是一种友好的“问候”。继而会产生不快,甚至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其实,“问候”言语行为大多是高度规约化的,甚至可以说是仪式化的,使用的是模式化的套语。中国人见面寒暄时,总爱问“多大了?”、“结婚了吗?”、“在哪工作呀?”、“月工资多少?”如果对方是已婚,还会问“孩子几岁了?”、“上几年级了?”。熟人之间常问“最近忙什么呢?”等,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看来只是表示关心。而在英美文化中,涉及年龄、住址、收入、婚姻、家庭、信仰、健康状况等话题的均属于个人隐私,非常忌讳他人问及。如果被人问及,他们便认为是对自己隐私权的侵犯,多会转移话题不予作答。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isn’t it ?”“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但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 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为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1.3 致谢语和道歉语的差异
中国人使用“谢谢”远不如英美人那么频繁。在中国,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熟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不大言“谢”。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你”,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但在英美国家,即使亲密无间的朋友甚至家庭成员之间,在对方为自己做了些事情时也会真诚地致谢。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对“谢谢”的回答也存在差异。当受到感谢时,中国人会回答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自己人,不必客气”之类的话。而英美人则会回答:“You are welcome.”或“It’s my pleasure.”。试想,如果将汉语的答语直译为“Never mind, it’s my duty.”这种应答只能给英美人带来不愉快。因为“It’s my duty.”通常只是值班人员的用语,隐含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回答只会让表达谢意的英美人尴尬不已。所以在实际交往中,由于东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交礼仪的不同,跨文化交际中常造成这样一种错觉:中国人觉得英美人在这方面太客气,甚至有点虚伪;英美人又觉得中国人在这方面不大懂礼貌。道歉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公开承认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或没有做应该做的事。道歉的功能是补救某种无礼的言行,建立或恢复谈话双方的融洽关系。知道在什么时候和怎样道歉,是许多言语社区里礼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歉言语行为的条件是,道歉者必须是真诚地道歉,同时道歉者也希望受到冒犯的一方能表示宽容,接受道歉,如说一声“That’s all right.”。这样,一个道歉言语行为才算完成。在汉语里,接受别人的道歉经常是说“没关系”,但在英语里,“It doesn’t matter.”不能用来表示接受道歉,而应该说“That’s all right.”、“That’s OK.”或“No problem.”等。
【关键词】中英文化和言语差异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教学策略
导言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而忽视跨文化差异意识培养的现象。这说明他们对了解中英文化和言语差异、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紧密相关。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而独立存在。中学教师应该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通过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存在着许多差异,中学生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只教语言,不讲文化,将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沒兴趣,更严重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不能应用英语有效地表达思想和交际,也就达不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介绍和中西文化的对比。只有先认识到差异才能有跨文化的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体、有效地交流。中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介绍和对比一些在日常交际中常见的中英文化差异,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英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称呼语、问候语、致谢语等方面。
1.1 称呼语的差异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融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同时,汉语称呼语一直沿袭“上下有礼、长幼有别”的传统礼制,人们希望在称呼时证实并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权势。亲属、同事、师生、上下级之间均要呼出辈分、职务、头衔等,如“大哥”、“二叔”、“李同志”、”郭局长”、“老师”等。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等外,都直呼其名,这样他们觉得亲切、自然。在中国,“老”字经常和“经验丰富、阅历深、智慧高”等联系起来,因此,常称呼年长者为“老大爷、老奶奶、老先生、张老、老刘”等,以示尊敬。可是,在西方国家,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年纪稍大的人常常遭嫌弃。因而英语文化中,“老”意味着不中用、来日不多,西方人都忌讳“老”、怕“老”。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和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在我们看来这很不礼貌,在西方却是得体、亲切的称呼。
1.2 问候语和寒暄语的差异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都习惯问“吃了吗?”、“出去呀?”、“去哪儿呀?”、“干什么去?”等。招呼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就相当于英美人的问候语“Hello!”、“How do you do?” 或“How are you?”等。但是,如果按我们的习惯说法用英语去问候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lunch?”对方很可能会误认为你要请他吃饭,如果问“Where are you going?”对方可能会感到很惊讶、困惑甚至干涉他个人的行为,在打探他的隐私,而不是一种友好的“问候”。继而会产生不快,甚至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其实,“问候”言语行为大多是高度规约化的,甚至可以说是仪式化的,使用的是模式化的套语。中国人见面寒暄时,总爱问“多大了?”、“结婚了吗?”、“在哪工作呀?”、“月工资多少?”如果对方是已婚,还会问“孩子几岁了?”、“上几年级了?”。熟人之间常问“最近忙什么呢?”等,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看来只是表示关心。而在英美文化中,涉及年龄、住址、收入、婚姻、家庭、信仰、健康状况等话题的均属于个人隐私,非常忌讳他人问及。如果被人问及,他们便认为是对自己隐私权的侵犯,多会转移话题不予作答。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isn’t it ?”“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但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 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为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1.3 致谢语和道歉语的差异
中国人使用“谢谢”远不如英美人那么频繁。在中国,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熟人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夫妻之间不大言“谢”。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你”,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但在英美国家,即使亲密无间的朋友甚至家庭成员之间,在对方为自己做了些事情时也会真诚地致谢。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对“谢谢”的回答也存在差异。当受到感谢时,中国人会回答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自己人,不必客气”之类的话。而英美人则会回答:“You are welcome.”或“It’s my pleasure.”。试想,如果将汉语的答语直译为“Never mind, it’s my duty.”这种应答只能给英美人带来不愉快。因为“It’s my duty.”通常只是值班人员的用语,隐含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回答只会让表达谢意的英美人尴尬不已。所以在实际交往中,由于东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交礼仪的不同,跨文化交际中常造成这样一种错觉:中国人觉得英美人在这方面太客气,甚至有点虚伪;英美人又觉得中国人在这方面不大懂礼貌。道歉言语行为是说话人公开承认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或没有做应该做的事。道歉的功能是补救某种无礼的言行,建立或恢复谈话双方的融洽关系。知道在什么时候和怎样道歉,是许多言语社区里礼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歉言语行为的条件是,道歉者必须是真诚地道歉,同时道歉者也希望受到冒犯的一方能表示宽容,接受道歉,如说一声“That’s all right.”。这样,一个道歉言语行为才算完成。在汉语里,接受别人的道歉经常是说“没关系”,但在英语里,“It doesn’t matter.”不能用来表示接受道歉,而应该说“That’s all right.”、“That’s OK.”或“No proble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