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对研究生需求的日益多样性,培养出既有扎实基础知识又有宽广相关领域知识的研究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课程培养方案已经成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对原有培养方案中的不足以及完善一级学科培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按一级学科设置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的思路。力求为培养创新性人才探索出一条新路。
关键词: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教育改革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质量保障问题已成为高校及社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想法,例如:坚持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三结合;改革培养制度,缩短培养周期;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其最终目标都是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满足国家的需求,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其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宽广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素养来自于课程学习,以及学生本人结合课题和兴趣的课外知识学习,因此合理的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是不可或缺的,既要考虑到研究生学习基本知识的共性,也要兼顾到单个研究生的特性。所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有赖于科学的课程培养方案的建设、调整与改革。通过课程体系的创新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变革,可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我校早期的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与国内其他高校一样,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在以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便逐步形成了我校现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特色。
目前,我校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类:①公共必修课(A类),包含政治类、外语类、数学类,这部分大约须修满12~14学分;②专业基础课(B类),包含本学科的基础的、必备的学科知识的课程;③选修课(C类),对大学科内某一个研究方向开设的教学课程。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按照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三级学科确定研究领域。我校现行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但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比较突出。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设置主要面向两个方面: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研究生学习的外在需求。这表明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学位课程重视拓宽基础知识的交叉性、边缘性和跨学科综合性,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如下弊端:所学课程数量偏多,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一些课程仅仅需要大致了解,却也必须用40学时来学习,效率较低;缺乏前沿性、综合性课程。我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①学生必学课程总学时太长,影响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②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知识面较窄,普适性不高,创新水平欠缺;③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层阶性,无法凸显专业特色和培养人才个性,直接影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质量。
二、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缩短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是当前社会的一种趋势。时间与质量,并不是一对矛盾体,面向社会多样性需求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才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目前,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摒弃二级学科设置方案,建立并健全按一级学科设置培养课程体系,以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应按照人才的培养规律设置,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生的身心特征、研究生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导师的作用四个方面来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要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培养方案;推行课程创新,包括观念、制度、实践等方面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培养方案必须要遵循如下原则:
①科学性、合理性原则。课程设置必须兼顾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到研究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既要有较高的专业基础课程功底,又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既要合理分配课程的学时、学分,又要给研究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利于研究生自身发展。
②前瞻性原则。课程设置必须包含本学科比较全面系统的知识,而且在内容上还必须含有本学科的经典及发展前沿和热点,兼顾学科交叉。
三、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研究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课程设置的要求和规范
A类课程绝大部分为强制性课程,因此不在本文所述范围,而本文重点讨论的是B类、c类课程设置如何规范化。
由各学科带头人负责组织相关教师设置本学科的B类学位课程和c类选修课程。B类学位课程最能反映出本学科领域的代表性、基础性知识体系结构,研究生选修该门课程后,应能掌握较深的理论基础,并有一定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C类选修课程应以提高和拓宽知识面为主,鼓励原有C类选修课程有机组合生成新的C类选修课程,原先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合并成为新c类课程教学的共同承担者,每位教师可用更少的时间讲授原有的知识,让学生能大致把握学习内容,如需深入理解,可通过自修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C类课程的设置尤其要注重结合本学科新的生长点,反映出学科前沿。
2、在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课程数量
以往的设置安排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约修14门课程,至少720学时。在原有基础上,建议提高非课程的学分设置,即: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为2学分;参加导师定期开的专题研讨会为2学分;提高政治类课程总学分,由3学分(80学时)增加为4学分(80学时);通过国家英语6级的免修基础英语,总可减少180学分(约4门课程)近1/4的课程学习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消化吸收所修的课程知识,也可在实验室进行初步的实验技能积累等。目的是保证所修课程少而精,研究生可以较为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并可结合试验中碰到的学术问题,加以理论上的解决。
按一级学科统一设置的培养方案,课程门数建议为:B类6~8门,C类8~12门。研究生必须修满B、c类课程各3门,这样即保证研究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能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3、加入研讨课程和学术讲座内容
研究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因此在设置课程中,应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来,在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中加大研讨类课程和学术讲座。一是研究生指导教师设置的学术研讨课程,二是跨学科学术讲座研讨课程,参与者可以在研讨过程中各抒己见、互相争论。学校和各学院不定期地举办学术讲 座,特别是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作专场学术讲座,以增加研究生的信息量。
四、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保证措施
有效的措施最终还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其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新的课程培养方案改革落到实处,最终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高水平的授课教师
虽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力量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但授课教师的态度和水平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授课教师是知识传递链中的上游给予者,其态度和水平是评判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极大影响研究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生课程的授课教师首先必须从事过多年的本科教学,掌握并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熟悉2~3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相互关系,对课程的教学要点、难点有很清晰的把握,能够区分出哪些是研究生课程应该关注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能够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给学生提供案例教学,而不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单纯教学。
2、先进的教学方式
研究生的教学层次必须与本科生的教学层次有质的区别,因为教学对象的变化带来了培养目标的变化,因此,在授课的广度和深度上,要符合研究生的教学特点,激发研究生学习热情,带动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不断发展;在教学方式上,要鼓励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包括幻灯片演示和网络课件。但传统的板书也是必要的,年轻教师往往忽略板书,殊不知板书能够反映出教师对某一个问题的推导和解释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思维方式,把握知识的串接过程;在授课模式上,要加大研讨课的教学,大力提倡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观点不一致的想法和见解,把学生积极参与研讨作为给学生打分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进程,并有可能通过学生的思路找到一个能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结合本课程的专业基础和前沿发展,融会贯通相关的学科。仅仅一个研究方向所涉及的知识无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而跨学科、一体式、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教学内容才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特点——突破原有狭窄的专业领域,鼓励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涵盖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点,还要充分体现研究发展的新动向,这些都是教学内容中所要注意的实际问题。
4、规范的教学监督
建立规范化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对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杜绝教师随意调课、停课、代课现象;建立有效的教学检查和监督制度,严格考核标准;完善研究生课程考试、考核制度,特别是对于一些研讨式的考试课程,要采取过程控制,即考核的方式不仅要包括课程论文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还要将研讨课上的主题概述、课堂讨论、提问等课程参与情况按照一定比例纳入总分。
5、多样化的课程体制
有条件的学科点要做到利用本校优势条件,开设研究生课程;没有条件却又十分重要的课程,可以聘请国内外著名教授到本校讲学,开设精品课程,或鼓励研究生到具备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高校选修该课程,通过资源共享,避免视野局限,使研究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保持同步,促进本学科课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培养体系;教育改革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和质量保障问题已成为高校及社会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想法,例如:坚持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三结合;改革培养制度,缩短培养周期;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其最终目标都是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以满足国家的需求,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其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宽广扎实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素养来自于课程学习,以及学生本人结合课题和兴趣的课外知识学习,因此合理的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是不可或缺的,既要考虑到研究生学习基本知识的共性,也要兼顾到单个研究生的特性。所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有赖于科学的课程培养方案的建设、调整与改革。通过课程体系的创新及相应的管理方法变革,可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我校早期的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与国内其他高校一样,主要是模仿和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体系和模式。在以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便逐步形成了我校现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特色。
目前,我校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类:①公共必修课(A类),包含政治类、外语类、数学类,这部分大约须修满12~14学分;②专业基础课(B类),包含本学科的基础的、必备的学科知识的课程;③选修课(C类),对大学科内某一个研究方向开设的教学课程。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按照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三级学科确定研究领域。我校现行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但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比较突出。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设置主要面向两个方面: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研究生学习的外在需求。这表明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学位课程重视拓宽基础知识的交叉性、边缘性和跨学科综合性,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如下弊端:所学课程数量偏多,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一些课程仅仅需要大致了解,却也必须用40学时来学习,效率较低;缺乏前沿性、综合性课程。我校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突出:①学生必学课程总学时太长,影响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②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过于专门化,知识面较窄,普适性不高,创新水平欠缺;③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层阶性,无法凸显专业特色和培养人才个性,直接影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质量。
二、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缩短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是当前社会的一种趋势。时间与质量,并不是一对矛盾体,面向社会多样性需求的知识体系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才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目前,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摒弃二级学科设置方案,建立并健全按一级学科设置培养课程体系,以培养宽口径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应按照人才的培养规律设置,从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研究生的身心特征、研究生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导师的作用四个方面来构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以满足人才发展需求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要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培养方案;推行课程创新,包括观念、制度、实践等方面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按照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培养方案必须要遵循如下原则:
①科学性、合理性原则。课程设置必须兼顾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到研究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既要有较高的专业基础课程功底,又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既要合理分配课程的学时、学分,又要给研究生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利于研究生自身发展。
②前瞻性原则。课程设置必须包含本学科比较全面系统的知识,而且在内容上还必须含有本学科的经典及发展前沿和热点,兼顾学科交叉。
三、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研究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课程设置的要求和规范
A类课程绝大部分为强制性课程,因此不在本文所述范围,而本文重点讨论的是B类、c类课程设置如何规范化。
由各学科带头人负责组织相关教师设置本学科的B类学位课程和c类选修课程。B类学位课程最能反映出本学科领域的代表性、基础性知识体系结构,研究生选修该门课程后,应能掌握较深的理论基础,并有一定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C类选修课程应以提高和拓宽知识面为主,鼓励原有C类选修课程有机组合生成新的C类选修课程,原先各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合并成为新c类课程教学的共同承担者,每位教师可用更少的时间讲授原有的知识,让学生能大致把握学习内容,如需深入理解,可通过自修等方式进行深入学习。C类课程的设置尤其要注重结合本学科新的生长点,反映出学科前沿。
2、在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减少课程数量
以往的设置安排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约修14门课程,至少720学时。在原有基础上,建议提高非课程的学分设置,即: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为2学分;参加导师定期开的专题研讨会为2学分;提高政治类课程总学分,由3学分(80学时)增加为4学分(80学时);通过国家英语6级的免修基础英语,总可减少180学分(约4门课程)近1/4的课程学习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消化吸收所修的课程知识,也可在实验室进行初步的实验技能积累等。目的是保证所修课程少而精,研究生可以较为透彻地掌握教学内容,并可结合试验中碰到的学术问题,加以理论上的解决。
按一级学科统一设置的培养方案,课程门数建议为:B类6~8门,C类8~12门。研究生必须修满B、c类课程各3门,这样即保证研究生通过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能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掌握学科前沿知识。
3、加入研讨课程和学术讲座内容
研究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因此在设置课程中,应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来,在研究生课程培养方案中加大研讨类课程和学术讲座。一是研究生指导教师设置的学术研讨课程,二是跨学科学术讲座研讨课程,参与者可以在研讨过程中各抒己见、互相争论。学校和各学院不定期地举办学术讲 座,特别是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作专场学术讲座,以增加研究生的信息量。
四、课程培养方案改革的保证措施
有效的措施最终还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来保证其顺利实施,从而保证新的课程培养方案改革落到实处,最终实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高水平的授课教师
虽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市场的力量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但授课教师的态度和水平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授课教师是知识传递链中的上游给予者,其态度和水平是评判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极大影响研究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生课程的授课教师首先必须从事过多年的本科教学,掌握并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熟悉2~3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相互关系,对课程的教学要点、难点有很清晰的把握,能够区分出哪些是研究生课程应该关注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能够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给学生提供案例教学,而不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单纯教学。
2、先进的教学方式
研究生的教学层次必须与本科生的教学层次有质的区别,因为教学对象的变化带来了培养目标的变化,因此,在授课的广度和深度上,要符合研究生的教学特点,激发研究生学习热情,带动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不断发展;在教学方式上,要鼓励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包括幻灯片演示和网络课件。但传统的板书也是必要的,年轻教师往往忽略板书,殊不知板书能够反映出教师对某一个问题的推导和解释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思维方式,把握知识的串接过程;在授课模式上,要加大研讨课的教学,大力提倡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观点不一致的想法和见解,把学生积极参与研讨作为给学生打分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进程,并有可能通过学生的思路找到一个能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
3、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结合本课程的专业基础和前沿发展,融会贯通相关的学科。仅仅一个研究方向所涉及的知识无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而跨学科、一体式、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教学内容才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特点——突破原有狭窄的专业领域,鼓励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涵盖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点,还要充分体现研究发展的新动向,这些都是教学内容中所要注意的实际问题。
4、规范的教学监督
建立规范化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对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杜绝教师随意调课、停课、代课现象;建立有效的教学检查和监督制度,严格考核标准;完善研究生课程考试、考核制度,特别是对于一些研讨式的考试课程,要采取过程控制,即考核的方式不仅要包括课程论文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还要将研讨课上的主题概述、课堂讨论、提问等课程参与情况按照一定比例纳入总分。
5、多样化的课程体制
有条件的学科点要做到利用本校优势条件,开设研究生课程;没有条件却又十分重要的课程,可以聘请国内外著名教授到本校讲学,开设精品课程,或鼓励研究生到具备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高校选修该课程,通过资源共享,避免视野局限,使研究生学习的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保持同步,促进本学科课程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