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推动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强调在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展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还原数学基础知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能够为学生营造相对轻松的学习氛围,应当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从游戏化教学策略本身入手,分析并探讨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课堂设计,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22
引言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接触、学习这个世界的重要渠道,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游戏化教学法是符合小学阶段教学需求的,应当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正视数学知识带给小学生的枯燥无味感,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和使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小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游戏化教学概述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的基础在于游戏与数学的共同点。数学学科中讲述了众多有关数字、数学符号、数字规律的知识,可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概率问题、逻辑问题、几何问题,而这些教学内容与游戏有着一定的共通性,部分游戏中同样应用到数字规律、数学符号。这样的共通性能够帮助小学生借助游戏来了解数学,用游戏来刺激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导小学生用数学角度来看待游戏规则,指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游戏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课堂设计
(一)合理设计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接触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但对于小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不能将课堂直接交给小学生,也不能直接将游戏搬到课堂上,因为游戏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太大了,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直接使用游戏很容易让小学生沉浸其中,这样会导致课堂教学失去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上应用的游戏,将游戏与数学知识相联系,使游戏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避免小学生在游戏中忘乎所以、流连忘返,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游戏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游戏除了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外,还保留一部分的竞争性,无论是个人作战还是团队合作,具备竞争性的游戏都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好竞技游戏的尺度,让小学生在参与竞技游戏时不要只顾着比赛结果和胜负,而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计和应用游戏化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为了让小学生沉浸在游戏中。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將小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然后以实物或者教学课件的形式展示玩偶熊猫,让小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数出正确的玩偶熊猫数量,并列出正确的加法算式,最先得出结果并且正确的小组获胜。然后,教师可以将玩偶熊猫更换为玩偶笑脸等形式,变更计算对象的排布方式和实际数量,引导小学生继续进行小组间的比拼。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顺利借助前面的加法知识引申出更节省计算时间的乘法知识,激发小学生对乘法内容的兴趣,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游戏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常见数学现象去设计和应用游戏,借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小学生习惯性将数学思维应用到生活之中,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思维成长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几何领域的知识更容易在生活中被辨识出来,教师可以更多地在几何相关知识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策略。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为例,这一课中教材引用了七巧板、方格纸等作为教学工具,希望达到更直观的教学效果。教材中要求小学生有效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常见图形的特点,并且进行涂色、七巧板拼装等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物体、正方形物体、平行四边形物体罗列出来,并挑选其中一二个进行手工制作或七巧板拼装,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直观、更具体的去了解图形本身。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图形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小学生更快的理解并记忆。
结束语
游戏化教学策略的使用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最大程度上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营造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同时要避免课堂秩序失控,避免学生沉浸在游戏中忘乎所以。
参考文献
[1]崔景涛.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21.
[2]张志超.数学游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22
引言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他们接触、学习这个世界的重要渠道,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游戏化教学法是符合小学阶段教学需求的,应当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和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正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正视数学知识带给小学生的枯燥无味感,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和使用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小学生真正积极参与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小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一、游戏化教学概述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的基础在于游戏与数学的共同点。数学学科中讲述了众多有关数字、数学符号、数字规律的知识,可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概率问题、逻辑问题、几何问题,而这些教学内容与游戏有着一定的共通性,部分游戏中同样应用到数字规律、数学符号。这样的共通性能够帮助小学生借助游戏来了解数学,用游戏来刺激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导小学生用数学角度来看待游戏规则,指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游戏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游戏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课堂设计
(一)合理设计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游戏
游戏是小学生接触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但对于小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不能将课堂直接交给小学生,也不能直接将游戏搬到课堂上,因为游戏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太大了,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直接使用游戏很容易让小学生沉浸其中,这样会导致课堂教学失去控制,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上应用的游戏,将游戏与数学知识相联系,使游戏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避免小学生在游戏中忘乎所以、流连忘返,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利用游戏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游戏除了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外,还保留一部分的竞争性,无论是个人作战还是团队合作,具备竞争性的游戏都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小学数学教师要把握好竞技游戏的尺度,让小学生在参与竞技游戏时不要只顾着比赛结果和胜负,而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设计和应用游戏化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为教学服务,是为了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为了让小学生沉浸在游戏中。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將小学生组成合作小组,然后以实物或者教学课件的形式展示玩偶熊猫,让小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数出正确的玩偶熊猫数量,并列出正确的加法算式,最先得出结果并且正确的小组获胜。然后,教师可以将玩偶熊猫更换为玩偶笑脸等形式,变更计算对象的排布方式和实际数量,引导小学生继续进行小组间的比拼。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可以顺利借助前面的加法知识引申出更节省计算时间的乘法知识,激发小学生对乘法内容的兴趣,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游戏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常见数学现象去设计和应用游戏,借此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小学生习惯性将数学思维应用到生活之中,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思维成长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几何领域的知识更容易在生活中被辨识出来,教师可以更多地在几何相关知识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策略。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为例,这一课中教材引用了七巧板、方格纸等作为教学工具,希望达到更直观的教学效果。教材中要求小学生有效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常见图形的特点,并且进行涂色、七巧板拼装等操作。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物体、正方形物体、平行四边形物体罗列出来,并挑选其中一二个进行手工制作或七巧板拼装,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直观、更具体的去了解图形本身。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图形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够使小学生更快的理解并记忆。
结束语
游戏化教学策略的使用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最大程度上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数学课堂上营造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同时要避免课堂秩序失控,避免学生沉浸在游戏中忘乎所以。
参考文献
[1]崔景涛.试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21.
[2]张志超.数学游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与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