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是那丧子之苦 从哪里寻得慰藉
也许,我们不该把民间将计划生育称为“计划绝育”视为戏谑。观中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无数残酷现实确实暴露出了计划生育的另一面,即计划绝育。更可怕的是,当计划绝育的戏谑还未散尽,失独及失独家庭的悲苦已占领人们本已脆弱的心头。这是令人多么难过的现实啊!怨生命太脆弱?怨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怨计划生育政策走极端?无数怨怒都只是起点,应该让怨怒引领我们走向理性和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还要继续下去吗?尤其是:让失独家庭以父母的悲苦带给人们同情的泪水后,不可没有下文。国家、政府、社会和单位,完全应该给予失独家庭以合法赔偿!
爸妈想你啊
让妈做个梦吧
今年5月19日,邢芳见到记者时,依然难以掩饰一脸的悲伤。
“儿童节快到了,我特别想儿子。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就找一个空旷地方喊,儿子,妈想你了,你让妈做个梦吧,让妈看看你就行了!”
谈起2000年因白血病去世的儿子,邢芳立刻泣不成声。
邢芳今年53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十多岁。她告诉记者,儿子走之前,怕她想念,就叮嘱她:“妈,你就当儿子去国外上学,忘本了,不想妈妈了。你就这么想,就不会想我了。”邢芳唯一的儿子曾是石家庄一中的优秀学生,高考前因病情加重而永远离开了她,使她饱尝了中年丧子之痛。“我这人克制力挺强,以前很少在别人面前掉眼泪。”她说,“我现在很少跟同事和朋友联系,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心里的这个痛。”
儿子离开的那年冬天,邢芳一直沉浸在悲痛中。一天,她在下班回家路上看到一个骑车小伙子,背影特别像她儿子,她不由自主地一直跟着人家。“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后来老公就跟着我,怕我出车祸。”
“这事对我爱人影响也特别大。儿子走了后,他不知所措,情绪坏到了极点。没事就去喝酒,每次喝到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在院里又哭又闹,对着我一遍又一遍自责,最后我们俩抱头痛哭。”邢芳再次泪流满面。
一天说不上几句话
在QQ群里,给邢芳印象最深的,是江苏镇江一位大姐,叫张兴宪,1948年出生,六八届高中生。张大姐34岁有了唯一的女儿,叫庞倩。女儿聪明乖巧。张大姐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全部希望,孩子是她生命全部。
庞倩大学毕业后,在厦门航空旅游集团工作的第三年,即2007年8月,噩耗传来:女儿病了,走了。在厦门医院,极度悲痛的张大姐一头往墙上撞去,是医院护工把她救了下来,后来落了个头痛的后遗症。
从厦门回来后,家里女儿用过的东西一次次让他们睹物思情,悲痛欲绝。实在受不了了,他们离开了原来的家,在另一个小区租了房子。
那年张大姐60岁,爱人65岁。
那以后,两人生活的轨迹彻底改变。他们再也没去过大型商场,就在小超市买日用品。吃的是方便面、速冻水饺、汤圆。老两口常常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以前最喜欢谈论的是女儿,现在想谈却不能谈、不敢谈。后来他们都得了失眠症,常常睁眼到天亮。偶尔睡着,也常被噩梦惊醒。煎熬了几百个日夜,张大姐得了乳腺癌,可是她堅决不去做手术。
张大姐说,她不是怕开刀,是怕见到病房里别人儿女绕床的情景,更怕病友问起孩子……
抱着骨灰盒入睡
有一个人是个领导,他姑娘走了,他每天抱着骨灰盒睡觉,起码有半年多。同样是失独者的王素娥介绍道:“他姑娘是睡到他身上走的。她说爸爸我好不舒服啊,靠你身子一下吧。就靠他身上,就这样走了。这个男的实在实在走不出来,就像陷在一个黑洞里面。”
对这位父亲的痛,王素娥感同身受。2007年7月1日,那是王素娥刻骨铭心,一生难忘的暴雨之夜。“晚上8点半时,他说妈我走了。他说妈妈再见。哎呀,我脑子突然感觉,儿子是不是跟我再见,再不回来了?”
王素娥不晓得为何有这种感觉。谁能想到,这一声再见真成了母子间的永诀。7月2日凌晨,王昭毅驾车回家途中,因极度疲劳躲避不及,撞上了一辆货车,当场身亡。王素娥控制不住自己,总打自己。几天后,王素娥吃安眠药自杀,送到医院给救了过来。她跟爱人讲:“你真的不让我死的话,儿子走得离我就越来越远,我追都没有法追了,追不上了!”
不久,王素娥趁家人不备,再次吞下安眠药。她先后三次自杀,但都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她人虽活着,但心已经死了。“这个社会跟我无关了,就是这个房间还能容忍我,我儿子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房间里……” W
也许,我们不该把民间将计划生育称为“计划绝育”视为戏谑。观中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无数残酷现实确实暴露出了计划生育的另一面,即计划绝育。更可怕的是,当计划绝育的戏谑还未散尽,失独及失独家庭的悲苦已占领人们本已脆弱的心头。这是令人多么难过的现实啊!怨生命太脆弱?怨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怨计划生育政策走极端?无数怨怒都只是起点,应该让怨怒引领我们走向理性和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还要继续下去吗?尤其是:让失独家庭以父母的悲苦带给人们同情的泪水后,不可没有下文。国家、政府、社会和单位,完全应该给予失独家庭以合法赔偿!
爸妈想你啊
让妈做个梦吧
今年5月19日,邢芳见到记者时,依然难以掩饰一脸的悲伤。
“儿童节快到了,我特别想儿子。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就找一个空旷地方喊,儿子,妈想你了,你让妈做个梦吧,让妈看看你就行了!”
谈起2000年因白血病去世的儿子,邢芳立刻泣不成声。
邢芳今年53岁,但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十多岁。她告诉记者,儿子走之前,怕她想念,就叮嘱她:“妈,你就当儿子去国外上学,忘本了,不想妈妈了。你就这么想,就不会想我了。”邢芳唯一的儿子曾是石家庄一中的优秀学生,高考前因病情加重而永远离开了她,使她饱尝了中年丧子之痛。“我这人克制力挺强,以前很少在别人面前掉眼泪。”她说,“我现在很少跟同事和朋友联系,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心里的这个痛。”
儿子离开的那年冬天,邢芳一直沉浸在悲痛中。一天,她在下班回家路上看到一个骑车小伙子,背影特别像她儿子,她不由自主地一直跟着人家。“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挺过来的。后来老公就跟着我,怕我出车祸。”
“这事对我爱人影响也特别大。儿子走了后,他不知所措,情绪坏到了极点。没事就去喝酒,每次喝到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在院里又哭又闹,对着我一遍又一遍自责,最后我们俩抱头痛哭。”邢芳再次泪流满面。
一天说不上几句话
在QQ群里,给邢芳印象最深的,是江苏镇江一位大姐,叫张兴宪,1948年出生,六八届高中生。张大姐34岁有了唯一的女儿,叫庞倩。女儿聪明乖巧。张大姐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全部希望,孩子是她生命全部。
庞倩大学毕业后,在厦门航空旅游集团工作的第三年,即2007年8月,噩耗传来:女儿病了,走了。在厦门医院,极度悲痛的张大姐一头往墙上撞去,是医院护工把她救了下来,后来落了个头痛的后遗症。
从厦门回来后,家里女儿用过的东西一次次让他们睹物思情,悲痛欲绝。实在受不了了,他们离开了原来的家,在另一个小区租了房子。
那年张大姐60岁,爱人65岁。
那以后,两人生活的轨迹彻底改变。他们再也没去过大型商场,就在小超市买日用品。吃的是方便面、速冻水饺、汤圆。老两口常常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以前最喜欢谈论的是女儿,现在想谈却不能谈、不敢谈。后来他们都得了失眠症,常常睁眼到天亮。偶尔睡着,也常被噩梦惊醒。煎熬了几百个日夜,张大姐得了乳腺癌,可是她堅决不去做手术。
张大姐说,她不是怕开刀,是怕见到病房里别人儿女绕床的情景,更怕病友问起孩子……
抱着骨灰盒入睡
有一个人是个领导,他姑娘走了,他每天抱着骨灰盒睡觉,起码有半年多。同样是失独者的王素娥介绍道:“他姑娘是睡到他身上走的。她说爸爸我好不舒服啊,靠你身子一下吧。就靠他身上,就这样走了。这个男的实在实在走不出来,就像陷在一个黑洞里面。”
对这位父亲的痛,王素娥感同身受。2007年7月1日,那是王素娥刻骨铭心,一生难忘的暴雨之夜。“晚上8点半时,他说妈我走了。他说妈妈再见。哎呀,我脑子突然感觉,儿子是不是跟我再见,再不回来了?”
王素娥不晓得为何有这种感觉。谁能想到,这一声再见真成了母子间的永诀。7月2日凌晨,王昭毅驾车回家途中,因极度疲劳躲避不及,撞上了一辆货车,当场身亡。王素娥控制不住自己,总打自己。几天后,王素娥吃安眠药自杀,送到医院给救了过来。她跟爱人讲:“你真的不让我死的话,儿子走得离我就越来越远,我追都没有法追了,追不上了!”
不久,王素娥趁家人不备,再次吞下安眠药。她先后三次自杀,但都被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她人虽活着,但心已经死了。“这个社会跟我无关了,就是这个房间还能容忍我,我儿子所有的一切都在这个房间里……”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