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合理继承,又要勇于创新,用崭新的视角看新课程;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应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师 终身发展
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学教师面临着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前人丰厚积累基础上的转变。就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既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合理继承,又要勇于创新,用崭新的视角看待新课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与历史割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中学语文教学,注定是继承下的创新与发展。
新课程中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重视基础知识。学生首先要在语文课上学习基本的知识和训练基本的读写能力,这种基本功训练十分重要,必须做到扎扎实实,因为最基本的训练是前提,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创新、提高和“基础”应该辩证统一起来——在扎实的基础上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随文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重视每课都有的“读一读,写一写”的训练,以便加强字词的积累;配合教材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等。为学生学习的飞跃打下一个良好的底色。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点拨与讲授仍然是必须的。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达到一个“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境界,而且要成为一个教育通才。这样,在“蹲下身子与孩子一起看世界”时,才不会陷入盲目和混乱。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继承、保持和发扬的。
新课程中语文教学对传统的继承,还表现在倡导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要精读、细读,善于感知文章的细部,从而领会文章的精髓。例如,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指导学生在弄清明、暗两条线索,体验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先生爱国情感的前提下,深究、细察重点词句等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中的中学语文教学,应继续抓紧全面而突出重点的“复习”环节。这是我们语文中的常规式的教学法,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很好的方法之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短时记忆的能力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七个左右的信息项目,一旦超过了这个数目,新的信息进来,就会把部分原有的信息赶走,若欲保持信息,就得采取复述复习的强化策略,使信息离开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所以“复习”依然是新课改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值得提倡。
二
关注人,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创新是新课程的成长点,惟有创新才能赋予教学以旺盛的生命力。语文教学的创新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走出自己的路。
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当他们面对一篇篇课文、一部部作品时,实际上是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解读,与另一个人(作者)交流。因此,从实质上来说,这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探索、研究、理解、发现作者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受与思考。为了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勤于动脑,发挥自由创造的才能,乐于创新,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纸船》、《金色花》两首诗的时候,教师可采用“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去观察自己的母亲,观察母亲的眼睛、母亲的手、母亲的背影、母亲的举手投足等,在体验到母爱的点点滴滴的同时,去感悟冰心、泰戈尔两位著名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令人感动的母爱真情。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再与学生一起来探究:(1)说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2)你从诗中体验到了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3)这首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哪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样的启发?(4)对于这两首诗,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5)分享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观点与材料之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与同学们交流?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情境中,使教学达到高效,实现了教学的优化。
而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风筝》时,教师则可采用“读—悟—赏”的教学模式。这篇文章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的鲁迅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教师采用“读—悟—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读熟、悟透、赏好”,强调“读”课文的重要性,强调朗读的内化要求和外化要求;注重“悟”的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悟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课文“赏析与拓展”部分可体现开放性、多向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阅读的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要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个例子。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拓展延伸的技巧与方法,真正做到立足课文,立足课本,放眼生活,因为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好习惯,并能使学生在了解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基础上,深层把握课文;其次,要关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在教唐诗《使至塞上》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维所处的盛唐时期和盛唐精神;了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了解王维前期和后期的思想特点,并依据这些信息来鉴赏这首古诗的意境美、画面美。同时,运用对比教学。举出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晚唐衰败的特点;再举盛唐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出了盛唐人豪迈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浪漫情怀,这是盛唐诗人特有的浪漫的英雄气概。通过学习,学生既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又会懂得今后学习古诗文,要知人论世。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赏析更多的古诗,既增加知识量,开阔视野,又使在课堂上获得的能力得以迁移,真正做到立足课本,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这是一个大的进步。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一个无可替代的作用。钱理群教授说: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这一文化基础可以为每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的底子”,使他们的精神世界亮起来。
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联系实际,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心灵得到关爱。如学习《山的那一边》要让学生明白:实现远大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必须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从而锻炼学生的韧性。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和《金色花》两篇课文时,教师可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个主题:“十五岁,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与学生一起探讨: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曾是“丑小鸭”,如何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困惑,建立自信,开阔成长的天空呢?这两篇课文将给学生有益的启迪与帮助。
新的世纪,新的课程,语文教师应在前辈探索的基础上更加奋然前行,在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广阔田野上,播撒下创新的种子,收获更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走向新课程.
[2]傅道春.教师行为研究.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师 终身发展
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不断深化,中学教师面临着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前人丰厚积累基础上的转变。就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既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合理继承,又要勇于创新,用崭新的视角看待新课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与历史割裂。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中学语文教学,注定是继承下的创新与发展。
新课程中的中学语文教学,依然重视基础知识。学生首先要在语文课上学习基本的知识和训练基本的读写能力,这种基本功训练十分重要,必须做到扎扎实实,因为最基本的训练是前提,否则一切“锦上添花”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创新、提高和“基础”应该辩证统一起来——在扎实的基础上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随文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重视每课都有的“读一读,写一写”的训练,以便加强字词的积累;配合教材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等。为学生学习的飞跃打下一个良好的底色。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点拨与讲授仍然是必须的。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达到一个“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境界,而且要成为一个教育通才。这样,在“蹲下身子与孩子一起看世界”时,才不会陷入盲目和混乱。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继承、保持和发扬的。
新课程中语文教学对传统的继承,还表现在倡导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要精读、细读,善于感知文章的细部,从而领会文章的精髓。例如,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指导学生在弄清明、暗两条线索,体验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先生爱国情感的前提下,深究、细察重点词句等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中的中学语文教学,应继续抓紧全面而突出重点的“复习”环节。这是我们语文中的常规式的教学法,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很好的方法之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短时记忆的能力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七个左右的信息项目,一旦超过了这个数目,新的信息进来,就会把部分原有的信息赶走,若欲保持信息,就得采取复述复习的强化策略,使信息离开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所以“复习”依然是新课改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值得提倡。
二
关注人,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创新是新课程的成长点,惟有创新才能赋予教学以旺盛的生命力。语文教学的创新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走出自己的路。
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当他们面对一篇篇课文、一部部作品时,实际上是带着自己对这个世界朴素的解读,与另一个人(作者)交流。因此,从实质上来说,这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探索、研究、理解、发现作者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受与思考。为了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勤于动脑,发挥自由创造的才能,乐于创新,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纸船》、《金色花》两首诗的时候,教师可采用“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去观察自己的母亲,观察母亲的眼睛、母亲的手、母亲的背影、母亲的举手投足等,在体验到母爱的点点滴滴的同时,去感悟冰心、泰戈尔两位著名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令人感动的母爱真情。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应再与学生一起来探究:(1)说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2)你从诗中体验到了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3)这首诗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哪些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样的启发?(4)对于这两首诗,你还有哪些问题要提?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5)分享了老师与同学们的观点与材料之后,再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新的感受、体验和想法与同学们交流?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情境中,使教学达到高效,实现了教学的优化。
而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风筝》时,教师则可采用“读—悟—赏”的教学模式。这篇文章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的鲁迅文章,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所以学起来有难度。教师采用“读—悟—赏”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读熟、悟透、赏好”,强调“读”课文的重要性,强调朗读的内化要求和外化要求;注重“悟”的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悟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课文“赏析与拓展”部分可体现开放性、多向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阅读,有创意阅读的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就要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个例子。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拓展延伸的技巧与方法,真正做到立足课文,立足课本,放眼生活,因为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好习惯,并能使学生在了解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基础上,深层把握课文;其次,要关注、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在教唐诗《使至塞上》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维所处的盛唐时期和盛唐精神;了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特点;了解王维前期和后期的思想特点,并依据这些信息来鉴赏这首古诗的意境美、画面美。同时,运用对比教学。举出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出晚唐衰败的特点;再举盛唐诗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出了盛唐人豪迈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浪漫情怀,这是盛唐诗人特有的浪漫的英雄气概。通过学习,学生既会查阅相关的资料,又会懂得今后学习古诗文,要知人论世。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赏析更多的古诗,既增加知识量,开阔视野,又使在课堂上获得的能力得以迁移,真正做到立足课本,获得终身学习、发展的能力。
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另一个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这是一个大的进步。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起着一个无可替代的作用。钱理群教授说: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这一文化基础可以为每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的底子”,使他们的精神世界亮起来。
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去联系实际,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净化,心灵得到关爱。如学习《山的那一边》要让学生明白:实现远大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必须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从而锻炼学生的韧性。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和《金色花》两篇课文时,教师可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个主题:“十五岁,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与学生一起探讨: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曾是“丑小鸭”,如何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困惑,建立自信,开阔成长的天空呢?这两篇课文将给学生有益的启迪与帮助。
新的世纪,新的课程,语文教师应在前辈探索的基础上更加奋然前行,在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广阔田野上,播撒下创新的种子,收获更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1]任长松.走向新课程.
[2]傅道春.教师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