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需要 效率优先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的有机部分,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小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
  鉴于一些教师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低效问题,现将本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及思考提出来,仅供参考.
  一、运用的落脚点: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主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不但可以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集体学习,还可以通过检索数据库、专家教学系统、专门的学习网站等自测自学,而对于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或条件不允许或成本费用太高的实践活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出相关的逼真的情景,从而使学生既有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的体验感受,又能便捷高效地获取相关知识经验,这就能使体验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充分地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世界. 如学习“统计”时,运用信息媒体播放一段交通路口的情景录像,引起学生思考:在这一段时间内各种机动车各有多少辆通过路口?因而产生需求——记录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各种机动车的辆数;汽车通过一段公路要用多少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自己计算前进行模拟演示,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因而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二、运用的切入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我们认为:小学数学中的几何知识、统计知识、行程问题等都是非常好的知识切入点.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去创新. 又如教学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 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此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 对小学低段的学生,教学中应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为主,演练结合,精讲多练. “演”是指教师对于一些操作性的技能边操作边解说;“练”是指演示后通过具体练习让学生模仿并巩固相关操作,并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对于小学中、高段学生,可以逐步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向交流,自主学习. 当然只在课内有限时间内完成这些,肯定有些勉强,我们可以向课外延伸,课内与课外互相结合、互相补充,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与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
  三、运用的策略:效率优先策略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还应注意形式要灵活,效率要高,在教学中使用哪些信息技术,到底是用传统的小黑板,还是网络化教室,在什么环节上使用,都应该由我们的教学目标来决定,而不是图新鲜,搞“花架子”,这就是说,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还要讲求效率优先原则. 如教学行程应用题:“有一列火车长200米,若以每分钟800米的速度通过一段1400米长的隧道,要用多少分钟?”教学时,教师先用媒体在屏幕上出示铁路、山、隧道背景的画面信息,接着有一列火车正开过来,在车头接近洞前时及车尾刚刚出洞时,让学生观察火车和隧道,并闪烁其线段图,分析火车通过隧道的距离与隧道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形象化的火车运行的动态演示,好像正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观察这一运动过程,这样,既能活现教材内容,又能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一般的出示卡片、模型、挂图或线段图难以比拟的,当然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反,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或者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可有可无的,则尽量少用或不用. 用还是不用,如何运用,则要根据内容需要和学生实际而定.
  四、运用的要求:力求循序渐进
  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要根据这种差异设计教学,教师在教学各环节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要与所授知识的“梯度”相吻合.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梯度”的问题,要力求循序渐进. 小学生不同于中学生,由于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因此,从课件播放到教学的推进都需要力求循序渐进,不要以为有信息技术的直观辅助,学生就容易理解掌握而一味地贪快求速,影响了教学质量,使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目的走向了它的反面. 正确的做法是要使教学课件的播放放慢速度、把握进度、提高效率.
  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注意信息污染与网络安全,让学生在绿色网络环境下接受数学教育.
  总之,小学数学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无疑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最佳途径,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统计教学的现状,提出解决教学出现的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意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关键词】 教学现状;解决问题生成的策略;教学有效变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强调使学生体会数据统计和概率分析对决策制定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的数学观来看问题、指导生活,学习有用的统计数学知识.  一、初中数学统计,概率内容的
上好一堂课,让学生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记忆,需要很多技巧. 实践中,我借鉴“法官开庭”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步:当“糊涂”法官,让学生在争论中豁然开朗  【案例:什么是近似数】  首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后的收获.  组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些数的前面需要带个‘约’字”. 教师疑惑:“为什么要带‘约’字呢?”一生即高喊:“它不是正确的数”.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道:“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这段话对我感触很深,它非常适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与坏都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程度决定的. 换言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决定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知识和学生年
【摘要】 数学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数学的奥妙与乐趣,就需要活化数学课堂.活化数学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现代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把学生看成是能动的主体,大力提倡个性化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究、创新思维等为目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个性化教学;教学情境;自主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
【摘要】新教材改革之后,数列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在高考中以中低档难度为主。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研究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考查数列其他问题的基础。本文作者就几种常见数列通项公式求法略作论述。  【关键词】数列;通项公式;求法    新教材改革之后,数列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在高考中以中低档难度为主。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研究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考察数列其他问题的基础。下面是几种常见数列通项公式的求
【摘要】 提问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途径. 完美地运用提问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趣味. 提问有复习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醒学生注意、锻炼学生思维的功能,巧妙的课堂提问应有的放矢,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控制教学节奏的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设计;课堂提问;优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师生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交流. 问
【摘要】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 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它是一种过程、技术,是工具,更是语言、思想和方法. 可见,数学已经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多维结构的人类活动. 因此,教学时要努力让数学走进生活. 基于以上理念,我在数学课堂上就“生活化”做了一些课堂探索实践及反思.  【关键词】 数学教学;生活化;课堂实践研究;反思  《
当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教学让人不堪重负的时候,我们开始反思:如何向45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追寻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因此,我们自然会把目光投向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生长点上来. 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立足课堂,开展深入有效学习,使学生获得认识的进步或能力的发展.   一、对教学载体的调控 ——精细化
【摘要】随着教学的逐步改革,尤其是新课标、新理念的引入,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进行素质教育便成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但对于程度、层次各异的高中学生来说,教师们应采取怎样的数学教学方法,成为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然而,应时代的发展及专家学者们多年来对这一问题的不断探索,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成为数学教师所采用的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认知冲突主要指学生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他们的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在“平衡”“失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产生认知需要,产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想法,从而催化精彩生成.  一、创设矛盾,激发认知冲突  在教学中,教学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