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引导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去,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地去操作,这样幼儿会得到一种享受和快乐。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角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合作者、支持者,也要“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语言引导者、材料提供者、协调者等。”研究者通过对教师30 次自主游戏活动进行的观察,教师共介入游戏52次。对教师介入游戏角色定位情况进行统计如下图1-1:
一、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
1.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語言引导者
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无论从思维上还是行为上都不具备独自的完成某一项工作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不同的言语指导对不同的幼儿会形成不同的效果。
2.教师作为游戏的行为指导者
李素梅在《游戏课程:学前教育改革新视角》一文中指出,游戏活动中没有所谓的客体与主体之分。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是游戏活动中的人,作为“游戏者”的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把自己的全体生命投入游戏活动中,通过直接与游戏世界的“处境”,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与游戏活动真正的合为一体。
二、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
1.材料的提供者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基础,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现阶段所需要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游戏的发展,当原有的材料不能满足当前的活动需要时,可适当添加材料。当幼儿在认知范围内已玩尽时,师生可以共同探讨材料的多种玩法,幼儿的游戏材料在不断进行更新,有的小朋友和父母一起用废弃物品做好的材料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当然老师们也在不停的做手工,做道具。
2.环境的创设者
游戏环境是指为幼儿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里环境两个方面。游戏也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同时为幼儿的心里环境也要提供良好的帮助,幼儿在园内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以及心里气氛,都要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游戏气氛中。
三、教师作为游戏冲突的协调者
1.同伴冲突的协调者
角色游戏区和建构区是幼儿之间发生冲突的高频区,这两个区最容易引起幼儿之间的互动。
2.家长意见的协调者
对于我国的教育大多以孩子的能力和成绩作为评比孩子优劣的好坏,而这种家长的攀比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造成了较大负担。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幼儿园会设立学前班的课程,模仿小学教育甚至是进行考试。而家长又往往对考试成绩过于关系等情况给尚未入学的幼儿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
3.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导演者
在幼儿游戏时,在幼儿游戏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教师规定幼儿的行为。例如:在幼儿选择区角游戏时,会根据幼儿表现的好坏决定幼儿选择区角的顺序,到最后的幼儿只能选择剩下的区角;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介入到游戏中去:幼儿在建构区搭建自己的“小城堡”,老师说“你搭的这是什么啊?四不像啊,应该这样搭!你这样搭不出什么还看的东西!”这样就会影响幼儿的思维,影响幼儿的发挥。
4.幼儿游戏时教师无所事事
有些时候,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角色这个“度”,没有注意幼儿的游戏行为,对游戏本身的含义也不是很清楚,自身各方面素质还存在欠缺,对于幼儿游戏只停留在表面,所以对于幼儿自发游戏效果不显著,游戏价值不能体现。幼儿游戏时,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情:聊天;玩手机;写教案等。在幼儿游戏时,会有许多意外发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在幼儿区角游戏时,几位教师在前面聊天,没有注意幼儿的情况,在建构区两个小朋友因为抢积木发生争执,直到发出哭声才引起几位教师的注意,没有仔细询问情况就对两个小朋友进行批评和惩罚。
综上所述:教师对于幼儿游戏活动中没有所谓的客体与主体之分。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是游戏活动中的人,作为“游戏者”的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把自己精力投入游戏活动中,通过直接与游戏世界的“沟通”,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对游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研究者通过对教师30 次自主游戏活动进行的观察,对教师在游戏角色定位情况进行统计如下图1-2:
幼儿是人类在整个接受外界教育的起步环节,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行为判断力和理解力有限,因此幼儿教师往往认为在幼儿教育方面不需要过于深奥的教学知识,而平时工作消费精力大、再加上有些教师的教龄较长,逐渐的让幼儿教师开始疏忽甚至放弃对于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研究。但是教学水平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人们通过对各个领域的研究才使得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不断的改进,而幼儿教育也需要随着幼儿领域的探究中不断完善。近年来的幼儿教育中,各种方式和角度的幼儿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好坏,都必须教师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获得提高。
一、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
1.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語言引导者
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无论从思维上还是行为上都不具备独自的完成某一项工作的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不同的言语指导对不同的幼儿会形成不同的效果。
2.教师作为游戏的行为指导者
李素梅在《游戏课程:学前教育改革新视角》一文中指出,游戏活动中没有所谓的客体与主体之分。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是游戏活动中的人,作为“游戏者”的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把自己的全体生命投入游戏活动中,通过直接与游戏世界的“处境”,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与游戏活动真正的合为一体。
二、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
1.材料的提供者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基础,所以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现阶段所需要的游戏材料,支持幼儿游戏的发展,当原有的材料不能满足当前的活动需要时,可适当添加材料。当幼儿在认知范围内已玩尽时,师生可以共同探讨材料的多种玩法,幼儿的游戏材料在不断进行更新,有的小朋友和父母一起用废弃物品做好的材料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当然老师们也在不停的做手工,做道具。
2.环境的创设者
游戏环境是指为幼儿游戏活动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和心里环境两个方面。游戏也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同时为幼儿的心里环境也要提供良好的帮助,幼儿在园内的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以及心里气氛,都要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游戏气氛中。
三、教师作为游戏冲突的协调者
1.同伴冲突的协调者
角色游戏区和建构区是幼儿之间发生冲突的高频区,这两个区最容易引起幼儿之间的互动。
2.家长意见的协调者
对于我国的教育大多以孩子的能力和成绩作为评比孩子优劣的好坏,而这种家长的攀比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造成了较大负担。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幼儿园会设立学前班的课程,模仿小学教育甚至是进行考试。而家长又往往对考试成绩过于关系等情况给尚未入学的幼儿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
3.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导演者
在幼儿游戏时,在幼儿游戏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教师规定幼儿的行为。例如:在幼儿选择区角游戏时,会根据幼儿表现的好坏决定幼儿选择区角的顺序,到最后的幼儿只能选择剩下的区角;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介入到游戏中去:幼儿在建构区搭建自己的“小城堡”,老师说“你搭的这是什么啊?四不像啊,应该这样搭!你这样搭不出什么还看的东西!”这样就会影响幼儿的思维,影响幼儿的发挥。
4.幼儿游戏时教师无所事事
有些时候,教师往往把握不好角色这个“度”,没有注意幼儿的游戏行为,对游戏本身的含义也不是很清楚,自身各方面素质还存在欠缺,对于幼儿游戏只停留在表面,所以对于幼儿自发游戏效果不显著,游戏价值不能体现。幼儿游戏时,一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在旁边做自己的事情:聊天;玩手机;写教案等。在幼儿游戏时,会有许多意外发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在幼儿区角游戏时,几位教师在前面聊天,没有注意幼儿的情况,在建构区两个小朋友因为抢积木发生争执,直到发出哭声才引起几位教师的注意,没有仔细询问情况就对两个小朋友进行批评和惩罚。
综上所述:教师对于幼儿游戏活动中没有所谓的客体与主体之分。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是游戏活动中的人,作为“游戏者”的幼儿教师和幼儿都把自己精力投入游戏活动中,通过直接与游戏世界的“沟通”,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对游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研究者通过对教师30 次自主游戏活动进行的观察,对教师在游戏角色定位情况进行统计如下图1-2:
幼儿是人类在整个接受外界教育的起步环节,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行为判断力和理解力有限,因此幼儿教师往往认为在幼儿教育方面不需要过于深奥的教学知识,而平时工作消费精力大、再加上有些教师的教龄较长,逐渐的让幼儿教师开始疏忽甚至放弃对于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研究。但是教学水平是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人们通过对各个领域的研究才使得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不断的改进,而幼儿教育也需要随着幼儿领域的探究中不断完善。近年来的幼儿教育中,各种方式和角度的幼儿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好坏,都必须教师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