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教学的重点之一。熟记全部乘法口诀,正确而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 口诀 教学方式 教学思路
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内容,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我们就必须了解乘法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在学完小学内容后能对乘法有全面的了解。
1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现数学乘法学习的多样化
学生的数学乘法学习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而应该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和推理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发现更多问题,并且能够借鉴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牢固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在“3堆木头,每堆有20根,那么一共有多少根”这道算术题里面,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问有哪些计算方法,让学生与同桌进行探讨,学生通过探讨会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加法,即20+20+20=60,另一种是20×3=60。这样老师再进一步对这两种不同的算法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2 “情景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直接的相关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学生对于生活实际的认识,巧用生活资源,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将数学乘法知识与生活实际中富有情趣的情景应用结合起来。比如,将小学生最喜爱的“海绵宝宝”这一卡通人物加入到小学生的数学乘法情景创设中,“派大星每天给海绵宝宝2颗糖果,给了3天,海绵宝宝一共有多少糖果”与“派大星每天给海绵宝宝20颗糖果,给了3天,海绵宝宝一共有多少糖果”,这两个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当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时,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小学教师在进行乘法教学的课堂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获取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实现乘法运算和应用的多样化和最优化的统一。
3 动手操作,促进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内容中,教材例1就是让学生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小树、雨伞、三角形……呈现出:每个朋友摆出了几个相同的图形,每小朋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3.1 解决求和问题
摆好图形后,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师生谈话交流分别认识学生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了几个?每个图形由多少根小棒组成……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并计算出来,然后请学生把相同加数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2 认识"几个几相加"
当学生把自己写的相同加数的等式写上黑板后,师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写出各相同的算式分别由几个几相加组成。 例如某同学摆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摆了6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算式:3+3+3+3+3+3=18(根),也就是(6)个3相加等于18。
在观察比较中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存在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事实,初步认识了"几个几相加"。
3.3 引出乘法,完善认识
在师生探讨交流中,学生就会对相同加数算式太长而产生质疑。有了质疑就有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从几个几相加迅速找出计算结果。教师引入用乘法运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6)个3相加等于18,用乘法表示:3×6=18或6×3=18。同时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有了以上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黑板上剩余的相同加数的算式填写出几个几相加及计算结果,然后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出算式。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索的舞台,让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找到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用乘法表示真简便。
4 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分数乘法
整数: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整数是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表示有0个物体)整数是人类能够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工具。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合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自然数为0和正整数的统称,称0为零,称-1、-2、-3、…、-n、… (n为整数)为负整数。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乘法的结果也永远是整数。
小数乘法是乘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小数乘以整数和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规则都是凭据因数与积的规律而推导出来的,明确计算的算理,可以防止出现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错误。明确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也是准确使用估算法检验小数乘法的基础。例如2.5□.2,既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2.5□.4□),又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5□□ 0.2) = 2.5□ 2.5□.2,像一些简算题可以把它融到口算题中间去。比较典型的例题可以让学生说出差异的算法,在比较中找出最优。概括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是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做第一步时,就要想一个数的分子和另一个分母能不能约分。分数乘法也就是把多个同样的数叠加,如3/5□,就是指2个3/5相加,3/5□0是指10个3/5相加。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在计算中先约分)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在计算中约分)。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小学数学乘法使用广泛,只要小学生灵活使用、熟练使用,就会增加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 口诀 教学方式 教学思路
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内容,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我们就必须了解乘法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在学完小学内容后能对乘法有全面的了解。
1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实现数学乘法学习的多样化
学生的数学乘法学习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而应该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和推理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地发现更多问题,并且能够借鉴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牢固掌握,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在“3堆木头,每堆有20根,那么一共有多少根”这道算术题里面,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提问有哪些计算方法,让学生与同桌进行探讨,学生通过探讨会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加法,即20+20+20=60,另一种是20×3=60。这样老师再进一步对这两种不同的算法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2 “情景教学”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直接的相关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学生对于生活实际的认识,巧用生活资源,捕捉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将数学乘法知识与生活实际中富有情趣的情景应用结合起来。比如,将小学生最喜爱的“海绵宝宝”这一卡通人物加入到小学生的数学乘法情景创设中,“派大星每天给海绵宝宝2颗糖果,给了3天,海绵宝宝一共有多少糖果”与“派大星每天给海绵宝宝20颗糖果,给了3天,海绵宝宝一共有多少糖果”,这两个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当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把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时,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将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小学教师在进行乘法教学的课堂设计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获取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学会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实现乘法运算和应用的多样化和最优化的统一。
3 动手操作,促进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内容中,教材例1就是让学生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小树、雨伞、三角形……呈现出:每个朋友摆出了几个相同的图形,每小朋友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3.1 解决求和问题
摆好图形后,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师生谈话交流分别认识学生摆的是什么图形?摆了几个?每个图形由多少根小棒组成……让学生根据图示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并计算出来,然后请学生把相同加数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3.2 认识"几个几相加"
当学生把自己写的相同加数的等式写上黑板后,师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写出各相同的算式分别由几个几相加组成。 例如某同学摆一个三角形用了3根小棒,摆了6个三角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算式:3+3+3+3+3+3=18(根),也就是(6)个3相加等于18。
在观察比较中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存在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事实,初步认识了"几个几相加"。
3.3 引出乘法,完善认识
在师生探讨交流中,学生就会对相同加数算式太长而产生质疑。有了质疑就有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从几个几相加迅速找出计算结果。教师引入用乘法运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6)个3相加等于18,用乘法表示:3×6=18或6×3=18。同时让学生认识乘号,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有了以上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黑板上剩余的相同加数的算式填写出几个几相加及计算结果,然后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读出算式。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索的舞台,让学生在知识探索过程中找到了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用乘法表示真简便。
4 熟练掌握整数、小数、分数乘法
整数:像-2,-1,0,1,2这样的数称为整数。(整数是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表示有0个物体)整数是人类能够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工具。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合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自然数为0和正整数的统称,称0为零,称-1、-2、-3、…、-n、… (n为整数)为负整数。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乘法的结果也永远是整数。
小数乘法是乘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小数乘以整数和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规则都是凭据因数与积的规律而推导出来的,明确计算的算理,可以防止出现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错误。明确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也是准确使用估算法检验小数乘法的基础。例如2.5□.2,既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2.5□.4□),又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5□□ 0.2) = 2.5□ 2.5□.2,像一些简算题可以把它融到口算题中间去。比较典型的例题可以让学生说出差异的算法,在比较中找出最优。概括出简便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是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做第一步时,就要想一个数的分子和另一个分母能不能约分。分数乘法也就是把多个同样的数叠加,如3/5□,就是指2个3/5相加,3/5□0是指10个3/5相加。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在计算中先约分)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在计算中约分)。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小学数学乘法使用广泛,只要小学生灵活使用、熟练使用,就会增加学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