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化“多彩化学”教学主张的课程系统设计和创新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f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学科课程应突出基础性和启蒙性,是有情景、重探究、可实践、讲实用、会创造的学科。“多彩化学”课程从学科特色出发,以学科价值的视角去认识课程,以学生培养的目标去建构课程,以资源整合的方法来开发课程。课程主张充分理解核心知识,着重培养问题意识,构建科学创新思维,铸就学科独特文化。让孩子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回归实践现场,体验化学学科的魅力,学习真实的、有用的、有价值的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设计;教学主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10B-0016-05
  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从研究学生特质出发,设计好学科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中成长。随着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化,课程类型选择丰富,内容资源整合重组,课堂实施渐进而动,评价导向多元激励[1]。基于这样的认知,学校立足校本化建构“多彩化学”学科课程,在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认知、合作、创新和职业等关键能力。
  一、“多彩化学”的精神气质: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化学教育家王星拱先生提倡化学教育要“创进物质,奋发精神”。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和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学科。初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还要突出学科的基础性和启蒙性。
  “多彩化学”就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回归生动活泼的学习现场,学习有价值的、真实有用的化学,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知识、着重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构建科学理性创新思维,铸就学科独特品质文化,以此来发展“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运用”学科核心素养。
  1.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教师应研究学生发展阶段的需要和可能性,辩证地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内容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把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生长的心理顺序融合起来,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所需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
  初中化学本就“多彩”,学生对于物质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感性的颜色,如固体颜色(黑色的二氧化锰、红色的磷)、沉淀反应(红褐色的氢氧化铁、砖红色的氧化亚铜)、焰色反应(红色的钙,绿色的铜)、溶液反应(蓝色的硫酸铜、紫色的高锰酸钾),教师课上的创新实验(氨气和二氧化碳所做的红色喷泉、自制的紫甘蓝指示剂)等,这些来自课本的“五颜六色”的内容,突出课程设计的知识性和基础性。
  2.提升学科价值
  从通识教育的要求出发,我们应通过课程让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化学对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化学是有情景的学科,化学学习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化学,融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让学生感受身边有趣的、真实的、有用的化学。化学是重探究的科学,化学学习以实验为基础,倡导科学探究的方式,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化学是可实践的学科,开放学校和社会的接口,在学校的符号世界与社会的真实世界之间搭建桥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把化学的课堂延伸到社会领域,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连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化学是讲实用的学科,化学学习要从物质认识、物质转化、物质运用的角度去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资源、生命科学的关系,使学生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做出更科学、更理智的思考和判断,既学会认知自我内在,又学会探索外在环境,储备未来必备的职业素养。化学是会创造的学科,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的学科,要从化学的角度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多彩化学”的应然姿态:深化重组,满足多元需求
  “多彩化学”课程设计通过基础课程校本化来发展学生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拓展课程多样化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课程年段设置
  在七年级的教学中,我们以“我们爱科学”为主题,探寻学科科普知识,开展科技讲座,把化学学科知识整合到综合实践课中,设计综合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八年级的教学中,我们以“趣味实验”为主,开发生活中的20个趣味化学实验来了解生活中的化学,进行化学发展简史和化学前沿科技的研究性学习等;在九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具体见表1。
  2.课程内容设置
  基于初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发展特点以及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图谱分为“化学与自然、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探究”五大类别(见图1)。“多彩化学”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特色的化学学科课程群,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追求学生的个性特色,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前提。具体的课程结构群见表2和图2。
  “多彩化学”课程开发注重回归生活和社会现场,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生态观。注重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地方性特征[2],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经验出发,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感受和思考,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抽象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课程中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
  三、“多彩化学”的品质发展:回归现场,基于情景探究
  分析和挖掘化學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应用与联系,就是引导学生思维和认识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后,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全面、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创设问题呈现的情景,使学生能在问题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通过积极思维和探索从“冲突”中走出来[3]。为此,“多彩化学”课程实施从“课堂显精彩、小组重合作、活动搭平台、实践多体验”等方面,让学生回归现场,学有价值、真实有用的化学。   1.构建“多彩课堂”,彰显课堂精彩
  “多彩课堂”课程为学生设计发展的台阶,让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或真实而有意义的情景中,通过实验设计、实验论证等科学探究过程,进入学习现场,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有效的互动性、过程的实践性、知识的理解性和良好的组织性。同时构建学习共同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习有情景、有逻辑、有思维的化学,具体课堂模型见图3。
  “多彩课堂”课程引导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探索实验课、探究课、讲授课、讲练结合课、数字化合作学习、互联网 化学等不同课型,探索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趣味实验、创新实验等实验方式,鼓励教师运用自己的情智,进行多角度、多样化地设计,使学生情智交融,协调发展,创设“激情、智慧、分享、生长”的课堂文化,课堂核心要素见图4。
  “多彩化学”课程尝试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探索“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由低到高设置C1、C2、C3三类分层课程,C1注重核心知识的学习指导,C2注重化学实验方法设计指导,C3开展证据推理的教学等,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多彩课堂”课程拓展多样化的评价途径,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由,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采用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的多重评价方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建设兴趣小组,加强团队合作
  我们根据兴趣小组的研究内容和学生兴趣细分为化学寻访小组、化学思维小组、化学创客小组、化学史研究小组等。兴趣小组实行多元评价方式,着重关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让学生学会倾听、协作、分享,能体验活动过程的愉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
  3.创立学科节日,搭建活动平台
  我们在每年的第二学期创设化学“学科节”,让化学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包括“24中杯”化学大师挑战赛、化学实验展播、仪器组装大赛、实验创新设计、化学趣味实验系列、化学科普小论文等。学科节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以学生参与、评价为主,设立团体奖和个人单项奖等。
  4.发挥优势资源,重在亲身体验
  我们发挥资源优势,用好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充分开发人的资源、物的资源和时空资源。我们将“多彩化学”课堂延伸到社会领域,加强知识的实用性、应用性研究,开发社会化资源,构建学习共同体。我们带领学生走进化工企业和单位进行实地学习和调研,借助实地资源与书本上的知识、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并与课堂教学关联,促进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独特价值,提升学习品质,内容见表3。
  “多彩化学”还将《“多彩化学”15条》作为学科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举办区域合作论坛,如“名师与化学”“化学公开课”等系列活动,邀请化学专家学者、省市化学名师、优秀毕业生来校活动,分享智慧,使得教师视野有宽度,思想有深度,理论有高度。
  参考文献:
  [1]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202-203.
  [2]史宁中.推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 2016(2):19-21.
  [3]吴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R].常州:常州市教育科学院, 2016.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是生动有趣、快乐活泼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如何引导孩子轻松快乐地踏上写作之路,在这条路上自由奔跑,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脚印呢?实践中,我将绘本与写话有机结合,让学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自然的态度接近写话。  一、读“绘”出趣  绘本作文的教学是
摘要:概念的建立,不是概念术语的机械识记过程,也不是单纯的直观形象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基于概念本质内涵的意义建构过程。以小学数学中“面积”概念教学为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需求、举一反三,从面有多大,到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经历从模糊到逐渐明晰的过程,内化面积概念本质。  关键词:概念教学;面积;本质内涵;数学思考;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
教学内容:  1.在前面第1、2两课时的基础上,朗读课文,精读重点段落,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精美、珍贵),重点欣赏、揣摩文章“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与效果。  2.回顾、复习前两篇课文的重点段落及描写方法。  3.背诵课文第2、3、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运用提纲,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莫高窟》,谁来根据之前同学们所编写的段落提纲,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交流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质上与其他课程有较大差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开放性。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出现差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应辩证看待这样的“差错”,将它们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通过“试错”“思错”“辨错”等方法来解决这些“差错”,运用这些“差错”更好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差错;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洋思中学与杜郎口中学,是课改道路上的两个里程碑。两所初级中学的课改分别打造了江苏和山东农村中学教育的神话。洋思对传统教学的批判,更多的是体现在对“教”的质疑和改动上,勇于打破教师满堂灌的局面。杜郎口则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的地位,符合了新课改“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可以说杜郎口是继洋思之后课改道路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一、“五步三查”模式的调整及成效  笔者在信息技术复习课堂中借鉴实践的
摘要:任务导向的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设计增强了专业技能课程的操作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课程为例,研究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流程和实施模型。实践表明,基于任务导向的教学设计符合中职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任务导向;教学设计;数控车削技术  
2019年《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年度关注”栏目主题为“如何学名师”,欢迎广大作者撰文讨论。讨论可参考但不限于以下主题:1.名师的可学与不可学;2.学习名师的意义与价值;3.学习名师的立场与定位;4.学习名师的时机与程度;5.学习名师的内容与途径;6.学习名师的经验与教训;7.学习名师的区域、学校、民间行动。   应征稿件可为学术论文,也可为教育叙事。稿件请突出“学”字,谢绝宣传名师思想、讲
摘要:基于社会发展和教学现实,学校努力实施“创客教育”。以培养学生具有工匠态度、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为宗旨,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支撑,以“做中学”“玩中学”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验创造的快乐、专注的美好,有效促进了学生行成“关心的品格,自立的本领,创造的志向”,并促使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创客教育;创新精神;工匠态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导向,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围绕“金鸡湖内看三乐,项目实践成先行,管理标准做模范,体艺双星显特色”的发展目标,以项目研究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主线,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攀升。通过构建学校课程文化,推进学校评价改革,践行“优教乐学”模式,实施课程整合模块化四个项目的研究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课程文化;评价改革;优教乐学;模块课程  中图分类号:G47
摘要: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在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中,坚守红色信仰,以开展仪式文化活动、设计相关情境、开设研习专题等形式构建红色课程,积极挖掘红色资源,加强队伍建设,打造红色阵地,注重红色文化的积淀。  关键词:红色信仰;红色基因;红色课程;红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