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缺乏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习惯不好、方法不对、两极分化明显等现象,我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寻求有效策略,追求课堂实效。经过两年的追踪实践,自己有了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参与,有效体验学习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教学中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学中我力争尝试: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找重点,结果会如何呢?现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我先组织学生解决教室墙壁“贴瓷砖”的实际问题,学生独立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并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一个等式: 8×3+4×3=(8 4)×3。这时我没有急于去总结规律,而是进一步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激励他们探索,自己抽象概括出规律,从而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限时写等式,并分类。
(2)找算式特点,寻找规律。
(3)变换等式,完善规律。
当学生用自己通俗的话语说出“两个积相加可以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此时,我有意改题,把“6×7+8×7”改为“6×7+8×9”,让学生先后探究能不能写成和一个数相乘的形式。此时,学生得出结论“如果有相同的因数,可以把相同的因数写在()外面,把不同的因数相加”,这样进一步完善了规律。
二、依据学生特点,实施有效策略
学生的有效动力源自学生积极的情感和需要,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才能预约课堂的精彩。
策略(一):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如北京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的何小荣老师教学“近似数”一课时,她能根据课型、不同地域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能从学生们最熟悉的“一瓶木糖醇”“一盒牙签”和“所在小学学校图书种类本数”等有关数据开展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课堂生动感人,声情并茂,运作挥洒自如,内容隽永深刻。教师要用好、用足教材,更要注意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要把小学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感受从社会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的数学,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
策略(二):师生机智对话,顺应学生的需要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机智对话,做到“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并根据学生所表达出来的需要展开教学,体现“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例如,“把一段2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当长与宽的比是1︰1时,围成面积最大;如果一边靠墙,其他三边仍用12米的篱笆围成,当长与宽分别是( )米和( )米时,围成的面积最大。”当全班大多数学生认为长是4厘米、宽是4厘米围成的面积最大时,我突然听到一个并不大的声音:“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这时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喊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面积最大,你怎么忘了?”另一个声音沉默了一会儿,也不甘示弱地与他们争论起来。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而是给学生时空让他们“对话”,做对的学生讲不出道理,解释不清“为什么一开始是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大,而借助围墙后是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大”。在学生“对话”中,我并不急于说话,而在一旁捕捉、发掘隐藏在错误之中的“真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随机提问“探讨借助围墙围最大的面积时,围成什么面积最大”,学生情感体验异常强烈,很好地完成了对知识的构建。
策略(三):讲授和探索性学习有机结合,不隐饰差错
教师要注意讲授与探索性学习的有机结合,明确“在什么问题下进行探讨”,抓住关键巧妙引导学生去探讨、合作。如我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为了突破“判断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几格)”这个难点,适时展现学生出现的问题,不隐藏学生的差错,及时捕捉学生的疑点资源,使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找到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增进情感的体验。
三、培养良好习惯,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速度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如何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提出差异性要求,实施差异性评价,进行差异性作业、差异性辅导和分层探究呢?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能发挥出最大潜力,是一直困惑和值得我去探究的教学策略。
总之,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了一些收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继续寻求有效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策略,真正体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责编黄海)
一、引领学生参与,有效体验学习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教学中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教学中我力争尝试: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找重点,结果会如何呢?现以“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我先组织学生解决教室墙壁“贴瓷砖”的实际问题,学生独立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并在两个不同的算式之间建立起联系,得到了一个等式: 8×3+4×3=(8 4)×3。这时我没有急于去总结规律,而是进一步给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空间,激励他们探索,自己抽象概括出规律,从而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限时写等式,并分类。
(2)找算式特点,寻找规律。
(3)变换等式,完善规律。
当学生用自己通俗的话语说出“两个积相加可以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此时,我有意改题,把“6×7+8×7”改为“6×7+8×9”,让学生先后探究能不能写成和一个数相乘的形式。此时,学生得出结论“如果有相同的因数,可以把相同的因数写在()外面,把不同的因数相加”,这样进一步完善了规律。
二、依据学生特点,实施有效策略
学生的有效动力源自学生积极的情感和需要,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才能预约课堂的精彩。
策略(一):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计
如北京石景山外语实验小学的何小荣老师教学“近似数”一课时,她能根据课型、不同地域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能从学生们最熟悉的“一瓶木糖醇”“一盒牙签”和“所在小学学校图书种类本数”等有关数据开展教学,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课堂生动感人,声情并茂,运作挥洒自如,内容隽永深刻。教师要用好、用足教材,更要注意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要把小学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感受从社会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的数学,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
策略(二):师生机智对话,顺应学生的需要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机智对话,做到“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时刻关注学生的需要,并根据学生所表达出来的需要展开教学,体现“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例如,“把一段2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当长与宽的比是1︰1时,围成面积最大;如果一边靠墙,其他三边仍用12米的篱笆围成,当长与宽分别是( )米和( )米时,围成的面积最大。”当全班大多数学生认为长是4厘米、宽是4厘米围成的面积最大时,我突然听到一个并不大的声音:“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这时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喊道:“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面积最大,你怎么忘了?”另一个声音沉默了一会儿,也不甘示弱地与他们争论起来。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而是给学生时空让他们“对话”,做对的学生讲不出道理,解释不清“为什么一开始是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大,而借助围墙后是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大”。在学生“对话”中,我并不急于说话,而在一旁捕捉、发掘隐藏在错误之中的“真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随机提问“探讨借助围墙围最大的面积时,围成什么面积最大”,学生情感体验异常强烈,很好地完成了对知识的构建。
策略(三):讲授和探索性学习有机结合,不隐饰差错
教师要注意讲授与探索性学习的有机结合,明确“在什么问题下进行探讨”,抓住关键巧妙引导学生去探讨、合作。如我教学“平移和旋转”时,为了突破“判断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几格)”这个难点,适时展现学生出现的问题,不隐藏学生的差错,及时捕捉学生的疑点资源,使学生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找到方法,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增进情感的体验。
三、培养良好习惯,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速度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如何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提出差异性要求,实施差异性评价,进行差异性作业、差异性辅导和分层探究呢?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能发挥出最大潜力,是一直困惑和值得我去探究的教学策略。
总之,通过这两年的实践,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了一些收获。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继续寻求有效的学习方式,实施有效策略,真正体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责编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