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失落的文明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试图进入收藏领域的人来说,什么样的艺术品、哪一类的艺术品在未来数年内具有可观的升值空间?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的确,寻找具有升值前景的价值洼地,是收藏界永不过时的话题。如何找到洼地?归结起来,无外乎两点:一是回眸过去,在艺术史中找到那些尚未被人大力挖掘的“埋没者”;二是需要有前瞻性的目光,找到正在兴起的、反映当下时局大势的优秀艺术。
  致敬,丝路文明的艺术宝库
  本期封面选取版画艺术家陈济生的作品《白马寺》,是一枚小小的藏书票。这幅作品来自于一个展览“丝路印记”——名家藏书票巡展(广州站)。作者以佛教传入中国时最早修建的佛寺白马寺主体元素,表现丝路上的一抹风情。古老佛寺,以现代版画的艺术形式演绎,给人耳目一新之余,又不失丝路的风情。
  此番以极具丝路文化特色的绘画作为封面,也想借此呼吁读者关注当下备受关注的丝路文化。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作为欧亚的交通要道,连着这块大陆的东西两端,从运输方式来说,又可分为陆路与海上两条线索,古时地球上的诸文明:华夏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流域-伊斯兰文明、希腊-罗马-西方基督教文明都被串联在这条“丝带”上。商贸往来、战争迁徙带去民族与文化的交融:印度文明带给东方影响深远的佛教文化;中国的陶瓷让欧洲贵族对东方那个遥远、富饶的国度充满想象。大家在各自的碰撞、交流中相互欣赏着,把文化的交融渗透到各自的血脉中。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文明一家坐大,迅速成为全球文明的翘楚,欧亚大陆其他古国无一能与之匹敌,随之而来的是丝绸之路上诸文明的衰落,乃至湮没。纵观近代,中国始终向西方文明看齐,对于其他文明所知甚少。当迈入新世纪后,蓦然回眸,我们才发现丝路沿线各国可谓一座艺术文化的宝矿,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收藏,都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如新疆,这里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域,高昌古城、楼兰古城等众多文明闪耀其中,如阿富汗,这里曾是希腊、印度、中国、伊斯兰文明的交汇之地,如伊朗,蕴藏着古老而神秘的波斯文明,如土耳其,扼守亚欧要塞,四千年无数帝国在这片土地上形成了文化的层层叠压……
  践行,失落的文明这座收藏宝库
  我们为何要关注丝绸之路上失落的文明?因为这里发生的故事,与我们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魏晋南北朝东传中国的健陀罗艺术,隋唐时期大量输入中原的波斯金银工艺和织锦艺术;明代,大力吸收伊斯兰造型艺术而成的永宣青花等。丝绸之路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见证着中国艺术的发展流变。
  随着近年“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一系列围绕丝路文化、主题创作、交流活动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丝路文化热”。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中国博物馆学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就在甘肃省博物馆正式成立,这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丝路”文化研究以及相关文化事业发展中唯一一个以“丝路”文明为主题的专业委员会。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各大博物馆,也在近年来策划了大量以“丝路文化”为主题艺术展览,如2015年末到2016年初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广东省博物馆“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再如今年3月在故宫展出的“浴火重光——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还有今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归来-丝路瓷典”展览,均是具有高学术水准的展览,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收藏者,都可以深入近在身边的展览,倾听众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致敬丝路文明,不应止于观赏,还可以收藏。
  国内有一位钱币藏家,长期活跃于丝绸之路沿线,专攻古丝路上的金币收藏,他的藏品见证着历史上一个个大帝国的兴衰,贵霜帝国、萨珊波斯、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他以一枚枚金币,串联起丝路上不同时空的灿烂文明。这何尝不是一种兼具个人风格和时代特色的收藏。
  以丝路文明为主题展开收藏,也不仅限于过去,当下有关丝路文明的艺术创新,也不妨关注。前文所提及的“丝路印记”——名家藏书票巡展是一次大型主题藏书票的集中展示,以丝路为主题更属首次。藏书票既是书签又是收藏品。此前,藏书票在中国一直都还只是少数爱好者自娱自乐的玩物,没有大规模流傳开来,价格也处于低位。藏书票作品可用于欣赏、交流,属于原创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不仅如此,藏书票也可以装裱起来,以小幅装饰画的形式装点室内,供人欣赏。可见,藏书票既是收藏品,又是艺术消费品。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即将进入艺术消费的大时代,藏书票则不失为一块进入艺术消费的敲门砖。
  (编辑/李木子)
其他文献
从收藏老物件,到变身为当代艺术的资助人。子静,一位具有前卫目光和思想的现代女性。与许多藏家相比,她收藏,却不仅仅局限于藏,而是因藏往前迈得更前,以推广艺术资助为己任,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  收藏,始于感性的触动  登上楼高14层的广东时代美术馆,极具现代气息的玻璃幕墙与极简的室内设计让人瞬间置身于当代艺术的摩登氛围中。美术馆的一隅是子静的办公室,内里的陈设却呈现着另一番的韵味,中式风格的
期刊
何俊华,这位因忙碌而消瘦,却目光锐利的画家,骨子里该是个不认输的人。40多年的从艺生涯,有过许许多多外人看起来令人羡慕的机会,他却选择放弃,宁愿做一个艺术路上的苦行僧,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今,从岭南画派走出来的他,早已摆脱了早年师承的路数,而朝着自己个性山水在当代视野中自由奔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艺术之路很长,无须急于求成,无须和别人攀比,只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对艺术的无限向往,艺术的胜利之
期刊
甫进约好的茶室,先看见柴祖舜老先生的背影。身材瘦削,斜斜靠在高背椅的扶手上,其中一只颤抖的手拿着一根拐杖,始终与木地板敲击着发出笃笃声。一眼之下,很轻易地就能够判断出这位老人是帕金森患者。但走到他的身边,却会突然吃一惊:赢弱的身躯隐含着一种强大的能量,不知怎么会联想到他画的那些老虎;但那一双眼,丛林里的兔子般,微微有些警惕,但澄澈而濡湿,带着几分天真和悲悯……当时心念是,他要不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期刊
你若是看过电影《天生购物狂》,就一定对女主角拍卖L呼袋那场戏印象深刻。和剧中女主角—样,王菲、刘嘉玲等明星都是限量版手袋的粉丝。不要以为这些明星仅仅是喜爱这种奢侈品,其实她们是在玩投资。这也是近些年拍卖场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名牌手袋已经从拍场边角料而逐渐占据春秋拍两季的中心舞台。相对于书画、瓷器、珠宝等拍品,名牌手袋的价值处于相对低位,入门门坎较低,且价格更加透明,广受藏家行家认可。作为一类实用
期刊
从一名媒体人转行进入艺术行业,再到成为“艺集”的掌门人,李冬莉简单地把这段经历概括为“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艺术藏家,李冬莉在生活中很简朴,但买起艺术品来,却毫不手软,经常会因为一眼之缘买下几十万的画。如何让不懂艺术的人消费艺术,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打破大多数人对艺术品只用于收藏和投资用途的刻板印象,她将“艺集”打造成为一家提供家庭艺术品,让艺术变成家居和日常互动的场所。在她看来
期刊
跟包包和鞋子相比,首饰是女人真正的私藏品。跟金钱地位无关,完全展现着内心的喜爱、欲望,对自我气质的期许,以及外在形象的表现。不同于包包和鞋子,首饰貌似更加可有可无。而往往可有可无的东西一旦变成私藏,才最能代表真實的内心需求。  去年我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下一箱苏格兰贵族专场里的首饰套件,一箱子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首饰。这个专场是19-20世纪的两大苏格兰贵族家族的物件,从艺术品到家居品,从书信到首饰等
期刊
造型,艺术作品塑造的物体特有形象。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不管架上绘画还是三维雕塑,造型都是鉴赏艺术品最基础的着力点之一。它是作品自身的体态,它的优美与否,决定着一件作品的成败。历史上,艺术家要在造型上实现创新,除了自身在技法上的深耕,还离不开艺术上的相互借鉴。东西方在上千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各自总在汲取对方之长,完善自我。本期展场以“造型”为线索和着力点,解读三个近期国内的重要展览:湖南省博物馆的两
期刊
重庆电视台资深编导,国内著名丝路金银币藏家,曾帮多家博物馆引进丝路钱币类馆藏。  《收藏·拍卖》:传统收藏领域的女性藏家都有怎样的品位和喜好?  霍博:收藏的圈子似乎是男人的天地,系统或持久地做一个专题收藏的女性相对较少,每个圈子的女性藏家也有自己的品位和喜好。但是在国内古钱币收藏这个圈子基本没有女性的藏家。但在国外情况有所不同,希腊罗马古钱币因为带有人像艺术,欧美的女性藏家还有一些。  其实女性
期刊
有一句古话,“每一部艺术史都是一部当代史”。  其实无论是艺术界还是与艺术界紧紧相随的时尚界,尽管永远高举求新创造的大旗,但无数范例都在说明,经典的才是最好的,它们经过了历史的沉淀、保留至今,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反而更容易成功。  是以,在任何一个时代,复古都能够成为不断轮回的一种潮流。  但是复古常常又被误读,很多人认为复古就是将“古”原封不动地拿来,其实不然,传承与复古从本质而言根本是两码事。
期刊
晨起洗漱毕,取水生炉、选器择花。席前坐下,取香炉理灰埋炭起香,炭不可深,深则香气不发,又不能浅,浅则温度过高香材投入尽化青烟,香气变作焦糊味道,香气隐然而起又无烟气最佳。然后取茶器茶叶,准备泡茶。“今天用哪把壶呢?”“先喝哪個茶呢?”“要不要用那支好久没用的茶则……”每到这样的时候,就会被一种幸福的焦灼感所包围。  居室用香向为古人所重。起居晏坐,读书会客莫不用之。香气是最容易改善空间气氛的,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