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女人一生的私藏品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包包和鞋子相比,首饰是女人真正的私藏品。跟金钱地位无关,完全展现着内心的喜爱、欲望,对自我气质的期许,以及外在形象的表现。不同于包包和鞋子,首饰貌似更加可有可无。而往往可有可无的东西一旦变成私藏,才最能代表真實的内心需求。
  去年我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下一箱苏格兰贵族专场里的首饰套件,一箱子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首饰。这个专场是19-20世纪的两大苏格兰贵族家族的物件,从艺术品到家居品,从书信到首饰等私人物品一应俱全。这些藏品代表了这两大家族的全貌,通过这些物品,我们甚至能看到当年家族里人的生活样貌,兴趣爱好。
  拍下这一大箱子首饰纯属好奇,想看看生活在100年前的女士都使用和收藏了什么样的潮流小物来展现自己的美貌和形象。毕竟,仅仅通过《唐顿庄园》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类影视作品,再经典也是隔着屏幕,不清晰。
  这箱子首饰总共100多件,项链、耳环、戒指、胸针品种丰富,还有完全中式的带着福字的玉石镯子。都是一些不管放在当年还是现在一般上班族都能买得起的物件。拿到这套首饰的时候很感慨,虽然不知道具体拥有者是谁,但大体能够通过全部物品看出这是一个有一定年纪,不会低于30岁,成熟却不沉重的女性的私藏品。材质也很普通,但做工都很精致,能看出选择的高标准。即使是塑料、人造石,也是个个强调细节的,能看出主人对物的精益求精。与身份和金钱无关,与个人要求有关。
  无论是衣服还是首饰,一两件很难概括一个人的趣味,一两百件却完全能说明问题。一个人的喜好和内心的选择最终表现在物品上,是一以贯之的,很难掩藏。也因为这种难以掩藏,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本真和趣味。
  很多人对于“收藏”的理念有误解,总觉得一旦涉及收藏,就是跟财富和金钱有关的;跟投资和增值挂钩的。而忘了每个人的一生,无论是买的物品还是过的日子,都是有形或者无形的收藏的一种。不同的是,拥有了“收藏”理念的人,会将物品,大到收藏品,中到家居,小到首饰,都认真遵从自己的内心,宁缺毋滥、积少成多,最终都会是一套套不小规模的私藏品。
  而首饰更因为跨越年龄的陪伴,不同心境的拥有,更具私人性。这种私人性和收藏性是每一个爱美的姑娘们都可拥有的。
  亦舒曾写过:有人喜欢戴首饰,有人不。纯属嗜好,戴得好看与否和财产多寡没太大关系。城中许多中年老年贵妇颈缠十万贯,却难看之极,还不及一般人一副银耳环。
  反潮流而行,需要很多的时间心血,普通人实在没勇气与众不同,亦费事解释,于是随波逐流。时兴金手表?好好好,添只何妨?
  而出身名门的张爱玲最爱的首饰是一个小藤镯,也称不上什么贵器。媒体最喜报天价新闻,尤其是每年春秋两季拍卖会,最常爆出的就是哪些富豪和明星购买了破纪录的钻石珠宝。每天视频新闻和时尚播报里最多出现的也是各国王妃、国母们贵气逼人的珠宝,容易让人迷失,觉得收藏首饰就应该是这样天价,而跟自己有关的反倒随便买买,今天喜欢明天扔的。收藏好物的原则里顶重要的几点,就是喜欢,长久喜欢,买得起。这其中长久喜欢是很重要的原则,这种对长久喜欢的挑剔养成最终会回馈给我们一种好的生活状态。一种不讲究的人生。
  如果艺术品还有点为了收藏为了装饰家的目的,首饰,尤其是拥有自己完全买得起的又有一定品质的,则更多是为了愉悦自己。毕竟,女为悦己者容的时代还在,但新时代更多的还是女为悦己者藏。第一个悦己是别人,第二个是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想善待和讨好的,一味取悦别人,也算另一种自虐。
  美美的让自己舒心是好生活的重要原则。
  至于去哪里怎么买这些价不高且质优的首饰品,各种海外的日常小拍,古董店,尤其是当代的设计师品牌,甚至街头巷尾的市集,都能淘到这些首饰小物。在《太阳的后裔》里宋慧乔的装扮就很有这种小物大情的样貌,简单的耳坠,寻常的胸针,都完整展现了人物的气质和品位。不同于明星宋慧乔,那是医生姜暮烟。我们终其一生都不能变成令人艳羡的明星、王妃和他人的贵妻,最好的人生也不过是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自己。
  (编辑/李木子)
其他文献
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硕士导师  《收藏·拍卖》:如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女性藏家群体的形成和演变?  冯原:从性别的社会制度与权力关系的历史来看,如果有女性收藏家这样一个群体,那也是现代社会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出来的。在前现代社会,女性尚无可能离开男性而单独支配财富与文化,这一点东西方都概莫能外。从收藏的原本意义来看,占有或收藏有价值的东西的历史可能很
期刊
《收藏·拍卖》:从华辰拍卖的实际状况看,是否存在日益崛起的女性藏家群体?  李欣:在我们的客户中,女性收藏家很少,占整个藏家群体的2%-3%。原因很简单,社会发展还是以男性为主流,事业有成的人群也以男性为主。当然,在原来几乎没有女性藏家的市场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经济收入的提升,慢慢开始有一些女性关注文化和艺术品收藏。很大一部分女性群体,是从艺术行业从业者转变为藏家。  《收藏·拍卖》:在你看
期刊
说到女性藏家这个话题,红尘脱口而出就说到李清照,应该是有史可载的女性藏家第一人,不仅收藏,而且还发展出金石学这样一独立的学科。红尘说,李清照的生活方式里集中了中国文人的四大雅趣——诗词、品书、临帖、玩器,女性藏家就应该以此作为一种理想生活的范本。  红尘认为她的收藏是很有选择性的,而且确实带着女性的特点。大多数女性都很热爱生活,出于对生活的关注,她希望自己的每一件藏品都与生活相关,最好是就可以在日
期刊
三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独立策展人,资深藏家  《收藏·拍卖》:请你从自身经历出发,谈谈如何认识女性藏家这个群体?  张委:女性藏家的影响是家族性的,因为女性的身份可以是家庭的女主人、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她是主导着一个家庭审美判断的灵魂人物,所以她的收藏的品位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审美品位及鉴赏能力。而男性藏家偏向理性,更注重的是藏品的价值性及其回报。就我个人而言,进入艺术品收藏是源于
期刊
在当今全球的艺术市场,有这样一群叱咤风云的女人,她们在拍场上对高端艺术品展开激烈争夺,或以个人强大的社交能力推动当代艺术馆藏事业的发展,引领着全球艺术潮流的走向。盘点当下,以全球视角观察那些著名的女性藏家如何玩转艺术。  玛雅莎公主(Sheikha AI Mayassa AI Thani)肩負小国的艺术大国梦  玛雅莎是卡塔尔国王之女,尽管这位公主是一位年轻的80后,但她却是卡塔尔王室收藏的主脑。
期刊
从收藏老物件,到变身为当代艺术的资助人。子静,一位具有前卫目光和思想的现代女性。与许多藏家相比,她收藏,却不仅仅局限于藏,而是因藏往前迈得更前,以推广艺术资助为己任,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  收藏,始于感性的触动  登上楼高14层的广东时代美术馆,极具现代气息的玻璃幕墙与极简的室内设计让人瞬间置身于当代艺术的摩登氛围中。美术馆的一隅是子静的办公室,内里的陈设却呈现着另一番的韵味,中式风格的
期刊
何俊华,这位因忙碌而消瘦,却目光锐利的画家,骨子里该是个不认输的人。40多年的从艺生涯,有过许许多多外人看起来令人羡慕的机会,他却选择放弃,宁愿做一个艺术路上的苦行僧,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今,从岭南画派走出来的他,早已摆脱了早年师承的路数,而朝着自己个性山水在当代视野中自由奔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艺术之路很长,无须急于求成,无须和别人攀比,只要坚持自己的理念和对艺术的无限向往,艺术的胜利之
期刊
甫进约好的茶室,先看见柴祖舜老先生的背影。身材瘦削,斜斜靠在高背椅的扶手上,其中一只颤抖的手拿着一根拐杖,始终与木地板敲击着发出笃笃声。一眼之下,很轻易地就能够判断出这位老人是帕金森患者。但走到他的身边,却会突然吃一惊:赢弱的身躯隐含着一种强大的能量,不知怎么会联想到他画的那些老虎;但那一双眼,丛林里的兔子般,微微有些警惕,但澄澈而濡湿,带着几分天真和悲悯……当时心念是,他要不就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期刊
你若是看过电影《天生购物狂》,就一定对女主角拍卖L呼袋那场戏印象深刻。和剧中女主角—样,王菲、刘嘉玲等明星都是限量版手袋的粉丝。不要以为这些明星仅仅是喜爱这种奢侈品,其实她们是在玩投资。这也是近些年拍卖场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名牌手袋已经从拍场边角料而逐渐占据春秋拍两季的中心舞台。相对于书画、瓷器、珠宝等拍品,名牌手袋的价值处于相对低位,入门门坎较低,且价格更加透明,广受藏家行家认可。作为一类实用
期刊
从一名媒体人转行进入艺术行业,再到成为“艺集”的掌门人,李冬莉简单地把这段经历概括为“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作为艺术藏家,李冬莉在生活中很简朴,但买起艺术品来,却毫不手软,经常会因为一眼之缘买下几十万的画。如何让不懂艺术的人消费艺术,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打破大多数人对艺术品只用于收藏和投资用途的刻板印象,她将“艺集”打造成为一家提供家庭艺术品,让艺术变成家居和日常互动的场所。在她看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