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中人的失落与回归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7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因此,研究教育必然要研究人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本性。那么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使个体具有正确合理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个人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能力和向新的需要层次跃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然而,当代教育一味强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置人的需求于不顾,导致了人性的虚无。因此,为了使教育更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生命需求,本文试图从人性的视角,去追问教育的本质,并用这种人性理解来关照教育,以期引导教育转型的理想走向。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古今中外,从思想大哲到布衣平民无不把人与教育联系起来,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本身不仅是人所从事的社会活动,而且是一种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社会活动。所以,研究教育的基础就是要研究人性,而教育研究人性的目的在于通过人性的思维方式去建构合理的人性观,并在合理的人性观为基础,形成合理的教育目的观,从而指导教育实践。人性是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任一时代的教育思想、理论都是以这一时代的人性观为基础的。以合理的人性观为基础的教育才有可能是符合人性的、完满的教育。
  1 对人性的认识
  我们把体现在个体身上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类特征统称为人性。一般来说,人性包括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方面,自然性是人的“初始之能”。社会性是指人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特性。社会性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人不仅具有学习能力,还具有创造能力;人不仅能认识环境,还能认识自己。现实中的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合金”。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本性。他把人的需要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说到底,就是作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个体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着眼于需要的分析,那么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使个体具有正确合理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个人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能力和向新的需要层次跃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至于对需要的评价,我们可以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有利于个体本身特性与创造力的发展以及不超出社会现实条件所提供的最大可能作为相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合理”标准。①
  2 当代教育中人的失落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也越来越被工具化,即培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材”,人通过预设的教育计划、统一的教育程序、固定的教育目标,变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教育产品。
  人类对科学的痴迷导致唯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一味地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育不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人的工具化,导致了人性的虚无。”②
  在教育实践中人被异化。表现为:
  “碎片”化的人。现代教育将知识机械地划分为不同的科目,在不同科目下,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无形的被不同学科分割,是无法全面进行的,对学生的训练也机械地分割为知、情、意、行诸方面,无法进行整体训练,师生的个体生命从外部和内部被机械地分解为无法粘合的“碎片”。
  “标本”化的人。现代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现代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注重有序的、规范的科学管理,并不关注那些活生生的,个性丰富的个体,因为个体是独立的、无序的、难以控制的,关注他们将会影响生产效益。在教育中,则是将学生视为统一的、抽象的“标本”,忽视其个性的存在。
  “囚徒”化的人。现代教育将科学知识组成不同的确定性的课程,以便于操作,课程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处于绝对霸权的地位。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他们被剥夺了话语权,他们无需质疑和思辨,也没有权利去质疑和思辨,只需要沉默的接受,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 了“监狱式”的现代话语霸权下的“囚徒”。③
  3 当代教育中人的回归
  每一个时代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都不可能是一种声音,由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其教育思想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下的教育变革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了使教育更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生命需求,我们试图寻找一个人性的视角,去追问教育的本质,并用这种人性理解来关照教育,以期引导教育转型的理想走向。
  (1)点化人的精神生命。人不但能感知自身生命的存在,在生存的过程中更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真正去追寻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人的存在不但是其自然生命的存在,更是其精神生命的存在。人性在人的精神生命层面上的意义更大些。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人的生命本质的角度去追寻人性的教育目的观:也就是教育应当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更应当去培育和点化人的精神生命,真正去追寻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2)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人在其主体意识下,才能够确立人生目标,才能够(下转第33页)(上接第13页)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确立主体意识,通过教育来丰富自身知识、培养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真正促使自身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培养人的生存技能。人是有潜能、有灵性的高级动物,教育应当挖掘人的潜能,启迪人的灵性,释放人的能力。教育不但要传授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实践能力。不但要倡导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他们“学会思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育人的智慧的重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人的终身幸福和生命质量。然而,当代的应试教育往往以“应试”为目的,而不惜牺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教育目的过于功利化。人的身心健康是人的发展、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快乐幸福的前提。因此,真正尊重人性、培育人性的教育必须是培育身心健康的的人。
  (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教育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在习惯教育的同时,培育人性的美德;在体育教育的同时,养成科学锻炼的方法;在心理教育的同时,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艺术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主张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并鼓励个性优长。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使人的生命得以绽放。④
  
  注释
  ①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3.
  ②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5.
  ③张辉.教育世界中人的失落与回归——一种后现代的审视[J].教育导刊,2006(11).
  ④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5):124.
其他文献
摘要婚姻制度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才形成的,一夫一妻制是文明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同的婚姻制度。本文从婚姻制度的演变,一夫一妻制实质、哲学基础及一夫一妻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使恩格斯的婚姻观在新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其弊病得到解决,也期冀一夫一妻制更加完善。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详尽地叙述了人类婚姻制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在对青岛六家五星级饭店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博弈论的方法量化和分析基层员工高流失率问题。并从收益的角度探讨了基层员工高流失率的成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B9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行业间人力资源竞争加剧,饭店业基层员工高流失率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不但增加了饭店的培训和人员交替成本,还加大了其管理难度,并对饭店服务质量造成严重
期刊
摘要当前,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试图通过典型的实证调查,提出能够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主要元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是发展平平淡淡,不大不小,难道我们找不到影响企业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特别是铁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中国中铁工程总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指导下,海外业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足海外房地产、工程承包、矿业开发等等。迅速扩大的海外业务,带来了许多风险,比如:政治、法律、文化、贷款、汇率等风险,其中汇率风险是风险管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将其纳入到战略规划中去,实现风险的事前处理。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防范的组织保
期刊
摘要X村失地妇女的就业状况是未充分就业的。主要表现在:失地妇女的整体就业率低;失地妇女的工资收入低,根据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失地妇女有近七成是没有达到这项标准的。制约失地妇女充分就业的因素主要为失地妇女自身原因、劳动力市场的职业隔离以及政府工作的滞后性。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1 充分就业的定义  我国经济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就业”,应当包括两层含义
期刊
摘要印度建筑师拉兹??里华儿先生是一位国际著名的建筑大师,他的创作受到了现代主义建筑和印度传统建筑双重的影响,并由此建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观,本文通过对他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印度驻华使馆项目的分析,解析了他的创作理念和设计手法。  关键词拉兹??里华儿传统设计手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    Famous Indian Architect Raj Rewal'sView of
期刊
摘要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主体、语境及话语作为其三大要素存在于所有类型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具有最普遍的意义;而翻译,作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然涉及到话语在具体具体语境的意义问题,作为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在这一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便从功能翻译的视角,联系语用学中的语境,阐释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种种复杂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言语交际复杂性  中图分类号:H315
期刊
摘 要 数学修养更多地表现为数学眼光,既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思考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就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修养 数学经验生活化 生活经验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Mathematical Experience Life-oriented VS   Li
期刊
与李德昌老师的采访,约在周日的早上7点,占用的是他繁忙的北京会议之行里宝贵的休息时间,他为人的谦逊平和与对学术的严谨认真,于此可见一斑。李德昌老师曾把自己的学术追求定义为:个性化求导中起步,路径积分中前进;量子化机制中生存,社会群结构中和谐;信息人基础上发展,势科学理论中创新;集约型教育中成长,对称化管理中鹏程。李德昌老师是“势科学”与“信息人理论”的创始人,本次采访的目的,就是要将“势科学”这个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内容分析法为工具、以2008年第5期到2009年第2期的《学前教育研究》上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模块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从文献的研究人员、课题级别、文献主题和文献关键词等方面,对国内学者研究学前教师发展与教育的现状和进程做出简要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得出目前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及对教师教育与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教师教育与发展 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