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因此,研究教育必然要研究人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本性。那么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使个体具有正确合理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个人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能力和向新的需要层次跃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然而,当代教育一味强调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置人的需求于不顾,导致了人性的虚无。因此,为了使教育更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生命需求,本文试图从人性的视角,去追问教育的本质,并用这种人性理解来关照教育,以期引导教育转型的理想走向。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古今中外,从思想大哲到布衣平民无不把人与教育联系起来,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本身不仅是人所从事的社会活动,而且是一种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社会活动。所以,研究教育的基础就是要研究人性,而教育研究人性的目的在于通过人性的思维方式去建构合理的人性观,并在合理的人性观为基础,形成合理的教育目的观,从而指导教育实践。人性是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任一时代的教育思想、理论都是以这一时代的人性观为基础的。以合理的人性观为基础的教育才有可能是符合人性的、完满的教育。
1 对人性的认识
我们把体现在个体身上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类特征统称为人性。一般来说,人性包括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方面,自然性是人的“初始之能”。社会性是指人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特性。社会性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人不仅具有学习能力,还具有创造能力;人不仅能认识环境,还能认识自己。现实中的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合金”。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本性。他把人的需要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说到底,就是作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个体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着眼于需要的分析,那么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使个体具有正确合理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个人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能力和向新的需要层次跃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至于对需要的评价,我们可以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有利于个体本身特性与创造力的发展以及不超出社会现实条件所提供的最大可能作为相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合理”标准。①
2 当代教育中人的失落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也越来越被工具化,即培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材”,人通过预设的教育计划、统一的教育程序、固定的教育目标,变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教育产品。
人类对科学的痴迷导致唯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一味地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育不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人的工具化,导致了人性的虚无。”②
在教育实践中人被异化。表现为:
“碎片”化的人。现代教育将知识机械地划分为不同的科目,在不同科目下,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无形的被不同学科分割,是无法全面进行的,对学生的训练也机械地分割为知、情、意、行诸方面,无法进行整体训练,师生的个体生命从外部和内部被机械地分解为无法粘合的“碎片”。
“标本”化的人。现代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现代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注重有序的、规范的科学管理,并不关注那些活生生的,个性丰富的个体,因为个体是独立的、无序的、难以控制的,关注他们将会影响生产效益。在教育中,则是将学生视为统一的、抽象的“标本”,忽视其个性的存在。
“囚徒”化的人。现代教育将科学知识组成不同的确定性的课程,以便于操作,课程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处于绝对霸权的地位。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他们被剥夺了话语权,他们无需质疑和思辨,也没有权利去质疑和思辨,只需要沉默的接受,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 了“监狱式”的现代话语霸权下的“囚徒”。③
3 当代教育中人的回归
每一个时代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都不可能是一种声音,由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其教育思想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下的教育变革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了使教育更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生命需求,我们试图寻找一个人性的视角,去追问教育的本质,并用这种人性理解来关照教育,以期引导教育转型的理想走向。
(1)点化人的精神生命。人不但能感知自身生命的存在,在生存的过程中更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真正去追寻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人的存在不但是其自然生命的存在,更是其精神生命的存在。人性在人的精神生命层面上的意义更大些。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人的生命本质的角度去追寻人性的教育目的观:也就是教育应当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更应当去培育和点化人的精神生命,真正去追寻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2)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人在其主体意识下,才能够确立人生目标,才能够(下转第33页)(上接第13页)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确立主体意识,通过教育来丰富自身知识、培养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真正促使自身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培养人的生存技能。人是有潜能、有灵性的高级动物,教育应当挖掘人的潜能,启迪人的灵性,释放人的能力。教育不但要传授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实践能力。不但要倡导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他们“学会思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育人的智慧的重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人的终身幸福和生命质量。然而,当代的应试教育往往以“应试”为目的,而不惜牺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教育目的过于功利化。人的身心健康是人的发展、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快乐幸福的前提。因此,真正尊重人性、培育人性的教育必须是培育身心健康的的人。
(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教育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在习惯教育的同时,培育人性的美德;在体育教育的同时,养成科学锻炼的方法;在心理教育的同时,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艺术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主张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并鼓励个性优长。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使人的生命得以绽放。④
注释
①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3.
②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5.
③张辉.教育世界中人的失落与回归——一种后现代的审视[J].教育导刊,2006(11).
④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5):124.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古今中外,从思想大哲到布衣平民无不把人与教育联系起来,认为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本身不仅是人所从事的社会活动,而且是一种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社会活动。所以,研究教育的基础就是要研究人性,而教育研究人性的目的在于通过人性的思维方式去建构合理的人性观,并在合理的人性观为基础,形成合理的教育目的观,从而指导教育实践。人性是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任一时代的教育思想、理论都是以这一时代的人性观为基础的。以合理的人性观为基础的教育才有可能是符合人性的、完满的教育。
1 对人性的认识
我们把体现在个体身上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类特征统称为人性。一般来说,人性包括自然性与社会性两大方面,自然性是人的“初始之能”。社会性是指人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能力与特性。社会性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是人不仅具有学习能力,还具有创造能力;人不仅能认识环境,还能认识自己。现实中的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合金”。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求就是人的本性。他把人的需要分为“社会创造的需要和自然的需要”,说到底,就是作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个体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着眼于需要的分析,那么教育对于个体的意义,就是使个体具有正确合理选择自己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个人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能力和向新的需要层次跃迁的自觉意识与能力。至于对需要的评价,我们可以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有利于个体本身特性与创造力的发展以及不超出社会现实条件所提供的最大可能作为相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合理”标准。①
2 当代教育中人的失落
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也越来越被工具化,即培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标准化人“材”,人通过预设的教育计划、统一的教育程序、固定的教育目标,变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教育产品。
人类对科学的痴迷导致唯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一味地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育不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人的工具化,导致了人性的虚无。”②
在教育实践中人被异化。表现为:
“碎片”化的人。现代教育将知识机械地划分为不同的科目,在不同科目下,师生的交往和“对话”无形的被不同学科分割,是无法全面进行的,对学生的训练也机械地分割为知、情、意、行诸方面,无法进行整体训练,师生的个体生命从外部和内部被机械地分解为无法粘合的“碎片”。
“标本”化的人。现代的管理者们为了实现现代生产效益的最大化,注重有序的、规范的科学管理,并不关注那些活生生的,个性丰富的个体,因为个体是独立的、无序的、难以控制的,关注他们将会影响生产效益。在教育中,则是将学生视为统一的、抽象的“标本”,忽视其个性的存在。
“囚徒”化的人。现代教育将科学知识组成不同的确定性的课程,以便于操作,课程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处于绝对霸权的地位。学生作为课程的“接受者”,他们被剥夺了话语权,他们无需质疑和思辨,也没有权利去质疑和思辨,只需要沉默的接受,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 了“监狱式”的现代话语霸权下的“囚徒”。③
3 当代教育中人的回归
每一个时代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都不可能是一种声音,由于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其教育思想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然而,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下的教育变革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了使教育更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生命需求,我们试图寻找一个人性的视角,去追问教育的本质,并用这种人性理解来关照教育,以期引导教育转型的理想走向。
(1)点化人的精神生命。人不但能感知自身生命的存在,在生存的过程中更要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快乐和幸福,真正去追寻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人的存在不但是其自然生命的存在,更是其精神生命的存在。人性在人的精神生命层面上的意义更大些。那么我们应该站在人的生命本质的角度去追寻人性的教育目的观:也就是教育应当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更应当去培育和点化人的精神生命,真正去追寻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2)唤醒人的主体意识。人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人在其主体意识下,才能够确立人生目标,才能够(下转第33页)(上接第13页)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确立主体意识,通过教育来丰富自身知识、培养自身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真正促使自身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培养人的生存技能。人是有潜能、有灵性的高级动物,教育应当挖掘人的潜能,启迪人的灵性,释放人的能力。教育不但要传授人类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实践能力。不但要倡导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更重要的是要倡导他们“学会思维”,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育人的智慧的重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人的终身幸福和生命质量。然而,当代的应试教育往往以“应试”为目的,而不惜牺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教育目的过于功利化。人的身心健康是人的发展、人的生命价值、人的快乐幸福的前提。因此,真正尊重人性、培育人性的教育必须是培育身心健康的的人。
(5)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财富。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状况才是衡量‘发展’的最深层的指标。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教育应该站在人性的立场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知识教育的同时,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在习惯教育的同时,培育人性的美德;在体育教育的同时,养成科学锻炼的方法;在心理教育的同时,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艺术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主张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并鼓励个性优长。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使人的生命得以绽放。④
注释
①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3.
②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5.
③张辉.教育世界中人的失落与回归——一种后现代的审视[J].教育导刊,2006(11).
④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