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之下,不断优化和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成其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考试的主要考查内容,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需要阅读技能的积累来实现的。
一、创设阅读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成长规律等对阅读情景进行设计,以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优质的阅读体验,也获得阅读兴趣的进一步激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以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真切感知文中所描写的风翻动树叶的声音;小雨滴击打树叶、屋顶、窗户等发出的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声音;以及叽叽喳喳的鸟叫、唧哩哩的虫鸣。情況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节奏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操场上闭上眼睛倾听,去寻找课文中出现过的声音,去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其他声音。借助多媒体情境和生活情境的引入与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刻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文字意境,助力小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事半功倍。
二、注重朗读训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与训练,并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时间去参与朗读练习,使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也能够在抑扬顿挫、快慢起伏的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文本人物形象的感悟、加深对文本故事意境的感知,以在有效丰富学生情感认知的同时,助力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并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希望中国少年能够振奋人心,助力中华崛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并要求其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其中的生字障碍。然后为学生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进行倾听,倾听其中的音韵、倾听其中的节奏与停顿,并在播放第二遍音频的时候,允许学生进行小声跟读,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教师大声朗读一句,意在读通课文,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又能够读出其中所蕴含的磅礴气势,读出作者的炽热爱国情感,在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同时,助力课堂阅读教学的高效进行。
三、指导阅读方法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师主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创新的同时,将正确且科学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阅读,并能够积极地探索和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的提升,获得阅读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首先要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能够专心、专注于阅读文本,以提升阅读的效率。同时还要指导小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即在阅读的过程,指导学生用笔将文中的生字和生词进行拼音和释义标注;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摘抄到事先准备好的“阅读笔记本”上;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感想与困惑也都及时地记录到笔记本上。并且要指导学生时常翻看自己的笔记本,将积累的文学知识进行再复习和内化,以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内涵的同时,助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使其能就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促成阅读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够获得阅读思维的启发与拓展,助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精读、略读详略得当
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咬文嚼字、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阅读方法,用什么语调、语速、语气朗读才最能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可以教会学生通过精读的方式巩固掌握的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除了精读,略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在阅读中,碰到长句,要善于抓主干,碰到一些生涩的字词,只要不影响整体把握,可以采用“一绕为进,以避为进”的办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教会学生读书要会抓关键语句、提纲挈领、拨冗去繁,提取有效信息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有效阅读。
五、重视在课外阅读的拓展
在琳琅满目、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中,如何引导学生分辨书的良莠,让学生真正地呼吸书香、畅游书海,与经典为友,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有效阅读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阅历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与坏,易被外界干扰。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辨一本书的好坏。所谓好书,它的内容是健康的、积极的、科学合理的,能以情节跌宕起伏、优美的文字吸引人,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能给人以教育,发人深省。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是坏书,不可以读,哪些是好书,可以读,以及为什么是好书的原因,逐渐提高学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只有引导学生认好书、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书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正面的提升,教师的有效阅读教学才能得以实现。
结语
总之,要实现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丰富授课形式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途径、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使读书成为学生的需要,让读书伴随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小飞.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策略研究[].新课程(小学),2020(1).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9(5):160- -161.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考试的主要考查内容,也是教师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需要阅读技能的积累来实现的。
一、创设阅读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成长规律等对阅读情景进行设计,以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优质的阅读体验,也获得阅读兴趣的进一步激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文字所描述的内容,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以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真切感知文中所描写的风翻动树叶的声音;小雨滴击打树叶、屋顶、窗户等发出的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声音;以及叽叽喳喳的鸟叫、唧哩哩的虫鸣。情況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在不影响教学节奏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操场上闭上眼睛倾听,去寻找课文中出现过的声音,去寻找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其他声音。借助多媒体情境和生活情境的引入与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刻感知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文字意境,助力小学生阅读学习效果的事半功倍。
二、注重朗读训练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与训练,并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时间去参与朗读练习,使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也能够在抑扬顿挫、快慢起伏的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文本人物形象的感悟、加深对文本故事意境的感知,以在有效丰富学生情感认知的同时,助力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少年中国说》这篇课文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极力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并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希望中国少年能够振奋人心,助力中华崛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并要求其借助工具书自主解决其中的生字障碍。然后为学生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进行倾听,倾听其中的音韵、倾听其中的节奏与停顿,并在播放第二遍音频的时候,允许学生进行小声跟读,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教师大声朗读一句,意在读通课文,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模仿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又能够读出其中所蕴含的磅礴气势,读出作者的炽热爱国情感,在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同时,助力课堂阅读教学的高效进行。
三、指导阅读方法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以往传统的教师主导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创新的同时,将正确且科学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阅读,并能够积极地探索和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还能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的提升,获得阅读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首先要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能够专心、专注于阅读文本,以提升阅读的效率。同时还要指导小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即在阅读的过程,指导学生用笔将文中的生字和生词进行拼音和释义标注;将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摘抄到事先准备好的“阅读笔记本”上;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感想与困惑也都及时地记录到笔记本上。并且要指导学生时常翻看自己的笔记本,将积累的文学知识进行再复习和内化,以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内涵的同时,助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使其能就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促成阅读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够获得阅读思维的启发与拓展,助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精读、略读详略得当
在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咬文嚼字、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阅读方法,用什么语调、语速、语气朗读才最能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可以教会学生通过精读的方式巩固掌握的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中,除了精读,略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方式。在阅读中,碰到长句,要善于抓主干,碰到一些生涩的字词,只要不影响整体把握,可以采用“一绕为进,以避为进”的办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教会学生读书要会抓关键语句、提纲挈领、拨冗去繁,提取有效信息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实现有效阅读。
五、重视在课外阅读的拓展
在琳琅满目、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中,如何引导学生分辨书的良莠,让学生真正地呼吸书香、畅游书海,与经典为友,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有效阅读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阅历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与坏,易被外界干扰。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分辨一本书的好坏。所谓好书,它的内容是健康的、积极的、科学合理的,能以情节跌宕起伏、优美的文字吸引人,能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能给人以教育,发人深省。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哪些是坏书,不可以读,哪些是好书,可以读,以及为什么是好书的原因,逐渐提高学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只有引导学生认好书、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书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正面的提升,教师的有效阅读教学才能得以实现。
结语
总之,要实现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丰富授课形式和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途径、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使读书成为学生的需要,让读书伴随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小飞.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随文练笔策略研究[].新课程(小学),2020(1).
[2]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19(5):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