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座笑的宝库。光是以笑命名的专著,广为流传的就有几十部。
中国人也是喜欢笑的,明朝的冯梦龙编著了一本笑话集,名为《古今谈概》,出版后,问津者极少,但后来改为《古今笑》,仅仅改了一个词而已,抢购者如云,叹“购之惟恨不早”。
“笑”字一出,书就有了卖点,难怪钱钟书在《说笑》一文中,说“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把“笑”作为一种职业,笑得最为敬业的文人要算西晋的陆云了。
陆云和兄长陆机都是当时的辞赋名作家。有一次,晋代文坛权威人物张华,召见二陆。哥哥陆机先一个人去跟张华打“预防针”:舍弟见到有点特别的事就爱狂笑不止,还请老人家包涵。果然,陆云进来之后,和张华谈了几句话,见张华用锦袋将胡须包着,觉得特别滑稽,于是纵声大笑,笑得差点气绝,张华目瞪口呆。
张华还是非常爱才的,他不但不怪罪陆云没有礼貌,还免费为两兄弟做广告,到处宣扬兄弟俩如何才华横溢,迅速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
陆云笑别人也笑自己,而且差点笑死。冬天他在船上看到河中自己的影子,不受控制地大笑起来,结果重心不稳,失足落水。河水冰冷透骨,几乎把他冻僵了。
自晋朝以后,如果有人爱笑,别人往往会说他有“陆云之癖”。
陆云之笑是怪癖,多少有点神经质的味道。然而同样是有笑癖的人,在蒲松龄笔下却显得那样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塑造了两个著名的“笑精”,一个小翠,一个婴宁。《小翠》一文仅有两三千字,但我们听到她的笑声怕有二十次之多,丈夫元丰是个白痴,美若天仙的小翠却并不嫌他,整天陪他玩耍嬉笑;别人赞她时,她笑,误解她、迁怒她时,也笑。她俯首微笑、嫣然展笑、掩口而笑、憨笑、喧笑、欢笑、坦笑……而另一个“笑精”婴宁更是蒲松龄的最爱。他在文中亲昵呼为“我婴宁”。“我婴宁”动不动就巧笑倩兮,不可自止,连结婚拜堂她都笑得不能行礼。
在科举上失意,穷愁潦倒的蒲松龄,生活中大概笑得太少,也笑不起来——真要笑起来,恐怕也是苦笑的时候居多,所以他用婴宁与小翠的笑,来补偿生命的凄清,用她们山花一般烂漫、清泉一样澄净的笑,去对抗官场的黑暗现实的庸俗。这些文字编串的笑声,直到今天都在耳边丁丁当当。
蒲松龄的笑,活在文字里。
在人们印象里,鲁迅先生如他的文笔一样冷峻峭拔,似乎一向是不苟言笑的,比如夏丐尊就说“周先生很严肃,平时是不大露笑容”,这一点和巴金描述的恰恰相反。巴金回忆第一次与鲁迅见面的情景时说: “这天他谈话最多,谈得很亲切,很自然,一点不啰嗦,而且句子短,又很有风趣……这个晚上我不知道看见多少次他的笑容。”
林语堂也说鲁迅爱笑,他在《林语堂自传》里说鲁迅身材矮小,胡子尖尖,两腮干瘪,永远穿中国衣裳,看来像个抽鸦片烟的,但是每逢他攻击敌人的言词锋利可喜之时,就会得意得哄然大笑。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写鲁迅的笑最传神,她说:“鲁迅先生的笑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施蛰存就专门写过一篇《独笑》的文章,来礼赞“独笑”,他说只有在没有旁人的时候或地方,忽然独自笑起来,才算是真正的笑。在施蛰存看来,只有暗喜才是真正的喜悦,需要用笑来表示的喜悦大有问题,而且,独笑的另一个好处是,没有别人的揣测的目光,倒可笑得更为适意、酣畅。
天才作家张爱玲,也是喜欢独笑的作家,她说她读过一则笑话,那个笑话是,一人打电话过去,问部长在不在,请部长听电话,对方答:“我就是不讲。”那人再三恳求,对方还是说:“我就是不讲,”弄了半天,才知道对方就是部长,只是国语不标准。张爱玲说,当时看了这个笑话,笑得直不起腰来,直至十几年后,一提起这个笑话,就笑得眼泪流出。
编辑 李 章
中国人也是喜欢笑的,明朝的冯梦龙编著了一本笑话集,名为《古今谈概》,出版后,问津者极少,但后来改为《古今笑》,仅仅改了一个词而已,抢购者如云,叹“购之惟恨不早”。
“笑”字一出,书就有了卖点,难怪钱钟书在《说笑》一文中,说“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把“笑”作为一种职业,笑得最为敬业的文人要算西晋的陆云了。
陆云和兄长陆机都是当时的辞赋名作家。有一次,晋代文坛权威人物张华,召见二陆。哥哥陆机先一个人去跟张华打“预防针”:舍弟见到有点特别的事就爱狂笑不止,还请老人家包涵。果然,陆云进来之后,和张华谈了几句话,见张华用锦袋将胡须包着,觉得特别滑稽,于是纵声大笑,笑得差点气绝,张华目瞪口呆。
张华还是非常爱才的,他不但不怪罪陆云没有礼貌,还免费为两兄弟做广告,到处宣扬兄弟俩如何才华横溢,迅速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
陆云笑别人也笑自己,而且差点笑死。冬天他在船上看到河中自己的影子,不受控制地大笑起来,结果重心不稳,失足落水。河水冰冷透骨,几乎把他冻僵了。
自晋朝以后,如果有人爱笑,别人往往会说他有“陆云之癖”。
陆云之笑是怪癖,多少有点神经质的味道。然而同样是有笑癖的人,在蒲松龄笔下却显得那样美,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塑造了两个著名的“笑精”,一个小翠,一个婴宁。《小翠》一文仅有两三千字,但我们听到她的笑声怕有二十次之多,丈夫元丰是个白痴,美若天仙的小翠却并不嫌他,整天陪他玩耍嬉笑;别人赞她时,她笑,误解她、迁怒她时,也笑。她俯首微笑、嫣然展笑、掩口而笑、憨笑、喧笑、欢笑、坦笑……而另一个“笑精”婴宁更是蒲松龄的最爱。他在文中亲昵呼为“我婴宁”。“我婴宁”动不动就巧笑倩兮,不可自止,连结婚拜堂她都笑得不能行礼。
在科举上失意,穷愁潦倒的蒲松龄,生活中大概笑得太少,也笑不起来——真要笑起来,恐怕也是苦笑的时候居多,所以他用婴宁与小翠的笑,来补偿生命的凄清,用她们山花一般烂漫、清泉一样澄净的笑,去对抗官场的黑暗现实的庸俗。这些文字编串的笑声,直到今天都在耳边丁丁当当。
蒲松龄的笑,活在文字里。
在人们印象里,鲁迅先生如他的文笔一样冷峻峭拔,似乎一向是不苟言笑的,比如夏丐尊就说“周先生很严肃,平时是不大露笑容”,这一点和巴金描述的恰恰相反。巴金回忆第一次与鲁迅见面的情景时说: “这天他谈话最多,谈得很亲切,很自然,一点不啰嗦,而且句子短,又很有风趣……这个晚上我不知道看见多少次他的笑容。”
林语堂也说鲁迅爱笑,他在《林语堂自传》里说鲁迅身材矮小,胡子尖尖,两腮干瘪,永远穿中国衣裳,看来像个抽鸦片烟的,但是每逢他攻击敌人的言词锋利可喜之时,就会得意得哄然大笑。
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写鲁迅的笑最传神,她说:“鲁迅先生的笑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施蛰存就专门写过一篇《独笑》的文章,来礼赞“独笑”,他说只有在没有旁人的时候或地方,忽然独自笑起来,才算是真正的笑。在施蛰存看来,只有暗喜才是真正的喜悦,需要用笑来表示的喜悦大有问题,而且,独笑的另一个好处是,没有别人的揣测的目光,倒可笑得更为适意、酣畅。
天才作家张爱玲,也是喜欢独笑的作家,她说她读过一则笑话,那个笑话是,一人打电话过去,问部长在不在,请部长听电话,对方答:“我就是不讲。”那人再三恳求,对方还是说:“我就是不讲,”弄了半天,才知道对方就是部长,只是国语不标准。张爱玲说,当时看了这个笑话,笑得直不起腰来,直至十几年后,一提起这个笑话,就笑得眼泪流出。
编辑 李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