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佗城古镇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中国,有一个地方特别适合玩“穿越”。
  何谓穿越?“百度”有云: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一般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的事件。
  这样的“事件”,不久前在我们旅游岭南的一个小镇,不期然地“发生”了。
  这个小镇位于粤东北的河源市龙川县,它叫“佗城”。佗城亦称赵佗古城,它是以 2000多年前一个叫赵佗的人的名字命名的。
  在佗城,完全不像“穿越经典”的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那样费劲和费解,完全地“无原因无过程”,非常直接地、最自然不过地,一下子你就“超时空”地穿越了。
  下车伊始,你一定有些口渴,那就先去“越王井”吧。当地朋友说,自秦至今,该井之水一直都被饮用。
  “真的?”一声惊叹或许还有些怀疑,你已经步回秦朝了。
  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河北青年赵佗随主帅任嚣率50万大军征伐岭南。5年后,年仅23岁的赵佗受封为首任龙川县令。29岁时,任嚣病故,赵佗继任南海郡尉。33岁时,赵佗扩大势力范围,建立南越国。41岁时,赵佗受封汉高祖为南越王。54岁时,吕后当权,赵佗自称南越武王。58岁时,汉文帝即位,“赵佗归汉”,复称南越王。汉武帝建元四年,即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无疾而终,享年 101岁。赵佗为岭南的统一和发展操劳了82个春秋。因此,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尚不尽此,对于全中国和全世界的客家人来说,赵佗也可称为他们最辉煌的先驱。
  一部赵佗简史,就是一串熠熠闪光的客家珍珠……
  如今,赵王井里的“神水”还在熠熠闪光,“其泉源自嶅山,泉极清冽,味甘而香”。当地朋友说,这口“永不消逝的古井”不僅为赵佗所掘,亦时为其饮。原来,距这口古井十余米的地方,就是“赵佗故居”了。
  当然,这是个遗址。但我们亲近此处时,心灵中仍然是南风北雨不断,暮鼓晨钟听闻,一时间,当地朋友的介绍亦真亦幻: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赵佗故居”,不仅离越王井很近,离他在县衙的办公室也不远。宋代时,这里的故居被改为光孝寺,专祀越王。元朝末年,光孝寺遭兵焚。明朝洪武十六年,又在这里重修佛殿,建观音堂。民国年间,这里改置为龙川县第一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变成了糖烟酒专卖公司的仓库……
  亦真亦幻,难道这就是一种穿越的感觉?
  继而,我们便又去寻觅赵佗当年的办公室了。佗城曾长期为龙川治所,自秦代至建国初期,除南朝陈时的县治一度北迁外,历朝历代的龙川县治所都在佗城,这里亦曾一度为循州州治。于此可见,当年的赵佗办公室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所在!
  但岁月苍茫,“赵办”终究是渺然不见其踪了。其址现为佗城镇政府所在地。唯一“逆穿越”至今的,是雄踞于现镇政府大门两旁的一对石狮子。据传,这对石狮子是唐代遗物;据载,宋时曾有一对石狮子置放在循州治所门前;又据载,历朝历代的佗城县衙门前,都一左一右地置放有一对大石狮子。是耶,否耶,盖均与赵佗无涉矣。呜呼!
  但古镇佗城的赵佗故事还多。例如:
  南越王庙。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就在当年“赵办”原址的右侧,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该庙是现有纪念、奉祀南越王赵佗的唯一建筑。庙内的正殿中央,端坐着一尊朴实、厚重的赵佗铜像。该铜像于2005年11月26日“开光”时,观者如潮,万人空巷。“客家先驱”暨“南下干部第一人”的赵佗至今仍为佗城及岭南人民深爱,于此可见一斑。
  说到“客家先驱”,另有一则赵佗故事可为佐证。赵佗任职“佗城”6年后,曾上书秦二世胡亥,要求选派15000名中原女子到岭南,婚配给秦军,朝廷批允了这个动议。后来,除这些女子外,更多的秦军与当地及岭南各地的“越女”通婚,逐渐形成了庞大客家族群中的岭南一脉。如今,仅有4万多人的佗城镇,就有179个姓;其中一个小小的佗城村,就有140个姓。这种一村一镇之中大多不是同姓人的异常现象,以及小小佗城中至今仍保有48所祠堂,都只能用客家族群清晰的历史源流来考究。而这种考究若从赵佗始,分分明明,他自是岭南客家的伟大先驱者。
  赵佗之于佗城,真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但除了赵佗的“媒介”以外,佗城古镇尚有七八十处文物古迹可资“穿越”。例如 1956年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坑子里遗址,秦汉时期即被发现的“东坡温泉”,唐朝始建的龙川学宫和正相塔,宋朝挖的护城河、修的苏堤,明朝开辟的南门古渡,以及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考棚”,形成于清末民初的“百岁街”……
  如此众多又真切存在的“穿越媒介”活生生在眼前诱惑着你,在佗城,你想不玩一把“穿越”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当地朋友说:穿越谁先觉?到此你不知。唯有离去后,云开日迟迟。
  然也。佗城古镇,真是一个奇妙的所在!
其他文献
邂逅萧军,开始文学生涯  1911年端午节,萧红出生于中国东北的一座小城呼兰,当时她还不叫萧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张廼莹,是慈祥的爷爷给起的。据说张家祖籍是山东人,早年闯关东来到东北,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到了萧红的爷爷张维祯一代,家势已经衰落,不过尽管如此,家里还有四十多垧(在东北地区一垧等于15市亩)土地、三十多间房子和一座油坊,在呼兰一带仍属于殷实人家。  萧红的父亲
期刊
西汉时期,高级官吏因年龄或健康问题而自行恳请免除官职,退休回家的,仍可以享受一定的经济待遇。有的临时规定其享受某一官职级别的俸禄,有的由皇帝一次性赏赐巨额财物,没有统一的规定。  孝景帝末年,诸侯相石奋告老还乡,退休待遇是上大夫的官俸。西汉时,诸侯相是“秩中两千石”,每月的俸禄是一百八十斛;上大夫为“秩比千石”,每月八十斛。也就是说,石奋退休后的收入还不到在任时的一半。汉武帝时,郎中周仁因病退休,
期刊
自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全国到处掀起了反抗秦朝的起义。秦朝被推翻后,又经过了五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皇朝,于是,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一个新时代。之所以说进入一个新时代,是因为从春秋以来,随着周天子的大权旁落,国家就陷入了战乱纷争状态。《史记》把这段历史依次概括为:“周室衰微,诸侯专政”,“五霸更盛衰”,“陪臣秉政,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
期刊
中國的四大发明可谓人尽皆知,如果让你再选一种发明作为我国第五大发明,你会选什么?我想我会选一种制度上的发明——科举制。  推举是符合人的直观和习惯的,九品官人法之类则是顺势而为的产物。将这些轻车熟路的惯例和经验推翻,改以考试遴选政府官员,的确算得上一种大胆的创建。科举制让“布衣卿相”成为可能,用历史学家钱穆的话说,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此开始自觉地关注国家的命运。然而同时,科举加重了读书的功利色彩,让学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谱谍学研究学会李吉先生的说法,修姓来源有两支:  一支为满清入关后,原满族“休佳氏”改为汉姓“修”。  二支为出自古代少昊氏。关于少昊氏,《史记》上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
期刊
研究历史,一定要重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历史当事人亲手写的文字。这些文字不一定公正客观,但是,它具备感性的特质,至少让我们可以探究到当事人想诉说什么,想掩盖什么,从而从这诉说和掩盖中探究历史的原本面目。  例如,清朝的科举如何?怎样录取,尤其是改卷的标准是什么?当年就有一位名为何德刚的前清官员,他亲自参与过清朝科举考试的监考和改卷,可以说是历史的亲历者,民国的时候,他将这些见闻发表在报纸上,后结集成
期刊
我国新科技、新经济迅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建立和谐社会。我国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也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春秋初,我国铁耕出现,奴隶在井田外开出大量“私田”,引发春秋变革,“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新兴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出现了孔子等诸子百家。那里发生的教育与文化嬗变,交融激荡,孕育了博大久远的中华文明。即使时光流过千秋,中华悠久的
期刊
宋代湖湘诗坛,留下不朽之作的有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7)。他是山东人。南宋淳熙六年至八年(1179—1181),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转运副使,来到长沙,后任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抚使。他在长沙组建防御金兵的“飞虎军”,威镇一方。“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从湖北调任湖南两年间,他写下不少词作。先看这首《贺新郎》: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
期刊
清末对科举的批判主要以洋务派和维新派最为激烈,洋务派思想主要基于科举对西学的阻碍作用来谈废科举之事,没有脱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维新派则多从废八股来谈变科举。  作为维新健将的梁启超对科举的批判也是基于对两派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梁启超对科举的批判主要基于科举对人才与学校的禁锢两个方面:(1)科举桎梏人才,而人才的兴衰关系一国之兴衰。清季之时,八股时文在坊间如山如海,无数知识分子沉溺其中,不
期刊
《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逆,预先猜度。《易·说卦》曰“知来者逆”,故有逆知一词。逆诈,其实不知他人诈还是不诈,而预先猜测他人诈。亿,通臆,预料、揣度。先进篇孔子说子贡“亿则屡中”,做生意常猜中行情,大发其财。信,诚实,守信。亿不信,其实不知他人信还是不信,而预先估计他人不信。抑,表转折,犹然而。贤,杰出;《说文》曰:“贤,多才也。”此章语言简要,有省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