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逆诈”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逆,预先猜度。《易·说卦》曰“知来者逆”,故有逆知一词。逆诈,其实不知他人诈还是不诈,而预先猜测他人诈。亿,通臆,预料、揣度。先进篇孔子说子贡“亿则屡中”,做生意常猜中行情,大发其财。信,诚实,守信。亿不信,其实不知他人信还是不信,而预先估计他人不信。抑,表转折,犹然而。贤,杰出;《说文》曰:“贤,多才也。”此章语言简要,有省略,其意如下:“不凭空猜测他人欺诈,不预先肯定他人不诚实、不守信;然而若有欺诈和不诚实、不守信,又能够预先察觉,这才是杰出呀!”人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交往。如何看待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是一门大学问。孔子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给出了诸多答案,其中一条就是“不逆诈”“不亿不信”。他人有诈或不诈、信或不信两种可能,孔子教导弟子们不要预先肯定坏的一面。这是什么样的胸怀和境界?毫无疑问,这是仁者之心。“圣人者,以己度者也。”(《荀子·非相》)圣人以自己与天道相通的认识,看待、测度天下苍生,与人为善是必然选择。
  然而,世间毕竟不乏小人之鬼祟,诈而不信,孔子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又告诉弟子们要有“先觉”的能力和准备。对世间的不良和龌龊加以警惕、预防,要能见微知著,进行揭露和批判。如此,两方面都做到了,方可“是贤乎”。长期流传于民间的俗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大概可以说是此章的变相通俗版本。不过,这个改良版远非正宗,已经变味儿。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曰“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却未说“抑亦先觉”,故只学到孔子思想的一半。历代儒生读孔子书,多数如此,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严重缺乏孔子的辩证思想,直接的后果就是僵化、片面。“腐儒”的形象即由此产生。孔子思想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和缺陷,但后来的门徒们大都太不争气,才是更严重的问题。
  当今诚信极度缺失,“诈”“不信”铺天盖地,这是实情。但是,几乎人人疑神疑鬼,“洪洞县里无好人”,反应又委实过头!这里不探讨诚信缺失的缘由和重建诚信的步骤,只提一个具体问题。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在批评社会负面现象的同时,亦应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有“逆诈”“亿不信”之失。仅以都市人常见的乞丐而论,多数人就存有偏见,以为乞丐不是骗子,就是好逸恶劳之徒。一位心理专家说,我们可以选择帮助还是不帮助,但是没有必要对眼前这个具体的行乞者进行随意判断,要知道,除非我们真的进行了调查,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个行乞者是真的有困难还是没有困难。这才是比较理性的见解!
  事实上,社会中大量问题远比如何面对乞丐更加重要,需要分析和选择。许多人缺乏仁者之心,“逆诈”“亿不信”,总是预先判定他人之不良。也有一些人有爱心,有善心,“不逆诈”“不亿不信”,但又不能“抑亦先觉”,甚至一再受骗,人生智慧嚴重不足,最终还是不贤。
其他文献
不能饿死齐白石  解放后,齐白石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他每月到学校一次,画一张画给学生看,作示范表演。有学生指出要把他的工资停掉,时任学校军代表的艾青说:“这样的老画家,每月来一次画一张画,就是很大的贡献。日本人来,他没有饿死。国民党来,他没有饿死。共产党来,怎么能把他饿死?”  谁是皇上  1962年,溥仪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那里的学员就餐,每人先交四毛钱。一次,溥仪掏出一块钱,付过之后,转身就
期刊
邂逅萧军,开始文学生涯  1911年端午节,萧红出生于中国东北的一座小城呼兰,当时她还不叫萧红,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张廼莹,是慈祥的爷爷给起的。据说张家祖籍是山东人,早年闯关东来到东北,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财主。到了萧红的爷爷张维祯一代,家势已经衰落,不过尽管如此,家里还有四十多垧(在东北地区一垧等于15市亩)土地、三十多间房子和一座油坊,在呼兰一带仍属于殷实人家。  萧红的父亲
期刊
西汉时期,高级官吏因年龄或健康问题而自行恳请免除官职,退休回家的,仍可以享受一定的经济待遇。有的临时规定其享受某一官职级别的俸禄,有的由皇帝一次性赏赐巨额财物,没有统一的规定。  孝景帝末年,诸侯相石奋告老还乡,退休待遇是上大夫的官俸。西汉时,诸侯相是“秩中两千石”,每月的俸禄是一百八十斛;上大夫为“秩比千石”,每月八十斛。也就是说,石奋退休后的收入还不到在任时的一半。汉武帝时,郎中周仁因病退休,
期刊
自陈胜、吴广举起反秦大旗,全国到处掀起了反抗秦朝的起义。秦朝被推翻后,又经过了五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皇朝,于是,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一个新时代。之所以说进入一个新时代,是因为从春秋以来,随着周天子的大权旁落,国家就陷入了战乱纷争状态。《史记》把这段历史依次概括为:“周室衰微,诸侯专政”,“五霸更盛衰”,“陪臣秉政,强国相王,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
期刊
中國的四大发明可谓人尽皆知,如果让你再选一种发明作为我国第五大发明,你会选什么?我想我会选一种制度上的发明——科举制。  推举是符合人的直观和习惯的,九品官人法之类则是顺势而为的产物。将这些轻车熟路的惯例和经验推翻,改以考试遴选政府官员,的确算得上一种大胆的创建。科举制让“布衣卿相”成为可能,用历史学家钱穆的话说,中国的知识分子自此开始自觉地关注国家的命运。然而同时,科举加重了读书的功利色彩,让学
期刊
“您贵姓?”是中国很常见的问候语。姓氏在中国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历史上,姓氏大家族成员众多。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2万姓氏已经消失,仅余4100个常见姓。那么,这些姓氏又有着怎样的历史?  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谱谍学研究学会李吉先生的说法,修姓来源有两支:  一支为满清入关后,原满族“休佳氏”改为汉姓“修”。  二支为出自古代少昊氏。关于少昊氏,《史记》上记载“黄帝生玄嚣;玄嚣
期刊
研究历史,一定要重视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历史当事人亲手写的文字。这些文字不一定公正客观,但是,它具备感性的特质,至少让我们可以探究到当事人想诉说什么,想掩盖什么,从而从这诉说和掩盖中探究历史的原本面目。  例如,清朝的科举如何?怎样录取,尤其是改卷的标准是什么?当年就有一位名为何德刚的前清官员,他亲自参与过清朝科举考试的监考和改卷,可以说是历史的亲历者,民国的时候,他将这些见闻发表在报纸上,后结集成
期刊
我国新科技、新经济迅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建立和谐社会。我国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也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发展时期。回顾春秋初,我国铁耕出现,奴隶在井田外开出大量“私田”,引发春秋变革,“官学制度”在春秋战火中失去垄断,新兴地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开始聚徒讲学,出现了孔子等诸子百家。那里发生的教育与文化嬗变,交融激荡,孕育了博大久远的中华文明。即使时光流过千秋,中华悠久的
期刊
宋代湖湘诗坛,留下不朽之作的有杰出爱国词人辛弃疾(1140—1207)。他是山东人。南宋淳熙六年至八年(1179—1181),从荆湖北路转运副使任上调到荆湖南路继续当转运副使,来到长沙,后任潭州知府兼湖南安抚使。他在长沙组建防御金兵的“飞虎军”,威镇一方。“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从湖北调任湖南两年间,他写下不少词作。先看这首《贺新郎》:柳暗凌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
期刊
清末对科举的批判主要以洋务派和维新派最为激烈,洋务派思想主要基于科举对西学的阻碍作用来谈废科举之事,没有脱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维新派则多从废八股来谈变科举。  作为维新健将的梁启超对科举的批判也是基于对两派思想的批判与继承。梁启超对科举的批判主要基于科举对人才与学校的禁锢两个方面:(1)科举桎梏人才,而人才的兴衰关系一国之兴衰。清季之时,八股时文在坊间如山如海,无数知识分子沉溺其中,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