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作品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只停留在字义的层面,过于强调实词意义、虚词用法、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的落实,把情文并茂,有血有肉的各篇佳作,肢解为一个个字、词、句的枯燥语言零件,忽视了作品所体现的鲜明个性,忽视了作品的“典型性”,落入了“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机械教学目标的窠臼之中。
其实,我们拿到一篇作品,最急于想了解的是其内容,所以先“观其大略”而不去“字斟句酌”,对于一时不能够解决的词句先行跳过并以快速的泛读从文中摄取信息,然后根据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表述的思想感情及中心主旨。而做到这一切,不得不借助于作品的“典型性”。一篇作品有别于其他作品,总是有其“独特处”,这种独特都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场面、故事情节等反映的,当然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其“典型性”是不一样的。
一、典型性的人物
在叙事类作品中,有的作品将重点放在某一人物身上着力刻画,所有的环境、情节、铺设均是为其服务的,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所塑造的阿Q这个典型人物,他是个永远不会跟别人混淆的独一无二的活生生的“这个”,同时,这个独特的阿Q又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民的本质和命运、社会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从而揭示出那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把握住这一人物,作品的语言、细节描写就不难理解了,其主旨亦明。
二、典型性的场面
有的文学作品其“典型性”体现在场面描写上。例如,杜甫的《兵车行》,人物众多:一队队被迫从军的老百姓,前来送别亲人出征的爹娘、妻子以及路旁的过客等,但作者并没有描写人物的性格。却重点描绘的是一个生动、独特的场面:车轮滚动,战马嘶鸣,出征战士匆匆上阵,送行的人们痛哭流涕……而这样一个场面又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所潜伏的危机和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目了然。
三、典型性的故事情节
有的叙事长诗或戏剧类作品,用典型的故事情节来表情达意。如汉末古诗《孔雀东南飞》,写的是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但并没有充分描写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而是比较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虽然爱情深挚,却因母亲强迫而离异,以致两人终于自杀的曲折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须教师指导,便清楚地知道。这个婚姻悲剧批判了封建社会扭曲人性的“礼教”。
四、典型性的意境
有的抒情类作品中,利用鲜明独特的景物形象和生活情景来展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所写的是一个独特的生活情景:在十一月四日这个风雨大作的夜晚,衰老的诗人睡在一个荒凉的孤村里。此时,他虽然身世悲凉,但他并不为此哀愁,而还在思索如何以年老之躯到北方边疆去收复失地,为国尽力。就在这个夜晚,诗人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率领着骑兵,跨过冰河,驰骋在北方的战场上,英勇杀敌。这个情景是如此独特,如此生动,连风雨、铁马、冰河都历历在目。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感情,反映了爱国者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悟懂这一点,课文不解自开。
一座荒山秃岭,我们对之进行垦植,栽树种草,把它改造、变化成郁郁葱葱的青山绿岭,这个工作,这个过程,我们把它叫作“绿化”。同样道理,作家把普通的实际生活改造,变化成典型形象或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这一工作、这一过程,就称作“典型化”。了解这一点,我们阅读作品时,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并通过自己的领悟,再把“典型”还原,正如邓拓所言“读书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过程中“相会、相通、相共鸣”。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即如此,换句话说,就是解读作品时,不必一字一句死抠,要整体感受,观其要义。汉语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每个字都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含义,有些含义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才能将字词归于句子,句子归于段落,段落归于篇章,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词句,而不歪曲文义。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囿于成规,不着眼于“大处”,一味在词句本身的学习上纠缠,千篇一律地分段、总结,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鉴于此,我们不妨放开手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每看到一篇作品,先观其大意,重点了解作品独特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然后教师加以肯定,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很好利用“典型性”来破解阅读教学这一“症结”。或许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找到作品整体解读的金钥匙。
(陕西省神木职教中心)
其实,我们拿到一篇作品,最急于想了解的是其内容,所以先“观其大略”而不去“字斟句酌”,对于一时不能够解决的词句先行跳过并以快速的泛读从文中摄取信息,然后根据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表述的思想感情及中心主旨。而做到这一切,不得不借助于作品的“典型性”。一篇作品有别于其他作品,总是有其“独特处”,这种独特都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场面、故事情节等反映的,当然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其“典型性”是不一样的。
一、典型性的人物
在叙事类作品中,有的作品将重点放在某一人物身上着力刻画,所有的环境、情节、铺设均是为其服务的,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所塑造的阿Q这个典型人物,他是个永远不会跟别人混淆的独一无二的活生生的“这个”,同时,这个独特的阿Q又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民的本质和命运、社会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从而揭示出那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把握住这一人物,作品的语言、细节描写就不难理解了,其主旨亦明。
二、典型性的场面
有的文学作品其“典型性”体现在场面描写上。例如,杜甫的《兵车行》,人物众多:一队队被迫从军的老百姓,前来送别亲人出征的爹娘、妻子以及路旁的过客等,但作者并没有描写人物的性格。却重点描绘的是一个生动、独特的场面:车轮滚动,战马嘶鸣,出征战士匆匆上阵,送行的人们痛哭流涕……而这样一个场面又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所潜伏的危机和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目了然。
三、典型性的故事情节
有的叙事长诗或戏剧类作品,用典型的故事情节来表情达意。如汉末古诗《孔雀东南飞》,写的是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但并没有充分描写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而是比较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虽然爱情深挚,却因母亲强迫而离异,以致两人终于自杀的曲折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无须教师指导,便清楚地知道。这个婚姻悲剧批判了封建社会扭曲人性的“礼教”。
四、典型性的意境
有的抒情类作品中,利用鲜明独特的景物形象和生活情景来展开。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首诗所写的是一个独特的生活情景:在十一月四日这个风雨大作的夜晚,衰老的诗人睡在一个荒凉的孤村里。此时,他虽然身世悲凉,但他并不为此哀愁,而还在思索如何以年老之躯到北方边疆去收复失地,为国尽力。就在这个夜晚,诗人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率领着骑兵,跨过冰河,驰骋在北方的战场上,英勇杀敌。这个情景是如此独特,如此生动,连风雨、铁马、冰河都历历在目。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感情,反映了爱国者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悟懂这一点,课文不解自开。
一座荒山秃岭,我们对之进行垦植,栽树种草,把它改造、变化成郁郁葱葱的青山绿岭,这个工作,这个过程,我们把它叫作“绿化”。同样道理,作家把普通的实际生活改造,变化成典型形象或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这一工作、这一过程,就称作“典型化”。了解这一点,我们阅读作品时,就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并通过自己的领悟,再把“典型”还原,正如邓拓所言“读书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过程中“相会、相通、相共鸣”。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也即如此,换句话说,就是解读作品时,不必一字一句死抠,要整体感受,观其要义。汉语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每个字都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含义,有些含义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把握了文章主旨,才能将字词归于句子,句子归于段落,段落归于篇章,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词句,而不歪曲文义。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囿于成规,不着眼于“大处”,一味在词句本身的学习上纠缠,千篇一律地分段、总结,就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鉴于此,我们不妨放开手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每看到一篇作品,先观其大意,重点了解作品独特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然后教师加以肯定,以此激发学生的热情,很好利用“典型性”来破解阅读教学这一“症结”。或许将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找到作品整体解读的金钥匙。
(陕西省神木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