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面风光无限好,只是缺少旅游车”这是地理教学中常有的困惑。如何促进、指导好学生自学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对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进行了探索、尝试,发现教学效果不错,它解决了无旅游车之难,为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都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
一、《同步》设计分析
《同步》设计为三个板块,“自主性探究”、“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学习”,他们有机结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空间。“自主性探究”又细分为“目标要求”、“学海导航”和“自主探究”三部分;“巩固性学习”又分为“智能检测”和“活动与实践”两部分;“拓展性学习”包括“地理大观园”等。问题的呈现形式多样,既带有普遍性,又突出典型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研究学习、创造学习开辟了“肥田沃土”。一位科学家说过,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有指路“明灯”,何愁达到成功的彼岸呢?
二、充分发挥五大优势,提高教学效益
1.发挥目标“导向”优势,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目标教学中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它决定着地理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设计的目标重视了情感与价值目标,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融合在地理的学习内容中。例如:第三册《中国的地形——主要山脉》的目标设计:①知识目标——知道主要山脉的分布②技能目标——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找主要山脉的分布。可见,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功不可没。
《同步学习与探究》确定的教学目标给我们的实际教学带来许多益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目标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知道自己应完成哪些任务,掌握到什么程度,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达到教与学心理上的默契,活动中的协调,实现教学目标。否则,会被动地被老师“牵着走”,如同没有罗盘的轮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之中,一堂课结束,脑中空空,一无所获。
2.发挥学法“指导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又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则重启发,促发展,通过点拔,向最近发展区诱导。《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中“学海导航”设计的学法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从而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使用,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第一,通过“读图”培养“空间”观念。地图可以说是地理的灵魂,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例如,第三册《中国的地形——主要山脉》中的学法设计:充分利用“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来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形成空间概念,提高读图能力。再如,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中的设计:读图分析法,利用长江水系图,我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分析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利用填充图巩固等等。
第二,通过综合学习寻求知识间的联系。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地理第三册《气候特征》中的设计:综合分析法: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形等,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这就需要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第三,通过归纳各项知识,寻求其“规律性”。例如,第四册《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中紧紧围绕“干旱”这一突出的地理特征展开,分析干旱这一特征与其它地理要素、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组成知识链,编织知识网:
3.发挥“体验”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体验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获得初步体验,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这种快乐的感悟和体验激励下,逐步形成稳固的喜爱质疑、敢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学习价值取向和稳定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
清朝的王筠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自有乐趣,亦相从矣。”另据巴甫洛夫研究表明,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所以教师应更多地注重探究过程,不必索求探究的结果。应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分析、联想、类比等探究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中,通过细嚼慢咽,得到或喜或惊或疑的情感体验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产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深化探究活动。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探究题目的作用,教师应力求做到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减少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也就是说,即便学生探究不成,教师也要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体验得到升华,让他们自己寻找机会改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韧性,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4.发挥“实践性”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就不出时代的伟人。”对我们而言,演去航行,应给他们一张漂泊四方的帆;学生去远飞,应给他们一把远飞的伞;学生去遨游,应给他们一片辽远的天空……要想让孩子在百舸争流中取胜,我们就应放心地让他们只身于实践,练就综合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它是以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能力。
《同步学习与探究》强调学生将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生相结合,例如:第四册《基础工业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中“活动与实践”的设计:①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哪些工业产品?请——写出来,你能说出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工业原料吗?②请你到商店的家电柜台观察记录一下:微波炉、电饭煲、电熨斗、抽油烟机、电热水器、台灯、电视机、洗衣机、电吹风等家电的产地以哪些地区为最多?想一想,为什么?③调查当地的工业企业,了解这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所需原料和主要产品)。这类题目显然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受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谈出个人的感受和经验,然后启发他们去动手操作,搜集材料,合作交流,达到知识的深化理解。
教材中活动的设计遵循理论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应充分让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集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实践于一体。
5.发挥“开放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追求最好、完美,对于创新来说带来的更多的是压抑、扼杀、灾难。孩子们的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甚至是偏颇的,错误的,但只要是他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就是一种创新,谁能说在这种创新的背后,将来不能孕育更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奇思妙想?今天是偏颇的、错误的,明天也许就会产生正确的、英明的、全新的创见。在这里我们播撒下的是充满希望、充满幻想的创新的种子,保护的是自由奔放、充满灵动个性的创新的精神的幼芽。这不比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般的重复他们的标准答案更有前途,更有希望吗?《同步学习与探究》通过“开放性作业”和“地理大观园”,为孩子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开放性作业”设计的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包含创新成分的作业题。这就要求教学的“训练”应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教师应主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拓展想象;在训练中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地理大观园”中拓展性的内容五彩缤纷,有时事、有热点、有资料,并且利用问题来激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方案,树立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未来的思想观点。例如,第四册《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中国的商业》中的资料设计:“中国的入世和入世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入世后,对我国农业的粮食生产有什么影响吗?根据问题,学生可以进行调查,搜集资料,交流讨论,教师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封闭的学习环境,加强交流,拓宽学习渠道,开阔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形成对知识的独特的新的认识,这将为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指导,给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薄公英的遗产》:“阳光下放飞你的孩子,让他们乘着轻风,追逐五彩的梦……欣赏你送给孩子的小伞,让他们能够乘风旅行,延续你的生命,你的梦!”相信孩子,在教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在惊涛骇浪中,他们会茁壮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相信《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会助我们一臂之力,使地理的教学有一个全新的改观!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
一、《同步》设计分析
《同步》设计为三个板块,“自主性探究”、“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学习”,他们有机结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空间。“自主性探究”又细分为“目标要求”、“学海导航”和“自主探究”三部分;“巩固性学习”又分为“智能检测”和“活动与实践”两部分;“拓展性学习”包括“地理大观园”等。问题的呈现形式多样,既带有普遍性,又突出典型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研究学习、创造学习开辟了“肥田沃土”。一位科学家说过,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有指路“明灯”,何愁达到成功的彼岸呢?
二、充分发挥五大优势,提高教学效益
1.发挥目标“导向”优势,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目标教学中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它决定着地理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设计的目标重视了情感与价值目标,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融合在地理的学习内容中。例如:第三册《中国的地形——主要山脉》的目标设计:①知识目标——知道主要山脉的分布②技能目标——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找主要山脉的分布。可见,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功不可没。
《同步学习与探究》确定的教学目标给我们的实际教学带来许多益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目标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知道自己应完成哪些任务,掌握到什么程度,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达到教与学心理上的默契,活动中的协调,实现教学目标。否则,会被动地被老师“牵着走”,如同没有罗盘的轮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之中,一堂课结束,脑中空空,一无所获。
2.发挥学法“指导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又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则重启发,促发展,通过点拔,向最近发展区诱导。《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中“学海导航”设计的学法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从而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使用,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第一,通过“读图”培养“空间”观念。地图可以说是地理的灵魂,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例如,第三册《中国的地形——主要山脉》中的学法设计:充分利用“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来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形成空间概念,提高读图能力。再如,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中的设计:读图分析法,利用长江水系图,我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分析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利用填充图巩固等等。
第二,通过综合学习寻求知识间的联系。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地理第三册《气候特征》中的设计:综合分析法: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形等,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这就需要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第三,通过归纳各项知识,寻求其“规律性”。例如,第四册《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中紧紧围绕“干旱”这一突出的地理特征展开,分析干旱这一特征与其它地理要素、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组成知识链,编织知识网:
3.发挥“体验”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体验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获得初步体验,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这种快乐的感悟和体验激励下,逐步形成稳固的喜爱质疑、敢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学习价值取向和稳定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
清朝的王筠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自有乐趣,亦相从矣。”另据巴甫洛夫研究表明,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所以教师应更多地注重探究过程,不必索求探究的结果。应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分析、联想、类比等探究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中,通过细嚼慢咽,得到或喜或惊或疑的情感体验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产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深化探究活动。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探究题目的作用,教师应力求做到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减少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也就是说,即便学生探究不成,教师也要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体验得到升华,让他们自己寻找机会改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韧性,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4.发挥“实践性”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就不出时代的伟人。”对我们而言,演去航行,应给他们一张漂泊四方的帆;学生去远飞,应给他们一把远飞的伞;学生去遨游,应给他们一片辽远的天空……要想让孩子在百舸争流中取胜,我们就应放心地让他们只身于实践,练就综合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它是以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能力。
《同步学习与探究》强调学生将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生相结合,例如:第四册《基础工业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中“活动与实践”的设计:①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哪些工业产品?请——写出来,你能说出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工业原料吗?②请你到商店的家电柜台观察记录一下:微波炉、电饭煲、电熨斗、抽油烟机、电热水器、台灯、电视机、洗衣机、电吹风等家电的产地以哪些地区为最多?想一想,为什么?③调查当地的工业企业,了解这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所需原料和主要产品)。这类题目显然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受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谈出个人的感受和经验,然后启发他们去动手操作,搜集材料,合作交流,达到知识的深化理解。
教材中活动的设计遵循理论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应充分让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集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实践于一体。
5.发挥“开放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追求最好、完美,对于创新来说带来的更多的是压抑、扼杀、灾难。孩子们的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甚至是偏颇的,错误的,但只要是他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就是一种创新,谁能说在这种创新的背后,将来不能孕育更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奇思妙想?今天是偏颇的、错误的,明天也许就会产生正确的、英明的、全新的创见。在这里我们播撒下的是充满希望、充满幻想的创新的种子,保护的是自由奔放、充满灵动个性的创新的精神的幼芽。这不比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般的重复他们的标准答案更有前途,更有希望吗?《同步学习与探究》通过“开放性作业”和“地理大观园”,为孩子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开放性作业”设计的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包含创新成分的作业题。这就要求教学的“训练”应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教师应主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拓展想象;在训练中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地理大观园”中拓展性的内容五彩缤纷,有时事、有热点、有资料,并且利用问题来激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方案,树立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未来的思想观点。例如,第四册《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中国的商业》中的资料设计:“中国的入世和入世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入世后,对我国农业的粮食生产有什么影响吗?根据问题,学生可以进行调查,搜集资料,交流讨论,教师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封闭的学习环境,加强交流,拓宽学习渠道,开阔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形成对知识的独特的新的认识,这将为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指导,给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薄公英的遗产》:“阳光下放飞你的孩子,让他们乘着轻风,追逐五彩的梦……欣赏你送给孩子的小伞,让他们能够乘风旅行,延续你的生命,你的梦!”相信孩子,在教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在惊涛骇浪中,他们会茁壮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相信《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会助我们一臂之力,使地理的教学有一个全新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