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的认识和体会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面风光无限好,只是缺少旅游车”这是地理教学中常有的困惑。如何促进、指导好学生自学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对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进行了探索、尝试,发现教学效果不错,它解决了无旅游车之难,为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都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
  
  一、《同步》设计分析
  
  《同步》设计为三个板块,“自主性探究”、“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学习”,他们有机结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空间。“自主性探究”又细分为“目标要求”、“学海导航”和“自主探究”三部分;“巩固性学习”又分为“智能检测”和“活动与实践”两部分;“拓展性学习”包括“地理大观园”等。问题的呈现形式多样,既带有普遍性,又突出典型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研究学习、创造学习开辟了“肥田沃土”。一位科学家说过,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有指路“明灯”,何愁达到成功的彼岸呢?
  
  二、充分发挥五大优势,提高教学效益
  
  1.发挥目标“导向”优势,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目标教学中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它决定着地理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设计的目标重视了情感与价值目标,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融合在地理的学习内容中。例如:第三册《中国的地形——主要山脉》的目标设计:①知识目标——知道主要山脉的分布②技能目标——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找主要山脉的分布。可见,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功不可没。
  《同步学习与探究》确定的教学目标给我们的实际教学带来许多益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目标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知道自己应完成哪些任务,掌握到什么程度,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相互理解,达到教与学心理上的默契,活动中的协调,实现教学目标。否则,会被动地被老师“牵着走”,如同没有罗盘的轮船行驶在茫茫大海之中,一堂课结束,脑中空空,一无所获。
  2.发挥学法“指导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故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又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则重启发,促发展,通过点拔,向最近发展区诱导。《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中“学海导航”设计的学法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查,从而提高学习能力。通过使用,教学中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第一,通过“读图”培养“空间”观念。地图可以说是地理的灵魂,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例如,第三册《中国的地形——主要山脉》中的学法设计:充分利用“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来识记我国主要的山脉,形成空间概念,提高读图能力。再如,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长江》中的设计:读图分析法,利用长江水系图,我国地形图和政区图,分析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利用填充图巩固等等。
  第二,通过综合学习寻求知识间的联系。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地理第三册《气候特征》中的设计:综合分析法: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多种多样的地形等,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这就需要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第三,通过归纳各项知识,寻求其“规律性”。例如,第四册《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中紧紧围绕“干旱”这一突出的地理特征展开,分析干旱这一特征与其它地理要素、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组成知识链,编织知识网:
  


  3.发挥“体验”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体验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获得初步体验,加深对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这种快乐的感悟和体验激励下,逐步形成稳固的喜爱质疑、敢于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学习价值取向和稳定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
  清朝的王筠说:“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自有乐趣,亦相从矣。”另据巴甫洛夫研究表明,兴趣能增进并引起大脑皮质的积极态度,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大脑皮层就会产生兴奋,优势中心,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所以教师应更多地注重探究过程,不必索求探究的结果。应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分析、联想、类比等探究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中,通过细嚼慢咽,得到或喜或惊或疑的情感体验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产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深化探究活动。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探究题目的作用,教师应力求做到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减少直接的指导和帮助。也就是说,即便学生探究不成,教师也要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体验得到升华,让他们自己寻找机会改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韧性,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4.发挥“实践性”优势,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就不出时代的伟人。”对我们而言,演去航行,应给他们一张漂泊四方的帆;学生去远飞,应给他们一把远飞的伞;学生去遨游,应给他们一片辽远的天空……要想让孩子在百舸争流中取胜,我们就应放心地让他们只身于实践,练就综合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它是以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能力。
  《同步学习与探究》强调学生将直接经验学习与间接经验学生相结合,例如:第四册《基础工业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中“活动与实践”的设计:①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哪些工业产品?请——写出来,你能说出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哪些工业原料吗?②请你到商店的家电柜台观察记录一下:微波炉、电饭煲、电熨斗、抽油烟机、电热水器、台灯、电视机、洗衣机、电吹风等家电的产地以哪些地区为最多?想一想,为什么?③调查当地的工业企业,了解这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所需原料和主要产品)。这类题目显然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受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谈出个人的感受和经验,然后启发他们去动手操作,搜集材料,合作交流,达到知识的深化理解。
  教材中活动的设计遵循理论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应充分让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集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实践于一体。
  5.发挥“开放性”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追求最好、完美,对于创新来说带来的更多的是压抑、扼杀、灾难。孩子们的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甚至是偏颇的,错误的,但只要是他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就是一种创新,谁能说在这种创新的背后,将来不能孕育更有价值的发明创造,奇思妙想?今天是偏颇的、错误的,明天也许就会产生正确的、英明的、全新的创见。在这里我们播撒下的是充满希望、充满幻想的创新的种子,保护的是自由奔放、充满灵动个性的创新的精神的幼芽。这不比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般的重复他们的标准答案更有前途,更有希望吗?《同步学习与探究》通过“开放性作业”和“地理大观园”,为孩子创造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开放性作业”设计的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的训练,又包含创新成分的作业题。这就要求教学的“训练”应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教师应主学生在训练中巩固知识;在训练中拓展想象;在训练中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地理大观园”中拓展性的内容五彩缤纷,有时事、有热点、有资料,并且利用问题来激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方案,树立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关注未来的思想观点。例如,第四册《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中国的商业》中的资料设计:“中国的入世和入世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入世后,对我国农业的粮食生产有什么影响吗?根据问题,学生可以进行调查,搜集资料,交流讨论,教师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出封闭的学习环境,加强交流,拓宽学习渠道,开阔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形成对知识的独特的新的认识,这将为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指导,给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薄公英的遗产》:“阳光下放飞你的孩子,让他们乘着轻风,追逐五彩的梦……欣赏你送给孩子的小伞,让他们能够乘风旅行,延续你的生命,你的梦!”相信孩子,在教师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地遨游,在惊涛骇浪中,他们会茁壮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相信《地理同步学习与探究》会助我们一臂之力,使地理的教学有一个全新的改观!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前教育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小学体育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为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索和实践课堂创新教学
期刊
摘要:本文就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非智力因素的刺激下,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知识掌握,智力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高等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深入阐述了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  关键词:教育教学;创新;培养    一、更新观念营造环境    传统的教学观片面强调教
期刊
表扬幼儿是对幼儿行为做出肯定评价,以巩固和发扬幼儿优良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多表扬肯定没错”很多专家、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但我认为适当的表扬能使幼儿产生成功感,激发幼儿的信心,唤起幼儿学习欲,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发展,而不适当的表扬对幼儿不但起不到好作用,反而还会使幼儿滋长不良的品格。为了使表扬真正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在对幼儿进行表扬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策略:  一、表扬要及时。对于幼儿的良好
期刊
加强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建立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和财政经济工作的基础环节。改革开放以来,会计工作逐步受到重视,会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单位放松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不同程度
期刊
我国倡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至今已经近三十年了。已经有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了大中专教育,他们是有文化朝气蓬勃的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者。他们其中有的已经做了新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本身是独生女子,而又担负起了教育自己的独生子女的责任。这些已经为人父母的人,我认为除了要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克服自身存在着的一些独生子女存在的那些缺点。  由于独生子女生活的家庭,相对于多子女家庭来说
期刊
摘要:菏泽市是山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实力薄弱、财政收入少,人均GDP低、集体积累较少,借贷能力不强,吸引外资难度较大,发展经济存在较大的困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理所当然地成为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主要出路。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特点;思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民营经济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民营
期刊
摘要:斯腾伯格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将智力从情境、经验及成分三方面加以分析,综合考虑了内外部环境对个体智力发展的影响。独立学院是我国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招生规模日趋增长,学生培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三元智力理论可以为我们的学生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也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他的观点“智力是可以发展的”,告诉我们要对每位学生具有信心,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发展的智力潜力,我们要让每个学生发挥出他们的智力
期刊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  中学语文教育的创造能力培养,主要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并且要强化实践性,切切实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必须转变那种妨碍
期刊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最小的陆洲和最大的岛屿,国土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人口1920多万,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繁荣,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教育水平也位于世界前列。2005年1月24日至2月25日,我随教育界专业人士考察团一行16人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交流活动,亲感实受了澳大利亚一流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澳大利亚,我们与教育部官员进行了座谈,
期刊
摘要:在本文中作者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把英语翻译为汉语经常出的问题,探讨了把英语中的难句和长句翻译为既通顺又忠实于原文意义的汉语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难句;翻译;技巧    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碰到一些英语句子,这些句子本身很长,结构又复杂,翻译成汉语时有很大难度,在英语四、六级考试题中,把英语翻译成汉语的句子大多如此,许多大学生在翻译时都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