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般的情怀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考上了大学。在国营农场当场长的父亲跟场党委书记打了招呼,说要回一趟乡下,便一早带着我从场部乘坐基建队到湛江拉货的解放牌大货车去湛江,再去湛江汽车总站坐上往廉江的客运班车,经两个小时左右的颠簸来到了廉江县城。
   在县教育局当局长、来过我们家的我父亲的堂弟荣叔,和县教育局一位年轻人一人推着一辆自行车在廉江汽车站接我和我父亲,带我们到廉江的“建大”饭店,花五块钱要了一碟猪头肉、一碟青菜和一个清汤,请我和父亲吃饭。午饭期间,父亲问了一下家乡的情况,与荣叔商量我“拜公”的一些一定要做的程序。从荣叔的口中我才知道,按粤西临海地区的风俗,族里谁家孩子升学、结婚、生子,当事人都要回乡下举行“拜公”仪式。所谓“拜公”,就是带上烧好的“金猪”(整只烧猪)或煮熟的整只鸡和纸宝、蜡烛到村里的土地庙拜祭土地神,拜完土地神后再带着上述一应物品去本姓氏的祠堂拜祭列祖列宗,告诉他们:“这个男丁是他们的后人,这位后人已经有本事了,保佑他一家一生平安。”
   谈完“拜公”仪式的事,午饭也已结束,荣叔便陪我们到廉江汽车站买车票,一起上了去安铺的班车。又是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了古镇安铺,安铺的表叔阿海叫了两位小伙子一起骑自行车带我们到九受埇渡口,渡口的小木船摇摇晃晃地把我和我父亲、荣叔一起送到了犁头沙渡口,上了犁头沙渡口就是我的家乡犁头沙村了。
   到堂兄良哥家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良哥的母亲二奶说她一早就去圩上帮我们买了阉鸡、纸宝香烛等“拜公”用的一应物件,叫父亲带着我先到我家老屋“落脚”——这是“拜公”仪式里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管你生在哪里、走到哪里,只要你回犁头沙村“拜公”,你必须先回到父辈住过的老屋“落脚”,进自家的门,才是这家的人,才能以族人的身份去拜公。父亲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外工作,爷爷上世纪50年代中期已然逝世,奶奶一直隨父亲生活,家乡的这间曾经是共产党地下交通站的泥砖瓦面老屋因三十多年没人维护,已经墙体剥落、木门破损、窗棂朽腐,没办法再住人。在老屋正堂摆好一应祭品叩拜列祖列宗之后,父亲神情有点愧疚,缓缓呼出一口气,便转身唤我跟他出门,走家串户去拜见村里的伯公叔公和叔叔伯伯。见过族上的长辈,父亲带着我回到良哥家里,这时的海边渔村各家各户炊烟袅袅升起,已是吃晚饭的时间了。
   第二天一早,提着二奶杀好煮熟的整只阉鸡、饭团、米酒、水果、纸宝和香烛,我跟着二奶到村里的土地庙去拜公。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二奶,二奶穿一身灰衣灰裤,身高原来应该超过一米六,背微驼,五十上下年纪,皮肤黄里偏黑,脚板比一般女人大,双手粗糙。二奶在土地庙里的土地爷爷神像前铺好一张小草席,将带来的鸡、饭团和水果放在土地爷爷的供台上,斟上三杯酒,再点上香和蜡烛,然后二奶叫我和她一起跪在草席上,二奶便很庄重严肃地喃喃自语起来。我奇怪地侧头看向二奶,只见二奶双眼微闭、双手合十、双唇不停地蠕动着,一种似普通话又不像普通话的语言从二奶微启双唇的一张一合中快速淌出,我隐隐约约听出“广东省高州府罗州新安境……生男”,还有我父亲的名字和我的名字,都是祈福的话。一会儿,二奶口里的念叨停了下来,睁开眼睛对土地神鞠了三个躬,便起身叫我把带来的纸宝拿到土地庙门前的灶炉烧了,将斟好的三杯酒拿去慢慢洒在这些烧过了的纸钱灰上,叫作“蘸钱”。一应仪式完成后,二奶便叫我收拾起鸡和饭团、水果、米酒和备好的另一份纸宝、香烛,跟着她去“公屋”(张氏祠堂)叩拜祖宗。叩拜祖宗仪式与拜土地神的过程差不多,整个“拜公”程序便完成了,接下来是请村中有威望的张姓长辈吃饭。一个家庭有孩子考上大学,那是非常荣耀的事,族人都觉得很有面子。长辈们来了三十多人,摆了三个围桌,父亲频频向客人敬米酒,请长辈们以后对我这个第一次回乡的族中晚辈多多关照,长辈们也说了一通祝福的好话,喝酒喝到傍晚六点多钟。
   忙了一天,父亲和我都觉得好累。二奶带着我和父亲走上海滩,向泊靠在岸边的一艘小轮机船走去,那是堂兄良哥赶海的一艘木船,也是我们父子今天晚上住宿的地方。路上,我一边观看着犁头沙的村容村貌,一边不停地向二奶问这问那,对我的家乡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家乡犁头沙,是一个抗日革命老区的小渔村。几百年前,我的太祖奶奶带着她的六个儿子在这里捕鱼捉蟹、垦荒种田,休养生息,后来不断地接济逃荒来的难民,让他们在这里安营扎寨,慢慢地聚集了十八个姓氏家族在此居住,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现有两千多人在村里居住和生活。全村面朝大海,老家那间奶奶亲手建起的泥砖瓦面老屋,一开门就看到一片海滩,涨潮时海水逼近堤岸,退潮时成千上万的小螃蟹在滩涂上爬行,沙螺在滩涂的泥沙下不断往上吐泡泡,走近了会听到“吱吱”的声响。
   二奶带着我们上船后便离开回家了。船舱里,良哥在跟父亲说着村中的轶事,父亲三十年没回来了,他们叔侄要说的话太多。作为一直在外面生活的“城市读书仔”,我对乡下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特别是我十分渴望去探究一番奶奶一直在我耳边唠叨着的大海,因而在父亲和良哥谈兴正浓的时候,我爬出船舱走上舢板。看着晚霞笼罩下的大海,遥望天海一线染着橘黄的远景,听着海水冲刷沙滩的“哗哗”声,呼吸着海边清新的空气,只觉得心旷神怡。我终于感悟到了奶奶为什么总要在我耳边整天不停地唠叨、不停地描绘大海的美丽壮阔,那是在海边生活了一辈子的奶奶对大海所寄托的一种情怀呵!
   我知道,奶奶早年当地下党的交通站长,在白色恐怖中始终保持初心。新中国成立后,奶奶不计名利,回乡做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后来跟着我父亲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带大,一辈子帮人助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大海一样的胸怀,正是这位海边长大的普通农村妇女的写照啊!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郑潇洁
其他文献
一夜秋雨绵绵,一场秋风浩荡,渐入秋。临窗而望,我忽生一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落寞来。   我昨夜梦着奶奶了。奶奶,满头的白发,颤巍巍地拄着拐杖站立在村囗,瑟瑟秋风之中,她一路深情凝望着,盼望着她的孙儿回家。清晨醒来,昨夜梦境,我依稀记得:白发,秋风,守望,回家。这些个词就这么真实而顽强地在不经意间蹦出了我的胸膛。白发入秋。我吓了一跳,忽忽我也早生华发了,亦正在一步步地走进我的人生之秋。少时读诗:
期刊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我,儿时生活在北方农村,那时物资比较匮乏。在所有的“好吃的”中间,糖,毋庸置疑被排在第一位。于是,我们盼望着,村子里谁家娶新媳妇,就可以去讨喜糖来吃了。   按照我们那儿的习俗,结婚喜宴都是中午摆的。通常,在一群一起玩耍的孩子中间,如果恰好有新郎家的近亲,他是可以穿上新衣服跟着大人去做客吃喜酒的。其余人则眼巴巴等着,等下午喜宴散了,客人都离开,一群孩子就欢呼着跑进新郎家
期刊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同样的梦境中寻找着前世的家园——我是那凝结了泪珠的琥珀,透过胶质的通透的化石将破碎的梦境拼凑,依稀辨认着我远古的童年——在成琥珀之前,我是只稀有的蝴蝶,我曾经招展地飞舞在原始森林——那个草木肥壮的峡谷,是所有鱼鸟快乐生活的地方,现在,它的名字叫作武夷山。   我明明是只蝴蝶,怎么会一直沉浸在水底?我经受了岁月的波澜一轮一轮的冲刷,直到那个长发圆脸、大眼如电的女子在戏水时,把我从
期刊
我至今还珍藏着一双曾经穿过的农作鞋。   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生活贫困,交通闭塞,文化落后。附近寨子里僅有一所学校,因没钱交学杂费,我已经七岁了还上不了学,每天上午只有光着脚板,跟在一群牛的屁股后面,一边放牛,一边砍柴。下午赶着牛、挑着柴回家,又把柴挑到很远的砖窑厂去卖,凑钱上学读书。冬天走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脚踏在雪窝冰块上,那可真是地狱里剥皮一般苦痛。跟在牛后头,牛屙了屎,立将冻僵的双
期刊
我的“伙计”是一个工作包,牛皮面料,长二十多厘米,厚度不足十五厘米,像个长方体的黑面包。它的一端有根手提的带子。当年,大家也叫它“手包”或“文件包”。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我出席单位工代会获得的纪念品。   平日里,不论去单位还是下乡镇,出发前,我会招呼道:上班了,“伙计”!包里放一些文件材料,还能勉强放一个水杯。骑车时,挂在车把上;步行或乘车时提着,多数时候放在腋下夹着。 说真的,90年代
期刊
推开门,雨早收歇了,风吹着树叶上的雨水沙沙地摇落下来。受了阴雨的核桃从树上“啪”“啪”地掉在地面上,弹起来又闷闷地落下去。四处罩着一笼一笼水烟,连屋子里也弥漫着极重的雾气,朦朦胧胧的看不清。   母亲操心地里的菜绞了藤,又担忧玉米受了风,一早准备去地里把站子插了。站子是上好的木竹,藏着隐隐的碧青,韧性强,正是筋骨强健分担出力的壮年期。木竹长长的,母亲挎在肩上,像是挂着一节车厢在跑动。我大声地说:
期刊
十月才过了没几天,父亲打来电话:小四,记得十五回家哦,早一点来。   父亲总是盼望着这一天。当空气中隐隐有着桂花香的时候,当院角的紫薇染上一抹红紫的时候,父亲总会拄着手杖站在门口,眯着眼,歪着头望着高远的天空,喃喃自语:柚子黄了,快割稻了吧。我们憋住笑,都知道父亲在想什么。说来也是奇怪,父亲一天到晚在家,活动场地就卧室、饭厅、卫生间,但是他却像候鸟一样知道时序的变化,水暖了该耙田了;黑羽的鸟儿绕
期刊
1982年,父亲退休了,那年52岁。   我的祖籍位于现在的兴义镇福建乡坦铺杨朝溪。奶奶原是莲花乡中磴沟人,在父亲不到一岁时便离开了人世,奶奶长的什么模样,父亲不知道。从此后,爷爷带着幼小的父亲艰难度日,在父亲5岁那年,爷爷无奈之下,投靠了奶奶的娘家人——中磴沟碗厂。8岁那年,爷爷也走了,无依无靠的父亲是跟着舅公、舅婆长大的。   父母育有三女一男,我排行第二,上有一姐姐,下有一弟一妹,那时条
期刊
多静啊!山坳里的正午时分,静到山涧流水声直往人们心里去。   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夏天,我居住在位于赣西分宜县北乡的老家。眼前,摆放了一台朱红的脚踏风琴,我一边急切地打量,一边小心地掀开盖板,抚摸高低错落、黑白相间的琴键,然而,我不敢按动它,山村太静,人们都在午休,下午更加繁重的体力活儿需要他们眯下眼、喘口气。   这台风琴,是我和我的启蒙恩师刚刚从邻村星溪小学抬回来的。来不及喝碗凉开
期刊
我嫂子是个瘦弱的普通农家妇女。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那时中国外遭列强欺压,内有军阀混战。湖南被南北军阀拉锯式争夺,更是民不聊生。1925年 ,岳阳县花苗农民陈成明挑脚到通城,看到一个无人买的3岁女孩儿,觉得很可怜,他付了4块银元,将孩子领回收养。从此,她叫陈四元,与陈家儿子陈日辉以兄妹相称。   花苗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一条清澈的小溪,流经月田,注入新墙河。附近的皇帽山一带,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