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角色 注重对话 弹性预设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ia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构建高效课堂成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负的责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可以说没有互动也就没有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在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的频率很高,小组合作讨论也很热烈,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我们课堂上的很多互动,只是形式上的互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因此,提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以角色定位为前提,为互动作准备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看活动组织的多少,也不是简单地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而是看学生有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服务者。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互动中的对话是平等的,是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比如在“保护身边古老的文明”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评价“云鸿塔的历史与现状”这一环节。云鸿塔是矗立在我们学校东面的一座古塔,学生抬眼就能看见。这样的设计就是考虑到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内心体验、都能有话说,从而为有效的师生互动打下基础。此外,为了使学生提出的观点有突破、有创新,笔者还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查找资料去探索、求知,发展创新思维。整节课下来,教学自然流畅,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顺利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以对话为重点,实现互动的有效性
  除了正确的角色定位,有效的互动还要注重课堂中师生的交流和对话。对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的课程改革从“生本理念”出发,提出了“一品、二学、三练”的教学模式。其中的“一品”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要求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独到、新颖,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教学“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收集矗立在学校旁边的云鸿塔的历史,然后带领他们去考察它的现状,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塔身到处都是游人的乱涂乱画,塔身一、二层的铃铛也不见了,一些装饰灯不见了,电线也被拉断了。回来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1)看了现今的云鸿塔你有何感受?保护文物有什么意义?(2)怎样保护文物古迹?(3)如果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文物发生了矛盾,应该怎样解决?最后,学生经过分组讨论,完成了调查报告,提出了保护云鸿塔的建议。在这堂课中,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是高的。
  此外,高质量的问题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如果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就会茫然不解,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会冲淡教学的重难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其结果只能是教师疲劳、学生无聊。
  (二)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了多方面的优势。然而,我们又不无隐忧地发现,在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背后,一些“不良症状”也开始显山露水了。有位教育家说过,百分之七十的知识是学生独立学习就可以获得的,通过小组讨论才能获得的知识只有百分之二十。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和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单独学习就可以获得,就没必要开展小组讨论。笔者曾听过一节教学内容为“百家争鸣”的公开课,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出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要求“请你列举‘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包括“学派、代表人物、时代、主要主张或著作”等。学生在分组填写表格时,看似讨论得十分热烈,积极性很高,知识的达成度也高,但这张表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所以这样的小组合作过于形式化,是无效的,因为它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学生的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是“伪讨论”。
  学生进入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热烈地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各组的交流中了。但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在这组问问“讨论得怎么样了”、那组问问“完成了吗”,看上去对学生的讨论很关注,其实是游离于学生的讨论之外。这样单纯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追求课堂形式上的热闹,使互动流于形式。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这些不良症状,教师需要“对症下药”,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应有功效。首先,学生合作前要有独立思考。教师在提出讨论问题或主题后,应先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经过自己的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讨论才能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
  三、以弹性预设为基础,留足互动的空间
  教学预设与传统的备课是有区别的。教师在预设时,只要预设教学环节的安排、活动的组织等大致轮廓,而不是对课堂教学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给各种不确定因素留下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只有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也只有这种互动才是朴素的、真实的、生动的,因而也才是有效的互动。反之,就往往是无效的。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科学技术的力量”时,首先播放了“天宫一号”发射的有关视频,同时补充了近年来我国在太空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样的情境创设很有气势,也很新颖,学生也看得热血沸腾。然后教师设问:“看了视频,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显然,这一回答偏离了教师的预设,教师的设想是“体现了科技的伟大力量”,并以此导入新课。对此,教师只能自己点破:“我们可以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对衣、食、住、行所产生的影响。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十分热烈,但教师只是草草地让一个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然后说:“接下来我们着重看看‘阿波罗’登月计划对美国的影响。”教学的流程看起来环环相扣,但在精彩热闹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过程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发展下去。教师在思想、语言、行为上都表现出一种 “强加于人”的倾向,主体之间缺乏真正的双向交流、沟通和对话。也就是说,教师没有为最有利于课堂互动的因素——意外事件——留出足够的空间。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随机应变,顺应学情,借机互动,以促进有效的生成,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命力。
其他文献
“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的一个理解过程,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理解内容不仅包括对教师已按照既定教学方案所设定的相关知识,更大量的往往是存在于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对话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由此,当我们教师面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信息和问题时,就不能机械地按原计划确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是要凭自身素质,根据学生学
期刊
选修教材开发,都要设置相应的实证案例来支撑教材论证,展开教材逻辑论述。因此,当开发的教材三维目标确定后,首要问题便是寻找和设置教材的实证案例,如果说教材的正文论述是灵魂,那么实证案例便是灵魂的归宿和载体。因此,能否设置有效的实证案例关系到教材编写的成败,也成为了教材开发的重点。而网络资源实为浓缩的世界,具有即时性和碎片化的特征,其一方面能够反映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国际关系中的典型事例、
期刊
依托QQ群进行主题研讨使网络教研逐步走向规范,新的思考方式将带来教师主动参与、异地合作的变化,“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凡者不平凡”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在2010年5月建立了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以下简称“百强群”),主持策划群主题研讨已有两年时间,现呈现一些心得体会。  一、依托QQ群进行主题研讨的优势分析  主题研讨是指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讨论和发表见解与主张的教研方式。学校教研由于受时
期刊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其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自下而上,基于课堂但高于课堂,出于问题但源自实践。作为学校自身资源中最优质、最具发展力的人力资源,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而青年教师则是这支队伍中的生力军,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迫切,学科素养、教学风格尚未形成,因而可塑性很强,他们具有较强的反思、合作意识,创新、科研能力
期刊
当前,很多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这门课抱“无所谓”甚至“厌恶”的态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课堂教学呆板单调”“死记硬背的内容太多”等有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自主学习引入课堂,从而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要开展自主学习,学生必须具有提问质疑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培养学生能问、善问、乐问的精神与能力,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人。 
期刊
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兴趣不浓,内容浅薄,方法单一,时间不足,速度较慢,能力偏弱,深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信息呈现方式太过繁杂:电视和网络,极大地影响学生阅读途径的选择;图书出版和市场的混乱,劣质读物充斥,扰乱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与人文阅读的矛盾,学校和家庭教育因应试选拔因素,追逐功利的分数,对潜性但长远的阅读素养远远不够重视。家长、教师对阅读产生认识偏差,觉得阅读费时
期刊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主阵地,而教师应是其中的主导者。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师的常规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依旧采用老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的教师矫枉过正导致自身或文本被淡化甚至缺席于课堂,有的教师调适不当致使课堂呆板而拘谨。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能否适度调适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占据思维的主体地位及思维空间的大小,进而决定着学生能否真正在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在总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
期刊
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在宁波市的区域推进中,提倡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开发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课程的情趣,向特长形成的志趣方向发展。所以兴趣、情趣和志趣是课程开发的三个着眼点。我校在“漫秀”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中对此作了有效尝试。  漫秀即漫画和展示,秀是英语show的音译。“漫秀”选修课程是面向对漫画和展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的课程。我校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为兴趣特长类选修课
期刊
1.名师名校长的内涵解读  什么样的教师可以称得上是名师,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名校长,名师名校长的概念如何界定等,这些相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尚没有明确的定论。有的学者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符合这样几项标准:①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②优异的教学能力(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教育机智、与学生交往的能力、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科研能力、运用各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③良好的性格特质;④对教育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