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攻击性行为一直是幼儿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攻击性行为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只有明确知道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才能更有针对性的矫正不良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将从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方面的影响来探讨。
一、幼儿攻击性概述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指身体上的进攻(打、踢、咬等)、言语上的攻击(大声叫嚷、叫喊名字、贬低他人),也可以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还没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时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它的出现表明幼儿的人际交往出现了不协调。儿童的攻击性(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内容。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
1.攻击性行为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类上,可以分为:自卫型攻击、非自卫型攻击和强迫性攻击。自卫型攻击:子针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而反映出来的自我防卫方式。非自卫型攻击:指孩子为了达到支配、干扰其他同伴而表现出来的打架、咆哮等行为。强迫性攻击:孩子没法控制情绪的攻击性行为。
2.攻击性行为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和手段性攻击。目的性攻击:源于愤怒的情绪,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并以此乐。手段性攻击: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动机,但伤害是为了达到其它目的,而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中,很多属于手段性的攻击,即试图达到某一目的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它往往表现为争抢玩具,或者在游戏中争抢角色等等。具体表现为模仿性攻击和习惯性攻击。模仿性攻击是幼儿学习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幼儿往往会按照电视或电脑中的武打动作进行效仿,对他人进行攻击。而习惯性攻击是有的幼儿多次出现攻击性行为后没有得到有效的矫治,因而养成了某种习惯,攻击行为频频发生。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
(一)社会环境
幼儿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影响幼儿攻击性发生的因素主要有电视、游戏和书刊等。这些因素对幼儿行为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
1.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儿童接触的传媒主要是电视,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儿童提供了攻击样板,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并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攻击性行为,放松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把攻击性行为合理化、经常化,降低了对暴力的敏感性。经常观看有暴力行为的电视节目的儿童,易更多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游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今的孩子很小就学会了使用电脑,很多电脑游戏的主题都是战争、搏斗、暴力厮杀,这些暴力内容作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榜样,激活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想,增加了儿童的敌对性和焦虑感,鼓励了攻击性行为,助长了儿童的攻击倾向,从而增加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及发生频率。
3.书刊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书刊的诱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报刊和杂志,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或助长其攻击性行为。
(二)家庭环境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幼儿的发展影响也不同。
1.家长过分溺爱幼儿。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家庭教育。调查表明,在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很多孩子主要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他们更加宠爱孙儿,导致了孙辈的自私、任性、懒惰、骄横等不良行为。
2.家长过分要求和放任幼儿。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因此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幼儿。例如,回家就让孩子看书、学习,假日参加各种兴趣班,很少让幼儿与外界接触、交流,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加之他们严厉呵斥的表情,幼儿根本没有分辨的机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其心理受到限制,并产生逆反心理。到了幼儿园,他们却因太过自由便以攻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社会交流。有的家长过分放任幼儿,这类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加任何限制和要求,任其自由发展。对孩子缺少关心和重视,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会表现很松散、不服管教、不遵守常规、随意的攻击别人,与老师顶撞等。
(三)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习性学家劳伦茨指出攻击性是环境中的诱因所激发的本能。
1.活动资源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幼儿园都将班级限制人数,有些幼儿园的班级人数过多,但游戏活动资源空间有限,同样的玩具不能人手一份,幼儿之间很容易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大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狭窄的活动空间会使幼儿感觉压抑,彼此间的碰撞机会多,发生争斗的几率也会变大。
2.同伴之间的影响。幼儿生活在集体环境之中,同伴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比如班上有一个攻击性很强的幼儿,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很霸道,和他玩在一起的小朋友就会认为他很厉害,便跟着他一起欺负其他小朋友,认为自己的行为很男子汉。使那些本来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开始模仿那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3.教师教学态度与方法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园作为一个集体活动场所,师幼间、间伴问的互动是非常频繁的。若教师对幼儿在教学生活上教育不当,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在平常的教学中,若教师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情况下,草率安排教育,游戏活动,就会激发幼儿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没有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没讲清游戏规则等,幼儿就会发生争抢行为。教师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时,会采用一些“看谁先回到座位上”、“看谁做得最好”等语言,不经意间强化了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则认为这是一种学习与竞争的方式。比如幼儿为了成为最快回到位子上的小朋友,便在奔跑过程中故意推倒其他小朋友。 另外,教师对幼儿的消极评价,也会间接助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些教师在对攻击性强的幼儿几经教育不见成果的情况下,就会失去信心,往往认为“这孩子就这样,没法改变了”,对其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甚至还为这样的孩子贴上“攻击性强”的标签,在老师的影响下其他幼儿也会认为“他是个爱打人的孩子”。当其他幼儿带着“偏见”与这样的幼儿交往时,往往就会引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社会环境策略
从媒体源头消除负面影响。大众传媒在带给儿童美和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儿童接触到了许多不利于儿童心理成长的因素。因此,社会应抵制大众媒体为幼儿带来的这种不加限制的暴力节目,应多为幼儿的身心健康着想,播放一些正面的、有积极意义的电视、电影和动画节目,用积极向上的节目为幼儿展示亲社会的行为品质。
(二)家庭环境策略
家长应运用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创设一个奖惩分明的家庭环境。
1.家长明确对孩子的教养责任。有些家长将孩子交给祖辈,在潜意识中忽视对孩子的教养义务,这是不对的。即使家长再忙也应该多花时间陪孩子,关心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两代人的教养态度保持一致。父母祖辈之间对孩子教养意见和态度的不一致,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孩子哭闹发脾气时,祖辈出于溺爱,而经常迁就保护孩子。这样即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正确也没用。因此,父辈祖辈应经常沟通教养方式,努力做到和谐一致。
3.培养幼儿的爱心和采取轻微惩罚相结合。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与爱心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家长可以通过有关文学作品的讲述或与孩子一起进行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绘画、音乐、亲子游戏等等方式来让孩子切身感受生命的珍贵,萌发同情心与爱心。另外,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可以采取轻微惩罚。对较容易与别人冲突的孩子,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如将他关在房间里思过、反省,直到其平静下来为止。家长应注意实施惩罚的时间不宜过长,不在他人面前惩罚幼儿,避免伤害幼儿自尊心。
(三)幼儿园环境策略
1.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减少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教师应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保证幼儿各器官、组织有节奏的活动,防止幼儿神经过度疲劳或过于抑制。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给幼儿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各活动区域应稍有间隔,防止幼儿应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玩具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幼儿彼此争抢玩具的矛盾冲突。另外,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心理环境。如果教师对待幼儿严厉苛刻,幼儿则必定对教师心存畏惧,被动服从。在这种气氛中,幼儿往往会对教师的不满情绪通过攻击同伴发泄出来。
2.创造发泄情感的空间。幼儿在得不到充足的体育锻炼时,攻击性行为就会经常发生。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分组活动时,多提供机会让此类幼儿当组长,这样既有约束力,又使其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里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的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
3.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根据心理理论,移情就是体验到和对方相致的情绪反应,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儿童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教师可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听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学方法,强化有攻击行为儿童对被攻击者所承受痛苦的体验,从而提高移情能力,减少和防范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另外,群体的建立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幼儿生活在有良好情感气氛的群体中,不仅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而且可以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心情舒畅,有安全感,从而消除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往往会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攻击性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懂得尊重儿童个性的发展特点,采取正面引导和教育,切忌用粗暴的方式惩罚儿童,要善于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以人为善的品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
(郭美娜,鄞州石碶街道艺韵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一、幼儿攻击性概述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指身体上的进攻(打、踢、咬等)、言语上的攻击(大声叫嚷、叫喊名字、贬低他人),也可以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还没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时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它的出现表明幼儿的人际交往出现了不协调。儿童的攻击性(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内容。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
1.攻击性行为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分类上,可以分为:自卫型攻击、非自卫型攻击和强迫性攻击。自卫型攻击:子针对同伴的攻击性行为而反映出来的自我防卫方式。非自卫型攻击:指孩子为了达到支配、干扰其他同伴而表现出来的打架、咆哮等行为。强迫性攻击:孩子没法控制情绪的攻击性行为。
2.攻击性行为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和手段性攻击。目的性攻击:源于愤怒的情绪,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并以此乐。手段性攻击: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动机,但伤害是为了达到其它目的,而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中,很多属于手段性的攻击,即试图达到某一目的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它往往表现为争抢玩具,或者在游戏中争抢角色等等。具体表现为模仿性攻击和习惯性攻击。模仿性攻击是幼儿学习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形式,幼儿往往会按照电视或电脑中的武打动作进行效仿,对他人进行攻击。而习惯性攻击是有的幼儿多次出现攻击性行为后没有得到有效的矫治,因而养成了某种习惯,攻击行为频频发生。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
(一)社会环境
幼儿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影响幼儿攻击性发生的因素主要有电视、游戏和书刊等。这些因素对幼儿行为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
1.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儿童接触的传媒主要是电视,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儿童提供了攻击样板,其影响主要表现在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并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攻击性行为,放松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把攻击性行为合理化、经常化,降低了对暴力的敏感性。经常观看有暴力行为的电视节目的儿童,易更多地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2.游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今的孩子很小就学会了使用电脑,很多电脑游戏的主题都是战争、搏斗、暴力厮杀,这些暴力内容作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榜样,激活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联想,增加了儿童的敌对性和焦虑感,鼓励了攻击性行为,助长了儿童的攻击倾向,从而增加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及发生频率。
3.书刊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书刊的诱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报刊和杂志,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或助长其攻击性行为。
(二)家庭环境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幼儿的发展影响也不同。
1.家长过分溺爱幼儿。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式的家庭教育。调查表明,在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很多孩子主要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他们更加宠爱孙儿,导致了孙辈的自私、任性、懒惰、骄横等不良行为。
2.家长过分要求和放任幼儿。如今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气极高。因此在许多方面过分限制和束缚幼儿。例如,回家就让孩子看书、学习,假日参加各种兴趣班,很少让幼儿与外界接触、交流,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加之他们严厉呵斥的表情,幼儿根本没有分辨的机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幼儿,其心理受到限制,并产生逆反心理。到了幼儿园,他们却因太过自由便以攻击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社会交流。有的家长过分放任幼儿,这类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不加任何限制和要求,任其自由发展。对孩子缺少关心和重视,这样的孩子到了幼儿园会表现很松散、不服管教、不遵守常规、随意的攻击别人,与老师顶撞等。
(三)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习性学家劳伦茨指出攻击性是环境中的诱因所激发的本能。
1.活动资源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幼儿园都将班级限制人数,有些幼儿园的班级人数过多,但游戏活动资源空间有限,同样的玩具不能人手一份,幼儿之间很容易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幼儿园活动场地的大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狭窄的活动空间会使幼儿感觉压抑,彼此间的碰撞机会多,发生争斗的几率也会变大。
2.同伴之间的影响。幼儿生活在集体环境之中,同伴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比如班上有一个攻击性很强的幼儿,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很霸道,和他玩在一起的小朋友就会认为他很厉害,便跟着他一起欺负其他小朋友,认为自己的行为很男子汉。使那些本来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开始模仿那些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3.教师教学态度与方法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接受教育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幼儿园作为一个集体活动场所,师幼间、间伴问的互动是非常频繁的。若教师对幼儿在教学生活上教育不当,会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在平常的教学中,若教师在没有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情况下,草率安排教育,游戏活动,就会激发幼儿更多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没有准备充分的活动材料、没讲清游戏规则等,幼儿就会发生争抢行为。教师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时,会采用一些“看谁先回到座位上”、“看谁做得最好”等语言,不经意间强化了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则认为这是一种学习与竞争的方式。比如幼儿为了成为最快回到位子上的小朋友,便在奔跑过程中故意推倒其他小朋友。 另外,教师对幼儿的消极评价,也会间接助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些教师在对攻击性强的幼儿几经教育不见成果的情况下,就会失去信心,往往认为“这孩子就这样,没法改变了”,对其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态度,甚至还为这样的孩子贴上“攻击性强”的标签,在老师的影响下其他幼儿也会认为“他是个爱打人的孩子”。当其他幼儿带着“偏见”与这样的幼儿交往时,往往就会引发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一)社会环境策略
从媒体源头消除负面影响。大众传媒在带给儿童美和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儿童接触到了许多不利于儿童心理成长的因素。因此,社会应抵制大众媒体为幼儿带来的这种不加限制的暴力节目,应多为幼儿的身心健康着想,播放一些正面的、有积极意义的电视、电影和动画节目,用积极向上的节目为幼儿展示亲社会的行为品质。
(二)家庭环境策略
家长应运用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孩子创设一个奖惩分明的家庭环境。
1.家长明确对孩子的教养责任。有些家长将孩子交给祖辈,在潜意识中忽视对孩子的教养义务,这是不对的。即使家长再忙也应该多花时间陪孩子,关心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两代人的教养态度保持一致。父母祖辈之间对孩子教养意见和态度的不一致,会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孩子哭闹发脾气时,祖辈出于溺爱,而经常迁就保护孩子。这样即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正确也没用。因此,父辈祖辈应经常沟通教养方式,努力做到和谐一致。
3.培养幼儿的爱心和采取轻微惩罚相结合。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与爱心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家长可以通过有关文学作品的讲述或与孩子一起进行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绘画、音乐、亲子游戏等等方式来让孩子切身感受生命的珍贵,萌发同情心与爱心。另外,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可以采取轻微惩罚。对较容易与别人冲突的孩子,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在一段时间里不理他,如将他关在房间里思过、反省,直到其平静下来为止。家长应注意实施惩罚的时间不宜过长,不在他人面前惩罚幼儿,避免伤害幼儿自尊心。
(三)幼儿园环境策略
1.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减少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刺激。教师应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保证幼儿各器官、组织有节奏的活动,防止幼儿神经过度疲劳或过于抑制。教师在设置环境时,应给幼儿创设一个尽量避免冲突的空间。各活动区域应稍有间隔,防止幼儿应空间过分拥挤,引起无意的碰撞造成冲突和摩擦。玩具数量要充足,以减少幼儿彼此争抢玩具的矛盾冲突。另外,教师还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心理环境。如果教师对待幼儿严厉苛刻,幼儿则必定对教师心存畏惧,被动服从。在这种气氛中,幼儿往往会对教师的不满情绪通过攻击同伴发泄出来。
2.创造发泄情感的空间。幼儿在得不到充足的体育锻炼时,攻击性行为就会经常发生。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分组活动时,多提供机会让此类幼儿当组长,这样既有约束力,又使其发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允许幼儿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心里宣泄,来取代攻击行为。如有的幼儿在玩黏土游戏时,拼命的挤压、摔打;有的幼儿在模仿战斗场面时相互间“打打杀杀”。这些行为都有利于幼儿把平常的不良情绪通过这种“破坏性”游戏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
3.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建立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根据心理理论,移情就是体验到和对方相致的情绪反应,这是从根本上消除儿童攻击性的一种好办法。教师可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听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等情境教学方法,强化有攻击行为儿童对被攻击者所承受痛苦的体验,从而提高移情能力,减少和防范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另外,群体的建立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幼儿生活在有良好情感气氛的群体中,不仅可以增强群体的凝聚力,而且可以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心情舒畅,有安全感,从而消除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往往会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素影响,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攻击性行为,教师和家长要懂得尊重儿童个性的发展特点,采取正面引导和教育,切忌用粗暴的方式惩罚儿童,要善于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以人为善的品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成长。
(郭美娜,鄞州石碶街道艺韵幼儿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