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与绘画是极其亲近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图文并茂,诗情画意,历来是中国画的审美追求,是中国画的灵魂。在中学美术教学中,中国画的鉴赏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中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中学生的审美修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中国画的诗意画意,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呢?本文拟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此作浅要分析。
一、画意中解读诗情
这是宋代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看到这幅作品,学生马上会下意识地背出千古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然后理解分析作品就比较容易了。画面倒是极为简单:一叶孤舟,一个钓者,几道水纹,其余全是空白,只觉得烟波浩渺,满目清旷静寂。画家匠心独到之处在于,空白既代表水——一片汪洋,也代表天。正是这种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空旷渺漠的境界,加强了寒意萧条的气氛,显出了“寒江独钓”中“寒”的境界。茫茫天地中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个垂钓的老人家,就使这老翁显得格外孤独,进一步突出了“寒江独钓”中“独”的境界。然而,这“寒”,并非是大自然的严寒,因为水并未结冰,人也不瑟缩,而是人物内心的清冷致寒;这“独”,自然指孤单,但那钓者反而悠哉自得,远离世俗喧闹,自找此清静去处垂钓消遣。他的灵魂大概已由静入虚,与“天”合一,与宇宙共呼吸了——这正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难怪要强调“计白当黑”的重要了。
二、诗情中品味画意
在教学中,我先请学生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诗的意境想象和描绘画面。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们知道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市。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一幅美丽的画面也就勾勒出来了,再回头看作品,仿佛就感到是在和画家进行心灵交流了。
三、诗情画意的息息相通
画家在画作上题以诗文,图文并茂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使画的意境更加深邃,主题更加突出,布局构图更加完善。诗情画意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风景。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机结合的,不能把诗文视为多余。明代著名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笔墨酣畅,风格疏放。画中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瓮,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幅作品在对画面中的诗文进行解读前,曾经有学生问我,这个葡萄怎么画得不真实,后来通过诗文的分析学生们都能够理解,这画反映了画家怀才不遇的悲愤心境和洁身自好的品行情操,表达了画家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好的题画诗可以使画的意境更加深邃,主题更加突出,甚至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大家张大千作画几乎每画必题,所题非诗即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相得益彰。正因张大干文学修养很深,其作品能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雅俗共赏,为中、外不同档次的人士所钟爱。张大干曾说过:“如果希望成为一个中国画家,诗书画务必样样精到才行。”
四、诗情画意的水乳交融
诗歌表达诗情,画面体现意境,诗意画境达到交相辉映的境界一直是诗人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诗境的创造是心灵与追求对象的高度契合,追求对象尽可以从心灵中流出超越现实之景物本来的面貌,诗境也往往是心灵化的意境。诗中的物和情的内在特征性愈强愈有表现力,所组成的意境所蕴涵的内容也就远远超过此物此情本身。
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是中国文人对君子品格的最高评价,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在绘画中对画境的创造,唐人张澡也有精到的概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家的主观之情与所画对象相契相融,统一于画笔的笔墨之中。画家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两相交融契合,情被景化,景被情化,“物境与心境合,便可由实境而人化境,空灵奇变,无所挂碍,意参造化,左右逢源。”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真境与神境的统一,而情景的交融“迹化”便构成画境的审美基础。有了四君子图也就留下了这样优美的诗句: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陈毅《幽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郑板桥为什么独独喜欢画竹子和兰花,从而又能更好地解读四君子图,感受这份情致了。
总之,一切美的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山水成了诗人画家抒写情思的媒介。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人画家的心灵活跃,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灵动。因此说:“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文化美,表达出意境美(诗情画意)、形式美(诗文书画印一体)。
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西画近建筑(理性的),中国画近文学(感性的)。”即:西方的绘画近似建筑一般的理性——写实性强;而中国画是近乎文学作品一般的个性强烈,艺术化的客观事物——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感的宣泄)。因而,在其表现方式上产生了主观的、情感的方法。应当承认,诗和画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各受独特艺术规律的支配。但是,它们之间又互相渗透互相沟通,体现了许多共同的美学法则。诗与画,可谓是孪生姐妹。在我国文艺史上,就流传着不少“诗画合璧”的文坛佳话。不少画家,为诗人的佳作配画;不少诗人,为画家的优秀之作题诗。诗画互通、互补互济的艺术关系,是诗画家的重要艺术发现和创作经验之谈。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题画诗、诗意画使诗与画形式上的融合;诗与画精神上的融合与艺术上的丰富与圜成。这样,“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的语言艺术与“画传诗内情,贵有诗中意”的造型艺术彼此配合默契。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诗画融合赏析,是新课程的探索,更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艺术融合的佳境,从而提升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
(陈远新,雷宫中学美术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一、画意中解读诗情
这是宋代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看到这幅作品,学生马上会下意识地背出千古绝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然后理解分析作品就比较容易了。画面倒是极为简单:一叶孤舟,一个钓者,几道水纹,其余全是空白,只觉得烟波浩渺,满目清旷静寂。画家匠心独到之处在于,空白既代表水——一片汪洋,也代表天。正是这种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空旷渺漠的境界,加强了寒意萧条的气氛,显出了“寒江独钓”中“寒”的境界。茫茫天地中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个垂钓的老人家,就使这老翁显得格外孤独,进一步突出了“寒江独钓”中“独”的境界。然而,这“寒”,并非是大自然的严寒,因为水并未结冰,人也不瑟缩,而是人物内心的清冷致寒;这“独”,自然指孤单,但那钓者反而悠哉自得,远离世俗喧闹,自找此清静去处垂钓消遣。他的灵魂大概已由静入虚,与“天”合一,与宇宙共呼吸了——这正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难怪要强调“计白当黑”的重要了。
二、诗情中品味画意
在教学中,我先请学生欣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诗的意境想象和描绘画面。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学生们知道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市。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一幅美丽的画面也就勾勒出来了,再回头看作品,仿佛就感到是在和画家进行心灵交流了。
三、诗情画意的息息相通
画家在画作上题以诗文,图文并茂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使画的意境更加深邃,主题更加突出,布局构图更加完善。诗情画意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因为诗、画都是写人绘景;诗画并举,相映生辉,形成中国画一道亮丽风景。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有机结合的,不能把诗文视为多余。明代著名画家徐渭的《墨葡萄图》笔墨酣畅,风格疏放。画中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瓮,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幅作品在对画面中的诗文进行解读前,曾经有学生问我,这个葡萄怎么画得不真实,后来通过诗文的分析学生们都能够理解,这画反映了画家怀才不遇的悲愤心境和洁身自好的品行情操,表达了画家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好的题画诗可以使画的意境更加深邃,主题更加突出,甚至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大家张大千作画几乎每画必题,所题非诗即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相得益彰。正因张大干文学修养很深,其作品能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雅俗共赏,为中、外不同档次的人士所钟爱。张大干曾说过:“如果希望成为一个中国画家,诗书画务必样样精到才行。”
四、诗情画意的水乳交融
诗歌表达诗情,画面体现意境,诗意画境达到交相辉映的境界一直是诗人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诗境的创造是心灵与追求对象的高度契合,追求对象尽可以从心灵中流出超越现实之景物本来的面貌,诗境也往往是心灵化的意境。诗中的物和情的内在特征性愈强愈有表现力,所组成的意境所蕴涵的内容也就远远超过此物此情本身。
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是中国文人对君子品格的最高评价,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在绘画中对画境的创造,唐人张澡也有精到的概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家的主观之情与所画对象相契相融,统一于画笔的笔墨之中。画家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两相交融契合,情被景化,景被情化,“物境与心境合,便可由实境而人化境,空灵奇变,无所挂碍,意参造化,左右逢源。”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真境与神境的统一,而情景的交融“迹化”便构成画境的审美基础。有了四君子图也就留下了这样优美的诗句: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陈毅《幽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郑板桥为什么独独喜欢画竹子和兰花,从而又能更好地解读四君子图,感受这份情致了。
总之,一切美的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山水成了诗人画家抒写情思的媒介。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诗人画家的心灵活跃,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灵动。因此说:“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文化美,表达出意境美(诗情画意)、形式美(诗文书画印一体)。
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指出:“西画近建筑(理性的),中国画近文学(感性的)。”即:西方的绘画近似建筑一般的理性——写实性强;而中国画是近乎文学作品一般的个性强烈,艺术化的客观事物——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是情感的宣泄)。因而,在其表现方式上产生了主观的、情感的方法。应当承认,诗和画分属不同的艺术领域,各受独特艺术规律的支配。但是,它们之间又互相渗透互相沟通,体现了许多共同的美学法则。诗与画,可谓是孪生姐妹。在我国文艺史上,就流传着不少“诗画合璧”的文坛佳话。不少画家,为诗人的佳作配画;不少诗人,为画家的优秀之作题诗。诗画互通、互补互济的艺术关系,是诗画家的重要艺术发现和创作经验之谈。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题画诗、诗意画使诗与画形式上的融合;诗与画精神上的融合与艺术上的丰富与圜成。这样,“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的语言艺术与“画传诗内情,贵有诗中意”的造型艺术彼此配合默契。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诗画融合赏析,是新课程的探索,更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艺术融合的佳境,从而提升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
(陈远新,雷宫中学美术教师,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