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是感知和运用理性,以理服人;作为一门艺术,则主要运用情感,以情感人。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在进行认知性的学习,也在进行情感性的交流。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愿学、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情感现状;数学课堂教学;情感作用;情感方法
  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受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认识影响较深。教学主要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双基,教师一般仅仅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这就形成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数学新课标是注重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必须获得良好的数学。而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教师情感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愿学、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目标,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
  1.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数学是具有丰富联系的,再强调内部联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与外界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恰当地把数学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向学生介绍数学的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可以用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国情国策、市场营销、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现代时尚等方面的问题为背景,内容涉及到理化生、政史地等各个学科。
  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因数学知识点多,逻辑性强,抽象程度高等学科特点,大部分学生存有畏难心理,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是不可能坚持不懈的学习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有意识选择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训练,比如在做即考察思维能力又考察计算机能力的综合题时,我学生说:“在距你20米远处有一纸老虎,远远看去挺怕,你有两种选择,一是原地不动,二是慢慢靠近,观其动静一步步走进,伸手一摸,原来是纸老虎!有些问题就是如此,你认真思考问题条件、结论,步步转化就能找到办法,试试吧!”经过鼓励,大部分学生能独立完成,并通过展览成果等方式给予激励,以磨练他们的意志。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实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目的,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心理学认为,中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情感十分脆弱,正处在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他们心灵的窗户是不会向一个漠不关心他们的人敞开的。因此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简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4.加强数学教师的情感修养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人人都成为不同层次的成功者。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心境,营造一种谅解的气氛,增强情感的宽容能力,循循善诱,一视同仁,师生相互尊重、信任、情理交融。教师要教育学生团结、互助、合作,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对学生应多鼓励,坚持启发,激励和示范的原则,以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让学生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自主的学习,创造性的。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法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非理性、非逻辑的特点,其教育方式也是没有模式化的,应以渗透为主。所以,根据教育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结合数学教学的本身需要,我觉得情感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
  1.通过数学教师自身渗透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数学,把听你的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
  2.“爱”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金钥匙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名言说得多么透彻: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说明情感和爱在教育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真诚的关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的愉快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3.通过教学内容联系生活渗透情感教育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学生的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客体,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不仅仅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4.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方式渗透情感教育
  新课程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评价方式有许多,比如:课堂观察、口述法、书面测试、调查报告、一帮一情况反馈、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作业批改评语、建立数学成长记录袋等等方式。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作为我们教师要注意,不管你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关键词:真实、及时、对比、激励、表扬为主。就算批评也要语言委婉一点,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在评价中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数学家的榜样力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能力;通过减轻学生负担(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学习上的负担)以及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等等,这些对我们学生的言、行、举、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只要有心,处处皆教育”。
其他文献
七月,应该算是一个快乐与微笑的季节,仰望七月的晴空,或许能让你淡忘有关悲伤的一切……  七月的清晨來仰望晴空。或许你看到的会是雾蒙蒙的一片,但仔细看,从那云里雾里,会透露出一缕金黄的光线,为参天的大树,“长发飘飘”的绿柳,投射出那令人浮想联翩的影子。  七月的下午来仰望晴空。天,是如此蔚蓝,广阔得如海一般。那种蓝,没有一丝污染,是那么的纯,纯得让人心神荡漾,是那么的美,美得让人魂不守舍。再看看那一
在高中英语素质教育中,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健全。为此,教师必须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如何把素质教育与减负落到实处,并且做到减负不减质,就自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学习一门外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讲,英语学科枯燥乏味,死记硬背,负担很
要说平常呢,“小兔崽子”一般都是骂人的话,不过现在呢,我家还真有一个“小兔崽子”——全身毛雪白,眼睛当然是如红宝石一般,而尾巴呢,别的兔子是短,但好歹看得见吧,它的尾巴,非要你拿放大镜才看得见!  这只小兔子,可爱是可爱,不过就是太傻了。  今天,我和张周宇带这只小兔子去花园玩,我们把笼子的门打开,放到草地上,这只小兔子,却死活不肯出来。没办法,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好了。我和张周宇两个人,一起使劲,才
奶奶给我们拿来一些土鸡蛋,看着这些新鲜的鸡蛋,我马上就想到了鲜香嫩滑的蛋花——这可是我的最爱!啊,我要学蒸蛋花,要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  说干就干,我拿来一个干净的瓷碗,特意选了两个大大的鸡蛋,仔细地用水冲洗干净。这可是妈妈教我的,妈妈说,蛋壳上面有细菌,小心不要让它们溜进碗里去了。洗好了蛋,我却无从下手,不敢把它们敲破。妈妈走过来,拿起一颗鸡蛋,在桌子上敲了一下,两手一分,“哗”的一声,蛋黄和蛋
面对21世纪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甚至让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一时应付不过来。辅导员这个名称似乎给淡化了,少先队组织这个名称在新课标中也很少提及。作为辅导员迷惑了,我们的少先队工作该怎么做,这辅导员该怎么当,又该做些什么呢?少先队工作如何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拓展活动空间,创新工作内容与形式,使少先队工作与“课改”相结合,这是少先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作为一名工作在一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想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课堂教学中“轻负担,高质量”,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电教手段激发兴趣,电教手段讲授新课时幻灯出现的“象形”,能帮助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识记;巧设巧引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采用绘画这一手段激
摘 要:新课程理念着重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效课堂”成了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着重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新课程实施后,大家都认为教材内容多,周课时少,学生能力又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空
摘 要: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够感受和领悟到文本中人物的经历和感情变化,从中获得各种想法,这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在阅读中,学生能够提高阅读、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引领学生正确阅读,积极鼓励学生用心灵去阅读。这样,让学生和书籍进行高层次的对话,学生就能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
摘 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需要每一位教师的能够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激发创新精神,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师生互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主动思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促使思维的多端性。  关键词:培养;思维品质;师生互动;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独创性;挖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在新编英语教材中,写作内容是依据各单元话题安排在单元的最后一课。许多教师将它视为对话与阅读教材的附属部分,常常一带而过,把它布置为课后作业。这样,就使写作教学缺乏指导性和系统性,导致写作成为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学生无所适从,对写作充满恐惧感,习作质量也比较低。  谈到写作,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其实都是令很多学生感到困难的一件事。按照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