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虽然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把作文教学当重点难点来抓,但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学生为写作而写作,自然也扭曲了作文的本质属性。
一、对初中生写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曾做过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学生作文立意不高的占20%,立意不深的占35%;认为自己的作文无素材可写的占30%;认为作文选材陈旧无新意的约占70%-80%;而立意深、选材好的文章还不到10%。由此可见,立意和选材是学生作文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 立意不当
作文应该是思考和创造的结合。作文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题材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作者有没有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又从何谈作文的灵魂?作文强调写真情、说真话,有的学生就误以为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写,甚至宣扬“金钱至上”等这样的观点。这就造成所写作文立意肤浅甚至立意不正确的现象。
2. 选材单调
学生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死啃书本,没有机会接触、参与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常常是被繁重的学习所占用,所以他们脑中拥有的素材就少得可怜。于是在写作文时选材难免有“炒剩饭”之嫌。写事不外乎就是“助人为乐”、“让座”、“拾金不昧”;写老师就是深夜还在批改作业、生病还坚持上课;写妈妈,就是生病背我上医院等。这些题材从小学写到中学,实在毫无新意。
二、对初中作文所存在问题实施的对策
(一)千古文章意最高
有人说得好:“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须知:文以意为主。一篇文章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于漪老师说过:“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为此,要让学生明白,想写好一篇文章,动笔之前,必须考虑好如何立意。
1. 仔细审题,做到切合题意
“跑题”是学生作文中较常见的问题,特别是话题和材料作文。我们的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一篇文章本身看立意是健康积极的,但是从题目的要求来看则是偏离了题意,以致张冠李戴。这种粗线条的审题,常常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不切题而导致立意不正确。
审题时学生要做到看懂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揣摩透内涵。尤其是题意比较含蓄的命题,更应审清题意。如《文明之花处处开放》这一作文题,要求记叙身边发生的文明之事、文明之人。可有的同学写的却是某种植物的花,显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2. 深刻挖掘,提高认识水平
近几年,我越发认为:作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对所写事物认识水平的高低。所写作文立意要深刻,就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挖掘”,这跟挖井一样,井挖得越深,水见到就越多,写文章“挖”得越深,主题就越深刻。如同样是写母爱的,学生们大多写妈妈对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关心,结尾一两句称赞自己有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好妈妈。但是这样的立意太肤浅,不深刻,浮于表面。经指导,学生们认识到“母爱是无私的、无限的、默默的”。这样文章的立意则有了一定的深度,主题得以升华。
笔者尝试着写作前让学生思考所要写的事物,用一句话概括对该事物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最好是哲理性的、诗意的。还选取一系列与学生成长有关的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立意不再那么肤浅。比如以“军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同学从军训的亲身经历中提取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来,如“团结就是力量”“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并延伸出军训也是进行学校教育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样的立意既切合题意又站在高远处,有深度。
(二)有米巧为炊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身边的人、事、景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每天上学路上看见的一草一木;每天和家人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每天从电视广播里听来的奇闻逸事……只要用心观察,勤于札记,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处处有话题。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材料可写,只是大家不善观察,懒于思考,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罢了。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提起笔来自然心中无“货”,肚里无话。
1. 妙用课本素材,做到学以致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兼具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编者淘出的精品,是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供借鉴、模仿的优秀范例。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形象地写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之态。课文中诸如此类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摘抄积累,并模仿它,创造出更美的句子。
利用课文素材不仅仅是模仿与借鉴,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让书本上的东西成为学生积累素材的一个引子,由此可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如学过《背影》一文后,可设计让学生写《爸爸的》《妈妈的》等,抓住一些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来倾吐对父母的深情。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
2. 阅读探究素材,提高文学素养
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要先做到广泛的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刊杂志等多种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课外阅读不能是随意的、毫无目的的进行,教师要给学生当“导航员”,帮助学生精选慎读,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还可引导学生做专题阅读。例如以“英雄”为专题,引导学生阅读屈原、贝多芬、杨利伟等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的作品,积累素材,便于写作时运用。
同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将读过的作品,做成读书卡片,写出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特别是阅读经典名著,要求学生把妙词佳句摘抄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可积累厚厚的一本。书读多了,积累也多了,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文章中的闪光点也层出不穷。这样读写结合,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渐渐地调动起来了,写作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 细致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素材
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足够用于写作的素材;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平时就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首先,留心身边小事,发现素材。我们必须明白,文章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决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端倪”。在学校,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关爱,获得成功的喜悦,遭受失败的痛苦;在家里,母亲的温柔,父亲的严厉,亲人的疼爱,生活的甜美 ,当然也有成长的烦恼等等这一切都是生活。我们只要做有心人,仔细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这些司空见惯的事都会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其次,注重社会实践,丰富素材。笔者常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养成及时收集素材的习惯。还可以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开展各类竞赛,创办班刊、校刊,开展“寻找家乡的文化”、“亲近大自然”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熟悉生活。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写作素材得以增加,写作欲望逐渐增强,学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再是被迫“闭门造车”。
一、对初中生写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曾做过调查,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学生作文立意不高的占20%,立意不深的占35%;认为自己的作文无素材可写的占30%;认为作文选材陈旧无新意的约占70%-80%;而立意深、选材好的文章还不到10%。由此可见,立意和选材是学生作文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1. 立意不当
作文应该是思考和创造的结合。作文成功的关键不在于题材的好坏,而是取决于作者有没有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又从何谈作文的灵魂?作文强调写真情、说真话,有的学生就误以为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写,甚至宣扬“金钱至上”等这样的观点。这就造成所写作文立意肤浅甚至立意不正确的现象。
2. 选材单调
学生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死啃书本,没有机会接触、参与各种各样的生活实践,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常常是被繁重的学习所占用,所以他们脑中拥有的素材就少得可怜。于是在写作文时选材难免有“炒剩饭”之嫌。写事不外乎就是“助人为乐”、“让座”、“拾金不昧”;写老师就是深夜还在批改作业、生病还坚持上课;写妈妈,就是生病背我上医院等。这些题材从小学写到中学,实在毫无新意。
二、对初中作文所存在问题实施的对策
(一)千古文章意最高
有人说得好:“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须知:文以意为主。一篇文章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于漪老师说过:“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为此,要让学生明白,想写好一篇文章,动笔之前,必须考虑好如何立意。
1. 仔细审题,做到切合题意
“跑题”是学生作文中较常见的问题,特别是话题和材料作文。我们的学生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从一篇文章本身看立意是健康积极的,但是从题目的要求来看则是偏离了题意,以致张冠李戴。这种粗线条的审题,常常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不切题而导致立意不正确。
审题时学生要做到看懂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揣摩透内涵。尤其是题意比较含蓄的命题,更应审清题意。如《文明之花处处开放》这一作文题,要求记叙身边发生的文明之事、文明之人。可有的同学写的却是某种植物的花,显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
2. 深刻挖掘,提高认识水平
近几年,我越发认为:作文水平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对所写事物认识水平的高低。所写作文立意要深刻,就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学会“挖掘”,这跟挖井一样,井挖得越深,水见到就越多,写文章“挖”得越深,主题就越深刻。如同样是写母爱的,学生们大多写妈妈对自己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关心,结尾一两句称赞自己有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好妈妈。但是这样的立意太肤浅,不深刻,浮于表面。经指导,学生们认识到“母爱是无私的、无限的、默默的”。这样文章的立意则有了一定的深度,主题得以升华。
笔者尝试着写作前让学生思考所要写的事物,用一句话概括对该事物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最好是哲理性的、诗意的。还选取一系列与学生成长有关的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一段时间后,学生的立意不再那么肤浅。比如以“军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同学从军训的亲身经历中提取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来,如“团结就是力量”“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并延伸出军训也是进行学校教育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样的立意既切合题意又站在高远处,有深度。
(二)有米巧为炊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身边的人、事、景都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每天上学路上看见的一草一木;每天和家人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每天从电视广播里听来的奇闻逸事……只要用心观察,勤于札记,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处处有话题。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材料可写,只是大家不善观察,懒于思考,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罢了。平时不留心观察生活,提起笔来自然心中无“货”,肚里无话。
1. 妙用课本素材,做到学以致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兼具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每一篇文章可以说都是编者淘出的精品,是学生进行写作时可供借鉴、模仿的优秀范例。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形象地写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之态。课文中诸如此类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摘抄积累,并模仿它,创造出更美的句子。
利用课文素材不仅仅是模仿与借鉴,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让书本上的东西成为学生积累素材的一个引子,由此可以拓宽知识,开阔视野。如学过《背影》一文后,可设计让学生写《爸爸的》《妈妈的》等,抓住一些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来倾吐对父母的深情。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
2. 阅读探究素材,提高文学素养
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要先做到广泛的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刊杂志等多种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课外阅读不能是随意的、毫无目的的进行,教师要给学生当“导航员”,帮助学生精选慎读,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可读篇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还可引导学生做专题阅读。例如以“英雄”为专题,引导学生阅读屈原、贝多芬、杨利伟等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的作品,积累素材,便于写作时运用。
同时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将读过的作品,做成读书卡片,写出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特别是阅读经典名著,要求学生把妙词佳句摘抄下来,一学期下来,学生可积累厚厚的一本。书读多了,积累也多了,写起作文来自然得心应手,文章中的闪光点也层出不穷。这样读写结合,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渐渐地调动起来了,写作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3. 细致观察生活,积累丰富素材
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的真谛。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没有足够用于写作的素材;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和领悟,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写作的欲望。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平时就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首先,留心身边小事,发现素材。我们必须明白,文章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决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俗话说:“细微之处见端倪”。在学校,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关爱,获得成功的喜悦,遭受失败的痛苦;在家里,母亲的温柔,父亲的严厉,亲人的疼爱,生活的甜美 ,当然也有成长的烦恼等等这一切都是生活。我们只要做有心人,仔细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这些司空见惯的事都会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其次,注重社会实践,丰富素材。笔者常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养成及时收集素材的习惯。还可以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开展各类竞赛,创办班刊、校刊,开展“寻找家乡的文化”、“亲近大自然”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让学生开阔眼界,熟悉生活。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展,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写作素材得以增加,写作欲望逐渐增强,学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再是被迫“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