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考探究让语文课堂充满激烈的思想碰撞,每一篇文章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让课堂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的语文才会跟有生命力。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探究;多元
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立足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元的思考探究问题。
《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两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两篇小短文的内容理解起来都很容易。但如果在教学中,只立足于内容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把握,这样便会让学生认为语文的学习太过于生硬,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步骤后,一起和学生去探究文章中更多具有思想性的问题时,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之间相互碰撞,还能让学生觉得课堂的学习不那么枯燥。因此,在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时,教师可以选择哪些问题与学生之间进行探究呢?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情感探究之“公大笑乐”
在《咏雪》一文中,谢太傅在一个寒雪日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一会儿,雪越下越急,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谢朗回答:“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因风而起。”听完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后,谢太傅便“大笑乐”。那么谢太傅为什么“大笑乐呢?我们可以这么引导学生这么去探究:首先探究谢太傅对于两人的回答都很满意,所以大笑乐。谢太傅提出问题后,晚辈抢着回答问题的率真可爱让谢太傅开怀大笑。谢家书香氛围浓郁,谢家子弟学有所成;尤其是侄女谢道韫,聪慧机敏表现精彩。这让谢太傅很欣慰,甚至有些许自得,乐在其中。雪景美丽,令人赏心悦目,美好的家庭氛围让谢太傅愉悦。另外还可以探究谢太傅满意谢道韫的回答而“大笑乐”。两位晚辈的回答虽然都很好,但是当谢道韫说完后,谢太傅便“大笑乐”,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为,谢太傅对于谢道韫的回答更加满意。谢道韫的才华和机智,让谢太傅很欣慰,自己竟然有这等聪慧的侄女,所以“大笑乐”。
二、文本研究之比喻妙用
在学习《咏雪》时,我们不仅可以探究谢太傅大笑乐的原因,还可以探究文章中的两个比喻句的妙用。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究:首先探究“撒盐空中”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其次可以探究“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而“盐”缺乏轻盈的美感。并且“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说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所以“柳絮因风起”更有文学的美感。
三、礼仪探究之元方“入门不顾”
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对于父亲友人的失信无礼,元方“入門不顾”究竟有没有礼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么去考虑:(一)元方不失礼。客人得知元方的父亲未等他就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元方的父亲,还对子骂父,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捍卫了“信”、“礼”的尊严。对于这样一个品行低劣的人,元方断然拒绝于千里之外,元方的做法并非无礼;(二)元方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为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元方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这样看元方是无礼的。
从上面提出的三个探究的问题来看,每一个问题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每个人对每个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语文的教学也是一个兼容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创建气氛轻松、思想活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发挥主观思想,多角度去探究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温儒敏.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1
[3]马德高.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20:6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探究;多元
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立足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元的思考探究问题。
《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是两篇篇幅短小的文言文。两篇小短文的内容理解起来都很容易。但如果在教学中,只立足于内容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把握,这样便会让学生认为语文的学习太过于生硬,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步骤后,一起和学生去探究文章中更多具有思想性的问题时,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之间相互碰撞,还能让学生觉得课堂的学习不那么枯燥。因此,在学习《世说新语》二则时,教师可以选择哪些问题与学生之间进行探究呢?我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情感探究之“公大笑乐”
在《咏雪》一文中,谢太傅在一个寒雪日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一会儿,雪越下越急,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谢朗回答:“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因风而起。”听完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后,谢太傅便“大笑乐”。那么谢太傅为什么“大笑乐呢?我们可以这么引导学生这么去探究:首先探究谢太傅对于两人的回答都很满意,所以大笑乐。谢太傅提出问题后,晚辈抢着回答问题的率真可爱让谢太傅开怀大笑。谢家书香氛围浓郁,谢家子弟学有所成;尤其是侄女谢道韫,聪慧机敏表现精彩。这让谢太傅很欣慰,甚至有些许自得,乐在其中。雪景美丽,令人赏心悦目,美好的家庭氛围让谢太傅愉悦。另外还可以探究谢太傅满意谢道韫的回答而“大笑乐”。两位晚辈的回答虽然都很好,但是当谢道韫说完后,谢太傅便“大笑乐”,这样我们可以理解为,谢太傅对于谢道韫的回答更加满意。谢道韫的才华和机智,让谢太傅很欣慰,自己竟然有这等聪慧的侄女,所以“大笑乐”。
二、文本研究之比喻妙用
在学习《咏雪》时,我们不仅可以探究谢太傅大笑乐的原因,还可以探究文章中的两个比喻句的妙用。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究:首先探究“撒盐空中”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其次可以探究“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而“盐”缺乏轻盈的美感。并且“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说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所以“柳絮因风起”更有文学的美感。
三、礼仪探究之元方“入门不顾”
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对于父亲友人的失信无礼,元方“入門不顾”究竟有没有礼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么去考虑:(一)元方不失礼。客人得知元方的父亲未等他就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元方的父亲,还对子骂父,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捍卫了“信”、“礼”的尊严。对于这样一个品行低劣的人,元方断然拒绝于千里之外,元方的做法并非无礼;(二)元方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为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元方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这样看元方是无礼的。
从上面提出的三个探究的问题来看,每一个问题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每个人对每个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语文的教学也是一个兼容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创建气氛轻松、思想活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发挥主观思想,多角度去探究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洪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温儒敏.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1
[3]马德高.初中文言文完全解读[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