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全国省级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平台开通情况、平台用户使用情况、平台现有资源情况(例如资源容量、覆盖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资源类型等)、资源应用推广情况、资源建设机制和方式,以及“十二五”期间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计划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但资源建設在地区、类型和学科上还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数字资源;资源平台;电教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十多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在学校、有关企事业单位、出版社、社会团体等的共同努力下,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包括:制作开发了形式多样,内容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平台;推进了资源标准建设;取得了资源共建共享的初步成效等。
  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集合了多种类型、内容各异的数字资源,搭建了用户获取与应用数字资源的环境。平台中数字资源的类型、容量,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类型与内容,以及用户在平台使用资源的行为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推广的现状。
  为了解我国各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的具体情况,梳理现有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开展下一步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推广工作,并为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我们从电教系统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各地省级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
  该调查隶属于“2013年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情况与中小学教师资源应用现状与需求”总体调查的一部分,调查于2013年5月至6月实施。在“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与需求的问卷调查”一文中[1],笔者呈现了总调查中关于中小学数字资源应用现状与需求部分的调查结果。本文将介绍总报告中另一个部分——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
  二、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要了解全国各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成果、建设方式,以及应用推广和服务的内容,旨在回答以下6个问题:
  (1)全国各省级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开通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总体情况,包括开通时间、注册用户数、访问量、资源容量等;
  (2)各省级资源平台现有哪些资源,包括覆盖学科、覆盖年级、配套教材版本、服务对象、资源类型;
  (3)各省级资源平台的特色是什么?提供的服务有哪些?
  (4)各省针对数字资源的推广应用组织了哪些活动?
  (5)平台中数字资源的建设机制和方式如何?
  (6)“十二五”期间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计划怎样?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辅以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
  (一) 问卷设计
  有些学者已经对我国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我们在借鉴这些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本次研究目的,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设计了“各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初稿。问卷提交部分专家审定,之后经过了小范围测试,最后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定稿。
  (二)样本选择
  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电教系统承担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工作;同时,中央电教馆建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在该中心的带动、引导和支持下,各地分别成立了自己的资源中心,逐步建成了自己的资源,并相继开发了资源平台,在全国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同时,由于研究者的工作条件关系,研究各地电教系统的资源平台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因此,本研究以各地电教馆(中心)开发的省级资源平台为研究对象。
  (三)调研情况
  本次调查以网络调查的形式,于2013年5月10日至6月10日期间实施。我们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发放了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8份。回收问卷后,先针对部分问卷中回答内容的疑问进行了访谈,接着在线访问各省资源平台,对平台中的一些数字资源进行了内容分析。最后使用Excel2007与SPSS12.0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
  (一)各省级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开通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情况
  1.平台开通的总体情况
  在回收的28份有效问卷中,有24个省级电教馆开通了自己的数字资源平台,其中11个平台镜像了中央电教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资源。开通了数字资源平台的单位及其平台开通时间具体见表1。
  2.平台用户的情况
  从注册用户数量看,24个省级资源网络平台中最少的注册用户有3500人,最多的有684万人。平台注册用户量最多的前三个平台分别是: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684万人),江苏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53万人)和上海教育资源库(210.48万人)。
  从平台服务对象看,所有平台都有为教师服务的资源,21个平台提供为学生服务的资源,12个平台提供为家长服务的资源,19个平台提供为行政管理人员服务的资源。
  3.平台访问的情况
  从平台日均访问量看,最少的为650人次,最多的为26万人次。日均访问量排名前三的平台及其日均访问量分别是: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26万人次;上海教育资源库,10.7158万人次;湖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5.765万人次。   从平台资源日均下载量看,在具体统计了有关数字的平台中,下载量最多的三个平台及其日均下载量分别是:湖南基础教育资源网,100GB;湖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89GB;河北远程教育网,50GB。
  (二)省级数字资源平台现有资源情况
  1.资源总量
  从上线资源容量看,各省平台资源容量从60GB到3089TB不等。上线资源容量最多的前三个平台分别是:湖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67TB),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50TB)以及北京教育資源网(15TB)。
  从上线资源条数看,各省平台资源从5000条到500万条不等。重庆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脉网)、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以及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资源条数最多,分别为500万条、233.6万条以及165万条。
  从资源覆盖课时数看,最少的覆盖了754课时,最多的覆盖了17.46万课时。覆盖课时数最多的前三个平台分别是: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17.46万课时),山西基础教育资源网(3万课时)和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2万课时)。
  2.资源内容
  从资源覆盖领域看,24家省级电教馆资源平台均提供中小学阶段的资源,除2家平台仅包含小学和初中资源外,其余平台均涉及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资源;有13个平台包含幼儿教育的资源,4个平台包含高等教育的资源,8个平台有继续教育的资源,6个平台有特殊教育的资源,10个平台有职业教育的资源。
  从资源覆盖教材版本看,各省平台资源至少与1个教材版本相配套,最多的与30个教材版本相配套(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其次是配套25个教材版本(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与16个教材版本(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
  从资源覆盖学科看,共计17个平台能提供中小学几乎所有学科(极少数平台不涉及体育、综合实践和美术学科)的资源。其中,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学科的资源量明显少于其他学科。在没能实现全学科覆盖的平台中,大部分缺少中小学综合实践与通用技术课程的资源,部分缺少音乐、体育和美术课程的资源,少数缺少科学、思想品德和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
  3.资源类型
  统计结果显示,24个平台中都有教学课件类的资源;23个平台有多媒体素材、教学案例与视频类的资源,在统计了视频资源时长的平台中,资源时长最长的是上海教育资源库,包含视频资源78.925万分钟,其次是江苏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49.248万分钟)和是山西基础教育资源网(26.721万分钟)。18个平台中包含题库试卷类资源,16个平台中有软件工具类和网页网站类资源,15个平台包含网络课程类资源,12个平台中有图书期刊类资源。值得注意的是,有9个平台提供了少量的近来广受人们关注的“微课”类资源,但由于对此类新型资源的理解不同,各家资源质量参差不齐。
  (三)省级数字资源平台的特色与提供的有关服务
  1.平台资源特色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个性化、注重用户实际需求、强调用户参与已成为多数资源平台建设努力的方向,且一些平台已初步具有了上述特征。例如,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提供智能组卷系统,江苏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始尝试提供资源定制服务,上海教育资源库正在探索资源在教学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创新的再生机制。
  此外,在部分民族地区,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平台建设提供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例如新疆、西藏现有维语和藏语的双语教学资源,宁夏也正在筹建阿拉伯语的教学资源。
  2.平台提供的服务
  除各类资源外,大多数省的平台还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有益于教育教学的其他服务。针对教师,大部分平台开通了教师培训和教研的功能与支持服务,有的具有教师备课功能,为教师开展集体备课与磨课等活动提供了有效支持,例如重庆有“互动教研”,河北有“圆桌教研”,安徽、湖南都开通了“教师工作室”,河南有“教研备课平台”。针对学生,部分平台提供在线测试和校外学习辅导,例如江苏开通了“校外教育辅导站”,河南有“在线组卷”和“在线测评”。针对家长,部分平台开通了家校沟通功能,例如重庆有“家校互通”,河南依托网络平台开通了家长短信平台。此外,一些平台还提供使用数字资源的技术支持,如山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建立了QQ群,提供资源使用情况咨询、信息技术疑难解答等服务。
  (四)各省组织的数字资源应用推广活动
  为推广数字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了相关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第一,资源应用评比与交流活动。这一类活动围绕数字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比赛、展示或交流等形式开展。例如,北京市自2005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届“优秀教学课例评比”;上海市从2008年开始至今在400所农村学校开展了“农村实验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项目”;浙江省2002年11月开展了“全省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场会”;江西省从2007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应用现场说课、赛课活动”,2011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全省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大赛”;河南省从2009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优秀基础教育资源评选活动;四川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届“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
  第二,信息技术资源制作评比、展示与交流活动。这一类活动围绕数字教学资源的制作和开发,以评比、展示与交流等形式开展。例如:江苏省2012年面向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及中职学校现任教师开展了“优秀课件评比”活动,2013年面向全省中小学在校生开展了“学生多媒体制作大赛”。新疆自治区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双语’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2012年举办了首届“自治区园和中小学教师双语教育教学多媒体课件大赛”。
  第三,数字资源应用教师培训。此类活动以提升教师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技能为目标。例如:北京市从2005年开始每年举办多次数字资源应用教师培训,福建省从2009年开始针对学科教师开展资源应用培训,安徽省从2010年开始面向全省小学专兼职英语教师开展“小学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应用远程培训”。青海省于2011年12月在城北区属17所学校开展信息化示范区应用培训。   (五)各省平台数字资源的建设机制
  北京、河北、河南、江苏、湖北与西藏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资源建设主要采取自主开发的形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广东、云南和宁夏七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通过招标采购开展资源建设。个别省采用政府采购或目录采购的形式;部分省的资源建设综合自主开发、招标采购等几种形式,例如湖南、青海、新疆、甘肃、陕西几个省(自治区)的资源建设为招标采购和自主开发相结合。
  绝大多数平台中所有的资源均为公益免费资源。北京、河北、江苏的平台目前开始尝试针对部分资源的使用,向用户收取一定费用,3地具体支付的方式不同:北京使用了后付费采购模式,每年向财政申请经费,再以电子货币形式发放给教师,根据教师实际消费额度与资源提供商结算;河北采用“会员制”;江苏联合省电信、省移动和省联通运营,通过“个人定制”进行收费。
  (六)各省“十二五”期间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规划
  各地都规划了数字教育资源“十二五”期间建设计划。在投入经费上,最少的计划投入150万元。计划投入经费最多的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计划资金分别为1亿元、9000万元与6000万元(每年)。
  根据填报的调查数据,各地资源建设方向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覆盖各级各类教育阶段,形成一定的资源体系。多地资源建设规划的目标均体现这一点。如:上海市建设目标为“到2015年,形成覆蓋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质量优良、使用便捷和共建共享的上海教育资源综合体系”;浙江省建设目标为“建设涵盖基础教育(含幼儿)、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社区和终身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层次、智能化、开放式的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宁夏自治区目标是“完善基础教育资源系统,建设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体系”;湖北省建设目标是“建立以义务教育为主体、覆盖十五年基础教育,包括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教育教学应用等多方面内容的湖北省基础教育资源库;拓展开发1000门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300门中职教育特色课程资源以及100个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
  其次,适应个性化需求,实现资源主动推送。例如:上海市计划通过“教育内容 移动终端 服务平台”的整体模式,实现资源的个性化推送与使用;福建省计划“结合学习空间,提供教研社区,实现资源推送”;甘肃省计划“建成面向全省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具有资源汇聚、共享功能,支持集体协作方式的教研、教学师生互动、家校互动,满足基于网络的教学实际应用的个人学习空间平台”。
  最后,适应技术新发展,符合用户实际需求,丰富资源类型。例如:重庆市计划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资源”;湖北省计划全面开展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实现湖北省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与湖北省教育“天地网”的联通;广东省计划建设“广东省教育视频网”;云南省计划建设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名师课堂、部分学科的微课程。
  五、有关思考和讨论
  (一)我国各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各地建设了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数字资源,开发了资源平台,并通过平台提供资源服务
  从平台上线资源的情况看,各地建成的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就内容而言,省级平台不仅有中小学教育的资源,有的还涉及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的资源;多数平台中小学阶段的资源与多个教材版本相配套,且多数平台几乎都实现了资源的全学科覆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建设了自己民族语言的数字资源。就类型而言,几乎所有的平台都包含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教学案例等常见类型的资源,一些平台中还有微课、学科软件工具等新型资源。
  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平台,且很多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区划下的各个地方,也适应本地教师与学生的具体需求,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地方平台。例如,上海市17个区县,天津市12个区县,江苏省13个地市和106个区县,浙江省12个地市和101个区县,河南10个地市,陕西8个地市,新疆14个地市,贵州1个地市和2个区县等均建立了自己的地方平台。从调查的情况看,各省级平台都拥有一定量的注册用户,有的平台还获得了较高的日均访问量和日均下载量。这些平台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为服务对象,一些平台也为家长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服务。
  除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外,省级资源平台还提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其他服务。这其中有服务教师的,例如教师培训、备课教研等;有服务学生的,例如在线测试、校外学习拓展等;有服务家长的,例如家校互通平台等。平台服务各具特色,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支持。
  从“十二五”期间资源建设规划看,各地都结合地区实际与数字资源的发展趋势,在确定资源与平台建设重点和特色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
  2.各地资源建设机制探索初见成效
  从调查统计的数据来看,各地为资源建设均投入了大量经费,这些经费大多为财政拨款,少数为自筹或企业赞助。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通过自主开发建设资源,部分通过招标采购,部分以招标采购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设。绝大多数省级资源均全部免费供用户使用,少数平台中的部分资源正在尝试用户付费模式。
  3.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资源应用推广活动,有效促进了资源的教学应用
  围绕“数字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数字资源的制作”以及“数字资源应用技能”三大主题,各地以评比、展示、交流、培训等形式,组织了各种活动。各省活动覆盖人数最少几百人,最多20万人。这些活动对鼓励和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用数字资源,启发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制作数字资源,以及提升教师制作和使用资源的技能等,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二)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资源建设在地区、类型和学科上都还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1.地区不均衡
  从调查结果看,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尽管资源平台覆盖的教育阶段、年级、学科没有明显差异,但资源容量、资源条数、日均下载量与资源类型等方面,西部地区的情况明显弱于中东部地区。例如,在资源类型方面,西部地区仅有个别省份的平台中有微课、学科软件工具等新型资源;而东部地区拥有新型资源的平台数量相对更多。数字资源区域性的不均衡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策略上的不均衡,随着数字资源对支持教育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等作用的日益显著,这种情况对地区教学质量带来的影响将越发明显。
  2.类型不均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智能终端涌现,出现了适合各种需求、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的新型数字资源类型。在各省级平台的上线资源中,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传统类型的资源数量较多,微课、学科软件(工具)一类新型资源较少,尽管出现了一些适应智能手持设备的移动学习资源,但数量和质量都不足,适合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资源类型缺乏,难以满足教师和学生对此类资源的需求。考虑到这一类新型资源对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重大作用,在更深的层面上,资源类型的均衡现状不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变革教学策略,也不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3.學科不均衡
  部分省级平台的资源在某些学科上存在短缺,即便是基本实现了全学科覆盖的平台中,各学科资源在内容和类型上也有不小的差异。很多平台中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大”学科的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而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等“小”学科的资源不仅数量很少,且大多为多媒体素材和教学设计文稿,难以为学科教师与学生提供充分的教与学的支持。
  (三)有关下一步资源建设工作的思考
  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抓手和标志性工程,“三通两平台”项目旨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当前,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基于平台采用不同方式和机制建设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工作也正在开展。在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的同时,下一步的资源建设需要继续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为核心,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根本目标,针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结合教师的需求,把握数字资源发展的新方向。
  首先,根据国家新一轮修改的课程标准与新版教材,建设符合学科特点的支持教师“教”和辅助学生“学”的资源,特别是能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资源,建设一批符合“立德树人”精神的跨学科主题资源,特别是语文、历史、艺术和体育等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的资源颗粒度适中,便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际需求重新拆分和组装。
  其次,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建设能满足未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智能资源,如教师备课工具、微课资源、虚拟实验室、学科学习工具等,建设适用于多终端的,能有效支持移动学习,符合师生学习习惯的移动学习资源。
  再次,针对地区间信息化条件、资源丰富程度,以及师生应用能力存在的差异,继续加大对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推广的投入,一方面针对师生实际需求,建设符合他们能力特点和使用习惯的资源,同时引入发达地区的引领性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为师生应用各类型资源开发相应的辅助性资源,提供适时有效的资源服务,帮助他们便捷地获取与有效应用,同时组织资源应用推广,提高他们资源应用的积极性。
  最后,牢牢把握《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机制创新”和“应用导向”两个原则。一方面转变资源建设的思路,按照“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机制创新的要求,逐步形成政府提供公益性、基础性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教师与相关机构组织开发、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有特色、增值性的数字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不断优化和持续更新。另一方面在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地区,通过培养骨干学校、骨干教师和骨干课程,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试点探索不同类型数字资源的应用方法、教学模式,在总结典型案例和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做好宣传与推广,并定期组织资源应用推广交流活动。
  致谢:本研究在数据收集阶段得到了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教馆(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特别感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馆(中心)的同仁们提供的宝贵数据及为此付出的辛苦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伟玲,翁宁娟.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与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4,(3):76-80.
  作者简介:
  黄旭光:副研究员,学士,主任,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email protected])。
  方圆媛:编辑,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设计与数字资源设计([email protected])。
  A Survey on the Status Quo of Digital Resource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rovincial Cente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uang Xuguang, Fang Yuanyuan
  (Divis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Basic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31)   Abstract: By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digital resource network platforms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that developed by Chinese provincial cente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nten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clude opening times of these network platforms; who are their users; the status quo of digital resources on these platforms, like the sizes of these resources, covering subjects, grades, versions of text books, resource types and so on; platform resource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resourc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means; and programs of resources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The result shows, our country has g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 in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which is rich in contents and diversified in types.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s imbalanced among regions, types and subjects. Keywords:Elementary Education; Digital Educational Resource; Digital Resource Platform; Chinese Provincial Cente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其他文献
怒江美人  在程十发那色彩斑斓、兼工代写的云南风情画系列中,鲜衣红裙、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形象,是最令人难忘的抢眼妙造。犹记十余年前与一位美术评论家在茶社闲谈,听其谈及程氏画中这傣族少女形象,云灵感得益于“怒江美人”。初闻,以为“怒江美人”是指生活在怒江畔的一位漂亮女性。日前读程十发传记,方知“怒江美人”原来竟是生长在当地野外的一种小花的名字。  据说,程十发艺术发展的重要一步,是一九五七年的云南之
旅行是那些不懂得感受的人做的事情。这便是为何游记总是和见闻札记一样不能令人满意。游记的作者有多大想象力,他的作品就有他用尽他所能想象出来的、风景里五颜六色的小三角旗——来吸引住我们,但他必然无法用详尽的描述去记载自认为看到的风景。我们都是近视眼,内心却不是。只有我们用来做梦的眼睛才能真正看见。  ……  在我们永恒的旅途中,除了我们没有别的风景。什么也不属于我们,甚至我们自己也不属于我们。我们什么
1引言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意见征求稿)》指出:数学教育承载着“树德立人”的育人功能,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更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形成正确世界观方面的特有作用,有利于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是用抽象的思维方法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它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是锻炼逻辑思维的一门极好的
新课程倡志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
01.“以前排队,抢啊”  小贾哥是在后厂村卖草莓的人,“小贾哥”是他的微信名,卖的草莓也拿这名字做品牌,后厂村的年轻人就都这么叫他。  2015年,网易从五道口搬到后厂村,小贾哥也跟了过来。在这之前,他在五道口附近卖草莓,他的微信里存了将近100个网易员工,方便他们线上预订。  当时,后厂村很多大楼还在建设中。穿梭在这里的六年,小贾哥看着它们一栋栋拔地而起。百度的园区最早建成,紧接着网易、新浪、
大 门  那时的大门还没有经过粉刷,至少最初给我的印象十分粗糙,铁屑附在栏杆上,构成一块块斑驳的锈迹或者体积不等的突出物,好像是铁的伤疤。雨水触及到了它们的痛楚,生出结石、肿瘤。遇到风,又会把它们绕疼,在轻微的晃动中层层脱落。几个比我高出半头的孩子从栏杆的缝隙中钻来钻去,家长们也不管。他们站立在大门一边,都在看我,目光集中在一个方向,仿佛阳光一样刺眼。我因为生疏而害怕,走路也开始踉踉跄跄,而脚下
圆锥曲线的本质是几何问题代数化,有些习题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是创新思维的生长点,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不断的发展,引申,变迁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  习题展示: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C:x29 y25=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经过点T(1,0)的直线l
【摘 要】 和中国一样,印度尼西亚正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科书也随之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教科书内容和编写风格、编写模式的变化体现了该国教育思想的变化.和2006版高中数学教科书相比,印尼2013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内容大幅减少,但是更加注重“解决问题”导向的数学学习模式,注重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问题中,学习主题深度加深,各主题知识范围也扩大了.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高中数学;理科教科书
日本有一部美食紀录片叫《食彩之国》,其中讲萝卜的那集,我看了两遍。大根是日本人对萝卜的称呼,纪录片里,农户收获一季白玉大根,这块地就得改种其他的庄稼或者蔬菜。  片中人物解释说,萝卜好吃,但非常耗“地力”,不适合连续种植。这事儿我问过科学家,专业的答案是,作物轮种其实是为了平衡土壤,耗地力的说法,有些矫情。  但日本人料理萝卜,确是真讲究。哪怕最简单的烧萝卜块,切完之后,还要尽可能地把直角的圆边再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课程、教材的二次开发者.如何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符合不同的施教对象,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关键词】新课标;教材;二次开发  新课改在教师如何使用教材上赋予了更大的权力,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圣经式”的教材观,形成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和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创造性使用的“工具观”或“材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