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党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喉舌。只有科学谋划,创新发展,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基础,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从组织形式、活动载体、党员队伍管理、基层队伍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科学;创新;基层组织建设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
基层党组织是凝结群众、聚集人心的桥梁,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建立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是推动农村积极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党组织的设置没有与之设置同步,仍存在“党组织找不着党员、党员找不着党组织”和党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以及部分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好等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为顺应新形势需求,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要创新思路,合理布局,在坚持按地域、行政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打破地区和行政区域限制,遵循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规划、资源开发、市场调节等方面的组织优势,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不断扩大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
二、创新活动载体、内容和方式,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是一个政党与时俱进、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更是基层组织工作常抓常新、永葆活力所在。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活动载体、内容和方法,找准开展活动的着力点,努力扩大广大党员的参与面,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活动载体上进行创新。围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争先创优活动始终。二要坚持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从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培育党员的民主意识及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发展致富的本领,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组织生活,使党员和党组织自觉地接受批评和监督,不断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组织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要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从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党组织工作手段,通过完善“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系统、发送“红色短信”等多种方式,开辟党组织新的活动空间,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创新党员队伍管理机制,增强党员队伍活力
(一)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着眼于管基础、管根本、管长远,重点把好三关。一是质量关。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加大农村青年党员发展力度,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经济大户、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学生中发展党员;注重在新经济新社会领域发展党员;注重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实把那些品质好、作风硬、威信高的优秀同志吸收进来,充实党员队伍,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二是教育关。认真开展好党员集中性教育活动,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县党校、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大规模开展基党员教育培训,经常性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实用技术,掌握致富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推进改革、服务群众 、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乡村的能力,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三是管理关。通过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让所有的党员都能正常过组织生活,参与组织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二)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政治上关心支持村干部,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按照“以岗定酬、量化考评”的原则,坚持对优秀村干部表彰奖励制度,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村组干部,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积极探索从年富力强、政绩突出的优秀农村支部书记中选拔公职人员甚至提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制度。从生活上关注党员的合理需求,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积极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党员化忧解难,特别在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们最需要理解、支持、鼓励的时候,给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通过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强化党组织为党员提供服务的功能,激发农村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
四、创新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体制,建设高层次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因素。配强管好带头人队伍,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选准人。坚持推广“两推一选”、公推公选等办法,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懂经营、会管理、有闯劲、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好双强”型人员选拔或调整充实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中来,着力打造一批农村“领头雁”,确保基层党组织能人主事。二要管好人。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村党组织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村干部实绩考评办法,严格实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选拔奖惩挂钩。提高其政治觉悟和带民致富的政治热情。三要会用人。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探索对长期在基层工作、长期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激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真正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推广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经验(定工作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使村干部干有所得、退有所补、老有所养,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重道远。只有以科学的方法谋划发展,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开创新局面。
【关键词】科学;创新;基层组织建设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因此,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
基层党组织是凝结群众、聚集人心的桥梁,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可靠保证。建立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是推动农村积极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党组织的设置没有与之设置同步,仍存在“党组织找不着党员、党员找不着党组织”和党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以及部分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好等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为顺应新形势需求,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要创新思路,合理布局,在坚持按地域、行政村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打破地区和行政区域限制,遵循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产业规划、资源开发、市场调节等方面的组织优势,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不断扩大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
二、创新活动载体、内容和方式,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是一个政党与时俱进、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更是基层组织工作常抓常新、永葆活力所在。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活动载体、内容和方法,找准开展活动的着力点,努力扩大广大党员的参与面,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活动载体上进行创新。围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把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争先创优活动始终。二要坚持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从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不断丰富组织生活,培育党员的民主意识及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发展致富的本领,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健全组织生活,使党员和党组织自觉地接受批评和监督,不断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组织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要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从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党组织工作手段,通过完善“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信息系统、发送“红色短信”等多种方式,开辟党组织新的活动空间,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创新党员队伍管理机制,增强党员队伍活力
(一)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着眼于管基础、管根本、管长远,重点把好三关。一是质量关。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加大农村青年党员发展力度,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经济大户、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学生中发展党员;注重在新经济新社会领域发展党员;注重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实把那些品质好、作风硬、威信高的优秀同志吸收进来,充实党员队伍,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的结构。二是教育关。认真开展好党员集中性教育活动,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县党校、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大规模开展基党员教育培训,经常性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实用技术,掌握致富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推进改革、服务群众 、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乡村的能力,增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三是管理关。通过不断加强对党员的管理,让所有的党员都能正常过组织生活,参与组织活动,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二)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政治上关心支持村干部,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按照“以岗定酬、量化考评”的原则,坚持对优秀村干部表彰奖励制度,对政绩突出、议政能力强的村组干部,积极推荐他们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积极探索从年富力强、政绩突出的优秀农村支部书记中选拔公职人员甚至提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制度。从生活上关注党员的合理需求,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积极解决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帮助党员化忧解难,特别在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他们最需要理解、支持、鼓励的时候,给他们送去组织的温暖。通过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强化党组织为党员提供服务的功能,激发农村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
四、创新基层干部队伍管理体制,建设高层次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是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因素。配强管好带头人队伍,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选准人。坚持推广“两推一选”、公推公选等办法,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懂经营、会管理、有闯劲、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好双强”型人员选拔或调整充实到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中来,着力打造一批农村“领头雁”,确保基层党组织能人主事。二要管好人。建立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建立完善村党组织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村干部实绩考评办法,严格实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的选拔奖惩挂钩。提高其政治觉悟和带民致富的政治热情。三要会用人。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探索对长期在基层工作、长期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激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真正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服务群众。推广农村党组织书记“一定三有”经验(定工作目标,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切实解决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基本报酬和社会保障问题,使村干部干有所得、退有所补、老有所养,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重道远。只有以科学的方法谋划发展,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