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镇管理干部具体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和指挥农村各项工作并担任着对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责任。新时期乡镇基层干部存在茫然、畏难、焦虑和郁闷等心理失衡问题,造成缺失信仰、追逐权力和“撞钟”办事等后果。只有乡镇干部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领导给与乡镇干部更多关怀和支持以及完善利于乡镇干部心理健康的组织制度环境三方面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乡镇干部;心理;失衡;问题;对策
乡镇政府是农村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人民群众联系也最为紧密,它既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极其复杂的工作任务,又直接担负着团结、教育及组织群众,发展、建设和稳定农村等非常具体的重任。乡镇管理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基层领导群体,工作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他们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为了进一步实现乡镇基层政权的稳定与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党的建设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研究乡镇干部的心理失衡问题,客观地审视乡镇干部群体的心理动态与困扰,多层面地透析其形成的原因,探寻乡镇干部加强心理建设、提升心理素质的对策和思路。
一、新时期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
广大乡镇管理干部长期工作在艰苦的农村,为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富有极大效果的工作。但近年来,国家经历了税费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一些乡镇干部面对困难的乡镇财政、基础薄弱的乡镇经济和极力改变乡镇面貌的严峻压力,出现了情绪低落、思想复杂、行为消极及意志的现象,对工作也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常工作无心抓,遇到矛盾不愿调,工作质量严重下滑,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新时期乡镇干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茫然心理
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化,势必对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思想观念带来强烈的冲击。农业税的免征,税费改革的实施,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群众对新生活的渴望,都让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的方式、方法经历着质的蜕变。由于缺乏应有的学习、培训,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面对乡镇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乡镇政府新的服务职能,不少乡镇干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去干。一些干部“管理无门,服务无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
(二)畏难心理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各级政府中处于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上级政府和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可以对其发号施令,上级机关为求得政绩,制定了各种目标和任务下派给乡镇政府,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以此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有的指标甚至是“一票否决”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乡镇管理干部的升迁,工资福利,奖励惩罚等都与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休戚相关。乡镇管理干部经常“跑断腿,磨破嘴”,不分昼夜的辛苦也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诸多指标。签不完的责任状、数不清的一票否决让乡镇干部胆颤心惊,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有些乡镇干部无奈地说:“乡镇干部真是忙,一票否决压脊梁。成天泡在乡村里,难有空闲见婆娘。上面下面都得顾,忘我工作也无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焦虑心理
乡镇在面对发展经济、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推进公益事业发展等众多事务时,法律却没有赋予乡镇足够的权力。缺乏强制执行力的乡镇管理干部,抓计生、调矛盾、收社保都需要靠着一张嘴皮子去劝说百姓,说到底就是靠一张嘴去工作。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实际生活中,乡镇干部身处,上头领导“压”和下面群众“顶”的夹层。上面是领导要求及时完成指标的严厉训斥,下面则是农民群众要求提供满意服务的热切目光,而热切目光的后面是稍有不慎就必然出现的严厉问责。乡镇干部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心理压力极大。
(四)郁闷心理
心理郁闷主要表现在:一是孤独。个别乡镇干部面对个人工作和思想的种种困惑长期憋:在心理,领导不敢说,同事不能说,下属、亲友不愿说,谁都靠不住;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回避领导,自我欣赏,表面上是清高,实则是自卑,生怕领导看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二是失落。一些乡镇处在偏远、条件较差的地区,离市、县政府所在地较远,这里有些干部干部,总认为自己不是领导身边的人,特别排斥上级组织安排到乡镇的空降干部,久之则产生失落、空虚、迷茫等心态。三是缺乏进取精神。部分年龄偏大、面临退居二线的乡镇干部,看到年轻人已经做到自己的位置,自己还原地,不愿意跑官要官,又没有勇气自荐,只好默默等待机遇。好不容易估计怎么着也该自己了,可是突然从外边调来一个,心里陡然凉到极点,于是便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
二、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失衡造成的后果
(一)缺失信仰
(一)缺失信仰的个别乡镇管理干部,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念,出现了“信仰危机”:他们不信马列和科学,却信风水和迷信;党的宗旨和信仰仅在他们口头上的宣扬,唯一不忘的是自己的“钱”途和私利;个别乡镇干部台上作科学报告,台下求神拜佛算命运,换届选举求指点迷津。
(二)追逐权力
个别乡镇管理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把权力看成唯一的价值目标,把升职作为自己唯一的成功标准;把不能正常升职看作前途的失败,把某件事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同、或者遭到领导批评和责骂也当作失败。面对自己升迁无望的情况时,便埋怨组织和领导,想方设法把经济领域上的以权谋私作为寻求心理补偿的方式,求得一时心理平衡,却一步步把自己拉进了犯罪的深渊。
(三)“撞钟”办事
在日常工作,做“撞钟和尚”已成为许多乡镇管理干部的普遍毛病。在位多年,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缺乏工作热情,仅仅完成上级领导交派的任务,不思考为百姓谋福利。有的乡镇干部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只是安于现状,满足于做一些堆在手头的具体事务,对乡镇的发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缺少点子,缺乏办法,没有搞活经济、保持稳定、富裕百姓的政治抱负。有的乡镇工作明显呈现出对工作的厌倦感、乏味感和疲惫感,不愿触及深层次的矛盾,不愿做长远打算;不积极主动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对专业知识一窍不通,面对工作只是“瞎指挥”、“乱操作”。身为基层领导对农民领而无力,导而无方;不用新办法解决问题,又难得动脑筋,遇到矛盾不解释、不疏通;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不调查、不询问,不用心深入基层,不耐心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不知社情民意,不问民心向背。
三、解决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失衡问题的对策
乡镇管理干部的整个心理状况,对党和政府执政方式、执政效率及执政水平的提高有直接制约的作用,同时会影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和谐和党的基层组织能否有效、持续、健康地运转。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该把提高乡镇干部的心理素质作为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及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时解决乡镇干部心理失衡问题。
(一)乡镇干部要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乡镇管理干部必须不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和提高判断力、耐受力、平衡力,努力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第一、提高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力。乡镇干部只有不断纠正自己的心理偏见,才能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将自己培养成理性的、有才干的领导者。因此,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首先是纠正心理偏见。第二、增强心理耐受力。在面对挫折时,领导者如果不能够运用好自我调适的方法保持心理的平衡,并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把失败看成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就不能变害为利、转败为胜。第三、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力。作为乡镇干部要明确大家都是为了党的事业走到一起,不是为哪一个领导,而是为党的事业工作。对他人的成绩或不足,本着“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焉”的态度泰然应对。不应该在在班子内部形成敌对的气氛,产生嫉妒的心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二)领导应给与乡镇管理干部更多关怀和支持
各级干部不要一下乡就是检查工作,一见乡镇干部就是责骂。应该多下下乡镇看看乡镇干部,和他们多聊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辛苦,多体谅他们的无奈。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该多关心乡镇干部,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干部寻找原因,要多体谅,多宽容;加大提拔对工作出色的乡镇干部的力度,让他们感觉到组织的温暖,更努力去工作。给予乡镇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及时兑现奖金,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安心在乡镇工作。各级各方面新闻媒体,应多报道乡镇干部的正面形象,重塑乡镇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提高乡镇干部的职业自豪感。
(三)完善利于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健康的组织制度环境
一是要改革和完善乡镇干部的考评体系。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在领导实践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这是由乡镇干部特殊的角色地位决定的,因此,在考核或选拔任用时,评判乡镇干部德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心理素质的考察,把乡镇干部的人格及能力取向作为衡量其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制定相关政策。譬如建立激励机制,给那些长年坚守基层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授予特殊荣誉称号或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等,或给予乡镇干部子女一些制度内的优先权等。这样做就实现了满足乡镇干部的成就动机和免其后顾之忧的目的。三是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心理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运用社会心理学“需求互补”的人际吸引效应,在深入研究领导成员个性心理特征特别是不同能力取向的基础上,优化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资源整合效应。 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心理结构,对乡镇管理干部的心理和谐与关系协调和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倪洪兰.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建设[J].唯实,2009(10):88-91
[2]兰岸平.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再分析[J].新农村,2010(6):209-210
[3]邹燕秋.当前乡镇干部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J].网络财富,2010(19):176-178
[4]中共遵义市委党校课题组.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和谐心态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119):47-48
[5]叶荣盛,陈小燕.乡镇干部的生态与心态[J].中国发展观察,2010(7):5 23-25
[6]倪洪兰.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建设[J].唯实,2009(10):90-91
【关键词】乡镇干部;心理;失衡;问题;对策
乡镇政府是农村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人民群众联系也最为紧密,它既承担着国家管理农村社会事务极其复杂的工作任务,又直接担负着团结、教育及组织群众,发展、建设和稳定农村等非常具体的重任。乡镇管理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基层领导群体,工作在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基层群众,他们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为了进一步实现乡镇基层政权的稳定与农村改革的推进和党的建设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研究乡镇干部的心理失衡问题,客观地审视乡镇干部群体的心理动态与困扰,多层面地透析其形成的原因,探寻乡镇干部加强心理建设、提升心理素质的对策和思路。
一、新时期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
广大乡镇管理干部长期工作在艰苦的农村,为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富有极大效果的工作。但近年来,国家经历了税费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一些乡镇干部面对困难的乡镇财政、基础薄弱的乡镇经济和极力改变乡镇面貌的严峻压力,出现了情绪低落、思想复杂、行为消极及意志的现象,对工作也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常工作无心抓,遇到矛盾不愿调,工作质量严重下滑,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新时期乡镇干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茫然心理
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化,势必对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思想观念带来强烈的冲击。农业税的免征,税费改革的实施,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群众对新生活的渴望,都让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的方式、方法经历着质的蜕变。由于缺乏应有的学习、培训,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面对乡镇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乡镇政府新的服务职能,不少乡镇干部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去干。一些干部“管理无门,服务无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
(二)畏难心理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各级政府中处于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上级政府和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可以对其发号施令,上级机关为求得政绩,制定了各种目标和任务下派给乡镇政府,责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以此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有的指标甚至是“一票否决”如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乡镇管理干部的升迁,工资福利,奖励惩罚等都与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休戚相关。乡镇管理干部经常“跑断腿,磨破嘴”,不分昼夜的辛苦也难以完成上级下达的诸多指标。签不完的责任状、数不清的一票否决让乡镇干部胆颤心惊,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有些乡镇干部无奈地说:“乡镇干部真是忙,一票否决压脊梁。成天泡在乡村里,难有空闲见婆娘。上面下面都得顾,忘我工作也无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焦虑心理
乡镇在面对发展经济、计划生育、社会综合治理、推进公益事业发展等众多事务时,法律却没有赋予乡镇足够的权力。缺乏强制执行力的乡镇管理干部,抓计生、调矛盾、收社保都需要靠着一张嘴皮子去劝说百姓,说到底就是靠一张嘴去工作。引导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实际生活中,乡镇干部身处,上头领导“压”和下面群众“顶”的夹层。上面是领导要求及时完成指标的严厉训斥,下面则是农民群众要求提供满意服务的热切目光,而热切目光的后面是稍有不慎就必然出现的严厉问责。乡镇干部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心理压力极大。
(四)郁闷心理
心理郁闷主要表现在:一是孤独。个别乡镇干部面对个人工作和思想的种种困惑长期憋:在心理,领导不敢说,同事不能说,下属、亲友不愿说,谁都靠不住;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回避领导,自我欣赏,表面上是清高,实则是自卑,生怕领导看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二是失落。一些乡镇处在偏远、条件较差的地区,离市、县政府所在地较远,这里有些干部干部,总认为自己不是领导身边的人,特别排斥上级组织安排到乡镇的空降干部,久之则产生失落、空虚、迷茫等心态。三是缺乏进取精神。部分年龄偏大、面临退居二线的乡镇干部,看到年轻人已经做到自己的位置,自己还原地,不愿意跑官要官,又没有勇气自荐,只好默默等待机遇。好不容易估计怎么着也该自己了,可是突然从外边调来一个,心里陡然凉到极点,于是便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
二、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失衡造成的后果
(一)缺失信仰
(一)缺失信仰的个别乡镇管理干部,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道路的信念,出现了“信仰危机”:他们不信马列和科学,却信风水和迷信;党的宗旨和信仰仅在他们口头上的宣扬,唯一不忘的是自己的“钱”途和私利;个别乡镇干部台上作科学报告,台下求神拜佛算命运,换届选举求指点迷津。
(二)追逐权力
个别乡镇管理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把权力看成唯一的价值目标,把升职作为自己唯一的成功标准;把不能正常升职看作前途的失败,把某件事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同、或者遭到领导批评和责骂也当作失败。面对自己升迁无望的情况时,便埋怨组织和领导,想方设法把经济领域上的以权谋私作为寻求心理补偿的方式,求得一时心理平衡,却一步步把自己拉进了犯罪的深渊。
(三)“撞钟”办事
在日常工作,做“撞钟和尚”已成为许多乡镇管理干部的普遍毛病。在位多年,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缺乏工作热情,仅仅完成上级领导交派的任务,不思考为百姓谋福利。有的乡镇干部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只是安于现状,满足于做一些堆在手头的具体事务,对乡镇的发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缺少点子,缺乏办法,没有搞活经济、保持稳定、富裕百姓的政治抱负。有的乡镇工作明显呈现出对工作的厌倦感、乏味感和疲惫感,不愿触及深层次的矛盾,不愿做长远打算;不积极主动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对专业知识一窍不通,面对工作只是“瞎指挥”、“乱操作”。身为基层领导对农民领而无力,导而无方;不用新办法解决问题,又难得动脑筋,遇到矛盾不解释、不疏通;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不调查、不询问,不用心深入基层,不耐心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不知社情民意,不问民心向背。
三、解决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失衡问题的对策
乡镇管理干部的整个心理状况,对党和政府执政方式、执政效率及执政水平的提高有直接制约的作用,同时会影响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和谐和党的基层组织能否有效、持续、健康地运转。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该把提高乡镇干部的心理素质作为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及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时解决乡镇干部心理失衡问题。
(一)乡镇干部要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乡镇管理干部必须不断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和提高判断力、耐受力、平衡力,努力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第一、提高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力。乡镇干部只有不断纠正自己的心理偏见,才能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将自己培养成理性的、有才干的领导者。因此,加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首先是纠正心理偏见。第二、增强心理耐受力。在面对挫折时,领导者如果不能够运用好自我调适的方法保持心理的平衡,并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把失败看成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就不能变害为利、转败为胜。第三、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力。作为乡镇干部要明确大家都是为了党的事业走到一起,不是为哪一个领导,而是为党的事业工作。对他人的成绩或不足,本着“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焉”的态度泰然应对。不应该在在班子内部形成敌对的气氛,产生嫉妒的心理,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共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二)领导应给与乡镇管理干部更多关怀和支持
各级干部不要一下乡就是检查工作,一见乡镇干部就是责骂。应该多下下乡镇看看乡镇干部,和他们多聊聊天及时了解他们的辛苦,多体谅他们的无奈。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应该多关心乡镇干部,对工作不力的乡镇干部寻找原因,要多体谅,多宽容;加大提拔对工作出色的乡镇干部的力度,让他们感觉到组织的温暖,更努力去工作。给予乡镇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工作补贴,及时兑现奖金,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安心在乡镇工作。各级各方面新闻媒体,应多报道乡镇干部的正面形象,重塑乡镇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提高乡镇干部的职业自豪感。
(三)完善利于乡镇管理干部心理健康的组织制度环境
一是要改革和完善乡镇干部的考评体系。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在领导实践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这是由乡镇干部特殊的角色地位决定的,因此,在考核或选拔任用时,评判乡镇干部德才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心理素质的考察,把乡镇干部的人格及能力取向作为衡量其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制定相关政策。譬如建立激励机制,给那些长年坚守基层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授予特殊荣誉称号或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等,或给予乡镇干部子女一些制度内的优先权等。这样做就实现了满足乡镇干部的成就动机和免其后顾之忧的目的。三是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心理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运用社会心理学“需求互补”的人际吸引效应,在深入研究领导成员个性心理特征特别是不同能力取向的基础上,优化领导班子的心理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资源整合效应。 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心理结构,对乡镇管理干部的心理和谐与关系协调和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倪洪兰.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建设[J].唯实,2009(10):88-91
[2]兰岸平.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再分析[J].新农村,2010(6):209-210
[3]邹燕秋.当前乡镇干部的心理问题及其调试[J].网络财富,2010(19):176-178
[4]中共遵义市委党校课题组.乡镇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和谐心态建设[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1(119):47-48
[5]叶荣盛,陈小燕.乡镇干部的生态与心态[J].中国发展观察,2010(7):5 23-25
[6]倪洪兰.乡镇领导干部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建设[J].唯实,2009(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