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一项军事人才培养战略工程。外电报道:这是中国军队改善军官素质结构、走精兵之路的一项重大举措。
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已经走过10年历程。如今,全国依托培养高校已发展到116所,在校国防生近7万人。“80后”“90后”的国防生,怎样才能实现素质转变?能否肩负军队建设的历史使命?军地双方关注,部队上下瞩目,其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中国军队的建设水平。
南京军区签约培养国防生规模最大的华东交通大学,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充分肯定。
2008年11月2日,南京军区政委陈国令一行来到华东交通大学,就国防生培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江西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国防生培养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王清葆,副省长孙刚,省军区司令员彭水根,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孙荣正等陪同调研。
当天下午,陈国令一行来到华东交大国防生学院大楼,察看军事阅览室、多功能室和国防生寝室,与国防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该校领导班子成员座谈,听取国防生培养工作情况汇报,对该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陈政委说,华东交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遵循高校育人规律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形成了“三个明确三个接轨”国防生培养模式,为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该校把为军队培养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打牢国防生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军事技能和作风纪律基础,为部队输送“优质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普通高校培养军事人才的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
华东交通大学为国防生的培养倾注了智慧和心血。
破解难题优化创新
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吴传骏部长告诉记者:“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一条经济、便捷、高效的路子,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然而,在国内这还有待探索完善。”
这不,学院碰到的难题就出来了。华东交通大学课题组调查到国防生的“报考动机”,结果显示:想当军官的有40人,为家庭减负的有37人,想考公务员的57人。如何留得住便成了培养的一个问题。另外,“文”与“武”的关系,这个度如何把握?“考上了国防生,进了保险箱”,“签了协议书,入学即毕业”,激励机制如何来完善?等等,很多问题需要破解,很多思路需要创新。
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高海生说:“我校是2004年跨入培养国防生高校行列的。短短4年,我校就发展成为南京军区签约培养国防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从我校走出的国防生,做到了100%军事技能体能达标、100%按期通过学分考核;做到了毕业后100%到部队工作,无一人违约;到部队后全部胜任基层指挥岗位,无一人被淘汰,我们破解了很多难题。”
高副校长所说的3个百分之百和“零”违约得益于学校探索出的国防生培养模式。
国防生选培办刘国党主任介绍说:“发挥普通高校的学科优势,是部队依托培养国防生的初衷;培养优质人才,事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希望和未来。与南京军区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之初,华东交大就确立了这样的理念。”
2008年7月,学校期末考试国防生成绩优良率达73%,考取研究生比例达25%,毕业国防生100%按期通过学分考核。很多所高校专家慕名前往,对华东交大国防生培养工作进行研究。
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是2007年国家深化高等教育和人事制度改革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华东交大党委果断决定:建立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立项建设,采取走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路子的方式,增强学员的政治意识、国防意识和使命意识。
学校党委书记张安哥认为:“兵者,国之大事。国防生培养,事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大计。”所以,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学校专门组成了“国防生培养工作探索与实践”课题组进行集中攻关。
同时,学校对培养工作坚持“五个纳入五个优先”,即:教学管理纳入学工部门职责,队伍建设、表彰奖励优先;军政训练纳入本科教学体系,师资保障、场地使用优先;招生选拔纳入学校招生规划,宣传发动、专业选择优先;经费开支纳入学校财务预算,项目审批、资金保障优先;选培办建设纳入机关建设范畴,工作学习、生活保障优先。
在建立区域协作机制上,实施“阶梯式”分级训练。选培办领导说:“我们与江西省军区教导大队、南昌陆军学院和野战部队某旅,建立军事教学协作关系。强化体能训练,强化技能训练,进行战术协同训练,甚至进行脱胎换骨的野营拉练训练。”
建设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需要优势学科支撑,为此学校依托3个国家级、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用来招收培养国防生。华东交大国防生形成了优势学科、热门专业的“品牌效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学校总结形成了“三个明确,三个接轨”的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明确,与部队人才补充需求接轨;素质标准明确,与第一任职岗位需求接轨;培养方案明确,与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接轨。
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高海生说:“经实践检验,这个培养思路是有远见的。”
军事过硬文武兼备
学校领导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
国防生胡朝辉刚分到某炮兵团,就负责带领一个战斗班参加上级组织的炮兵专业比武,8个参赛项目,他带的班摘得5个第一,个人夺得2项第一,年底该班荣立集体二等功!
许多部队领导反映,华东交大国防生军事素质过硬,一到部队就能用得上。近3年来,这所学校毕业的国防生,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82%担任部队带训骨干,74%被评为优秀!
过硬的军事本领来源于学校对军队培养干部的基本训练与要求。
素质转变在这里提前进行,学校领导有清醒的育人思路。华东交大党委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是在为军队培养干部,必须按照带兵打仗的要求,锻造国防生过硬的军事素质。
走进华东交大国防生学院,“军营”氛围浓厚:规划200亩土地,建起了全国签约高校中唯一的400米渡海登陆障碍场和战术训练场;筹集资金2100余万元,新建了12000多平方米的国防生大楼,实行“开放式学习、军校式管理”;国防生宿舍与部队战士营房别无二致,物品摆放统一,被子棱角分明,牙缸手柄方向一致……
训练场上,一招一式,都透露出高标准的优秀。
为了更好培养过硬人才,一整套催生军事素质成长的措施应运而生。学校把部队规定的13门军政训练课纳入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为减轻国防生学习训练负担,他们将500多个军政训练学时,分解到4个学年8个学期,军事法概论代替了大学法律基础,队列训练代替了大学生入学军训,军政训练课代替了部分公共选修课。
学校还建立起军事教学区域性协作机制,每年暑期,大一学生到江西省军区教导大队进行强化体能训练,大二学生到南昌陆军学院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大三学生到作战部队进行战术协同训练。对训练考核不达标的,坚持补训、补考。到了大四毕业这一年,更是要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训练,长途奔袭、野营拉练上井冈山。
国防生学院的领导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校运会1500米跑连续3届获得第一的大四国防生汪志辉,400米渡海登陆障碍训练成绩2分34秒,比优秀生快了1分多钟。在刚刚结束的抽考中,622名大二以上国防生全部达标,优秀率达84.5%。成绩骄人!
院领导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土木工程专业国防生郑兆鹏,到华东交大报到时,箱子里装有武侠小说几十本。他原以为“考上国防生,入学即就业”,学习可以松一松。
结果,大一的头两个月,他学习频频“亮红灯”。后来,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他获得了学校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小郑的感慨是有如下4条理由:
“名师出高徒,这里的要求很严、很细。”在华东交大,国防生的文化专业课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占到了三分之二。
“量身定做的成才路线图。”学校和院系对每个专业、每个学生的教学都有“顶层设计”,对4年间哪个阶段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进行了科学分解。
“不管什么理由,占用文化学习一堂课,只有主管校长才能批,事后还得安排补课。”
“学校还给大家开小灶。”安排学习好的与学习能力偏弱的结对帮学,对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与其签订成绩达标责任书,教师、家长、选培办“三位一体”督促学。
在国防生模拟营办公室,一张小小的“联系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这张卡片上,印有国防生的姓名、联系电话,还印有教师的姓名、电话,选培办罗词礼干事说,为了更好地育人,营里要求老教授要与国防生建立比较固定的联系。
文化学习全程监控、军政训练分年度达标、毕业综合考评有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也没有理由学不好。”郑兆鹏这样的感慨也是大家的感受。
据统计,华东交大的国防生92%获得过学校、省市和国家各类奖学金。
华东交通大学国防生培养走的是一条强兵之路!
扎根基层
建功立业
有这样一位国防生,他可是江西省颇有名气的“新闻人物”。
2007年,他当选为全省“十佳大学生”;2008年,他又成为全省唯一大学生奥运火炬手。而就在毕业前,他毅然向组织提出申请:到最边远的基层连队任职。
他,就是国防生顾阳。
顾阳的选择如果说只是个个案,但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华东交大今年毕业的94名国防生,全部都向组织递交决心书,要求到一线部队和艰苦地区任职!
忠诚于军队,忠诚于人民,扎根于基层,扎根于需要的土壤,华东交通大学培养的国防生都是这样在做的。
华东交大把政治合格作为国防生培养“第一标准”,多管齐下,打牢国防生听党指挥、忠诚使命、建功军营的思想根基。
走近国防生寝室,门上独具匠心的小卡片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卡片上,有的名字上面是团徽,有的名字上面是党徽。模拟八连国防生朱少虎说:“我们在时时提醒自己处处带头,当好表率!”
让学生感受红色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学校培养国防生的一大特色。每年开学,组织新生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并举行宣誓仪式;清明前夕,组织国防生徒步拉练到方志敏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追寻革命先辈光辉足迹;暑假期间,组织国防生到井冈山学传统;临近毕业之际,组织国防生开展“重走红军路,当红军传人”野营拉练活动,让军魂意识融入国防生的青春血脉。
国防生童建程清晰记得:自己刚入学时一度产生思想困惑。毕业学长、某炮团副指导员鲍晓敏正好被请回母校现身说法,听了学长介绍自己在全团军事体能比武拿冠军、荣立三等功的体会,童建程的思想受到触动。
如今,当上了模拟连班长的他感慨地说:“国家培养我们,部队需要我们。毕业后,我也要到基层干出点名堂。”
大学校园思想活跃,国防生入学动机多元,针对此,华东交大国防生学院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专题教育,建立了班级辅导员、选培办干部、国防生党员、模拟连骨干“四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络。选培办领导对记者说:“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人做,做人人’。”
如今,“下得去、稳得住、吃得苦、干得了”的精神已深入华东交大国防生的内心。近几年,学校培养的毕业国防生100%加入党组织,100%主动申请到野战部队一线和艰苦地区任职,70%获得团以上表彰奖励,没有一个人违约和被淘汰。
选培办主任给我们提到了这样一条短信,那是中秋节时,毕业国防生朱建丰发来的。他在短信中说:“我现在在重庆,一切都好!我在单位表现蛮好的,没有给母校丢脸!”
是的,在扎根基层的岁月中,华东交通大学毕业的国防生个个都是好样的。
罗干事给记者透露了一位小战士的一点小秘密:
邵旭是2006年毕业的国防生,现任连云港警备区炮团副连长,在11月参加上级组织的炮兵分队实弹射击考核中,他利用所学,研究设计了火炮自动击发装置,提高了炮兵实弹射击的安全系数,又缓解了炮弹出膛间冲击波对耳膜的伤害,在年底全团干部军事大比武中,他又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他的事迹央视七套还做了报道哩。
宣传部吴敏说:“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也经常被他们所感动,经常为学校能培养出这么多感人的战士而骄傲,他们是很优秀的一群战士!”
建功立业,忠诚于人民,扎根于基层,华东交通大学培养的国防生都有着坚定的信念。
交给党和人民新型的“优质钢”,这是华东交大人的铮铮誓言。◆
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军队干部,已经走过10年历程。如今,全国依托培养高校已发展到116所,在校国防生近7万人。“80后”“90后”的国防生,怎样才能实现素质转变?能否肩负军队建设的历史使命?军地双方关注,部队上下瞩目,其素质如何,将直接决定中国军队的建设水平。
南京军区签约培养国防生规模最大的华东交通大学,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的充分肯定。
2008年11月2日,南京军区政委陈国令一行来到华东交通大学,就国防生培养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对江西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国防生培养工作表示衷心感谢。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王清葆,副省长孙刚,省军区司令员彭水根,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孙荣正等陪同调研。
当天下午,陈国令一行来到华东交大国防生学院大楼,察看军事阅览室、多功能室和国防生寝室,与国防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该校领导班子成员座谈,听取国防生培养工作情况汇报,对该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陈政委说,华东交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遵循高校育人规律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形成了“三个明确三个接轨”国防生培养模式,为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该校把为军队培养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全面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打牢国防生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军事技能和作风纪律基础,为部队输送“优质钢”;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普通高校培养军事人才的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
华东交通大学为国防生的培养倾注了智慧和心血。
破解难题优化创新
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吴传骏部长告诉记者:“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一条经济、便捷、高效的路子,也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然而,在国内这还有待探索完善。”
这不,学院碰到的难题就出来了。华东交通大学课题组调查到国防生的“报考动机”,结果显示:想当军官的有40人,为家庭减负的有37人,想考公务员的57人。如何留得住便成了培养的一个问题。另外,“文”与“武”的关系,这个度如何把握?“考上了国防生,进了保险箱”,“签了协议书,入学即毕业”,激励机制如何来完善?等等,很多问题需要破解,很多思路需要创新。
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高海生说:“我校是2004年跨入培养国防生高校行列的。短短4年,我校就发展成为南京军区签约培养国防生规模最大的高校。从我校走出的国防生,做到了100%军事技能体能达标、100%按期通过学分考核;做到了毕业后100%到部队工作,无一人违约;到部队后全部胜任基层指挥岗位,无一人被淘汰,我们破解了很多难题。”
高副校长所说的3个百分之百和“零”违约得益于学校探索出的国防生培养模式。
国防生选培办刘国党主任介绍说:“发挥普通高校的学科优势,是部队依托培养国防生的初衷;培养优质人才,事关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希望和未来。与南京军区签订国防生培养协议之初,华东交大就确立了这样的理念。”
2008年7月,学校期末考试国防生成绩优良率达73%,考取研究生比例达25%,毕业国防生100%按期通过学分考核。很多所高校专家慕名前往,对华东交大国防生培养工作进行研究。
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质量工程”,是2007年国家深化高等教育和人事制度改革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华东交大党委果断决定:建立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立项建设,采取走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路子的方式,增强学员的政治意识、国防意识和使命意识。
学校党委书记张安哥认为:“兵者,国之大事。国防生培养,事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大计。”所以,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学校专门组成了“国防生培养工作探索与实践”课题组进行集中攻关。
同时,学校对培养工作坚持“五个纳入五个优先”,即:教学管理纳入学工部门职责,队伍建设、表彰奖励优先;军政训练纳入本科教学体系,师资保障、场地使用优先;招生选拔纳入学校招生规划,宣传发动、专业选择优先;经费开支纳入学校财务预算,项目审批、资金保障优先;选培办建设纳入机关建设范畴,工作学习、生活保障优先。
在建立区域协作机制上,实施“阶梯式”分级训练。选培办领导说:“我们与江西省军区教导大队、南昌陆军学院和野战部队某旅,建立军事教学协作关系。强化体能训练,强化技能训练,进行战术协同训练,甚至进行脱胎换骨的野营拉练训练。”
建设国防生培养创新实验区需要优势学科支撑,为此学校依托3个国家级、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用来招收培养国防生。华东交大国防生形成了优势学科、热门专业的“品牌效应”。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学校总结形成了“三个明确,三个接轨”的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明确,与部队人才补充需求接轨;素质标准明确,与第一任职岗位需求接轨;培养方案明确,与军事人才成长规律接轨。
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高海生说:“经实践检验,这个培养思路是有远见的。”
军事过硬文武兼备
学校领导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
国防生胡朝辉刚分到某炮兵团,就负责带领一个战斗班参加上级组织的炮兵专业比武,8个参赛项目,他带的班摘得5个第一,个人夺得2项第一,年底该班荣立集体二等功!
许多部队领导反映,华东交大国防生军事素质过硬,一到部队就能用得上。近3年来,这所学校毕业的国防生,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82%担任部队带训骨干,74%被评为优秀!
过硬的军事本领来源于学校对军队培养干部的基本训练与要求。
素质转变在这里提前进行,学校领导有清醒的育人思路。华东交大党委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是在为军队培养干部,必须按照带兵打仗的要求,锻造国防生过硬的军事素质。
走进华东交大国防生学院,“军营”氛围浓厚:规划200亩土地,建起了全国签约高校中唯一的400米渡海登陆障碍场和战术训练场;筹集资金2100余万元,新建了12000多平方米的国防生大楼,实行“开放式学习、军校式管理”;国防生宿舍与部队战士营房别无二致,物品摆放统一,被子棱角分明,牙缸手柄方向一致……
训练场上,一招一式,都透露出高标准的优秀。
为了更好培养过硬人才,一整套催生军事素质成长的措施应运而生。学校把部队规定的13门军政训练课纳入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实行学分制管理。为减轻国防生学习训练负担,他们将500多个军政训练学时,分解到4个学年8个学期,军事法概论代替了大学法律基础,队列训练代替了大学生入学军训,军政训练课代替了部分公共选修课。
学校还建立起军事教学区域性协作机制,每年暑期,大一学生到江西省军区教导大队进行强化体能训练,大二学生到南昌陆军学院进行军事技能训练,大三学生到作战部队进行战术协同训练。对训练考核不达标的,坚持补训、补考。到了大四毕业这一年,更是要进行一番“脱胎换骨”的训练,长途奔袭、野营拉练上井冈山。
国防生学院的领导自豪地告诉记者,在校运会1500米跑连续3届获得第一的大四国防生汪志辉,400米渡海登陆障碍训练成绩2分34秒,比优秀生快了1分多钟。在刚刚结束的抽考中,622名大二以上国防生全部达标,优秀率达84.5%。成绩骄人!
院领导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土木工程专业国防生郑兆鹏,到华东交大报到时,箱子里装有武侠小说几十本。他原以为“考上国防生,入学即就业”,学习可以松一松。
结果,大一的头两个月,他学习频频“亮红灯”。后来,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他获得了学校一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
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小郑的感慨是有如下4条理由:
“名师出高徒,这里的要求很严、很细。”在华东交大,国防生的文化专业课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占到了三分之二。
“量身定做的成才路线图。”学校和院系对每个专业、每个学生的教学都有“顶层设计”,对4年间哪个阶段学什么、达到什么目标,进行了科学分解。
“不管什么理由,占用文化学习一堂课,只有主管校长才能批,事后还得安排补课。”
“学校还给大家开小灶。”安排学习好的与学习能力偏弱的结对帮学,对自控能力不强的学生与其签订成绩达标责任书,教师、家长、选培办“三位一体”督促学。
在国防生模拟营办公室,一张小小的“联系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这张卡片上,印有国防生的姓名、联系电话,还印有教师的姓名、电话,选培办罗词礼干事说,为了更好地育人,营里要求老教授要与国防生建立比较固定的联系。
文化学习全程监控、军政训练分年度达标、毕业综合考评有一套完整的评估标准,“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也没有理由学不好。”郑兆鹏这样的感慨也是大家的感受。
据统计,华东交大的国防生92%获得过学校、省市和国家各类奖学金。
华东交通大学国防生培养走的是一条强兵之路!
扎根基层
建功立业
有这样一位国防生,他可是江西省颇有名气的“新闻人物”。
2007年,他当选为全省“十佳大学生”;2008年,他又成为全省唯一大学生奥运火炬手。而就在毕业前,他毅然向组织提出申请:到最边远的基层连队任职。
他,就是国防生顾阳。
顾阳的选择如果说只是个个案,但让人们感到意外的是,华东交大今年毕业的94名国防生,全部都向组织递交决心书,要求到一线部队和艰苦地区任职!
忠诚于军队,忠诚于人民,扎根于基层,扎根于需要的土壤,华东交通大学培养的国防生都是这样在做的。
华东交大把政治合格作为国防生培养“第一标准”,多管齐下,打牢国防生听党指挥、忠诚使命、建功军营的思想根基。
走近国防生寝室,门上独具匠心的小卡片吸引了记者的眼球:卡片上,有的名字上面是团徽,有的名字上面是党徽。模拟八连国防生朱少虎说:“我们在时时提醒自己处处带头,当好表率!”
让学生感受红色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学校培养国防生的一大特色。每年开学,组织新生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并举行宣誓仪式;清明前夕,组织国防生徒步拉练到方志敏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追寻革命先辈光辉足迹;暑假期间,组织国防生到井冈山学传统;临近毕业之际,组织国防生开展“重走红军路,当红军传人”野营拉练活动,让军魂意识融入国防生的青春血脉。
国防生童建程清晰记得:自己刚入学时一度产生思想困惑。毕业学长、某炮团副指导员鲍晓敏正好被请回母校现身说法,听了学长介绍自己在全团军事体能比武拿冠军、荣立三等功的体会,童建程的思想受到触动。
如今,当上了模拟连班长的他感慨地说:“国家培养我们,部队需要我们。毕业后,我也要到基层干出点名堂。”
大学校园思想活跃,国防生入学动机多元,针对此,华东交大国防生学院每学期组织一至两次专题教育,建立了班级辅导员、选培办干部、国防生党员、模拟连骨干“四位一体”的思想教育网络。选培办领导对记者说:“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人做,做人人’。”
如今,“下得去、稳得住、吃得苦、干得了”的精神已深入华东交大国防生的内心。近几年,学校培养的毕业国防生100%加入党组织,100%主动申请到野战部队一线和艰苦地区任职,70%获得团以上表彰奖励,没有一个人违约和被淘汰。
选培办主任给我们提到了这样一条短信,那是中秋节时,毕业国防生朱建丰发来的。他在短信中说:“我现在在重庆,一切都好!我在单位表现蛮好的,没有给母校丢脸!”
是的,在扎根基层的岁月中,华东交通大学毕业的国防生个个都是好样的。
罗干事给记者透露了一位小战士的一点小秘密:
邵旭是2006年毕业的国防生,现任连云港警备区炮团副连长,在11月参加上级组织的炮兵分队实弹射击考核中,他利用所学,研究设计了火炮自动击发装置,提高了炮兵实弹射击的安全系数,又缓解了炮弹出膛间冲击波对耳膜的伤害,在年底全团干部军事大比武中,他又取得了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他的事迹央视七套还做了报道哩。
宣传部吴敏说:“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也经常被他们所感动,经常为学校能培养出这么多感人的战士而骄傲,他们是很优秀的一群战士!”
建功立业,忠诚于人民,扎根于基层,华东交通大学培养的国防生都有着坚定的信念。
交给党和人民新型的“优质钢”,这是华东交大人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