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家长,深感教育子女的极端重要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又深感当前中国教育的困惑和无奈。
应该说,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教育是高度重视的,我们的国民教育体系也是比较完备的。但是,有着扎实的基础教育的中国,为什么只能大批培养“匠”而很少能培养出“家”?为什么几十年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从地方政府、学校到家长、学生都最关心分数和升学率,却很少关心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究竟怎样?这些都是困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如何解决,值得深思。
近日读到杰弗里·布拉尼的著作《犹太人的家庭教育》,很受启发。家庭是孩子学习与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但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入手,从起点开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该书的作者杰弗里·布拉尼博士,是美国克里夫兰大学犹太学院家庭与成人教育学教授,复兴后犹太人协会著名民族教育指导专家。他把犹太教的内在精髓与教育心理学融合在一起。全书共21章,近20万字,从犹太人的历史与教育的沉思、完善家庭教育机制、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作者在《后记》中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人们需要一些什么?他们的精神中所欠缺的又是什么?我们在学习中需要系统地认识什么?这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问题。”我想,这些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广大家长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犹太人曾饱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灾难,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国家,但他们却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富豪罗思柴尔德、蒙蒂菲奥利……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得主犹太人所占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今天在美国的亿万富翁中有20%的人是犹太人。
为什么犹太能够成为一个如此优秀的民族?因为犹太人坚信:只有教育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让人民都充满力量,也只有教育才能让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一旦拥有知识,那他还缺什么呢?一个人不去学习并拥有知识,那他还能拥有什么呢?同样,家庭教育也被看成是保持民族传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使贫穷与苦难变成了财富,为他们的成功与发展作了充分的准备。研究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充分认识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极端积极性。
爱书,爱学习,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是犹太民族的传统。
犹太人认为学者比国王都伟大。有一条犹太格言:“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使女儿能嫁给学者也是值得的;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在犹太人社会里,教师甚至比父亲更重要。梅厄夫人说:“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教育经费从3岁开始就由政府拨款,3至15岁的孩子必须接受免费教育。很显然,犹太人对教育高度重视的目的,就是想永远走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它象征着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类似我们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书是犹太人的衣钵,他们的民众在遭受屠杀、四处流亡时,总不忘随身携带一本书《塔木德》。如果一个犹太人的家着火了,他们冲进房间最先抢救的是书籍。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不可少的。在犹太民族的心目中,没有什么财产比书更为珍贵。
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财物,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财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钱财、物资、智慧,在三者之中作选择,很像中国孩子的“抓周”,不同的是犹太人只有一个正确选择,而中国的小孩想抓什么就抓什么。犹太人深知: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知识才能得到智慧,一个有着智慧的人也是会得到财富与尊荣的。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所起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指出:“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要求:“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但是,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又怎样呢?一项“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调查”显示,没学过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的父母分别为69.5%、79.2%、52.5%。“农村家庭教育方法与形式的现状调查”则显示,34%的父母“大部分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28%的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这情况实在堪忧。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机制。
犹太人让孩子从小就热爱书、热爱知识、热爱智慧,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从法律法规层面、民俗民风层面不懈努力创造条件。
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的父母绝大多数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配套不到位,尚未形成完善的家庭教育机制,家庭教育依然处在自发、自觉的初级阶段。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比如:要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时间保障、经济保障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要养家糊口,工作一天下来已经很累了,哪里有力气管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努力赚钱,让孩子好吃好穿就行了。要么没有时间管,要么“为钱所困”没有能力管,最终导致的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因此,要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予以保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免费义务教育后,国家承担了学杂费和课本费,家长的经济负担相对轻了很多;但目前我们的经费保障水平还不高,家庭还是应该在子女教育上适当投入。又如,要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方法上的帮助和技术上的指导。有些家长一不缺时间二不缺钱,缺少的是方法和技巧,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因此,我们要通过家长函授学校等方式,给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其直接接触家庭的优势,开展创建“五好家庭”、树立家教先进典型等活动,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再如:要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的机制。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以一句“你们老师多管管”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从而未能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的统一。其实,教育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如召开家长会、作业要求家长签字、家访、电话访问、建立家长QQ群等,将家庭最大限度地“卷”进教育这项系统工程中来。
最为迫切的是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犹太人重视良好思想品德、学习品质、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审美、心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他们重视知识,更重视才能。他们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是由怀疑和问题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
在方法上,其实没有什么是灵丹妙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以下几点可供尝试。
●家长要有责任感,要保证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具备一定的素质。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责任,从而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参与其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要从培养习惯和性格入手。犹太哲学家斯皮尔伯格指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比如说,你希望孩子热爱阅读,不妨经常给他读一些童话、故事、诗歌,并且给他建一个可自由选择的书房。要有超前意识,不要以“孩子还小”就降低要求,性格一旦形成,想改就积重难返了。
● 要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好学、和睦、亲密的家庭环境,远比给他优厚的物质条件要重要得多。
● 要“放”而不“纵”,让孩子更快地成长。对孩子要爱,但不要溺爱,该放就放,让他试一试,在自信中成长,在探索中成功。
即使你没有很多时间,没有很多金钱,没有高明方法,没有高超技巧,但如果你有孩子,你是家长,就勇敢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吧!
人人都重视家庭教育之时,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南昌市实验中学)
应该说,我们的党和政府对教育是高度重视的,我们的国民教育体系也是比较完备的。但是,有着扎实的基础教育的中国,为什么只能大批培养“匠”而很少能培养出“家”?为什么几十年没有培养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从地方政府、学校到家长、学生都最关心分数和升学率,却很少关心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究竟怎样?这些都是困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什么时候能够解决,如何解决,值得深思。
近日读到杰弗里·布拉尼的著作《犹太人的家庭教育》,很受启发。家庭是孩子学习与教育的起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特别是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任重道远,但我们可以从家庭教育入手,从起点开始,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该书的作者杰弗里·布拉尼博士,是美国克里夫兰大学犹太学院家庭与成人教育学教授,复兴后犹太人协会著名民族教育指导专家。他把犹太教的内在精髓与教育心理学融合在一起。全书共21章,近20万字,从犹太人的历史与教育的沉思、完善家庭教育机制、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作者在《后记》中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人们需要一些什么?他们的精神中所欠缺的又是什么?我们在学习中需要系统地认识什么?这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问题。”我想,这些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问题,也是广大家长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犹太人曾饱受世界上最深重的灾难,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国家,但他们却为世界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富豪罗思柴尔德、蒙蒂菲奥利……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得主犹太人所占比例远比其他民族高;今天在美国的亿万富翁中有20%的人是犹太人。
为什么犹太能够成为一个如此优秀的民族?因为犹太人坚信:只有教育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让人民都充满力量,也只有教育才能让自己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一旦拥有知识,那他还缺什么呢?一个人不去学习并拥有知识,那他还能拥有什么呢?同样,家庭教育也被看成是保持民族传统的一个重要环节。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使贫穷与苦难变成了财富,为他们的成功与发展作了充分的准备。研究犹太人的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是充分认识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极端积极性。
爱书,爱学习,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是犹太民族的传统。
犹太人认为学者比国王都伟大。有一条犹太格言:“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使女儿能嫁给学者也是值得的;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在犹太人社会里,教师甚至比父亲更重要。梅厄夫人说:“对教育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投资。”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教育经费从3岁开始就由政府拨款,3至15岁的孩子必须接受免费教育。很显然,犹太人对教育高度重视的目的,就是想永远走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
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常常放有书本,它象征着生命有结束的时刻,求知却永无止境,类似我们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书是犹太人的衣钵,他们的民众在遭受屠杀、四处流亡时,总不忘随身携带一本书《塔木德》。如果一个犹太人的家着火了,他们冲进房间最先抢救的是书籍。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不可少的。在犹太民族的心目中,没有什么财产比书更为珍贵。
犹太人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财物,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财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钱财、物资、智慧,在三者之中作选择,很像中国孩子的“抓周”,不同的是犹太人只有一个正确选择,而中国的小孩想抓什么就抓什么。犹太人深知: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知识才能得到智慧,一个有着智慧的人也是会得到财富与尊荣的。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所起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指出:“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要求:“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但是,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又怎样呢?一项“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调查”显示,没学过儿童生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教育方面的知识的父母分别为69.5%、79.2%、52.5%。“农村家庭教育方法与形式的现状调查”则显示,34%的父母“大部分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28%的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这情况实在堪忧。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家庭教育机制。
犹太人让孩子从小就热爱书、热爱知识、热爱智慧,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从法律法规层面、民俗民风层面不懈努力创造条件。
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的父母绝大多数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配套不到位,尚未形成完善的家庭教育机制,家庭教育依然处在自发、自觉的初级阶段。我们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比如:要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包括时间保障、经济保障等)。不少家长认为,自己要养家糊口,工作一天下来已经很累了,哪里有力气管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努力赚钱,让孩子好吃好穿就行了。要么没有时间管,要么“为钱所困”没有能力管,最终导致的是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因此,要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予以保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免费义务教育后,国家承担了学杂费和课本费,家长的经济负担相对轻了很多;但目前我们的经费保障水平还不高,家庭还是应该在子女教育上适当投入。又如,要为家庭教育的开展提供方法上的帮助和技术上的指导。有些家长一不缺时间二不缺钱,缺少的是方法和技巧,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因此,我们要通过家长函授学校等方式,给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其直接接触家庭的优势,开展创建“五好家庭”、树立家教先进典型等活动,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再如:要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的机制。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以一句“你们老师多管管”一推了之,或者以“学生最听老师的话”为借口将教育责任完全放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从而未能实现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的统一。其实,教育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不意味着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学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如召开家长会、作业要求家长签字、家访、电话访问、建立家长QQ群等,将家庭最大限度地“卷”进教育这项系统工程中来。
最为迫切的是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掌握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犹太人重视良好思想品德、学习品质、生活习惯的养成和审美、心理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他们重视知识,更重视才能。他们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是由怀疑和问题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会产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
在方法上,其实没有什么是灵丹妙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以下几点可供尝试。
●家长要有责任感,要保证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具备一定的素质。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责任,从而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参与其中,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要从培养习惯和性格入手。犹太哲学家斯皮尔伯格指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比如说,你希望孩子热爱阅读,不妨经常给他读一些童话、故事、诗歌,并且给他建一个可自由选择的书房。要有超前意识,不要以“孩子还小”就降低要求,性格一旦形成,想改就积重难返了。
● 要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好学、和睦、亲密的家庭环境,远比给他优厚的物质条件要重要得多。
● 要“放”而不“纵”,让孩子更快地成长。对孩子要爱,但不要溺爱,该放就放,让他试一试,在自信中成长,在探索中成功。
即使你没有很多时间,没有很多金钱,没有高明方法,没有高超技巧,但如果你有孩子,你是家长,就勇敢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吧!
人人都重视家庭教育之时,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南昌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