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是言行一致、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开启儒家学说之先河。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民主精神,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了平等精神。孔子对学生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在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现在仍然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为我们尊师爱生的楷模。
【关键词】孔子; 民主; 平等; 师生; 关系; 楷模
孔子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言行一致、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开启儒家学说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孔子私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敬慕和学习的。如果说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民主精神,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了平等精神。孔子对学生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在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1 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孔子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一生以“仁政德治”的主张致力于贵族政治的改良,头脑里有着森严的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但由于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受教育的人不应有阶级和国别的限制,应该是“有教无类”。所以他对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出身贫苦的弟子都不歧视,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例如,他对小于他三十岁的贫寒弟子颜渊极其看重,把颜渊列为德行之首,并赞扬说:“回的品德多么好呵!住在陋巷卑室中,用竹筒吃饭,用瓜瓢饮水,别人将不胜其忧,回却仍是快乐如常,回的品德多么好呵。”并且还亲自对颜回说:“有用我的,则将行道于世,不用我则将藏道于身,这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呵!”这已不像师生间的谈话,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间的谈心。又如他三十岁左右第一批招收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冉伯牛的,仅小他七岁,是孔子私学中年高望重的老一辈学生,因为生了恶疾不能起床,孔子亲自去问病,将要永诀时,说:“此人丧亡,这是命呀!这样好的人,为什么偏会生这样的病呵!”。这正是平等对待学生的真实写照。
孔子历来封建统治阶级歪曲为“大成至圣先师”,具有尊严森严得可怕的架势。其实,孔子对所有学生决无任何因个人好恶而有亲疏厚薄之分,他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真正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崇高原则。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碰到孔子的儿子伯鱼。曾带着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在你父亲那里是否还听到一些我们所听不到的特别新异的教导呢?”伯鱼答道:“没有。有一天我父亲一个人站立堂前,我轻轻走过庭院,父亲问道:‘你学过《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便说:‘不学好《诗》,就不会使言语典雅。’我回来便学《诗》了。又一天,我父亲一个人站在堂前,我又轻轻地走过庭院,父亲又问道:‘你学过《礼》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好《礼》,就不懂得立身处世的准则。’我回来便学《礼》了。我私下就听过这两次教导。”陈亢回来时非常高兴地说:“我问的只是一个问题,而从回答中得到的教益却有三件,一是明白了学《诗》的重要性;二是明白了学《礼》的重要性;三是明白了正人君于对自己的儿子也不偏私。” 孔子本来主张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亲亲”,理应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有差别,但在师生关系上,他却没有这样做,他把学生和儿子同样看待,这表现了他对学生们的亲近和爱护。
2 平易近人,亲密团结
孔子和弟子们不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学问上也是平等的。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意思就是说,在真理面前,学生对老师也不必让步。也就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至理名言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宽大的胸怀。他平易近人,和学生们能够打成一片,互敬互爱。孔子曾经坦率地向弟子们宣布过:“同学们以为我有什么事隐瞒着吗?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向同学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这句话是真实的,是孔子四十余年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实践的反映,没有任何虚情假意在内。所以,弟子们对孔子都很尊敬,有的爱之如父兄,有的敬之过尧舜。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刻意捧抬孔子,把孔子神化、圣化,反而歪曲糟踏了孔子虚怀若谷、襟怀坦白的“布衣学者”的形象。其实,他在弟子中间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平时和学生谈话比较随便,不拘形式,学生们在他面前讲话时,也不必忌讳什么。例如,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了,子贡寻师,郑人告之,说东门外有一个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相告,孔子听了以后并不着恼,却欣然笑着说他“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正因为师生关系上是如此亲密团结,充分体现了友爱精神,所以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如访问列国诸侯时厄于匡,困于陈,蔡等地,总是有学生和他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打不散。这说明孔子与学生在教学上是师生关系,在年龄上是父子、兄弟、朋友关系,在政治上是同志关系,三者是统一的。孟子有句话讲得很对,他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私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如此融洽,如此相敬相爱,其奥妙大概就像孟子所总结的这样吧!
3 尊师爱生的楷模
孔子是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广博的学问嬴得弟子们尊敬的。作为一个导师,品行好可以团结弟子,博学也可以团结弟子,而孔子两者兼备,使得他的学生在和他相处中有所求,有所得。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这种“予”、“求”关系,使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孔子来说,“予”就是诲人不倦。据《盂子·公孙丑上》记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孔子这种对弟子教而不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弟子,使弟子们求知的积极性很高。这种“求”不是强制的,完全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颜回就曾经说过:“我抬头仰望老师的道德和学问,越望越觉得高大,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广。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使我想停止前进也不可能。”可见孔子对弟子们确乎有一种巨大的吸收力。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在绝粮于陈的情况下,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弟子们也没有离去。“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正是由于孔子对学生深沉真挚的爱,所以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毁谤孔子,子贡就出来说,不能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死后,许多受教于孔子的弟子部来送葬,皆服丧三年。子贡结庐于墓旁守丧六年才离开。
孔子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孔子,他们在师生关系方面足为后人的楷模。他们师生间相识之深,相爱之切的诚挚精神,直到今天仍然令人敬慕不止。
【关键词】孔子; 民主; 平等; 师生; 关系; 楷模
孔子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言行一致、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开启儒家学说之先河。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孔子私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值得敬慕和学习的。如果说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了民主精神,在师生关系上则表现了平等精神。孔子对学生坦率真诚,学生对孔子敬爱尊重,在师生关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1 一视同仁,平等相待
孔子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一生以“仁政德治”的主张致力于贵族政治的改良,头脑里有着森严的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但由于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认为受教育的人不应有阶级和国别的限制,应该是“有教无类”。所以他对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出身贫苦的弟子都不歧视,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例如,他对小于他三十岁的贫寒弟子颜渊极其看重,把颜渊列为德行之首,并赞扬说:“回的品德多么好呵!住在陋巷卑室中,用竹筒吃饭,用瓜瓢饮水,别人将不胜其忧,回却仍是快乐如常,回的品德多么好呵。”并且还亲自对颜回说:“有用我的,则将行道于世,不用我则将藏道于身,这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呵!”这已不像师生间的谈话,而完全是平等的朋友之间的谈心。又如他三十岁左右第一批招收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冉伯牛的,仅小他七岁,是孔子私学中年高望重的老一辈学生,因为生了恶疾不能起床,孔子亲自去问病,将要永诀时,说:“此人丧亡,这是命呀!这样好的人,为什么偏会生这样的病呵!”。这正是平等对待学生的真实写照。
孔子历来封建统治阶级歪曲为“大成至圣先师”,具有尊严森严得可怕的架势。其实,孔子对所有学生决无任何因个人好恶而有亲疏厚薄之分,他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真正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崇高原则。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陈亢碰到孔子的儿子伯鱼。曾带着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在你父亲那里是否还听到一些我们所听不到的特别新异的教导呢?”伯鱼答道:“没有。有一天我父亲一个人站立堂前,我轻轻走过庭院,父亲问道:‘你学过《诗》了吗?’我说:‘没有。’父亲便说:‘不学好《诗》,就不会使言语典雅。’我回来便学《诗》了。又一天,我父亲一个人站在堂前,我又轻轻地走过庭院,父亲又问道:‘你学过《礼》了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好《礼》,就不懂得立身处世的准则。’我回来便学《礼》了。我私下就听过这两次教导。”陈亢回来时非常高兴地说:“我问的只是一个问题,而从回答中得到的教益却有三件,一是明白了学《诗》的重要性;二是明白了学《礼》的重要性;三是明白了正人君于对自己的儿子也不偏私。” 孔子本来主张父子之间的关系是“亲亲”,理应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有差别,但在师生关系上,他却没有这样做,他把学生和儿子同样看待,这表现了他对学生们的亲近和爱护。
2 平易近人,亲密团结
孔子和弟子们不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学问上也是平等的。他提倡“当仁不让于师”,意思就是说,在真理面前,学生对老师也不必让步。也就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至理名言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宽大的胸怀。他平易近人,和学生们能够打成一片,互敬互爱。孔子曾经坦率地向弟子们宣布过:“同学们以为我有什么事隐瞒着吗?我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向同学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这句话是真实的,是孔子四十余年教学活动和师生关系实践的反映,没有任何虚情假意在内。所以,弟子们对孔子都很尊敬,有的爱之如父兄,有的敬之过尧舜。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刻意捧抬孔子,把孔子神化、圣化,反而歪曲糟踏了孔子虚怀若谷、襟怀坦白的“布衣学者”的形象。其实,他在弟子中间的形象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平时和学生谈话比较随便,不拘形式,学生们在他面前讲话时,也不必忌讳什么。例如,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了,子贡寻师,郑人告之,说东门外有一个人“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相告,孔子听了以后并不着恼,却欣然笑着说他“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正因为师生关系上是如此亲密团结,充分体现了友爱精神,所以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如访问列国诸侯时厄于匡,困于陈,蔡等地,总是有学生和他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打不散。这说明孔子与学生在教学上是师生关系,在年龄上是父子、兄弟、朋友关系,在政治上是同志关系,三者是统一的。孟子有句话讲得很对,他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私学中的师生关系是如此融洽,如此相敬相爱,其奥妙大概就像孟子所总结的这样吧!
3 尊师爱生的楷模
孔子是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广博的学问嬴得弟子们尊敬的。作为一个导师,品行好可以团结弟子,博学也可以团结弟子,而孔子两者兼备,使得他的学生在和他相处中有所求,有所得。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这种“予”、“求”关系,使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孔子来说,“予”就是诲人不倦。据《盂子·公孙丑上》记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孔子这种对弟子教而不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弟子,使弟子们求知的积极性很高。这种“求”不是强制的,完全是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颜回就曾经说过:“我抬头仰望老师的道德和学问,越望越觉得高大,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广。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使我想停止前进也不可能。”可见孔子对弟子们确乎有一种巨大的吸收力。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在绝粮于陈的情况下,孔子仍然“讲诵弦歌不衰”,弟子们也没有离去。“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正是由于孔子对学生深沉真挚的爱,所以学生对孔子更是倍加尊敬。有人毁谤孔子,子贡就出来说,不能这样做,仲尼是毁谤不了的:“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死后,许多受教于孔子的弟子部来送葬,皆服丧三年。子贡结庐于墓旁守丧六年才离开。
孔子爱护学生,学生尊敬孔子,他们在师生关系方面足为后人的楷模。他们师生间相识之深,相爱之切的诚挚精神,直到今天仍然令人敬慕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