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鸟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完植物,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习本节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高一级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总结能力,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大多数对鸡蛋有初步了解,对鸟类比较熟悉,所以学起本节内容应该很轻松。
三、设计理念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贴进生活,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既熟悉又新奇,从而激发其探究的热情。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重点难点
认识事物首先要从整体宏观上把握,所以我把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和了解鸟卵的结构确定为本课重点,实验探究鸟卵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作为本节课难点。
五、教学过程
(1)诗词导入,激发兴趣。由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设置情境,直接导入课题。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鸟类生活的视频,其实就是鸟类繁殖过程的缩影,学生会概括出鸟类生殖的大致过程: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鸟的生殖发育都包括这六部分。此刻引入“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当学生明白了成语意思同时也明白了像斑鸠和杜鹃这类鸟的生殖发育过程是不包括筑巢、孵卵和育雏的,所有鸟生殖发育都必须经历过程是求偶、交配、产卵。这样就很自然的完成了我们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目标:鸟类生殖的大致过程,进而突破重点,并且我们就以此为本节课学习主线,条理非常清晰!
(2)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 学习新知。引入:前面咱们学过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不同生物的卵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鸟卵和蛙卵有什么不同,借此激发学生探究鸟卵结构的兴趣,下面老师和学生再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鸟卵的结构。
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前首先向学生展示实验要求:①取一个新鲜的鸡蛋,将其放在手心,所有手指一起用力握,结果如何?(注意整个手掌握住鸡卵,掌心均匀用力,不要只有一个手指用力)。②仔细观察鸡卵的卵壳的表面,看有无新的发现。③将鸡卵的钝端轻轻敲裂观察现象。再用镊子将空腔下面的壳膜戳破,使壳膜内的卵黄和卵白流到一个培养皿中。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④先用牙签轻轻地碰触卵黄,再猛戳卵黄,观察现象。
当学生了解实验的要求以及探究目标后,对于实验具体怎么做还是疑惑的。此时,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实验操作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验具体怎么做。下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要求探究鸟卵的结构,学生据日常经验很容易认清卵壳、卵壳内的卵壳膜、卵白、卵黄等结构,而不易看到气孔、卵黄膜、胚盘等结构。此时可以让学生们按照书中操作步骤去做,这样学生在短时间内即可将鸟卵模式图和实物结构一一对应,进而掌握鸟卵结构。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实验的收获。(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重点不是怎么做实验而是通过实验收获了什么。)学生在总结实验收获的同时,就是在试探性的总结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尽管有时候不是百分百正确,重点是培养学生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各小组的总结,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根据以往经验这时可能衍生出另外一个探究实验:用放大镜观察卵壳,同学们发现卵壳并不是光滑的,有的同学认为有小坑,有的同学认为是小孔,此时教师应抓住课堂生成,适时点拨,让实验说话。我在大烧杯中倒入开水,把鸡蛋放入热水中之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卵壳是否有气泡产生。②如果有气泡产生是尖端多还是钝端多。实验刚做完,学生立马就明白了卵壳表面有很多气孔而且鸟卵的气体主要集中在鸟卵的钝端。最后老师和学生一块实验进行总结,让学生对鸟卵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进而老师引出学生对鸟卵结构作用的总结。当学生对鸟卵的结构和作用非常熟悉后,老师点出本节的主题:鸟卵既可储存营养物质,又能减少水分丢失和卵壳的保护,这都更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这节课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了,下面我们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①有人说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对吗?(借助动物细胞结构进行思考)。②所有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吗?如果你是禽苗公司的工作人员,你应选择什么样的鸡蛋呢?③鸟的受精卵是在产出后才开始发育吗?还是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同学们对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很感兴趣的,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是对本节重点和难点的深化和升华。
六、教后反思
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位置转换,从过去的“权威”位置,转换成引导员,带领学生们游历科学的殿堂,感受发现和创造后的愉悦。如果这样上课的话,学生的空间广阔了,他们的观察机会多了,发表意见的机会多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科知识,变为主动的参与和展示自我才能,積极的应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崭新的事情,不仅有利于学生会获取知识,而且使学生在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多方面得到教育,拓展了教育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更多可以归结为“习惯”。一方面是教师的习惯,过去教师可能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面对所有的问题更多使用讲授的方法去解决,不能更好的关照学生的感受,主题与客体关系就此发生扭曲。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习惯,在长达数年的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更习惯于教师的指挥,以“听”为主的课堂教学,强烈影响着学生,天真烂漫的孩童逐渐僵化了、老成,随之而来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泯灭。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的养成的过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新习惯的养成需要较长时间。面对教改要求,我们从点滴行为入手,利用各种教育环节所提供的机会,加强师生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老师不在只是简单传授知识,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鸟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完植物,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学习本节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高一级动物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总结能力,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大多数对鸡蛋有初步了解,对鸟类比较熟悉,所以学起本节内容应该很轻松。
三、设计理念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贴进生活,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既熟悉又新奇,从而激发其探究的热情。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依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重点难点
认识事物首先要从整体宏观上把握,所以我把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和了解鸟卵的结构确定为本课重点,实验探究鸟卵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作为本节课难点。
五、教学过程
(1)诗词导入,激发兴趣。由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设置情境,直接导入课题。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鸟类生活的视频,其实就是鸟类繁殖过程的缩影,学生会概括出鸟类生殖的大致过程: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鸟的生殖发育都包括这六部分。此刻引入“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当学生明白了成语意思同时也明白了像斑鸠和杜鹃这类鸟的生殖发育过程是不包括筑巢、孵卵和育雏的,所有鸟生殖发育都必须经历过程是求偶、交配、产卵。这样就很自然的完成了我们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目标:鸟类生殖的大致过程,进而突破重点,并且我们就以此为本节课学习主线,条理非常清晰!
(2)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 学习新知。引入:前面咱们学过鸟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不同生物的卵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鸟卵和蛙卵有什么不同,借此激发学生探究鸟卵结构的兴趣,下面老师和学生再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鸟卵的结构。
我们在进行实验探究前首先向学生展示实验要求:①取一个新鲜的鸡蛋,将其放在手心,所有手指一起用力握,结果如何?(注意整个手掌握住鸡卵,掌心均匀用力,不要只有一个手指用力)。②仔细观察鸡卵的卵壳的表面,看有无新的发现。③将鸡卵的钝端轻轻敲裂观察现象。再用镊子将空腔下面的壳膜戳破,使壳膜内的卵黄和卵白流到一个培养皿中。对照鸡卵结构图观察卵的结构,注意观察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④先用牙签轻轻地碰触卵黄,再猛戳卵黄,观察现象。
当学生了解实验的要求以及探究目标后,对于实验具体怎么做还是疑惑的。此时,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实验操作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实验具体怎么做。下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要求探究鸟卵的结构,学生据日常经验很容易认清卵壳、卵壳内的卵壳膜、卵白、卵黄等结构,而不易看到气孔、卵黄膜、胚盘等结构。此时可以让学生们按照书中操作步骤去做,这样学生在短时间内即可将鸟卵模式图和实物结构一一对应,进而掌握鸟卵结构。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实验的收获。(老师要让学生明白重点不是怎么做实验而是通过实验收获了什么。)学生在总结实验收获的同时,就是在试探性的总结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尽管有时候不是百分百正确,重点是培养学生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针对各小组的总结,老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根据以往经验这时可能衍生出另外一个探究实验:用放大镜观察卵壳,同学们发现卵壳并不是光滑的,有的同学认为有小坑,有的同学认为是小孔,此时教师应抓住课堂生成,适时点拨,让实验说话。我在大烧杯中倒入开水,把鸡蛋放入热水中之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卵壳是否有气泡产生。②如果有气泡产生是尖端多还是钝端多。实验刚做完,学生立马就明白了卵壳表面有很多气孔而且鸟卵的气体主要集中在鸟卵的钝端。最后老师和学生一块实验进行总结,让学生对鸟卵的结构有深刻的认识,进而老师引出学生对鸟卵结构作用的总结。当学生对鸟卵的结构和作用非常熟悉后,老师点出本节的主题:鸟卵既可储存营养物质,又能减少水分丢失和卵壳的保护,这都更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这节课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了,下面我们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①有人说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对吗?(借助动物细胞结构进行思考)。②所有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吗?如果你是禽苗公司的工作人员,你应选择什么样的鸡蛋呢?③鸟的受精卵是在产出后才开始发育吗?还是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同学们对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很感兴趣的,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是对本节重点和难点的深化和升华。
六、教后反思
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位置转换,从过去的“权威”位置,转换成引导员,带领学生们游历科学的殿堂,感受发现和创造后的愉悦。如果这样上课的话,学生的空间广阔了,他们的观察机会多了,发表意见的机会多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科知识,变为主动的参与和展示自我才能,積极的应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崭新的事情,不仅有利于学生会获取知识,而且使学生在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多方面得到教育,拓展了教育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更多可以归结为“习惯”。一方面是教师的习惯,过去教师可能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面对所有的问题更多使用讲授的方法去解决,不能更好的关照学生的感受,主题与客体关系就此发生扭曲。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习惯,在长达数年的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更习惯于教师的指挥,以“听”为主的课堂教学,强烈影响着学生,天真烂漫的孩童逐渐僵化了、老成,随之而来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泯灭。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的养成的过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新习惯的养成需要较长时间。面对教改要求,我们从点滴行为入手,利用各种教育环节所提供的机会,加强师生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动中学,在学中动。老师不在只是简单传授知识,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