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下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探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l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两对概念,即“过程”与“结果”、“情境”与“形式”。从探究性行为的角度来说,“过程”是指学生为探索和发展知识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支持下进行的。“结果”则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情境”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形式”则是指学生对获得学习结果的形式化描述。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
  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从下几方面进行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首先,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当转变
  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其次,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合盘端出,效果会截然相反。
  再次,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评价课堂是否高效
  1.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
  第四,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比重
  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塑造有很大作用。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就要在教学评价中,要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的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创新的比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品尝到探究性学习的甜头,重视这种学生方式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五,教师解放思想,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放权”
  首先,下放导语权。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其次,下放教学字词权。上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再次,下放提问权。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熟悉教材,再让学生提问,这样,他们提的问题往往会有针对性。
  三、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语文课程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看课堂是否活躍,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
  第二,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第三,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新诵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总之,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与不足,不断地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单位:宁夏彭阳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就相关教学内容提问,学生回答错误,偏离了教师的规定预设,教师宣布学生回答错误并直接说出事先设计的正确答案。例如,下面是某教师上《故都的秋》一文时与学生之间的问答:  师:“驯鸽的‘飞声’与驯鸽的‘叫声’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生1:“‘叫声’太直白了,不如‘飞声’含蓄委婉。”  生2:“区别不大,看不出来什么不同。”  生3:“用‘叫声’太难听了。”  生4: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项的要求,有一条内容始终居于首位,那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在各种阅读方式中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  随着学生阅读要求的提高,除朗读外,其他阅读方式如默读、略读、浏览等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这些阅读方式较之朗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时间短、速度快。这种优势随着阅读任务的增多也愈发显得明显,于是朗读便随着学段学龄的增高逐渐退居了二
有人认为魏书生有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胆量,科学家的严谨;有儒家的礼让,有释家的胸怀,道家的超脱;有社会活动家的阅历,演讲家的口才……也有人说:“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些不仅仅是对魏书生的褒奖,更是给我们为师为人树立了鲜活的榜样。  有幸悉听他三个小时的讲座,感觉如同弹指一挥间。他那极富感染力的讲演,深深地渗透着一位平凡人的不平凡的魅力。一次教师间的心灵对话,似乎激活了多少教师内心早
一、考点阐释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最能够集中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考题。本大题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要求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大题分值重(20到25分),主观性强(包含简答题和表述题),答题要求严密,评分要求严格,对考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特别是“分析综合”中的第二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
一、学生评析试卷的操作目的  1.为改变学生不主动学习,不认真学习,敷衍潦草的学习态度,让以学生的身份参与考试,以教师的角色参与评卷。  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专心于学习当中。从评卷者的角度来看试卷,看答案,看答题。每次评析试卷,认真解读一道题,客观评价一道题,清晰讲解一道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水平。  3.改变以往教师评卷时因为工作量大而时间长,影响及时反馈,不能收到最好测试效果的现状
【案例背景】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以“爱”为主题的单元,该单元精选的五篇课文都是通过对生活中不同类型的普通人的叙写来表现、阐释“爱”。其中杨绛先生散文代表作《老王》以患有眼疾、生活艰苦、地位卑微的三轮车夫“老王”为对象,将其与自己以及自己一家人的交往点滴汇聚成篇,展示了一个虽穷苦、卑微的底层人物却有着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对“不幸者”的爱心。  【案例描述】  这篇课文
从古到今,诗歌作为直面现实、抒写人生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中国人喜欢在诗歌中寄托美好的生活理想,自古就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探求“诗意的栖居”的生存方式。因此,中国诗歌就具有了有独特的艺术形象,彰显了东方文化的智慧。笔者结合中国古典文化的特点以及现代人的需求,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含蓄美和现代诗歌的直白美这一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一、古典诗歌:以含蓄为纽带,以直白为
【真题回放】  (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
灯  迎着它  眼前一片灿烂的光明  转个面  身后一串长长的黑影  这首小诗,短短四句,貌不惊人,平平淡淡,寻寻常常,但要慢慢咀嚼,细细涵润,却趣味横生,见仁见智,侧峰横岭。花筒万变,不及其趣,潭水千尺,不及其深,龙腾九霄,不及其活,浴海旭日,不及其新!  你把它视为贪官污吏的神灯,这灯仿佛是上天赐给人间的一个演示仪,形象地展示出贪官的丑态污形。你巴结它,贿赂它,迎合它,它便给你一片光明——嘉奖
一、《雨巷》中的意象——意境营造的基础  马雅可夫斯基曾将诗歌的意象形容为:“用你的想象套上人间的这辆大马车去飞奔。”其中,“意”为“你的想象”,而“象”为“大马车”,即意象为主观的想象与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其中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情感。而意境指的是文学作品或者自然景象中所表现的情调与境界。意象与意境有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却是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独具韵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