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国家语委会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和文化部共同发起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和诗歌赋创作、征集活动。在传统节日里诵读名篇,亲近中华文化,回味节日民俗,营造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秋将至,让我们在明月之下,去品味我们的神话,感受我们的情愫,回顾曾经历过的惊天动地、春华秋实,期盼中华腾飞、亲人团员……
恣肆骄阳悬, 隔海望[4],
后羿强弓挽[1] 秦时月,
生灵涂炭凄惨, 汉雄关。
月夜檄文传[2] 劫波度尽,家和邦兴儿孙贤[5]。
天地寒来暑往, 跋涉沧海桑田,
九州跌宕聚散, 求索西北东南,
好梦何时圆? 风清正杨帆[6]。
星月应有情,蟾宫频凭栏[3]! 嫦娥若有意,神舟载君还[7]。
[注]
[1]远古时曾天现十日,百姓无法生活。后羿射下九日,立下神功。王母赐不死神药,食后可升天。后羿不忍抛下妻子嫦娥,便将药交嫦娥保存。后嫦娥为使神药不落歹人之手,情急之下将药吞下……于是,后羿、嫦娥天人相隔,已历万年。
[2]朱元璋率军起义之前,慌称将有冬瘟流行,若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可以免灾。朱元璋则在月饼中藏下传递起义消息的纸条。
[3] 嫦娥因眷恋后羿,所以停在了离地最近的月亮。而后羿则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嫦娥。
[4]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仍把大陆与台湾阻隔,中秋月圆时,只能隔海相望。
[5]从远古到今朝,历经磨难终不悔,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子孙仁贤的追求不曾变。这也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国家情怀、天人境界”的深层内涵。
[6]无数仁人志士历百代而不变的不懈探索,我们终于迎来了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船,正在沐风扬帆。
[7]“嫦娥工程”是中国人登月梦想的延伸。神舟飞船即将造访月宫,饱受相思之苦的嫦娥可搭乘神舟回家了。
(作者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
恣肆骄阳悬, 隔海望[4],
后羿强弓挽[1] 秦时月,
生灵涂炭凄惨, 汉雄关。
月夜檄文传[2] 劫波度尽,家和邦兴儿孙贤[5]。
天地寒来暑往, 跋涉沧海桑田,
九州跌宕聚散, 求索西北东南,
好梦何时圆? 风清正杨帆[6]。
星月应有情,蟾宫频凭栏[3]! 嫦娥若有意,神舟载君还[7]。
[注]
[1]远古时曾天现十日,百姓无法生活。后羿射下九日,立下神功。王母赐不死神药,食后可升天。后羿不忍抛下妻子嫦娥,便将药交嫦娥保存。后嫦娥为使神药不落歹人之手,情急之下将药吞下……于是,后羿、嫦娥天人相隔,已历万年。
[2]朱元璋率军起义之前,慌称将有冬瘟流行,若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可以免灾。朱元璋则在月饼中藏下传递起义消息的纸条。
[3] 嫦娥因眷恋后羿,所以停在了离地最近的月亮。而后羿则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嫦娥。
[4]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仍把大陆与台湾阻隔,中秋月圆时,只能隔海相望。
[5]从远古到今朝,历经磨难终不悔,不忘修身、齐家、治国,子孙仁贤的追求不曾变。这也是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国家情怀、天人境界”的深层内涵。
[6]无数仁人志士历百代而不变的不懈探索,我们终于迎来了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船,正在沐风扬帆。
[7]“嫦娥工程”是中国人登月梦想的延伸。神舟飞船即将造访月宫,饱受相思之苦的嫦娥可搭乘神舟回家了。
(作者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用司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