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女性的一朵玫瑰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ing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饮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出现了“南方文学”这样一个流派,而福克纳是其当然的代表者已是不争的事实。他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身,深刻而全面地探索了美国旧南方解体的根源和表现了处在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精神危机。他对美国南方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深刻洞察力和对小说形式与创作手法的卓有成效的实验与创新,日益引起读者和批评家的兴趣。福克纳曾在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主要包括长篇小说《喧嚣与骚动》、《八月之光》、《我弥留之际》、《亚沙龙、亚沙龙》以及短篇小说集《去吧,摩西》、《让马》、《这十三篇》等。福克纳的经典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也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小说用时间交错的手法将往事窜连起来,深刻细致的将一幅幅画面向人们展示出来,并通过对一桩桩事件的揭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叫爱米丽的女子的奇特的一生,以及女性当时在南方社会背景下的反抗和斗争。笔者在此仅想从女性视角解读这个经典之作。
  爱米丽出生在当地的名门望族,只是到她这一代已经衰败。她青春时期,父亲不准她恋爱,并赶走了所有追求她的男性,以至于“就这样,她到了30岁,还没有嫁出去。”父亲死后,她始终保留着父亲的画像,不肯埋葬父亲的尸体。以后她又与南方包工头荷默·伯隆相爱。但是伯隆玩弄了爱米丽,最后想抛弃她。爱米丽不堪忍受男性对自己感情的玩弄,于是悲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爱米丽选择了极其残忍的报复手段,毒死了她唯一的爱人——伯隆,并在后半生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古老的木屋子里,足不出户,一切有老奴照顾,直到死亡。虽然这种形式极其扭曲和恐怖,但爱米丽的疯狂举动也说明男权社会对女性非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以及给女性一生带来的伤害。而爱米丽这种自残的反抗也正是她作为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不能得到丝毫实现而向男权社会采取的疯狂的报复。
  纵观爱米丽的一生,是什么导致了她最后的悲剧呢?一是因为当时美国南方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压迫和统治;二是美国南方社会对贵族的过分要求。尽管爱米丽受到男权的压迫,但是她孤傲、桀骜不逊、我行我素,她藐视社会等级和道德观念,在爱情观上绝对自我,她与镇上的人们总是屡屡冲突——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在风中摇曳生姿,在男权的世俗中独自绽放。很多评论家认为,福克纳对女性的描述上有一些偏见,女性的声音从来都不是小说中的主流,女性的人生在摧毁和暗淡中结束。但笔者个人的观点认为,从小说的标题上就可以看出,福克纳显然对爱米丽既同情又敬佩——同情她没有爱情没有婚姻的悲惨一生,敬佩她不屈不挠,反抗男权的决心和勇气。作者含泪为爱米丽献上一朵玫瑰花,祝福远在天堂的女人。
  福克纳的这篇题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并没有提及玫瑰花,也没有人给她献上玫瑰。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正是福克纳的用意所在。玫瑰花美丽的外表下面有它的个性,有它的保护,有许多的刺,从而彰显了玫瑰的高傲。它象征着爱米丽勇于反抗世俗,维护尊严以及对男权的反抗。她深深刺痛了美国当时的世俗偏见,重重鞭挞了当时南方社会的没落,对世人起到了惊涛骇俗的警示作用。正如福克纳本人所说,“对于那个比喻性的题目……我同情她,并借此致敬,就向你会对任何一个人做手势、打招呼一样;对男人,你会举起一杯酒;对女人,你则会递上一朵玫瑰花。”
其他文献
克拉斯·范·维恩 莱顿大学/李文文(译)    教育虚拟环境在培养不同国家学校间的合作方面潜力巨大。本文展示了由四所意大利中学、三所荷兰中学共同营造的虚拟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中,学生们一起学习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讲,该项目受以下三种观点的启发:把学习视为知识的建构、学习者共同体以及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式学习。这是一个名为欧洲大陆(Euroland)的虚拟世界,由几间“文化屋”组成。通过对文化屋建
期刊
各位教师,同志们:  大家好!在第24个教师节的喜庆日子里,出席高校教学名师奖表彰会,结识众多名师,十分高兴。借此机会,向获得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全体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名师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在高校设立“教学名师奖”,是党和国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2003年以来开展的四届评选中评出教学名师400名,通过表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目前电影课也成为人们研究的亮点课题。人们对电影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电影课作为一种学科教材的一课或教学的辅助材料来研究,二是将电影课作为一种教育教学课程来研究。随着本课题研究的发展,下面拟从第二个方面对电影课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对基于电影课程的内涵与意义分析    (一)三个概念的内涵的分析  现代课程观,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知识就是一种客观的知识,是外在于教师
期刊
在当前的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需要创造一种安全性的倾听,以改善教育教学效果。基于心理咨询思想视角,认为教师实施安全性倾听,应遵循以下原则:共情的原则、积极关注的原则、尊重和温暖的原则、真诚可信的原则;实施的形式:非判断式倾听、支持式倾听、完全式倾听;在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不同的学生被倾听的安全感知有差异、需要倾向于中性的态度、教师需要倾听自己、安全与恐惧都是需要的。    师生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对
期刊
后天的教育对人成长的直观重要,而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教育的地方,理应成为学生心中既神圣又向往的地方。可是如今的很多学生在谈到的学校生活时,总是感觉缺少色调,难以使他们产生热情,甚至厌学、逃学,即使有愉快,最大的愉快也是和同学相处中获得的。在反思这一现象的同时,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回答一个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  “只有上大学而且上名牌大学才是成功的”这个意识在学校总是很有市场,许多学生
期刊
语文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在授课过程中一不留神就会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变得古板迂腐。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恶性定律,教师热情逐减,学生怨气递增;教师愈累,学生收获愈少。这种状况的改变很难,但作为语文教师,在新课堂的背景下,改变它又是迫在眉睫。它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形式,创设课堂情境,优化课堂环境。创设情境,从某种角度看,其实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主动参
期刊
他是海南教育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一个使学校成为省级新课程实验样本校的开拓者,一个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管理者。  他,就是海南省洋浦中学现任校长陈光。  1980年7月,陈光以优异成绩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师大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并以出色的能力和突出的业绩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1985年8月,他考入哈尔滨师大化学系继续深造学习,毕业之后,在牡丹江铁路二中工作,历任铁路二中教务处
期刊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袋鼠与笼子”的小故事,觉得很有意思,摘录如下: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期刊
暑假里跟一位朋友闲聊,闲谈间朋友禁不住发起了牢骚。  “现如今,什么都变化快,你们老师给孩子布置暑假作业也与时俱进,变得五花八门。”朋友说,“这两天真让孩子搞败了,天天缠着我给他搞什么‘奥运剪报’,搜集奥运场馆照片,研究什么奥运场馆的高科技,还得整理什么研究报告。你说,看看奥运也就罢了,怎么还得搞得这么麻烦!”  听着朋友的“哭诉”,我便向朋友解释起来,“其实,这叫研究性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新设置
期刊
本文介绍了2008年7月在苏州举行的华东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 阐述了本届大会讨论的热点论题, 并对与会专家学者的一些主要学术观点和一线教师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综述。    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十五届华东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于2008年7月16日-18日在“东方威尼斯”苏州大学东吴饭店举行, 这是继2006年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华东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后的又一次学术盛会。本届大会以“务实
期刊